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ORMATIONAL AND METAMORPHIC HISTORY OF THE CENTRAL LONGMEN MOUNTAINS, SICHUAN CHINA
1
作者 Chris J.L. Wilson 1, Brenton A. Worley 1, Shefa Chen 1, Mathew J. Harrowfield 1,Liu Shugen 2,Luo Zhili 2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73-274,共2页
The Longme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region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ectonic units: the eastern Songpan—Garzê fold belt, the Longmen Mountains (Longmen Shan) Thrust... The Longme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region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ectonic units: the eastern Songpan—Garzê fold belt, the Longmen Mountains (Longmen Shan) Thrust—Nappe belt and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that occupies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The Longmen Shan Thrust—Nappe belt is subdivided by six northwest\|dipping major listric thrusts, with accompanying duplexes and imbricate fans, into five large\|scale nappes (Chen & Wilson, 1996). In the inner Longmen Shan, the nappe units have incorporated both Mesoproterozoic basement and Sinian (Neoproterozoic) to Triassic cover sequences as “thick\|skinned" horses. Whereas, in the frontal Longmen Shan, Sinian to Cretaceous cover sediments have been stripped from the basement as “thin\|skinned" fold and thrust sheets, including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klippen structures. Pre\|thrusting extension during Devonian to middle Late Triassic times resulted in syndepositional normal faults. Structural inversion of these faults initiated the “Peng Xian—Guan Xian basement complex", Jiuding Shan and Tangwangzhai nappes, during an early episode of the Indosinian Orogeny (Norian to Rhaetian). This was followed by episodic thrusting during latest Tri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times to develop the Guan Xian—An Xian and Southeastern Marginal nappes that have incorporated sediments from the neighbouring foreland basin into the frontal part of the Thrust—Nappe belt. Differential thrusting occurred across the Thrust—Nappe belt during a Late Miocene reactivation of the pre\|existing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 mountainS Songpan—Garzê fold BELT Wenchuan—Mouwen SHEAR zone Wenchuan—Mouwen fault METAMORPHIC BELT transpressional SHEAR Himalayan OROGENY Indosinian OROGENY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的性质与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安其美 丁立丰 +1 位作者 王海忠 赵仕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沿龙门山构造带两侧 ,在 9个 10 0~ 5 0 0m深的钻孔中进行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获得了断裂带两侧地表浅部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据这些实测的应力资料 ,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分段研究了断裂带的性质和活动性。结果表明 :试... 沿龙门山构造带两侧 ,在 9个 10 0~ 5 0 0m深的钻孔中进行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获得了断裂带两侧地表浅部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据这些实测的应力资料 ,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分段研究了断裂带的性质和活动性。结果表明 :试验得到的摩擦强度 ( 0 .6~ 1.0 )似乎适用于浅部断层构造 ,地壳浅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断裂的性质及活动性密切相关 ,应力状态与断裂带的逆冲性质相一致 ;在断裂带东段的广元地区 ,中段的平武、汶川和茂县地区 ,实测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达不到逆断层活动要求的临界状态 ;而西段与鲜水河断裂带、南北向构造带复合部位的二郎山地区 ,现今构造应力状态比较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应力测量 应力状态 摩擦滑动 水压致裂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玉莲 马兴艳 +4 位作者 吴庆贵 张川 刘涛 刘群 赵春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控制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总储量大小顺序为:常绿针叶林(8.26t/...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控制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总储量大小顺序为:常绿针叶林(8.26t/hm2)>落叶阔叶林(6.80t/hm2)>针阔混交林(5.52t/hm2)>常绿阔叶林(4.61t/hm2),且未分解层累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研究区4种森林类型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能力均强于分解层,而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持水能力较强,其次是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最低。