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the upstream decay pipe window of the long baseline neutrino facility 被引量:1
1
作者 Hai-Jing Wang Ye Yuan +5 位作者 Jing-Yu Tang Quan Ji Ling Kang Chang-Jun Ning Ji-Lei Sun Shao-Hong We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34-145,共12页
The beam windows of high-energy beam lines are important,and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esign because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particle propagation with minimum disturbance and fulfill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at t... The beam windows of high-energy beam lines are important,and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esign because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particle propagation with minimum disturbance and fulfill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The upstream decay pipe window of the long baseline neutrino facility at Fermilab has an extremely large diameter(1.8 m),with a thickness of only 1.5 mm to separate the helium atmosphere in the decay pipe and the nitrogen atmosphere on the other side.Furthermore,the center of this dish-shaped window is expected to be a200-mm-diameter beryllium dish welded to the outside aluminum alloy A6061,and this welded combination must withstand extreme conditions of a 2.4-MW,high-energy proton beam without leakage.These severe conditions make the design of this window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ic thermal-structural analyses based on which the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as well as dynamic analys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hockwave effects originating in the beam.After optimization,the maximum von Mises stresses in the window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normal operation and accident cases,making our design very reaso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y pipe window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ynamic analyses long baseline neutrino facility
下载PDF
Two-sided Long Baseline Radargrammetry from Ascending Descending Orbits with Application to Mapping Post-seismic Topography in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G Hai-qin CHEN Qiang +2 位作者 LIU Guo-xiang YANG Ying-hui LIU Li-y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1298-1307,共10页
One-sided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tereoradargrammetry has limited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due to the short spatial baseline(-100 km) and small intersection angle. In order to... One-sided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tereoradargrammetry has limited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due to the short spatial baseline(-100 km) and small intersection ang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generating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from spaceborne SAR radargrammetry, an exploration of two-sided stereoradargrammetry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rbits with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long spatial baseline(-1000 km)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slant-range geometry between SAR sensors to the earth surface and the Doppler positioning equations were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stereoscopic intersection model.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two-sided radargrammetric elevation was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radar parallax of homogeneous points between input SAR images. Two stereo-pairs of ALOS/PALSAR(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Phased Array type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cquisitions with the orbital separation almost 1080 km over the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with rolling topography in southwestern China were employed in the study to obtain the up-to-date terrain data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hat hit this area. Thequantitative accuracy assessment of two-sided radargrammetric DEM was performed with reference to field GPS observ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vation accuracy reaches 5.5 m without ground control points(GCPs) used, and the accuracy is further improved to 1.5 m with only one GPS GCP used as the least constrain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twosided long baseline SAR radargrammetry from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rbits can be a very promising technical alternative for large-area and high accuracy topographic 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rbits Twosided SAR radargrammetry long baseline Image parallax Accuracy assessment
