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机构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zone trapped waves at Longmenshan fault belt
1
作者 Sun Yi Lai Xiaol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Trapped wave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Longmenshan fault belt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ions of this fault belt. Guanzhuang and Leigu surveying lines are ... Trapped wave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Longmenshan fault belt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ions of this fault belt. Guanzhuang and Leigu surveying lines are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the fault belt,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width of the rupture zone underground in this area is about 160 - 180 m. The center position of rupture zone underground corresponds to the surface breaking trace, and is equally distributed at the edges of the two fault walls. However, Hongkou surveying line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fault belt,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width of the rupture zone underground in this area is about 180 -200 m. The rupture zone underground is mainly distributed below fault scarp. The Wenchuan MsS. 0 earthquake and Lushan Ms7.0 earthquake both occurred at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structure background of the two violent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shan fault belt fault zone trapped waves seismic record sectional difference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余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地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28
2
作者 陈九辉 刘启元 +4 位作者 李顺成 郭飚 李昱 王峻 齐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0-397,共8页
综合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和震后应急地震观测台站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并对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序列从彭灌杂岩南缘开始破裂,主震及其... 综合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和震后应急地震观测台站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重新定位,并对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序列从彭灌杂岩南缘开始破裂,主震及其余震破裂带长约350 km,在大部分区域宽约20-30 km,其宽度和空间形态沿破裂带显示了强烈的分段和非均匀特征.坚硬的彭灌杂岩对余震的非均匀性分布和汶川地震复杂的破裂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以松潘—甘孜地块中地壳低速层顶部为底边界,余震主要分布在4-24 km深度范围内的龙门山东缘上地壳高速层内.余震深度分布剖面清晰地显示了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一江油断裂以及汶川—茂汶断裂在20-22 km深度合并为剪切带的特征.小鱼洞到理县方向存在一条长度超过60 km的垂直于龙门山走向的余震分布条带,综合震源机制解和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这是坚硬的彭灌杂岩体底部在长期应力积累作用下发生破裂的反映,并成为汶川地震释放出巨大能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余震序列重新定位 地震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台阵
下载PDF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 被引量:72
3
作者 周荣军 黄润秋 +10 位作者 雷建成 何玉林 黎小刚 王世元 叶友清 刘玉法 亢川川 梁明剑 戈天勇 何强 黄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73-2183,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发现,汶川8.0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北川—映秀断裂之映秀南西—平武南坝石坎子段,彭县—灌县断裂的都江堰向峨—安县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发现,汶川8.0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北川—映秀断裂之映秀南西—平武南坝石坎子段,彭县—灌县断裂的都江堰向峨—安县桑枣段也同时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北川—映秀断裂上的地表破裂长约220 km,表现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特征,最大同震位错在6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与先期的研究成果一致;彭县—灌县断裂上的同震地表破裂长约100 km,表现为右旋–逆冲运动特征,最大垂直位错在2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之比为1∶1~1∶3。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及同震位错特征表明,汶川8.0级地震系北川—映秀断裂的逆冲–右旋运动所导致,并同时牵动了彭县—灌县断裂发生同震地表破裂。地震灾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地震波导致的强地面运动破坏、地震地表破裂带直接撕裂、地震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和滑坡等)摧毁或掩埋建(构)筑物和堰塞湖等。根据地震考察资料并参考InSAR和强震仪记录,勾绘的该次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沿龙门山构造带呈N40°~50°E方向延伸,出现了3个XI度的破坏区,具单侧多点瞬间破裂的典型特征,导致了四川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地区灾害较正常地震衰减破坏的显著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汶川8.0级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 地震震害 龙门山构造带
下载PDF
龙门山地震带5.12汶川地震余震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青 李国蓉 +2 位作者 梁斌 杨媛媛 俞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至10月12日12时,四川省汶川发生Ms8.0级地震后共记录到余震33308次,Ms≥4.0级余震268次。采用GIS技术,对龙门山地震带上汶川、北川、青川3个县从2008年5月12日~10月12日12时发生的156次Ms≥4.0级余震的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至10月12日12时,四川省汶川发生Ms8.0级地震后共记录到余震33308次,Ms≥4.0级余震268次。采用GIS技术,对龙门山地震带上汶川、北川、青川3个县从2008年5月12日~10月12日12时发生的156次Ms≥4.0级余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汶川、北川、青川3个县境内:①在东西方向上,若干余震点位的连线与纬线平行,Ms≥4.0级余震呈现纬向地带性特征;②Ms≥4.0级余震亦呈现经向地带性特征;③Ms≥4.0级余震,最位在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连线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网格,在空间上呈现等间距网络状分布现象;④Ms≥4.0级的156次余震均发生在经纬交织的网络节点处及其附近,在空间上具有原地复发性的特点。研究结果对于该地震带的趋势分析和震,精监视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地震带 5.12汶川地震 Ms≥4.0级余震 空间分布特征 中国四川
