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men Grottoes
1
《ChinAfrica》 2018年第1期60-61,共2页
The Longmen Grottoes comprise more than 2,300 caves and niches carved into the steep limestone cliffs. These contain almost 110,000 stone Buddhist statues, more than 60 stupas and 2,800 inscriptions carved on steles. ... The Longmen Grottoes comprise more than 2,300 caves and niches carved into the steep limestone cliffs. These contain almost 110,000 stone Buddhist statues, more than 60 stupas and 2,800 inscriptions carved on steles. Luoyang was China's capital during the late North- ern Wei Dynasty (386-534) and early Tang Dynasty (618 907), and the most intensive period of carving dates from the end of the fifth century to the mid eigh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 grottoes longmen grottoes comprise
下载PDF
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生物病害调查与研究
2
作者 李心坚 徐亚男 +2 位作者 杨秋霞 许鹏 魏鑫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目的]生物病害侵蚀露天石质文物,使其发生表面变色及风化等不可逆变化。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敬善寺区域是龙门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该区域石质文物的生物病害情况,对石质文物保护及病害防治措施的提... [目的]生物病害侵蚀露天石质文物,使其发生表面变色及风化等不可逆变化。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敬善寺区域是龙门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该区域石质文物的生物病害情况,对石质文物保护及病害防治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该区域31个样点石质文物的生物病害进行样品采集。基于形态观察,结合ITS、16S rDNA特征片段的测序分析,对生物病害物种地衣、微型真菌、细菌、苔藓和藻类等进行鉴定;对受生物侵蚀的文物本体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地衣体中的化学酸,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衣和由生物结皮状复合物与沉积物中分离真菌的化学酸含量。[结果]形态观察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内生物病害种类主要为地衣、苔藓、藻类、真菌和细菌,其中地衣7种,苔藓3种,藻类1种,真菌20种,可培养细菌7种,主要包括蓝细菌和放线菌门等,高通量测序结果与传统培养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和互补性。扫描电镜观察到不同侵害生物对石质文物的侵蚀深度不同,其中非地衣型真菌菌丝深入岩石深度可达100μm。调查区域内常见、具明显特征结构且覆盖度较大的主要生物病害为地衣和苔藓,其中中华石果衣(Endocarpon sinense)最为明显;同时地衣和真菌样品中可检测到柠檬酸,琥珀酸、草酸,乳酸、富马酸等有机酸。[结论]本研究首次较为系统地调查了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石质文物生物病害的物种和分布,从细胞侵入和有机酸产生2方面分析了其中代表性生物产生的病害及程度;生物病害的发育与石窟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石窟微环境控制和石质文物生物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石质文物 中华石果衣 地衣 苔藓 有机酸
下载PDF
洛阳龙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石窟泉群保护研究
3
作者 苗灿民 李腾超 +2 位作者 张阳 冯朝斌 张盛艳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洛阳龙门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泉群造成的人为因素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在总结分析当地以往地质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并对泉域动态进行监测,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地... 洛阳龙门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泉群造成的人为因素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在总结分析当地以往地质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并对泉域动态进行监测,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中深层地下水的关系和对龙门石窟泉群保护的影响,查明了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历史上间歇性断流的原因,并提出了龙门一带地热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方案。研究可为龙门石窟泉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促进洛阳市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地热等相关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地热资源 泉群 泉水断流 地下水
