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中国人口均衡发展
1
作者 宋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2,210,共9页
在人口形势发生重要转折性变化之际,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重视人口素质,以“提质”替代“增量”,以“人才”替代“人力”,充分发挥凝结在人口自身的素质要素的作用,使更多民众更好地享受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享受高品质生活。长期均衡发展是... 在人口形势发生重要转折性变化之际,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重视人口素质,以“提质”替代“增量”,以“人才”替代“人力”,充分发挥凝结在人口自身的素质要素的作用,使更多民众更好地享受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享受高品质生活。长期均衡发展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口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人口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依存制约以及人口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适应,还体现在代际间的传承永续。年龄结构失衡是当前人口非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应聚焦结构失衡,弥补制约人口均衡发展的短板;同时充分发挥作为人口结构中坚力量的劳动年龄人口的作用,通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以及推动人口均衡分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助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结构均衡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基于成渝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王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9,210,211,共19页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2006—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测度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在2006—2020年间的空间网络联系...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2006—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测度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在2006—2020年间的空间网络联系度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和网络外部效应,发现:(1)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可促进本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将在周边形成“集聚阴影”,产生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网络负外部效应。(2)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成都市、重庆市双核心城市以及绵阳市、宜宾市和泸州市三个副中心城市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产生促进作用。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城市网络联系逐渐由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负外部效应转变为促进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正外部效应。(3)城市空间网络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呈现先负后正,最后趋于收敛的倒S型,且在0-100公里的范围内形成“集聚阴影”,150-200公里范围内为城市网络联系发挥正外部效应的最优半径。(4)科技创新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是城市空间网络联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空间网络联系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未来我国人口中长期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24-2050)
3
作者 米红 侯妍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将经历短时期的零增长或轻微性负增长,随后实现恢复性增长,进入高原期阶段。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期,需要通过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来应对;...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将经历短时期的零增长或轻微性负增长,随后实现恢复性增长,进入高原期阶段。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期,需要通过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对公共服务产生压力,需要完善人口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关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人口与公共服务的优质共享需要建立完善的育儿友好型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社会 均衡发展
下载PDF
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增文 罗佩玲 吴健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流动妇女总体生育水平较低但生育潜力较大;第二,对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影响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流动妇女总体生育水平较低但生育潜力较大;第二,对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影响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包括生育数量、是否已育男孩、是否已育女孩在内的生育特征,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个人特征;第三,生育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已育男孩是影响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的四个最重要因素。基于此,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数量的增加,对其生育行为由监管控制转向鼓励支持,并针对性地引导有生育潜力的农村流动妇女生育;另一方面要注意农村流动妇女生育质量和结构的提升,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农村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以降低“男孩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 农村流动妇女 生育意愿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小平 蒋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6,共12页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主产区 产销平衡区 主销区
下载PDF
新阶段中国都市圈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6
作者 吴九兴 黄征学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2期88-110,共23页
都市圈作为一种机制,对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常住人口、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等统计数据,采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常住人口变化和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特征、城乡居民... 都市圈作为一种机制,对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常住人口、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等统计数据,采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常住人口变化和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特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圈的常住人口变化、GDP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都市圈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人口规模 经济发展 城乡收入 区域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中国人口均衡发展变化趋势研究
7