下载PDF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79
5
作者 赵小麟 邓起东 陈社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2-428,共7页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由3条主要的逆断裂带组成,根据构造地貌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推测,其第四纪活动性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递减,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其中灌县-江油断裂控制了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丘陵区的分界以及第四系的厚度,根据这一...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由3条主要的逆断裂带组成,根据构造地貌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推测,其第四纪活动性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递减,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其中灌县-江油断裂控制了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丘陵区的分界以及第四系的厚度,根据这一特征可知该断裂的活动性自南向北,在大邑、灌县和彭县一带最强,绵竹次之,安县至江油最弱。断裂活动的分段性可能受龙门山北部南北向岷山隆起的控制。由于新构造活动分布在3条断裂上,所以区内以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活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逆断裂带 构造地貌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建军 陈群策 +4 位作者 马寅生 安其美 吴满路 孟文 李国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170,共10页
汶川8.0级地震以后,龙门山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者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地质构造特征和15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关系,探讨沿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 汶川8.0级地震以后,龙门山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者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地质构造特征和15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关系,探讨沿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不同断裂也表现出和地应力状态一致的活动特征.区内断裂处于长期的应力积累状态,长期的应变能量积累导致了汶川强震的发生.汶川地震和多次余震释放的能量向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迁移、积累.因此,不排除本区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 水压致裂 地应力状态 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平通镇断层围陷波探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赖晓玲 李松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共5页
平通镇位于汶川8.0级地震断层带上,地表破坏十分严重。该断层围陷波测线横跨断层,以地震探槽为大致中点,沿NW-SE方向两端延伸,测线长约400m。观测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的新破裂带中可以观测到断层围陷波,反映了断层带内外的介质在... 平通镇位于汶川8.0级地震断层带上,地表破坏十分严重。该断层围陷波测线横跨断层,以地震探槽为大致中点,沿NW-SE方向两端延伸,测线长约400m。观测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的新破裂带中可以观测到断层围陷波,反映了断层带内外的介质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该测线记录的断层围陷波优势频率大约为3~4Hz。探槽附近的台站断层围陷波较强,初步推测,该地段地壳内断层的宽度有200多米。另外,从一些地震记录上可以看出,以探槽为界,两侧波形差异十分明显,S波到时错位也很明显。地壳内波形明显差异的部位与考察看到的地表隆起边界位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断层围陷波 龙门山断裂带 探槽 地震记录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秦向辉 陈群策 +3 位作者 谭成轩 安其美 吴满路 丰成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70-2876,共7页
为了解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003,2008和2010年在宝兴、康定地区4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初步揭示汶川地震后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 为了解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003,2008和2010年在宝兴、康定地区4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初步揭示汶川地震后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尤其是康定地区,地震后仍然积累有较高的地应力,震后应力调整以积累为主;龙门山断裂西南端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已经达到断层活动应力临界下限值,断裂活动进入临界状态,未来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结合地应力测量结果、地震地质等资料认为,龙门山断裂西南端具有潜在大震危险性,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研究成果对于龙门山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分析、地应力长期监测以及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龙门山断裂带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江道崇 《四川地震》 1995年第4期10-18,共9页
本文剖析和研究了龙门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状态及中等地震活动特征,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该带强震频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强震活动的盛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其主体活动地段为汶川-一茂县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宝兴段,二者的强... 本文剖析和研究了龙门山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时空状态及中等地震活动特征,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该带强震频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强震活动的盛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其主体活动地段为汶川-一茂县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宝兴段,二者的强震具有交替发生的特点。自然节律显示有规律起伏,可以推测地震的强、弱趋势。本文仔细剖析了中等地震活动情况,提出的若干特征对于监视本带有一定社会影响的4~5级地震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地震带 地震活动特征 震级 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断层围陷波探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晓玲 李松林 王旭 《四川地震》 2009年第3期8-11,15,共5页
对汶川地震区开展震后科考和断层围陷波探测,本文主要介绍平通镇断层围陷波探测及初步结果。平通镇处在汶川8.0级地震断层带正上方,地表破坏十分严重。该断层围陷波测线横跨断层,以地震探槽为大致中点,沿NW—SE方向两端延伸,测线... 对汶川地震区开展震后科考和断层围陷波探测,本文主要介绍平通镇断层围陷波探测及初步结果。平通镇处在汶川8.0级地震断层带正上方,地表破坏十分严重。该断层围陷波测线横跨断层,以地震探槽为大致中点,沿NW—SE方向两端延伸,测线长约400m。这次观测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的新破裂带中可以观测到断层围陷波,反映了断层带内外的介质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该测线记录的断层围陷波优势频率大约为3—4Hz。探槽附近的台站断层围陷波较强,初步推测,该地段地壳内断层的宽度大约有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断层围陷波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记录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向西南延伸的遥感影像证据及地震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晓雪 吴中海 +3 位作者 李家存 周春景 李凯 王继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8-567,共20页
