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hepatectomy type Ⅳ collagen 7S predicts 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 and recovery 被引量:4
1
作者 Masatsugu Ishii Osamu Itano +8 位作者 Masahiro Shinoda Minoru Kitago Yuta Abe Taizo Hibi Hiroshi Yagi Ayano Takeuchi Hanako Tsujikawa Tokiya Abe Yuko Kita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7期725-739,共15页
BACKGROUND Liver resec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liver tumors.However,a method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hepatic reserve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Previously reported assessments o... BACKGROUND Liver resec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liver tumors.However,a method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hepatic reserve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Previously reported assessments of preoperative hepatic reserve focused only on liver failure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and did not consider the long-term recovery of hepatic reserve.When determining eligibility for hepatectomy,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needs to be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if the functional hepatic reserve can withstand both surgery and any postoperative therapy.AIM To identify pre-hepatectom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oth early postoperative liver failure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W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2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patectomy at our hospital between May 2013 and December 2016.Early 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was defined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Liver Surgery’s definition of PHLF.Long-term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liver function was defined as the time taken for serum total bilirubin and albumin levels to return to levels of<2 mg/dL and>2.8 g/dL,respectively,and the time taken for Child-Pugh score to return to Child-Pugh class A.RESULTS Preoperative type IV collagen 7S was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both PHLF and postoperative long-term recovery of liver function.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ime taken for the recovery of Child-Pugh scores and serum total bilirubin and albumin level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patients with type IV collagen 7S≤6 ng/mL than in those with type IV collagen 7S>6 ng/mL.In additional analyses,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CONCLUSION Preoperative type IV collagen 7S is a preoperative predictor of PHLF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It can also be used in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hepatitis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 Type collagen 7S Liver fibro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ong-term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下载PDF
四肢创伤性肌腱外露急诊处理方案及患者近远期功能恢复
2
作者 樊娇 钟婷 +1 位作者 孔晓艳 连明圆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922-924,共3页
目的研究四肢创伤性肌腱外露急诊处理方案及患者近远期功能恢复。方法本研究所选观察对象为绵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肌腱外露四肢创伤性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纳入病例均分为计划组(n=48)和预设组(n=48),预... 目的研究四肢创伤性肌腱外露急诊处理方案及患者近远期功能恢复。方法本研究所选观察对象为绵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肌腱外露四肢创伤性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纳入病例均分为计划组(n=48)和预设组(n=48),预设组实行基础性伤口局部处理,计划组实行湿性疗法处理,比较组间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及换药间隔时间、愈合时间。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计划组明显高于预设组(P<0.05);计划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预设组(P<0.05);计划组比预设组换药间隔时间更长,愈合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患肢伸屈肌肌力恢复优于预设组。结论给予肌腱外露四肢创伤性患者湿性疗法处理,可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近远期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 肌腱外露 急诊处理方案 远期功能恢复
下载PDF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艳芳 张建荣 +3 位作者 赵静 郑玉玲 吴玉娥 杨凤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9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卧床 身体功能恢复 系统化护理干预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凤玲 范真 +2 位作者 肖端偶 王宏伟 黄锦霞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0-401,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萎缩1例,关节痉挛2例,肌力4~5级的比例为89.36%(52/47);对照组患者肌肉萎缩4例,关节痉挛8例,肌力4—5级的比例为55.32%(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长期卧床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
5
作者 戴波文 朱小华 郭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6期23-25,5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每组50例。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治疗,关节镜组给予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每组50例。切开组给予切开复位治疗,关节镜组给予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2组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关节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切开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比较,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近期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空心螺钉 钢丝环扎 切开复位 髌骨骨折 近远期功能恢复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MIPPO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波 王斌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探究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友谊医院收治的109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55例纳入常规组... 目的探究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友谊医院收治的109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55例纳入常规组,行后外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MIPPO治疗者5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评价远期关节功能,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2.34±9.80)min vs(87.23±10.34)min]、出血量[(66.09±10.23)mL vs(219.23±45.89)mL]和住院时间[(12.22±2.89)d vs(19.89±5.23)d]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或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03±2.56)周,明显短于常规组的(13.23±3.4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的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6.30%、8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级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70%,略低于常规组的12.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MIPPO手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创伤较小,对血运损伤较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后外侧入路 锁定加压接骨板 微创经皮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指标 远期功能恢复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宗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对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对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及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术后3、6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大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64.08±3.47)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7.8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14±4.20)、(5.65±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椎体稳定性良好,有利于远期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远期功能恢复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玉华 江帆 王景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进...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T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膝关节骨折术患者有利于促进其远期功能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 延续性护理 远期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远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福 陈志锐 +2 位作者 王敏 付美奇 赵晓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观察在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治疗中,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在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治疗中,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一期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Cobb角、椎体位移距离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12个月两组Cobb角、椎体位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均<0. 01),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5. 36±0. 79)°vs (12. 52±1. 88)°,P <0. 01;(3. 52±0. 48) mm vs (6. 84±1. 03) mm,P <0. 01]。术后12个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 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 55%vs 22. 73%,P <0. 05)。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提高严重低位颈椎骨折脱位远期疗效,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颈椎骨折脱位 前后路联合手术 远期疗效 功能恢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