研究表明,在该区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半分解层凋落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且宜优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模式进行森林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森林类型 凋落物 累积量 持水特性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沿龙门山断裂带新生的地壳深部断裂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杰 高祥林 +4 位作者 周本刚 计凤桔 张进 白玉柱 陈国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龙门山断裂带也称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或推覆构造带。许多研究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这条断裂带或其中央映秀—北川断裂。笔者在深入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龙门山断裂带也称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或推覆构造带。许多研究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这条断裂带或其中央映秀—北川断裂。笔者在深入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提出不同的认识。龙门山断裂带经历了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前陆褶皱-冲断带(T3-J)、造山带(K-E)和青藏高原边缘隆起带(N-Q)3个动力学条件不同的演化阶段,在前两个阶段断裂带递进发展,第三阶段断裂带则被改造。从三维空间看,龙门山断裂带位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缘的上地壳内,并被推覆到扬子陆块上;而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发生韧性增厚,而且向扬子陆块壳下俯冲,从而使浅、深部构造在垂向上形成"吞噬"扬子地块的"鳄鱼嘴"式结构。虽然在平面上汶川8级地震的主余震分布与映秀—北川断裂一致,但从剖面上看其震源所构成的震源破裂体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之下的扬子陆块内。这种不一致性表明,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龙门山断裂带,而是扬子陆块内新生的高角度断裂,其走向基本与龙门山断裂带一致。推测这一震源断裂的形成过程是:当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南推挤时,其前缘"鳄鱼嘴"构造咬合并错断被吞噬的扬子陆块部分,形成具有右旋逆平移性质的新断裂,导致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发震构造 “鳄鱼嘴”结构 深部高角度断裂
下载PDF
汶川地震擂鼓地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谭锡斌 袁仁茂 +1 位作者 徐锡伟 陈桂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83,共9页
基于擂鼓附近地表破裂几何形态的特殊性以及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破裂机制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实际调查测量,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认为:擂鼓附近几何形态的变化、同震位移量... 基于擂鼓附近地表破裂几何形态的特殊性以及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破裂机制存在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实际调查测量,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擂鼓地区地震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认为:擂鼓附近几何形态的变化、同震位移量的明显偏小,以及破裂带拐弯处的表层物质发散运动,表明该地区具有一般挤压阶区的特征。由于北川—映秀断裂北段是兼有逆冲运动和右旋走滑运动的断裂,所以相比于一般挤压阶区,擂鼓挤压阶区受到了更强烈的挤压隆升,并且仍受到逆冲引起的撕裂断层作用。擂鼓阶区内形成的滑坡、地表破裂以及鼓包都是局部块体受到强烈挤压作用的结果,而撕裂断层作用影响较小,且完全被挤压隆升变形所掩盖。根据文中的研究并结合已有的深部运动资料,笔者构建了擂鼓挤压阶区三维结构模型。对擂鼓地区的同震变形机制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过程,也可为断裂阶区内的防震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擂鼓 挤压阶区 撕裂断层
下载PDF
芦山地震的红外增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秀登 徐保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测对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但实现的难度很大,仍是个世界难题。笔者应用卫星红外异常增温时空演变规律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作了研究,并在2013年4月21日全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了分析。文中简要剖析了芦... 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测对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但实现的难度很大,仍是个世界难题。笔者应用卫星红外异常增温时空演变规律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作了研究,并在2013年4月21日全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了分析。文中简要剖析了芦山地震的构造背景和成因机理。芦山地震是我国西部地震构造区新发生的MS7.0级大地震,其成因同汶川地震相似,主要受到印度板块NE向对青藏地块推挤,南北压缩挤出断块向SEE滑动,受到四川盆地以西龙门山断裂带强烈阻挡,积能释放后发震。文中重点介绍了红外增温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短临地震预测的过程。震前红外增温异常的动态变化是地震构造活动的反应,时间上一般经历初始增温—加强增温—高峰增温—衰减到发震的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临震预测 红外增温异常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区域形变特征分析及发震模型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东卓 焦守涛 +3 位作者 朱传宝 孙非非 管见 尹海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75-2184,共10页