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 ETM、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龙门山构造带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向南延... 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 ETM、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龙门山构造带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向南延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断裂分散现象,整个断裂带逐渐展宽,主要包括5条断裂带且其中包含多条次级断裂,至最南端被北西向鲜水河左旋走滑断裂带阻挡。其中活动性较为明显的断裂自西向东主要有4条:泸定断裂、天全断裂、芦山断裂和大邑—名山断裂,前两者是北川—映秀断裂的南延分支,而后两者是安县—灌县断裂的南延部分。由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的构造变形被分解至多条次级断裂上,导致单条断裂错断地表的活动迹象明显变弱,因此单条断裂的潜在发震频率和强度也将相应变小,但潜在震源区会更为分散。结合已有的地震地质资料认为,未来应注意泸定和雅安2个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及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遥感解译 活动断裂 潜在震源区 芦山地震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团 曹运江 《四川地质学报》 1999年第2期27-31,共5页
根据龙门山构造带的地震地质特征、地震活动规律及新构造活动特征,认为该地区区域稳定性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而断裂带又以韧性切变形为主,蠕滑运动为特征,这决定了该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区域稳定性 地震活动规律
下载PDF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北分段性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毛毛 贾东 +5 位作者 李一泉 闫兵 罗良 李海滨 武龙 沈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之间,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重要的地壳缩短变形,形成了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带。龙门山的形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之间,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重要的地壳缩短变形,形成了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带。龙门山的形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北两段的差异性被众多学者所关注。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从3个角度来阐述龙门山南北两段的差异性:1)地质调查和地震反射剖面解释表明,晚三叠世龙门山北段变形强烈而南段变形不明显,南北分段格局就此形成;2)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差异,北段以右旋斜向逆冲为主,南段则主要以逆冲为主,兼有少量的走滑分量;3)同震断裂的三维构造建模揭示出,同震断层的三维几何形态同样存在南北差异,北段同震断层只有一条且不能向下延伸至深部的主滑脱层,而南段同震断层有两条分支,二者在大约10km的深度合并成一条,并向下延伸至约17km深度与主滑脱层相连。因此,认为汶川地震同震破裂的南北分段性是由于晚三叠世龙门山先存的南北构造差异性所引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汶川地震 南北分段性 构造演化 同震地表破裂 三维几何学模型
下载PDF
中小地震定量分析在地震区带划分中的应用——以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卓娟 吕悦军 张力方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3,共7页
采用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1970年以来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特征,探讨其与历史强震震中分布、主要断裂展布和地震带边界的关系,验证了新区划图中龙门山地震带边界修改方案的合理性。同时基于震级-... 采用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1970年以来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特征,探讨其与历史强震震中分布、主要断裂展布和地震带边界的关系,验证了新区划图中龙门山地震带边界修改方案的合理性。同时基于震级-频度分布原理,对所使用的中小地震资料进行完整性分析,分别给出了区域内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本研究为此地区地震区、带划分提供了定量依据,可供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地震 定量分析 龙门山地震带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能量密度值
下载PDF
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沿龙门山后山出现地表破裂现象的讨论
15
作者 谢新生 江娃利 冯西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81,122,共20页
介绍了汶川地震沿龙门山后山汶川—茂县断裂带11个点位出现的地表破裂现象.这些地表破裂点位南起汶川卧龙乡鱼丝洞,向北经耿达乡牛坪、草坡乡金波、漳排、足湾、绵虒乡高东山、玉龙乡岭岗、威州镇七盘沟到茂县壳壳寨、凤仪镇马良沟,长度... 介绍了汶川地震沿龙门山后山汶川—茂县断裂带11个点位出现的地表破裂现象.这些地表破裂点位南起汶川卧龙乡鱼丝洞,向北经耿达乡牛坪、草坡乡金波、漳排、足湾、绵虒乡高东山、玉龙乡岭岗、威州镇七盘沟到茂县壳壳寨、凤仪镇马良沟,长度达100km.尽管这些地表破裂点位多数断续展布在高山山顶或山体一侧,与山体走向一致,但仍有少数地表破裂点位位于河谷地带,与河流流向垂直或斜交分布.本文介绍的11个点位中的多数点位为NW侧抬升,垂直位移20—40cm.其中,位于汶川县威州镇走马岭的地表陡坎的方向与七盘沟的方向垂直,NW盘抬升的地表陡坎与岷江河谷位置相反.该处断面出现平直的摩擦镜面和侧伏角57°的斜向擦痕,显示断面存在右旋走滑位移.为此,不得不质疑这些地表破裂是否完全由于山体的重力滑塌形成,还是有可能包含了汶川地震沿汶川—茂县断裂产生的地表位移.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文介绍的11个调查点位中,有6个点位存在断错地貌现象,其中2个地表破裂点位于山顶出现的断层沟槽内,由此也佐证了汶川地震出现在山顶的地表破裂也可以由构造活动形成.此外,文中还介绍了5个点位见到晚第四纪断错剖面.本文作者认为,晚第四纪时期龙门山3条主要活动断裂带各自清晰的断错地貌,显示了该时期龙门山3条断裂带的活动并不遵循中生代的前展式活动方式,而是不同程度地同步活动.在汶川地震中,沿后山出现的小位移量的地表破裂现象有可能是这种同步活动的反映.本文资料的展示有助于重视对龙门山后山开展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调查,推进对龙门山构造带汶川地震活动状况的总体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现象 同震位移 汶川一茂县断裂 龙门山后山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印支晚期构造活动的厘定-来自构造几何分析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宇杰 孟立丰 +2 位作者 陈伟 余养里 应家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2-90,共9页
印支运动在龙门山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为明确龙门山南段晚印支以来构造活动特点,本研究选取山前带某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析和正演模拟,并采用碎屑锆石U-Pb年代进行定量约束。结果表明龙门山南段上三叠统物源与松潘-甘... 印支运动在龙门山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为明确龙门山南段晚印支以来构造活动特点,本研究选取山前带某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析和正演模拟,并采用碎屑锆石U-Pb年代进行定量约束。结果表明龙门山南段上三叠统物源与松潘-甘孜地块具有亲缘性,应来自北部的秦岭造山带以及松潘-甘孜褶皱带内中下三叠统的再旋回。研究区晚印支以来经历多次逆冲推覆,位移量约为1.7km,与中北段相比,其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结合区域资料,认为龙门山印支期的构造活动整体呈由北向南传递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南段 地震反射剖面 构造正演模拟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Muyu 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被引量:2