下载PDF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像龛营造缘由考——兼论唐高宗盛世明君形象的塑造
4
作者 尹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华严经》佛王信仰与李唐皇室文殊信仰共同作用的产物,唐高宗以此来塑造自身的佛王形象。在大像龛及大奉先寺的修建过程中唐高宗表现出对孝道的特别重视,因为奉先思孝是有为之君的必要基础。乾封元年前后,唐... 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华严经》佛王信仰与李唐皇室文殊信仰共同作用的产物,唐高宗以此来塑造自身的佛王形象。在大像龛及大奉先寺的修建过程中唐高宗表现出对孝道的特别重视,因为奉先思孝是有为之君的必要基础。乾封元年前后,唐高宗着手进行封禅泰山、奉俘昭陵、创制明堂等向天下万民表功的活动,以塑造盛世明君的形象,而龙门卢舍那大像龛的修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像龛 唐高宗 明君形象
下载PDF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莲花纹研究
5
作者 袁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8,共3页
莲花纹装饰广泛应用于佛教建筑、雕塑、壁画、法器等。北朝时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莲花纹大体有3种类型,即运用于窟顶、地面、项光、龛柱、台座等位置的莲花瓣纹,以化生童子、化生伎乐、化生菩萨等形象出现的化生莲花纹,以瓶插花卉纹样形... 莲花纹装饰广泛应用于佛教建筑、雕塑、壁画、法器等。北朝时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莲花纹大体有3种类型,即运用于窟顶、地面、项光、龛柱、台座等位置的莲花瓣纹,以化生童子、化生伎乐、化生菩萨等形象出现的化生莲花纹,以瓶插花卉纹样形式出现的瓶插莲花纹。龙门石窟莲花纹为研究北朝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北朝 莲花纹
下载PDF
以油画视角传绘龙门石窟意象之美
6
作者 姜泽宇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3期47-49,共3页
龙门石窟雕塑艺术完美表达了高深的传统文化和“天人合一”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教化作用。通过探究龙门石窟的意象美,不断在油画创作中弘扬中华艺术瑰宝,推动龙门石窟现代社会价值再生。
关键词 龙门石窟 雕塑艺术 意象美 油画创作
下载PDF
龙门石窟石雕艺术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活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万武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0期12-14,共3页
本文致力于深入探索龙门石窟石雕艺术的发展脉络、表现手法及艺术价值,对龙门石窟石雕的发展演变、表现手法、艺术价值的深入分析,并结合视觉设计案例实践,探析把龙门石窟石雕元素合理引入当代视觉设计,从而提升我国视觉设计产品文化内... 本文致力于深入探索龙门石窟石雕艺术的发展脉络、表现手法及艺术价值,对龙门石窟石雕的发展演变、表现手法、艺术价值的深入分析,并结合视觉设计案例实践,探析把龙门石窟石雕元素合理引入当代视觉设计,从而提升我国视觉设计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作用,助力当代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用以唤醒大众即将消失的文化自信,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信心,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经济甚至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石雕 艺术价值 视觉设计
下载PDF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背景下的龙门石窟导视系统更新设计研究
8
作者 吴昊 郭治辉 史鹏飞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本研究基于龙门石窟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内涵,结合国家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的背景,梳理龙门石窟独有的文化特色,通过导视系统所涵盖的诸多文化要素的更新设计研究,更加直观地展示龙门石窟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龙门... 本研究基于龙门石窟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内涵,结合国家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的背景,梳理龙门石窟独有的文化特色,通过导视系统所涵盖的诸多文化要素的更新设计研究,更加直观地展示龙门石窟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在文化复兴的时代主题下,探索景区导视系统在当下文旅日兴背景下所被赋予的文化注解与全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导视系统 设计美育 更新设计
下载PDF
网络文本分析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构建——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厉建梅 齐佳 单梦琦 《旅游论坛》 2023年第4期89-97,共9页