下载PDF
基于地基测量数据的月球DRO轨道定轨精度分析
3
作者 黄逸丹 黄勇 +1 位作者 樊敏 李培佳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3,共9页
针对地月空间DRO探测,基于中国深空探测任务的现有测量条件,仿真分析月球DRO轨道探测器定轨预报精度。采用批处理定轨方法,选择以地球为中心天体进行轨道积分,并增加了月球非球形引力摄动。计算分析表明,在目前的测量条件下,2天短弧测... 针对地月空间DRO探测,基于中国深空探测任务的现有测量条件,仿真分析月球DRO轨道探测器定轨预报精度。采用批处理定轨方法,选择以地球为中心天体进行轨道积分,并增加了月球非球形引力摄动。计算分析表明,在目前的测量条件下,2天短弧测距单独定轨精度为km量级,速度精度优于3cm/s,预报7天三维位置最大差异为数10km量级,速度差异小于6 cm/s;测距联合VLBI定轨精度为百米量级,速度精度优于0.4 cm/s,预报7天三维位置最大差异为千米量级,速度差异小于2cm/s,VLBI数据的加入能显著提高DRO短弧定轨预报精度。5天长弧测距单独定轨精度优于1km,速度精度优于1cm/s,预报7天三维位置最大差异小于2km,三维速度最大差异小于1cm/s,增加定轨弧长对测距数据单独定轨预报精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系 远距离逆行轨道(DRO)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定轨 预报
下载PDF
基于视向矢量修正的铱星机会信号多普勒差分定位技术
4
作者 秦红磊 武宁 赵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756,共9页
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技术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有效补充和备份定位手段。LEO卫星机会信号定位误差主要因素是具有时空相关性的卫星星历和星钟误差,差分定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该误差,但LEO卫星轨道较低使长基线定... 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技术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有效补充和备份定位手段。LEO卫星机会信号定位误差主要因素是具有时空相关性的卫星星历和星钟误差,差分定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该误差,但LEO卫星轨道较低使长基线定位误差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视向矢量修正的多普勒差分定位算法。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在长基线情况下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基本算法,同时利用实际铱星信号多普勒差分定位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信号 铱星 长基线 差分定位 多普勒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长基线定位算法研究
5
作者 侯华 王曹 +1 位作者 杨沛钊 曹俊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318,376,共6页
在复杂的水环境中,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运用声学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并确保精确定位。针对水声环境中由于外部噪声带来的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 Unscented Kalman Filte... 在复杂的水环境中,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运用声学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并确保精确定位。针对水声环境中由于外部噪声带来的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AUKF)长基线定位算法。该算法在无迹卡尔曼算法(UKF)的基础上引入遗忘因子,充分利用新的测量数据动态调整测量协方差矩阵和过程协方差矩阵,有效避免因长期运行带来的累计误差。实验结果显示,当AUV沿两种不同轨迹运行时,AUKF算法的均方根误差最低,分别为2.901 1、19.221 5。该算法定位精度高,适用于长时间工作的高精度水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长基线定位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SBAS-InSAR技术融合CNN-LSTM模型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与预测
6
作者 师芸 折夏雨 +3 位作者 张雨欣 王凯 张琨 吴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29-3438,共10页
针对传统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方法耗费人力财力和预测预警模型较少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 针对传统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方法耗费人力财力和预测预警模型较少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对建新煤矿进行矿区开采沉陷监测,获取了该矿区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值。用GNSS监测数据与SBAS-InSAR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拟合效果较好。其次,在此基础上利用CNN-LSTM模型预测后6期沉降数据,其结果与CNN和LSTM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显示,CNN-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S_(MAE))和均方根误差(S_(RMSE))比单一的CNN和LSTM分别至少降低了44.8%和40.6%,其决定系数均高于98%。最后,进一步预测前6期和中6期沉降数据,验证了CNN-LSTM预测模型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因此,SBAS-InSAR融合CNN-LSTM模型在类似矿山开采沉陷监测和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 开采沉陷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模型 沉降预测
下载PDF
一种长基线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方法
7
作者 白晶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57-60,64,共5页
