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Pattern of Open Fractures of Long Bones of the Lower Limb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A 5-Year Review
1
作者 Chunteng T. Nana Fokam Pius +6 位作者 Mokake N. Martin Morane Mbongnu Sam D. Movuh Freddy Mertens Bombah Ndasi Henry Palle J. Ngunde A. Chichom-Mefire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9期278-287,共10页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 open fracture is an injury in which the fracture site and/or hematom...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 open fracture is an injury in which the fracture site and/or hematoma communicates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disability and is a challenge to the surgical team. The lower extremities are the most often exposed to traumatic injuries compared to other 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Patterns of open fractures differ with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the segment of the long bone affected. The correct and timely management of open fractures is beneficial to the patients and lea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o a more favorable outcome. This study aimed at describing the pattern of open fractures of long bones of the lower limb treated in 3 major hospitals of the south west region, Cameroo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thodolog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was a hospital-based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files of patients with open fractures of long bones of the lower limb managed at the surgical units of three secondary health facilitie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from the 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f January 2015 to the 3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f December 2019.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presentation, treatment modalities, and outcomes were recorded. The data was stored and analyzed using Epi info version 7.0 and SPSS version 23.0 respective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total of 195 files of patients aged 8 to 80 years were studied. The main age group affected was between 20</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40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years. There were 147 (75.4%) males and 48 (24.6%) females giving a sex-ratio</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f 3.1:1. The most common cause was road traffic crashes 142 (72.8%). In 98 cases (50.3%)</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left side was more involved. The tibia was the most common long bone affected in 75 (38.5%) cases. Comminuted fracture was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 pattern encountered in 126 cases (64.6%). A total of 76 (39%) fractures were graded Gustilo-Anderson IIIA. External fixator was used in 112 cases (57.1%) and internal fixator in 86 cases (42.9%). We recorded 127 (65.1%)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and 143 (73.3%) cases of limb shortening a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ther complications includ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0 cases (17.1%) of mal-union, 27 cases (22.5%) of delayed union, 18 cases (15.1%) of non-union and 50 cases (38.5%) chronic osteomyelitis. We recorded a mortality of 2.1%. Gustilo IIIB and IIIC were associated to chronic osteomyelitis (P</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0.02).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pen fractures of long bones of the lower limb affect the active age group of the population and road traffic crashes</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It tends to affect the left side and the tibia being the most fractured long bone.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these fractures subsequently get infected. Comminuted fracture is the common fracture patter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Fractures long bones Lower Limb
下载PDF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Long Bone Fracture in Car-to-pedestrian Collisions Using Multi-body Syste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10
2
作者 HAN Yong YANG Jikuang MIZUNO Koj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45-1055,共11页
Lower limb injures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assenger car traffic accidents.Previous studies of the injuries focus on long bone fractures by using either cadaver component tests or simulations of the long bone kinem... Lower limb injures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assenger car traffic accidents.Previous studies of the injuries focus on long bone fractures by using either cadaver component tests or simulations of the long bone kinematics,which lack in-depth study on the fractures in stress analysis.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lower limb impact biomechanics in real-world car to pedestrian accidents and to predict fractures of long bones in term of stress parameter for femur,tibia,and fibula.For the above purposes,a 3D finite element(FE) model of human body lower limb(HBM-LL) is developed based on human anatomy.The model consists of the pelvis,femur,tibia,fibula,patella,foot bones,primary tendons,knee joint capsule,meniscus,and ligaments.The FE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a lateral impact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tests with cadaver lower limb specimens.Two real-world accidents are selected from an in-depth accident database with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cident scene,car impact speed,damage to the car,and pedestrian injuries.Multi-body system(MBS) models a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kinematics of the pedestrians in the two accidents and the impact conditions are calculated for initial impact velocity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car and pedestrian during the collision.The FE model is used to perform injury reconstructions and predict the fractures by using physical parameters,such as von Mises stress of long bones.The calculated failure level of the long bone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injury outcomes observed from the two accident cases.The reconstruc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HBM-LL FE model has acceptable biofide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risk of long bone fractures.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long bone fracture suffered from vehicle traffic coll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enger car pedestrian accident lower limb FE model long bone fracture impact biomechanics