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区域形变特征。结果显示,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天全-泸定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6~8mm/a,远大于汶川地震前的形变速率,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前该... 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区域形变特征。结果显示,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天全-泸定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6~8mm/a,远大于汶川地震前的形变速率,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前该区域库伦应力值的积累起加速作用;临近四川盆地的雅安至名山区域的垂直形变速率为-3^-6mm/a。从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地震破裂带及余震分布区域来看,两次地震中间出现一段"地震空区",应力可能会在空区加速积累,应加强该区域地震监测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精密水准 形变分析 发震模型
下载PDF
龙门山区震后山地灾害地质因素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命青 王万东 +2 位作者 毋利军 张勇 韩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共5页
从与山地灾害关系密切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选择了岩性和断裂带大指标,以龙门山区为典型区,根据灾害发生学原理,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岩性、断裂带等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并根据敏感性指标对研究区进行了敏感性区分。结果表明:... 从与山地灾害关系密切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选择了岩性和断裂带大指标,以龙门山区为典型区,根据灾害发生学原理,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岩性、断裂带等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并根据敏感性指标对研究区进行了敏感性区分。结果表明:岩性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次硬岩〉硬岩〉软岩层〉极软岩层;断裂带对山地灾害的敏感度主要集中在距离断裂带0~2 k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敏感性 岩性 断裂带 龙门山
下载PDF
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性特征和断裂带的结构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伟 李海兵 +6 位作者 黄尧 司家亮 刘栋粱 李勇 王焕 杨光 孙立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1218,共18页
以WFSD-2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心编录和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研究,识别出该钻孔岩心具有6段岩性,从上向下依次为彭灌杂岩(0-599.31m)、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599.31-1211.49m)、彭灌杂岩(1211.49-1679.51m)、三叠系须家... 以WFSD-2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心编录和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研究,识别出该钻孔岩心具有6段岩性,从上向下依次为彭灌杂岩(0-599.31m)、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599.31-1211.49m)、彭灌杂岩(1211.49-1679.51m)、三叠系须家河组三段(1679.51-1715.48m)、彭灌杂岩(1715.48-2081.47m)、三叠系须家河组四段(2081.47-2283.56m)。彭灌杂岩主要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为主,三叠系须家河组沉积岩以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煤层(线)和砾岩为主。3套彭灌杂岩与三叠系须家河组沉积岩重复出现,时代较老的岩性段逆冲覆盖在新的地层之上,表明龙门山构造带由一系列逆冲岩片叠置而成。岩心中断裂岩较为发育,主要为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反映出脆性变形作用的特点。通过对断裂岩的统计分析,厘定了20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的次级断裂带,断裂带宽度和断裂密度峰值显示FZ600、FZ720、FZ782、FZ817、FZ922、FZ951、FZ1449、FZ1681、FZ2082为主要断裂带,其中FZ1681系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依据断裂岩的组合特征可以将岩心中断裂带的结构以断层泥为核部划分为两大类:对称型断裂带和不对称型断裂带。根据地表破裂带、WFSD-1钻孔岩心中主滑移带位置的几何关系、岩性分层等因素,可推断汶川地震主滑移带应位于FZ1134、FZ1449或FZ1681之中,同时也暗示该地区经常发生类似汶川地震的大地震活动。研究表明,龙门山地区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缩短和快速隆升作用,暗示龙门山地区构造活动非常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断裂岩 断裂带结构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下载PDF
彭灌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永旺 林茂炳 王国芝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4-19,共6页
讨论了彭灌断裂带的宏观及微观变形特征。宏观构造、显微构造特征反映出该断裂带为一条脆性逆冲推覆断裂,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碎裂作用。断层主要产于中生代地层之中,并有叠置的推覆岩片夹于其中,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喜马拉雅期。
关键词 龙门山 断裂带 推覆构造 构造岩
下载PDF
龙门山地震对川西天然气聚散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俊兴 刘树根 +1 位作者 何晓燕 赵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1,129-130,共6页