17
作者 Lai Xiaoling Sun Y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年第2期66-70,共5页
Trapped waves in the Qingchuan fault zone were observed at Muyu near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fault-zone width of about 200 m and a great dif... Trapped waves in the Qingchuan fault zone were observed at Muyu near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fault-zone width of about 200 m and a grea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crus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fault. The inferred location of crustal changes is consistent with land-form boundary on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longmenshan fault belt seismic records Qingchuan fault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Pingtong Town,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18
作者 Xiaoling Lai Songlin Li Yi Su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Pingtong Town is located on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8.0 earthquake, and is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Our observation line is centered at an earthquake exploration trench across the fractured zone... Pingtong Town is located on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8.0 earthquake, and is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Our observation line is centered at an earthquake exploration trench across the fractured zone in the NW-SE direction, and is about 400 m long. The results reveal trapped waves in the rup- tured fault zone of the earthquake, and indicate a grea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property between the media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ault zone. The 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the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is about 3 -4 Hz. The wave amplitudes are larger near the exploration trench. The width of the fault zone in the crust at this loc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200 m. In some records, the waveforms and the arrival times of S waves are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rench. The place of change coincides with the boundary of uplift at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longmenshan fault belt EXPLORATION seismic records
下载PDF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Beichuan-Jiangyou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_S 8.0 Earthquake
19
作者 Chengjun Feng Qunce Chen +3 位作者 Chengxuan Tan Xianghui Qin Peng Zhang Wen Me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61-870,共10页
After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on May 12, 2008,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tress measurements in three 200 m deep boreholes(ZK01, ZK02, and ZK03)... After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on May 12, 2008,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tress measurements in three 200 m deep boreholes(ZK01, ZK02, and ZK03) drilled in Beichuan and Jiangyou regions near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belt in 2009. These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e near-surface stress field in the fault region one year after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However, the lack of the stress measurements before the earthquake in the same reg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variations of the in situ stress field(near-surface)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es before the earthquake in Beichuan and Jiangyou region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method was tentatively applied. Firstly, we calculate the static co-seismic stress field by linear elastic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ANSYS, based on the co-seismic static displacement generated by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along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fault plane in Beichuan and Jiangyou. Secondly, combin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measurements(after the earthquake) with the co-seismic stress(simulation), the magnitudes and orientations of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es before the earthquake we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variation of the in situ stress(near-surface) in Beichuan and Jinagyou,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were obtaine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o this the magnitude of SHmax was decreased on average by 13.01 and 6.54 MPa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ZK02 and ZK03, respectively and the magnitude of SHmin was decreased by 2.54 and 5.29 MPa in ZK02 and ZK03,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the average direction of SHmax rotated anticlockwise by 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shan fault belt hydraulic fracturing situ stress co-seismic str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