探讨文化遗产旅游感知价值对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增强游客文化认知和认同、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问卷调查法较难获取游客最真实的感知价值,因此通过网络游记和在线评论获得感知价值维度,继而运用网络文... 探讨文化遗产旅游感知价值对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增强游客文化认知和认同、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问卷调查法较难获取游客最真实的感知价值,因此通过网络游记和在线评论获得感知价值维度,继而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与验证,是对文化遗产感知价值维度构建研究新的探索。文章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以携程旅行、马蜂窝旅游网的游记和在线评论为数据来源,借助ROSTCM 6词频分析软件和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词频分析、网络语义分析和文本编码分析,探究龙门石窟游客感知价值维度。结果表明:龙门石窟游客感知价值可划分为服务功能价值、情感价值、文化认知价值、成本价值以及社会价值5个维度;龙门石窟游客感知价值5个维度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游客游览中最关注的是服务功能价值;龙门石窟游客感知价值不同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5个价值维度的感知互相影响。文章为洛阳龙门石窟优化旅游产品和改善遗产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拓宽了文化遗产感知价值维度构建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文化遗产感知价值研究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分析 感知价值 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下载PDF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衍生品设计研究
10
作者 刘珂馨 刘存 刘磊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结合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馆藏造像,对龙门石窟石刻艺术价值进行挖掘,根据龙门石窟衍生品调研情况,对龙门石窟石刻艺术衍生品现存问题提出整体性、文化性、差异性设计原则,推动其设计研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龙门石窟 石刻艺术 衍生品设计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龙门石窟金刚经洞修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朝龙 卫婉英 刘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5,共9页
为了缓解龙门石窟金刚经洞因局部坍塌引起的水害、微生物等病害发育问题,利用3D打印技术对坍塌部位进行修复:修复部件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修复部件为空心结构以减轻荷载;对修复部件进行光场、温度场仿真设计,使洞窟内日光辐射强度降... 为了缓解龙门石窟金刚经洞因局部坍塌引起的水害、微生物等病害发育问题,利用3D打印技术对坍塌部位进行修复:修复部件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修复部件为空心结构以减轻荷载;对修复部件进行光场、温度场仿真设计,使洞窟内日光辐射强度降低至日光直射的50%~56%,窟内温度分布差值由6.6℃降低到1.9℃;修复部件采用S8801涂覆内外表面,S8801老化实验后主要性能保持率均大于90%,并采用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增强修复部件内表面。经多次降雨后观察,龙门石窟金刚经洞由缺失导致的雨水倒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该工作为3D打印技术与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工作结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龙门石窟 修复 不可移动文物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查龙门石窟敬善寺破碎裂隙的应用
12
作者 赵宏欣 谭震 +1 位作者 张超 魏子贺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6期753-761,共9页
龙门石窟是一座展现佛教文化的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文物本体在历史长河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大量的病害,对其修缮与保护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确定病害的位置是首要前提,传统的调查只能了解岩体表面的病害,对其内部的发育情况无... 龙门石窟是一座展现佛教文化的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文物本体在历史长河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大量的病害,对其修缮与保护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确定病害的位置是首要前提,传统的调查只能了解岩体表面的病害,对其内部的发育情况无法掌握,大批量的钻探对文物损害严重故难以实施,物探方法作为一种无损勘探方法是第一选择。文章中采用电磁波CT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法及钻孔电视成像技术三种物探方法对作业区进行探查。通过电磁波CT技术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推断解释了破碎裂隙发育异常区2处,溶蚀发育异常区3处,查明了岩体内节理裂隙、溶蚀通道等发育情况,结合钻孔电视成像技术,掌握节理裂隙、溶蚀通道的走向、连通和充填等情况,为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对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CT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 钻孔电视成像技术 文物保护 龙门石窟