为了提高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多目标环境下的去鬼点性能,提出了一种长基线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方法.首先利用被动传感器量测的视线矢量信息进行交叉定位并计算定位误差协方差矩阵,然后基于两个定位点构造了一个卡方分布的检验统计量,将多目... 为了提高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多目标环境下的去鬼点性能,提出了一种长基线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方法.首先利用被动传感器量测的视线矢量信息进行交叉定位并计算定位误差协方差矩阵,然后基于两个定位点构造了一个卡方分布的检验统计量,将多目标条件下的去鬼点问题转换为假设检验问题.为了分析该方法的性能,定义了真实目标的正确关联概率和鬼点目标的错误关联概率,并在使用两部和三部被动雷达的情况下分别与倾斜角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使用三部被动雷达或多目标与被动雷达共面时关联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传感器 长基线 数据关联 去鬼点 测向交叉定位 倾斜角
下载PDF
滑坡灾害InSAR早期识别关键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家苇 杨莹辉 +5 位作者 许强 王寿宇 李鹏飞 袁泉 黎浩良 陈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7,共15页
本研究重点关注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滑坡识别方面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InSAR技术进行滑坡识别时所遇到的典型技术难题。首先,论文分析了InSAR多视处理作为预处理关键步骤的重要性,探讨了多视因子选择在噪声抑制和空间分... 本研究重点关注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滑坡识别方面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InSAR技术进行滑坡识别时所遇到的典型技术难题。首先,论文分析了InSAR多视处理作为预处理关键步骤的重要性,探讨了多视因子选择在噪声抑制和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并获得了最佳的多视因子参数。其次,本文讨论了干涉图滤波窗口对形变提取精度的影响,发现最佳的滤波窗口可有效保留形变信息,并抑制InSAR干涉噪声,有利于滑坡隐患的准确识别。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采用InSAR干涉图层面的大气校正处理,可避免InSAR相位解缠误差的传播,并有效削弱大气噪声,提高InSAR形变提取精度。最后,本研究讨论了InSAR干涉对筛选中的长短时间基线问题,发现仅利用短时间基线干涉对较难捕捉滑坡小量级形变,而长时间基线又不可避免面临干涉失相关的挑战,因此,以短时间基线干涉对为基础,辅以一定数量的高质量长时间基线干涉对,是更为可靠的小量级运动滑坡隐患InSAR识别干涉对筛选策略。最后,研究以金沙江上游某滑坡密集区域为例,基于最优参数和对照参数组开展了实验,验证了最优参数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上述研究成果显著深化了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识别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利用InSAR技术开展滑坡灾害早期识别提供了科学的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InSAR早期识别 多视因子 滤波窗口 长短时间基线 大气校正
下载PDF
全站仪气象改正公式优化研究
9
作者 刘晓东 缪东晶 +6 位作者 姚燕 王长云 王德利 李连福 刘洋 蔡晋辉 李建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4,共9页
为了提高全站仪长距离测距精度,提出一种全站仪气象改正公式的优化方法。对气象改正公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定误差和优化的空间。为了降低改正公式引起的残余误差,以最小化残余误差之和为优化目标,将气象公式系数调整转化为最优化问... 为了提高全站仪长距离测距精度,提出一种全站仪气象改正公式的优化方法。对气象改正公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定误差和优化的空间。为了降低改正公式引起的残余误差,以最小化残余误差之和为优化目标,将气象公式系数调整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借助野外长基线上部署的密集环境参数传感器阵列,实时记录全站仪长时间连续测距时的环境参数;利用测距数据构造优化函数,对改正公式系数的不同组合进行优化调整和验证,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测距误差均值可减小99.8%,误差的标准偏差减小81.2%。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优化系数后的改正公式应用于其他测量时间段的测距补偿,结果显示,残余误差也同样得到有效降低,优化幅度达到37%以上。表明气象改正公式系数优化是显著降低野外测距误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标准基线 全站仪 长距离测量 气象改正公式 最优化算法
下载PDF
针对周期偏移声信标的广义二阶时延差水声定位模型
10
作者 刘淼 杨卓 +2 位作者 万光明 孙思博 付进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针对具有周期偏移的声信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二阶时延差水声定位模型。将传统二阶时延差拓展至不需要等周期间隔选取定位节点的广义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引入松弛算法实现定位节点的最优化,并引入密度聚类算法以提... 针对具有周期偏移的声信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二阶时延差水声定位模型。将传统二阶时延差拓展至不需要等周期间隔选取定位节点的广义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引入松弛算法实现定位节点的最优化,并引入密度聚类算法以提高输入时延野值的鲁棒性。仿真及湖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于传统时延差模型或二阶时延差模型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所提模型实现了针对周期漂移声信标的高精度定位,典型使用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可达到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定位 声信标 长基线定位 定位模型
下载PDF
非高斯噪声背景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
11
作者 成月 曹园山 +2 位作者 赵俊波 李锦 葛锡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1-124,共4页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水下自主协同作业的重要装备,在水下获取持续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信息是AUV实施任务的重要前提。针对实际环境中系统噪声不再满足高斯分布、难以获得准确模型,进一步造成传统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设...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水下自主协同作业的重要装备,在水下获取持续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导航信息是AUV实施任务的重要前提。针对实际环境中系统噪声不再满足高斯分布、难以获得准确模型,进一步造成传统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以INS与LBL之间的水声伪距为系统量测量,建立组合导航系统模型,削弱水下声通信产生的时延误差;采用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数据融合,提高复杂噪声干扰下的系统定位精度及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高斯噪声背景下,基于最大熵卡尔曼滤波的水下INS-LBL组合导航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干扰,提高系统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卡尔曼滤波 水下导航 长基线 自主水下航行器