下载PDF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彬娜 孔圳 +2 位作者 朱燕妮 董兰菊 钟赛琼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病患者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并配合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 32例患者外固定架固定时... 目的总结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病患者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治疗,并配合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 32例患者外固定架固定时间8.50~18.20个月,平均(15.40±3.20)个月,骨搬运延长4~21 cm,平均(8.06±3.06)cm。骨搬运治疗效果:优31例,良1例。结论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伴有或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大段骨缺损。护理方面术前注重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和营养支持;术后做好患者骨搬运护理工作及功能锻炼指导,其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 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骨搬运 护理
下载PDF
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成洲 王鹏 +2 位作者 张海波 任聪慧 贾宝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因外伤致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碎骨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观察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因外伤致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碎骨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同意术中使用人工骨膜修复材料进行分组研究,未使用者纳入对照组(n=54),使用骨膜修复材料者纳入观察组(n=66)。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复查X线,进行为期1年的持续随访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患者应用人工骨膜修复材可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膜修复材料 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游离骨块 骨折延迟愈合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魏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究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 目的 探究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重要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度评分、关节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试验组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肌力等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疼痛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运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安全系数更高,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性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避免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茂伦 张锋 +2 位作者 王布雨 骆艳飞 阮世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3月我院治疗的40例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方案,详细记录两个... 目的:分析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3月我院治疗的40例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方案,详细记录两个阶段手术治疗结果,分析影响患者骨愈合时间和下肢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术后1年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感染未再复发,患者术后1年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淀率、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和下肢功能评价量表(LEFS)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骨愈合时间与患者年龄、病灶部位相关,年龄越大患者骨愈合速度越慢,股骨愈合速度快于胫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C-M分型、植骨类型、间断期时间、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及病因无较大关联性(P>0.05);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改善情况(LEFS评分)与其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相关,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改善(P<0.05);与其他因素无较大关联性(P>0.05).结论: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患者接受病灶扩大切除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对于控制感染率有较好的效果,而影响患者术后骨愈合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和病灶部位,除此之外,一阶段术中固定方式选择内固定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 病灶扩大切除 膜诱导技术 感染率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吕士金 孙意红 于莉芝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Masquelet技术治疗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asquelet技术中第二期诱导膜内植骨固定方式的不...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Masquelet技术治疗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asquelet技术中第二期诱导膜内植骨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髓内钉固定组(n=30)与钢板固定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髓内钉固定组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髓内钉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钢板固定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髓内钉固定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有助于提高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固定 Masquelet技术 髓内钉固定 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吴丙广 刘智曼 李慧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弹性髓内钉...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小儿四肢长骨骨折 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60例四肢长管骨骨不连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廖浩 方煌 +1 位作者 陈安民 罗永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方法]对60例骨不连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内固定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导致骨不连的占8.3%;由于选用内固定器械不当或操作失误占81.6%;术后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方法]对60例骨不连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内固定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导致骨不连的占8.3%;由于选用内固定器械不当或操作失误占81.6%;术后功能锻炼不当占10%。[结论]作者认为正确的使用内固定器械,熟练的运用手术技巧和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是防止骨不连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 骨折 骨不连 原因分析 术后功能锻炼 内固定器械 患者自身因素 内固定材料 骨折类型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长管状骨骨折对血清瘦素和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季 颜光涛 +3 位作者 王录焕 薛辉 郝秀华 张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长管状骨骨折(LTBF)时血清瘦素(Leptin)、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Leptin在创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名四肢LTBF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eptin及3种急性期反应蛋... 目的分析长管状骨骨折(LTBF)时血清瘦素(Leptin)、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Leptin在创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名四肢LTBF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eptin及3种急性期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2〕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项代表不同脏器和代谢功能的指标,分析Lepti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TBF患者血清Leptin、CRP、IL1及IL2均显著升高(P均<0.05);肝、心、肾及代谢功能亦有不同程度改变;Leptin与其他各指标间相互独立并发挥独特作用。结论Leptin在LTBF所致急性创伤炎症反应中显著上升,对LTBF具有较强的应答能力,可能发挥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细胞因子 脏器功能 急性期反应蛋白 长管状骨骨折 生化指标 血清瘦素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韩美花 金成玉 刘昱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76-78,共3页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并评定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试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实行骨科常...