下载PDF
龙门石窟八作司洞伎乐雕刻研究
13
作者 吴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龙门石窟八作司洞西、南、北部壁基壸门处雕有十身乐伎舞人的音乐图像。其中舞伎2人,乐伎8人,演奏的乐器有笙、排箫、鼓、阮等,这些乐器是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的组合,不仅呈现了唐代多元音乐风貌,也提供佛教伎乐供养的重要考... 龙门石窟八作司洞西、南、北部壁基壸门处雕有十身乐伎舞人的音乐图像。其中舞伎2人,乐伎8人,演奏的乐器有笙、排箫、鼓、阮等,这些乐器是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的组合,不仅呈现了唐代多元音乐风貌,也提供佛教伎乐供养的重要考古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八作司洞 伎乐雕刻
下载PDF
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水害治理探讨
14
作者 李心坚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龙门石窟发育有围岩崩塌、雕刻品风化、洞窟渗漏及衍生病害等病害。通过调查与分析,敬善寺区域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破坏方式为洞窟渗漏和坡面径流。截断大气降水入渗洞窟路径,采用裂隙灌浆和地表防渗...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龙门石窟发育有围岩崩塌、雕刻品风化、洞窟渗漏及衍生病害等病害。通过调查与分析,敬善寺区域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破坏方式为洞窟渗漏和坡面径流。截断大气降水入渗洞窟路径,采用裂隙灌浆和地表防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洞窟渗漏治理。要修建合理的地表排水系统,将大部分的坡面径流通过系统快速排出区域,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敬善寺 水害治理
下载PDF
渗水对龙门石窟的影响及治理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严绍军 方云 +1 位作者 孙兵 高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478,共4页
根据龙门石窟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3个试验洞窟(潜溪寺、皇甫公窟和路洞)的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分析了石窟内渗水的形成机理和破坏作用,并重点论述了治理措施。将龙门石窟的破坏作用系统地分为力学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3类,认为... 根据龙门石窟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3个试验洞窟(潜溪寺、皇甫公窟和路洞)的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分析了石窟内渗水的形成机理和破坏作用,并重点论述了治理措施。将龙门石窟的破坏作用系统地分为力学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3类,认为化学作用对文物的损害最为直接和明显;提出了“堵”与“疏”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并进一步将治理方法细分为堵来源、堵出口、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4种。根据调查结果,指出对于渗水严重的洞窟不宜仅采取堵出口的方法,宜先采取外部封堵、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等措施,待渗水量明显降低之后再采取内部封堵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卸荷裂隙 层面裂隙 渗水治理
下载PDF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溶蚀病害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云 顾成权 +5 位作者 严绍军 张伟丽 陈建平 马朝龙 杨刚亮 李心坚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碳酸盐岩体中,易于溶蚀。近年来,石窟区伊河水以及雨水中Cl-、SO2-3等有害离子明显增加,加剧了石窟的岩溶病害。在龙门石窟溶蚀现4、NO-4、NH+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岩体结构渗水连通网络和微观结...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碳酸盐岩体中,易于溶蚀。近年来,石窟区伊河水以及雨水中Cl-、SO2-3等有害离子明显增加,加剧了石窟的岩溶病害。在龙门石窟溶蚀现4、NO-4、NH+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岩体结构渗水连通网络和微观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溶蚀病害的机理。提出治理龙门石窟溶蚀病害的根本途径是治水,应该通过裂隙注浆,设置地表防渗铺盖和地表排水系统等止水措施,杜绝雨水入渗到洞窟内溶蚀雕刻品。此外,对现有岩溶沉淀物可以采用软化剥离的方法进行人工清除,对雕刻品上的溶洞、溶沟等可采用石窟原岩岩屑调制的修复砂浆进行充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刻品 溶蚀病害 渗水 止水措施 龙门石窟 洛阳 河南
下载PDF
龙门石窟裂隙防渗灌浆新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莽 严绍军 +3 位作者 何凯 窦彦 方云 翟国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123,128,共10页