"5.12"汶川大地震瞬间在龙门山内部形成了长达300km的地层岩石破裂错断,随后又发生余震4万多次,这必然改变其内部的压力疏导系统。地震对川西油气聚散有何影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地震特征、地震破裂与地下流体运移关系... "5.12"汶川大地震瞬间在龙门山内部形成了长达300km的地层岩石破裂错断,随后又发生余震4万多次,这必然改变其内部的压力疏导系统。地震对川西油气聚散有何影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地震特征、地震破裂与地下流体运移关系的分析,认为龙门山地震对川西地区油气运移聚散有着控制性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一个龙门山地震控制川西油气运移聚散的概念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认为,地震将导致龙门山推覆体地层中油气的散失和川西坳陷天然气的爆发式深生浅储成藏。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现今川西天然气藏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油气运移 散失 聚集 裂缝 气藏形成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与AMT在断裂构造调查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琛杰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第3期300-307,共8页
将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和常规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查找隐伏断裂构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隐伏断层调查为实例,首先介绍了工作区域的地电特征(判断是否具备开展电法工作的前提条件)、两种方法的... 将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和常规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查找隐伏断裂构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隐伏断层调查为实例,首先介绍了工作区域的地电特征(判断是否具备开展电法工作的前提条件)、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各自的数据处理流程,然后将同一测线上两种方法的测量成果加以对比,从而阐明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AMT法测量深度大,但分辨率较低,高密度电法测量深度较浅,但分辨率高;AMT法易受外界电磁场干扰,而高密度电法易受水系、农田等低阻带影响。综上所述,二者在成果及适用范围上具有较高的互补性,在实际工作中适时地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高密度电法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茂汶韧性断裂带(耿达—汶川段)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茂炳 俞广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40-47,共8页
茂汶断裂耿达—汶川段主要发育于以花岗岩为主的前寒武系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变形特征十分明显,在龙门山主干断裂带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它是一个由多条断层组成的一个构造应变强化地带,也是一个具多期活动性的破裂带。它是龙门山... 茂汶断裂耿达—汶川段主要发育于以花岗岩为主的前寒武系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变形特征十分明显,在龙门山主干断裂带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它是一个由多条断层组成的一个构造应变强化地带,也是一个具多期活动性的破裂带。它是龙门山区发育最早、规模最大的断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扬子地台 特提斯构造带 龙门山 断层
下载PDF
川滇地区地壳均衡状态及其与区域强震的关系
14
作者 姜永涛 张永志 王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8,共4页
首先利用CRUST1.0模型分析川滇地区上地壳厚度和Moho起伏的主要结构特征,然后基于Airy地壳均衡理论计算区域均衡Moho深度,并利用其与实际Moho值的差异分析区域地壳均衡状态。将川滇地区上地壳厚度图和区域地震深度分布图对比可知,地震... 首先利用CRUST1.0模型分析川滇地区上地壳厚度和Moho起伏的主要结构特征,然后基于Airy地壳均衡理论计算区域均衡Moho深度,并利用其与实际Moho值的差异分析区域地壳均衡状态。将川滇地区上地壳厚度图和区域地震深度分布图对比可知,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脆性层内。区域地壳均衡状态显示,四川盆地地壳处于均衡状态,而龙门山断裂带为均衡差异最显著的地区,其北侧为正均衡状态(+6km),南侧为负均衡状态(-6km),西南侧为正均衡状态(+6km),揭示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为地壳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能量强烈交换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o起伏 川滇地区 地壳均衡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龙门山银厂沟区域5·12地震前后灾害与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守江 朱兆棋 +2 位作者 陈曦 刘鲁光 胡翠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39-245,共7页
四川龙门山地区的银厂沟是一处独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位于地质活动较为活跃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应予以格外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对关于银厂沟的既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在5·12汶川地震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银厂沟地... 四川龙门山地区的银厂沟是一处独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位于地质活动较为活跃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应予以格外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对关于银厂沟的既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在5·12汶川地震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银厂沟地区自然景观的介绍和评价,经过评估分析,银厂沟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定位;5·12汶川地震后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该地区的次生地质灾害和植被恢复方面,对前者的研究集中于对地质灾害成因特征的分析,后者则集中于灾后的物种多样性恢复。