下载PDF
基于国内VLBI站组网的EOP观测仿真研究
12
作者 李镕希 吴元伟 +3 位作者 冯来平 姚当 杨旭海 张首刚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地球定向参数观测的仿真研究对于其实际测量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国内两套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观测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进行组网并对其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测量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6站... 地球定向参数观测的仿真研究对于其实际测量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国内两套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观测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进行组网并对其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测量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6站组网联测相比于3站组网,EOP总观测量时延数量提高约5倍,该网型测量UT1、PMX、PMY3个EOP分量的精度分别提高了2.3倍、3.0倍和2.6倍。不论是3站网型还是6站网型,EOP观测精度都会随着热噪声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统计分析表明,热噪声水平在70 ps以下时,影响EOP测量精度的主导因素仍为网络的几何构型。对6种5台站组网情况下的EOP精度仿真,并与6台站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当其中的喀什、哈尔滨、三亚3个外围观测站缺失时,会导致PMY测量精度的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地球自转 地球定向参数 世界时 极移
下载PDF
VLBI观测对转发式测距GEO卫星定轨精度的贡献分析
13
作者 南凯 曹芬 +4 位作者 雷辉 李西顺 刘佳 马浪明 杨旭海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的改变,研究不同VLBI基线时延数据与转发式测距数据的联合对GEO卫星定轨精度的改善,可为特定条件下联合观测时VLBI基线的最优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宽带VLBI系统和转发式测轨系统的实测数据,开展中星12号GEO卫星的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轨精度的提高与PDOP的降低成正相关。相比于转发式单独定轨,联合VLBI系统中的喀什—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3.00,定轨精度提高了11.48%;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喀什基线,PDOP降低了3.38,定轨精度提高了14.73%;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6.90,定轨精度提高了19.75%;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和吉林—喀什两条基线,PDOP降低了9.94,定轨精度提高了2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转发式 地球静止轨道 测定轨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自适应基线校正方法
14
作者 闫红宇 赵宇 +4 位作者 陈媛媛 刘昊 王杰 张瑞 王志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274,共11页
为了降低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分析中连续背景辐射、随机噪声和样品基体效应对特征光谱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适应度函数将粒子群优化和非对称重加权正则最小二乘相融合的自适应基线校正方法,旨在提高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分析能力... 为了降低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分析中连续背景辐射、随机噪声和样品基体效应对特征光谱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适应度函数将粒子群优化和非对称重加权正则最小二乘相融合的自适应基线校正方法,旨在提高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分析能力。以三种掺杂相近微量元素的铝基合金标样为研究对象,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所提出的基线校正方法研究并对比自适应迭代重加权正则最小二乘算法、非对称重加权正则最小二乘算法处理后的光谱信噪比与拟合基线的变化趋势。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三次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铝基合金标样精细分类模型,其独立测试集的混淆矩阵分类准确率为100%。结果表明,自适应基线校正方法所拟合的基线变化趋势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实际基线轨迹相吻合,且特征光谱能够清晰地分离。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随机噪声对光谱数据分析的影响,对于提高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基线校正方法 原位分析 核函数支持向量机 铝基合金标样
下载PDF
自适应多信标DR/LBL紧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15
作者 邵虎林 王胜利 +2 位作者 朱甘罗 薛晓明 王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5-139,共5页
为应对现有基于水声定位的组合导航方法中,信标应答信号接收不稳定,以及因声速误差导致的测距误差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紧组合导航方法。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以航速、航迹角定点运动学方程以及声速随机扰动为系统方程,使用时... 为应对现有基于水声定位的组合导航方法中,信标应答信号接收不稳定,以及因声速误差导致的测距误差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紧组合导航方法。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以航速、航迹角定点运动学方程以及声速随机扰动为系统方程,使用时延作为观测量,根据接收到的随机数量的时延信息,自适应构建观测方程,以实现对信标应答信号各种接收情况的自适应处理。经过在青岛近海的实验验证,此方法数据利用率高,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此外,它还能够有效地估计海水的平均声速,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基线声学定位 航位推算算法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组合导航
下载PDF
北斗四频中长基线模糊度解算研究
16