作者 祝颖润 周鑫 +1 位作者 陈思敏 肖宇慧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66,共6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口问题已从原来的数量增长过快转变为人口结构失衡。文章在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分布失衡现状及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耦合模型,解析1982—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态势...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口问题已从原来的数量增长过快转变为人口结构失衡。文章在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分布失衡现状及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耦合模型,解析1982—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态势以及人口系统内部失衡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人口结构失衡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发展态势;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09年之前快速上升,在2009年之后保持平稳;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先加剧后减缓,2009年达到峰值,人口年龄失衡和分布结构失衡愈演愈烈。(2)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协调度为优质协调类型,在2010年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在2010年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说明2010年后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和人口分布结构失衡比较一致。(3)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结构耦合度从负向转向正向,2010年之后保持稳定。这说明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结构失衡的相互影响力在加剧。2010年之后人口系统耦合度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出生性别比开始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 老龄少子化 性别结构 人口分布 耦合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文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六个年份的截面数据,从规模和密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变化与影响因素。主要结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在减小,均衡性有所提升;第二,人口、经济、政治资源、文化氛...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六个年份的截面数据,从规模和密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变化与影响因素。主要结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在减小,均衡性有所提升;第二,人口、经济、政治资源、文化氛围、地理位置、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因素都与高等教育区域分布显著相关,政府政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第三,经济和人口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但这两个因素作用的发挥随着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分布 区域人口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颖 黄进 +1 位作者 赵娟莹 张先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9-174,共6页
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包含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人口内部均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维度,人口外部均衡包括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 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包含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人口内部均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维度,人口外部均衡包括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设定为三级,第一级包括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第二级由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七个部分构成;第三级指标包括反映内部均衡的7个指标以及反映外部均衡的13个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2000-2007年31个省级单位的数据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人口总体均衡水平以及影响人口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人口均衡发展程度最高。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对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制约最大,其次是人口与经济的均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均衡发展 模型
下载PDF
城镇化均衡发展视阈下流动人口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宾 张春军 李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3,共7页
我国城镇化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城市规模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流动人口的不合理流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可以引导流动人口向中小城市聚集,从而提升中小城市规模,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 我国城镇化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城市规模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流动人口的不合理流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可以引导流动人口向中小城市聚集,从而提升中小城市规模,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但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并未发挥这一作用。针对流动人口应该采取差异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并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持下,切实发挥该政策在促进城镇化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住房保障政策 城镇化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公共政策周期理论视角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杜本峰 戚晶晶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3期1-10,共10页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引发中外社会各界的争议与关注。公共政策周期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经历问题认定、政策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等环节,最终归于终结。作为一项对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政...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引发中外社会各界的争议与关注。公共政策周期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经历问题认定、政策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等环节,最终归于终结。作为一项对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政策,在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进行政策监控及政策评估,对于探究政策效果及影响,正确决定政策去向及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公共政策周期理论视角下,采用政策评估的科学逻辑及系统方法对生育政策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估,并从当今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探究政策的调整方向,提出政策调整及改进的建议。本文认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已实现,中国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环境,统筹考虑政策调整、有序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已正当适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政策周期理论 政策评估 政策调整 人口均衡发展
下载PDF
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资源耗竭 内生增长 可持续发展 平衡增长路径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对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席强敏 李国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2,共6页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京津冀人口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人口的均衡发展面临人口空间极化现象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和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应...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京津冀人口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人口的均衡发展面临人口空间极化现象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和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京津冀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京津冀人口总量有序管理;合理引导北京人口疏解,形成京津冀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优化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助推京津冀人口均衡发展;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拓展京津冀人口增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人口 都市圈 均衡发展