因龙门石窟早期使用的超细水泥和环氧树脂材料在后期存在着耐久性较差、泛盐碱等问题,迫切需要选出更有效的裂隙防渗灌浆新材料,以满足龙门石窟的防渗要求。通过对研发的偏高岭土、天然水硬性石灰、硫铝酸盐水泥等5组材料配方的流动性... 因龙门石窟早期使用的超细水泥和环氧树脂材料在后期存在着耐久性较差、泛盐碱等问题,迫切需要选出更有效的裂隙防渗灌浆新材料,以满足龙门石窟的防渗要求。通过对研发的偏高岭土、天然水硬性石灰、硫铝酸盐水泥等5组材料配方的流动性、收缩性、抗压抗折强度等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高岭土、天然水硬性石灰、膨润土3种材料配方适合于现场灌浆。在现场灌浆试验中,确定了灌浆压力为0.1~0.4 MPa,并对材料的可灌性和灌浆参数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同时,为评价灌浆效果,对灌浆材料28 d后的固化程度、密实度、充填程度、黏结程度等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材料配方的灌浆效果最佳,为更适合于龙门石窟裂隙防渗的灌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防渗灌浆 抗压抗折强度 灌浆压力 可灌性
下载PDF
龙门石窟潜溪寺凝结水定量测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方云 黄璇 +4 位作者 王晓东 张傲 陈建平 杨刚亮 范子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4-1218,共5页
龙门石窟雕琢于碳酸盐岩体之中,受水的侵蚀破坏十分严重,而凝结水病害是水侵蚀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潜溪寺是龙门石窟凝结水病害比较典型的一个石窟。凝结水的定量测试是评价凝结水病害和分析其形成机理的重要手段。采用专门的测试设... 龙门石窟雕琢于碳酸盐岩体之中,受水的侵蚀破坏十分严重,而凝结水病害是水侵蚀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潜溪寺是龙门石窟凝结水病害比较典型的一个石窟。凝结水的定量测试是评价凝结水病害和分析其形成机理的重要手段。采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在龙门石窟潜溪寺现场测定凝结水的凝结速率和凝结水量,主要包括试验仪器的率定试验和凝结水的定量采集试验,通过率定试验得到了试验时间和试验仪器误差的曲线关系,定量采集试验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凝结速率。结合现场监测的凝结面积和生成凝结水的时间计算凝结水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仪器误差水量与时间可以拟合为线性关系;2010年潜溪寺的凝结水生成总量为200.68 kg,其量相当可观;潜溪寺内凝结水的生成速率上午最大,晚上最小;结合笔者前期研究成果分析,潜溪寺2006—2010年期间的年生成凝结水量呈波动状态,凝结水量的波动与年度的气候变化有关;2008年以来,潜溪寺的凝结水量有增多的趋势。位于南方的大足石刻凝结水的生成速率最高,位于北方的云冈石窟的凝结水生成速率最低,龙门石窟的凝结水生成速率介于二者之间,这与3个石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 率定试验 定量采集试验 龙门石窟
下载PDF
CO_2劣化龙门石窟碳酸盐岩的机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云 黄志义 +4 位作者 张新鹏 喻媛 王晓东 范子龙 杨刚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26-2634,共9页
为探究CO2通过凝结水劣化碳酸盐岩体的机理,选取凝结水病害较典型的龙门石窟潜溪寺,监测游客数量、CO2质量分数变化、窟内凝结水生成规律和石窟岩体化学成分变化。在室内采用自主研制的模拟劣化试验装置进行CO2对石窟岩样的劣化作用试验... 为探究CO2通过凝结水劣化碳酸盐岩体的机理,选取凝结水病害较典型的龙门石窟潜溪寺,监测游客数量、CO2质量分数变化、窟内凝结水生成规律和石窟岩体化学成分变化。在室内采用自主研制的模拟劣化试验装置进行CO2对石窟岩样的劣化作用试验,定量推算其宏观劣化速率。借助扫描电镜研究碳酸盐岩微观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质量损失在试验过程中呈指数增长,灰岩劣化速率约为白云岩劣化速率的2倍。当洞窟温度维持在25℃,湿度为85%,大气CO2质量分数为1×10-3时,潜溪寺1 a凝结水生成量高达227.87 kg,100 a后窟内岩体最高侵蚀深度约为4.35 cm,对石窟岩体造成严重破坏。劣化作用受晶体习性与解理面结构控制,由于晶格能和解理面结构的差异使得灰岩的侵蚀速率大于白云岩的侵蚀速率;矿物晶间空隙明显扩大,仅晶体边缘有明显磨圆、蚀边现象,说明劣化作用基本发生在岩体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碳酸盐岩 龙门石窟 表面劣化
下载PDF
龙门石窟游客数量与二氧化碳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志义 方云 +2 位作者 王凯 赵莽 王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03-306,共4页
开展对龙门石窟潜溪寺窟内CO2浓度和游客数量的长期监测,建立了洞窟CO2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探究了CO2对石窟文物的侵蚀作用以及游客数量与CO2浓度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CO2气体主要借助凝结水对石窟岩体进行侵蚀;潜... 开展对龙门石窟潜溪寺窟内CO2浓度和游客数量的长期监测,建立了洞窟CO2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探究了CO2对石窟文物的侵蚀作用以及游客数量与CO2浓度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CO2气体主要借助凝结水对石窟岩体进行侵蚀;潜溪寺内游客数量与C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游客高峰时段CO2浓度约为600×10-6(ppm),比正常水平偏高50%;游客稀少时段CO2浓度约为400×10-6(ppm)。一天内潜溪寺内由游客呼出CO2气体的增量达4 765.28 L,对石窟微气候环境影响严重。该研究成果可为定量研究CO2气体劣化碳酸盐岩机理提供实地参数依据,并且在如何对龙门石窟游客分流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数量 二氧化碳 龙门石窟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