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并评定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试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对照组实行骨科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模式,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和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而言,系统化护理有着显著优势,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更理想,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丽冰 刘玉琴 +2 位作者 欧会芝 吴彩勤 朱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为临床上帮助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为临床上帮助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与护理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下肢长骨动态试验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海岩 翟广凤 +1 位作者 赵玮 贺丽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研究在动态载荷下下肢长骨的损伤极限。方法基于中国人体下肢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股骨、胫骨、大腿和小腿进行动态三点弯曲仿真,并借助尸体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仿真所得撞锤的撞击力-位移曲线走势与尸体试验结的基本吻合。... 目的研究在动态载荷下下肢长骨的损伤极限。方法基于中国人体下肢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股骨、胫骨、大腿和小腿进行动态三点弯曲仿真,并借助尸体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仿真所得撞锤的撞击力-位移曲线走势与尸体试验结的基本吻合。裸股骨、裸胫骨、大腿和小腿失效时的撞击力分别为4.29、3.94、4.81和4.086 kN,位移分别为17.78、34.00、52.10和47.06 mm,与尸体试验结果也较为相符。结论本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对膝关节以及对整个下肢模型的验证奠定基础,为碰撞事故中对行人进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长骨 损伤极限 有限元分析 动态载荷
下载PDF
多发性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5
14
作者 叶茂奎 高思佳 +1 位作者 马忠礼 徐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目的 探讨颌骨外特别是长管状骨多发性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 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2例 ,其中 1例为累积多个长管状骨的多发病变。 2例均摄 X线平片 ,并连续数年观察其变化。结果  X线平片主... 目的 探讨颌骨外特别是长管状骨多发性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 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2例 ,其中 1例为累积多个长管状骨的多发病变。 2例均摄 X线平片 ,并连续数年观察其变化。结果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明显膨胀 ,骨皮质变薄 ,无骨膜反应 ,无软组织肿块 ,病灶内可见或多或少的点状致密影。主要特征为病灶多发性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病灶的不同 X线表现。结论 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特别是发生在长管状骨 ,其诊断有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修复 长管状骨 X线诊断 病例报告 骨肉芽肿
下载PDF
基于汽车与行人碰撞载荷特点的下肢长骨建模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冠军 曹立波 +2 位作者 官凤娇 孙光永 Yang King H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947,共9页
基于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下肢长骨有限元模型,在材料和单元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在详细分析行人下肢长骨载荷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种不同载荷工况下较新的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对长骨模型进行了前-后和外-内加载方向的准... 基于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下肢长骨有限元模型,在材料和单元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在详细分析行人下肢长骨载荷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种不同载荷工况下较新的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对长骨模型进行了前-后和外-内加载方向的准静态三点弯曲验证,同时对近心端1/3处、中部和远心端1/3处加载的动态三点弯曲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逼真度,能够准确地模拟行人下肢长骨的骨折及碰撞响应,可用于后续行人下肢模型的开发,并为行人下肢损伤机理和安全防护研究提供准确高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下肢长骨 汽车与行人碰撞 验证
下载PDF
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鲁木 苏晓莉 +3 位作者 汪俊平 方成 胡宏耘 谢达昭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分析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后的疗效及失败原因。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22例,142肢,其中男性80例,女性42例,分别应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结果 142肢中有135肢骨折愈... 目的分析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后的疗效及失败原因。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22例,142肢,其中男性80例,女性42例,分别应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结果 142肢中有135肢骨折愈合,愈合率达95.07%。出现断板6肢,钉板松动1肢,断板的发生率4.23%。有5肢断板1肢钉板松动发生在肱骨骨折的病人肢体上;只有一肢断板发生在股骨骨折肢体的上。结论锁定接骨板适合大多数长管状骨骨折治疗,对胫骨骨折、尺骨和桡骨骨折、股骨骨折效果良好。但在治疗肱骨骨折特别是肱骨中段骨折肢体时,并非最佳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长管状骨 骨折 锁定钢板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 被引量:24
17
作者 高招文 吴建斌 +2 位作者 连伟飞 曾卡斌 吴天旺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51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采用Flynn评分标准:优46例,良3...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51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采用Flynn评分标准:优4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1%。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切口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能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儿童
下载PDF
动静脉脉冲系统预防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穆卫东 陈其欣 周东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6-668,共3页
目的:比较动静脉(AV)脉冲系统及阿司匹林在降低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6例行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分为3组,第1组有75例术后使用AV泵治疗,第2组的73例患者术后给予10... 目的:比较动静脉(AV)脉冲系统及阿司匹林在降低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6例行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分为3组,第1组有75例术后使用AV泵治疗,第2组的73例患者术后给予100mg阿司匹林治疗,第3组68例手术后未行任何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在术后分别使用双重超声波测定下肢远、近端的静脉血栓。同时测量大腿、小腿的周长。结果:有4例使用AV泵的患者、8例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出现血栓,第3组有1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第1、2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组与第3组相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AV泵治疗组,术后大腿及小腿水肿明显减轻。第1组与第2、3组相比在减轻下肢水肿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下肢长管状骨内固定手术后,AV泵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均能有效的降低血栓发生率。AV泵可有效促进下肢长管状骨术后水肿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脉冲 预防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内固定 术后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进军 李兵仓 +9 位作者 张良潮 陈志强 许川 刘鲁岳 刘江 孙忠良 阎卫东 谷春广 徐国鑫 孙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某型导弹战斗部对四肢的致伤规律与特点 ,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某型导弹战斗部作为爆源 ,将绵羊45只呈扇形布放于距爆源不同距离处后引爆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在45只实验动物中 ,有23只(占51.1 %... 目的观察某型导弹战斗部对四肢的致伤规律与特点 ,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某型导弹战斗部作为爆源 ,将绵羊45只呈扇形布放于距爆源不同距离处后引爆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在45只实验动物中 ,有23只(占51.1 %)于导弹战斗部爆炸后速发死亡 ;共有21只动物四肢长骨损伤 ,共有34处骨折 ,其中粉碎性骨折28处 ,占82.4 % ,且都合并有其它部位的损伤。结论在该现场试验中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发生率高 ,局部组织毁损严重 ,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 ,且合并伤多而重 ,因此需加强对四肢爆炸伤的早期救治 ,以降低死亡率和残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四肢长骨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光华 葛顺杰 +1 位作者 仇继任 陆茂德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7期73-76,共4页
目的 观察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使用弹性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 目的 观察钛制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使用弹性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使用Flynn评分标准评估45例患者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Flynn评分优良率97.8%。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6个月取出髓内钉。术中出现骨质劈裂1例;术后出现弹性钉激惹1例,取出困难5例,缩短畸形1例。全部病例术后无感染、骨不连、骨骺损伤。结论 TEN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等优点,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 骨性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