作者 曹相 张杰 +1 位作者 高成发 邵沛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正式开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BDS-3卫星可播发5个频点的观测信号,研究BDS-3多频组合对于实现模糊度快速固定、提高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长基线解...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正式开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BDS-3卫星可播发5个频点的观测信号,研究BDS-3多频组合对于实现模糊度快速固定、提高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长基线解算,本文充分利用BDS-3四频中存在电离层延迟极小且具有整数特性的组合,同时考虑对流层延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弱电离层组合的中长基线解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双频无电离层模型,该模型的模糊度固定速度提高10%以上,N、E、U 3个方向定位精度相比最优双频无电离层组合分别提高了7.7%、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3 四频 模糊度解算 长基线
下载PDF
基于最优模型选择的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辨识方法
17
作者 冯旭东 邢尧 +2 位作者 王炯琦 何章鸣 周萱影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为辨识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及提高定位精度,针对目标安装多个信标且目标体积不可忽略的情况,构建了多信标体制的长基线水下定位模型。进一步针对测元系统误差中包含的声速误差、时延误差,在多信标体制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 为辨识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及提高定位精度,针对目标安装多个信标且目标体积不可忽略的情况,构建了多信标体制的长基线水下定位模型。进一步针对测元系统误差中包含的声速误差、时延误差,在多信标体制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类系统误差辨识模型,并结合水下目标定位过程,计算时延残差,构建模型最优检验统计量,给出了系统误差模型的最优选择准则,实现水下目标位置参数和系统误差参数的有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最优选择准则可以有效选择合适的系统误差辨识模型,提高长基线水下目标的定位精度。提出的基于最优模型选择的多信标长基线定位系统误差辨识方法可为水下目标定位试验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基线定位系统 多信标体制 声速误差 时延误差 模型优选准则
下载PDF
附加距离约束的GPS/BDS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及分析
18
作者 张亚军 曾安敏 +1 位作者 郑楠 王骄阳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共6页
为了削弱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中大气延迟残余等系统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顾及系统误差的差分定位函数模型以及天线间距离约束的长基线差分定位函数模型,分析了约束条件对长基线差分定位结果的影响。利用岸基和船载多台接收机进... 为了削弱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中大气延迟残余等系统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顾及系统误差的差分定位函数模型以及天线间距离约束的长基线差分定位函数模型,分析了约束条件对长基线差分定位结果的影响。利用岸基和船载多台接收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0 km基线差分定位中,附加系统参数能够很好的吸收系统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GPS/BDS组合定位精度具有明显提高;442~451 km陆海站间长基线附加合理天线间距离约束后定位误差减小到1 dm内。本文附加系统参数及合理附加天线间距离约束方法可为海上长基线差分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定位 海洋定位 长基线 系统误差 距离约束
下载PDF
中微子事件IC220624A候选射电对应体J1458+4121的VLBI观测研究
19
作者 曾艾玲 杨小龙 +1 位作者 赵薇 洪晓瑜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收集并分析了中微子发射事件IC-220624A的候选体J1458+4121仅有的几次甚大天线阵(VLA)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甚长基线阵列(VLBA)对其进行首次VLBI观测,观测波段为L和C波段。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得到J1458+4121 VLBA的射电辐射... 收集并分析了中微子发射事件IC-220624A的候选体J1458+4121仅有的几次甚大天线阵(VLA)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甚长基线阵列(VLBA)对其进行首次VLBI观测,观测波段为L和C波段。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得到J1458+4121 VLBA的射电辐射形态。此外,利用相位参考技术,还获得J1458+4121更精确的坐标(α=14:58:20.772, δ=41:21:01.911)。VLA观测的射电总流量强度在1.4~8.4 GHz范围内呈下降趋势,说明J1458+4121的射电能谱可能是幂律谱;而VLBA观测的射电总流量强度在1.5~5 GHz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意味着其射电能谱在GHz波段是反转谱。因此,J1458+4121极有可能是一个年轻射电源,其中微子产生可能是由于新喷流成分的出现。该结果有助于J1458+4121的后续研究,并将中微子起源的关注对象从明亮的耀变体扩展至其他类型的活动星系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 活动星系核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下载PDF
宽基线立体视觉远距离目标位姿测量
20
作者 刘桐伯 景文博 +2 位作者 熊泽宇 吴雪妮 夏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立体视觉测量作为被动探测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位姿测量领域。针对传统立体视觉在远距离环境下目标位姿测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宽基线立体视觉远距离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基于三点定面测量原理,构建位姿测量数学模型,采用相机参数解耦... 立体视觉测量作为被动探测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位姿测量领域。针对传统立体视觉在远距离环境下目标位姿测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宽基线立体视觉远距离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基于三点定面测量原理,构建位姿测量数学模型,采用相机参数解耦策略,对测量系统所需参数进行标定。设计远距离场景下易于识别的合作目标,利用两台相机对目标进行成像,通过计算合作目标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完成远距离环境下目标位姿的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在75~85 m距离下,该方法对目标间相对位姿测量精度优于0.5%,X和Y方向均方根误差优于7.3 mm,Z方向均方根误差优于22.6 mm,可有效适用于远距离下的目标位姿测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宽基线 远距离 图像处理 位姿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