总体上关于银厂沟的研究较多,灾前灾后均有涉及,这对于银厂沟灾后的重建工作及其它景区在遭受地质灾害后的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它景区和断裂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厂沟 龙门山断裂带 次生地质灾害 旅游景区 植被土壤 灾后恢复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贵霞 程传录 +2 位作者 郭春喜 王小瑞 马新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对于研究汶川地震对震区及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相关监测点的汶川地震前后地形形变数据,采用统一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将震前与震后的形变监测成果归算到ITRF2005参考框架和2008.363(2008年5月12... 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对于研究汶川地震对震区及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相关监测点的汶川地震前后地形形变数据,采用统一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将震前与震后的形变监测成果归算到ITRF2005参考框架和2008.363(2008年5月12日)历元,计算得到震中区域的大地基准造成严重破坏,监测点形变位错,水平位移量达243 cm,沉降量达68 cm,隆起量达36 cm。并对汶川地震地形形变监测进行分析,认为位于"映秀镇—北川—青川"断裂带西侧块体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并呈现隆起趋势;东侧块体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呈现下沉趋势;北侧块体向东北方向移动,南侧块体向西南北方向移动,块体两侧形成了明显挤压形态。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汶川地震产生的机理和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形变监测 参考框架
下载PDF
四川地震资源与开发研究
17
作者 傅广海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1期32-36,65,共6页
1四川龙门山地震旅游资源地震所产生的灾害性旅游资源属于特种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其旅游意义在于观赏性和科考性;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 1四川龙门山地震旅游资源地震所产生的灾害性旅游资源属于特种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其旅游意义在于观赏性和科考性;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影像、照片、文献、碑记、石刻以及纪念建筑物、展览实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TOURISM products fault zone of longmen mountain SICHUAN Province
下载PDF
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中氡活度浓度的检测
18
作者 张禹华 侯新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10期62-65,共4页
对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两侧表土中氡活度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中,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的不同,其土壤中氡浓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第四纪地层中,氡活度浓度的变化视表土的干湿程度、空隙度等而论,其变化范围存在很大... 对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两侧表土中氡活度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中,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的不同,其土壤中氡浓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第四纪地层中,氡活度浓度的变化视表土的干湿程度、空隙度等而论,其变化范围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氡活度浓度 检测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的超临界流体与板块自组织解耦致震机理
19
作者 彭志芳 《国际地震动态》 2016年第7期32-41,共10页
5·12汶川地震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其发震机理亟需客观阐明,现特引入超临界流体自组织解耦致震模型,并充分汲取前人板块运动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致震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孕震要素可概括为两个,一是超临界流体,... 5·12汶川地震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其发震机理亟需客观阐明,现特引入超临界流体自组织解耦致震模型,并充分汲取前人板块运动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致震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孕震要素可概括为两个,一是超临界流体,二是板块,其中板块又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情况,两个要素互相促进,相干协同,进化发展,孕育耦合,自组织演化为远离平衡态近归混沌边缘时空延展的不完全耗散系统——孕震体,然后在某一触发因素作用下骤然崩解释能释物致震,进而维系固体地球巨耗散结构的平衡,有效降低了其全局崩解的风险。推而广之,超临界流体与板块运动的有机统一是各类地震致震机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成因 超临界流体 板块运动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川西晚三叠纪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20
作者 张懿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3期178-,180,共2页
本文纵观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川西前陆盆地的主要争议在于形成机制、形成时间、前隆位置及盆地范围以及沉积相带划分4个方面。认为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加深对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形成、演化的研究以及沉积相带、物源分析... 本文纵观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川西前陆盆地的主要争议在于形成机制、形成时间、前隆位置及盆地范围以及沉积相带划分4个方面。认为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加深对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形成、演化的研究以及沉积相带、物源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龙门山逆冲断裂带 晚三叠世 前陆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