下载PDF
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小强 王德清 伍小兵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5,共6页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和校际教育均衡产生影响。今后有必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加强教育资源配置预测,调整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资源配置,使其结构合理;建立城乡共同体,探索区域均衡发展的强弱互助形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人口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
下载PDF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5个国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颖 黄进 +1 位作者 赵娟莹 张灿坤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3,共7页
对世界15个国家的人口长期均衡状态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界定了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四级指标体系构成的评价模型。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国家... 对世界15个国家的人口长期均衡状态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界定了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四级指标体系构成的评价模型。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国家间的比较;对15个国家人口长期发展的均衡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关键指标和区域发展的规律性。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五大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最高;从均衡的发展程度上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处在高发展水平之上的均衡。中国无论从发展的均衡程度上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仅仅高于印度等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均衡 发展 模型
下载PDF
中国儿童人口结构状况及教育政策建议——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尚锋 丁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农村儿童发展问题依然是我国儿童发展事业中不可忽视的大多数。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儿童人口抚养比呈负相关,多数省市儿童抚养比普遍高于老年人的抚养比,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养护与发展责任的负荷过大,在缺乏外部政策支持与资源配... 农村儿童发展问题依然是我国儿童发展事业中不可忽视的大多数。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儿童人口抚养比呈负相关,多数省市儿童抚养比普遍高于老年人的抚养比,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养护与发展责任的负荷过大,在缺乏外部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儿童过早进入社会劳动就业。因此,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儿童养护与发展相关公共经费支出在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农村儿童早期看护与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人口比例 性别比 剩余男童数 抚养比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低生育时代的人口政策走向 被引量:21
17
作者 穆光宗 王本喜 周建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4,共9页
由于生育意愿、生育成本、生育能力、养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单一的"全面二孩"政策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全面二孩"新政的实施并不表明就进入了"全面二孩"时代,局限于生育权限的改革是不够的,实际... 由于生育意愿、生育成本、生育能力、养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单一的"全面二孩"政策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全面二孩"新政的实施并不表明就进入了"全面二孩"时代,局限于生育权限的改革是不够的,实际上我国还是难以走出选择性独生子女时代。在低生育时代,中国要真正实现想生敢生、应生尽生、愿生优生的适度生育目标,必须尽快出台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及针对家庭和儿童的福利政策,推动社会福利家庭化和生育成本社会化进程,努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 内生性超低生育陷阱 人口均衡发展 社会福利家庭化 生育成本社会化
下载PDF
关于人地挂钩政策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世全 沈昊婧 +2 位作者 李汉敏 杨书国 张霭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研究人地挂钩基本概念、理论、关键问题和政策制度体系,探索破解用地难题和保护耕地的新路径。人地挂钩有利于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推进,但作为试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要封闭运行、风险可控、适时评估、谨慎实施。随着城... 通过研究人地挂钩基本概念、理论、关键问题和政策制度体系,探索破解用地难题和保护耕地的新路径。人地挂钩有利于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推进,但作为试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要封闭运行、风险可控、适时评估、谨慎实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面对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用地日益突出的矛盾,国家适时提出人地挂钩政策试点,这必将构建一种新的土地利用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用地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挂钩 土地综合整治 城乡统筹 配套政策
下载PDF
尽快实施城乡“普遍允许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 被引量:34
19
作者 曾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客观存在的人口规律,以及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和相关近期调查等新数据分析,我们建议尽快在2015年进行摸底准备,2016年在全国城乡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即在生育势能大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在实施普遍允许二...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客观存在的人口规律,以及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和相关近期调查等新数据分析,我们建议尽快在2015年进行摸底准备,2016年在全国城乡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即在生育势能大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在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前提下提倡适当晚育以避免出生堆积,在自愿晚育少生已成常态的城镇和较发达农村地区则一步到位而无需晚育政策。这既满足民众生二孩愿望,又绝不会导致人口失控,是切实可行的国家百姓"双赢"方案。它在众多方面大大优于只开放单独,大大有利于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允许二孩 人口数量与结构 老龄化 劳动力资源 均衡发展
下载PDF
多目标约束下京津冀地区人口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国平 罗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区域人口空间的合理布局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京津冀各地人口发展与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功能布局定位,在多目标约束下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人口稳定优化区、人口重点集聚区、人... 区域人口空间的合理布局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京津冀各地人口发展与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功能布局定位,在多目标约束下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人口稳定优化区、人口重点集聚区、人口适度增长区和人口限制增长区等四类人口功能分区。进而针对各人口功能区提出差异化的人口引导对策,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的均衡发展:人口稳定优化区要加快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转移,在市域内形成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并引导人口向周边地区转移;人口重点集聚区和人口适度增长区要承接人口稳定优化区过剩人口转移,同时增加城市自身对人口的吸引力;人口限制增长区应严格限制人口总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人口功能分区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