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爱情:美好城市至高境界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柏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2,共4页
美好城市是主体性目标和客体性目标的共同构成体。不同目标的美好城市是基于不同评定标准的,追求美好城市的更高目标需要把握基于主体性目标的美好城市的评定标准。"城市爱情"是美好城市的至高境界,也是美好城市主体性目标的... 美好城市是主体性目标和客体性目标的共同构成体。不同目标的美好城市是基于不同评定标准的,追求美好城市的更高目标需要把握基于主体性目标的美好城市的评定标准。"城市爱情"是美好城市的至高境界,也是美好城市主体性目标的核心评定标准。经营"城市爱情"需要通过城市工作者和城市受众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共同努力。强化"城市爱人"和诱导"人爱城市"是经营"城市爱情"重要的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爱情 美好城市 主体性目标 城市爱人 人爱城市
下载PDF
婚恋匹配中个性因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正猷 张丽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3期8-11,共4页
我国国人的婚姻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现代人更加幸福、美满的恋爱和婚姻,本研究立意探索构建理想婚姻的性格因素匹配模式,为现代人提供科学、理性的选择配偶的建议。通过参阅大量国内外恋爱心理的文献和资料,... 我国国人的婚姻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现代人更加幸福、美满的恋爱和婚姻,本研究立意探索构建理想婚姻的性格因素匹配模式,为现代人提供科学、理性的选择配偶的建议。通过参阅大量国内外恋爱心理的文献和资料,在知名婚恋专家、心理学家指导下,本研究编制出一套性格商值测题。测题提取出两性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恋父(母)情感、性欲求能力、性格内外向、情感交流、适应能力、人生态度及生活情趣这些主要因素,试图分析个人在恋爱过程中的性格情感状态,找到一定的匹配规律。经过一定数量成功恋人和恩爱夫妻的测试,经分析表明两性交往中确实存在着性格成功匹配的相应模式,性格匹配的相似性原理和互补性原则往往在交往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了解异性双方的性格特征,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更科学的择偶,以促进现代人幸福婚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之图 个性相容性 匹配规律 相似性原理 互补性原则
下载PDF
洪升历史剧爱情观的进步性及男权色彩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文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1-54,共4页
洪升的《长生殿》歌颂了李杨最终脱却帝妃桂冠的至真爱情,《四婵娟》则强调合理的婚姻应是才貌相当、以知音式的互爱为基础,这说明作者的婚恋观念已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性爱色彩和平等意识。但《回文锦》肯定纳妾、抨击妇"妒"。... 洪升的《长生殿》歌颂了李杨最终脱却帝妃桂冠的至真爱情,《四婵娟》则强调合理的婚姻应是才貌相当、以知音式的互爱为基础,这说明作者的婚恋观念已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性爱色彩和平等意识。但《回文锦》肯定纳妾、抨击妇"妒"。综合三部剧作以及作者自身的婚姻生活说明,洪升前两剧所设计的"新型"夫妻关系,归根结蒂是从男性希望提高自身爱情质量角度提出的要求,带有相当浓厚的男权自私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升 爱情观 平等 男权
下载PDF
探索复杂奇特的爱的方程式——莫洛亚小说《爱的气候》分析
4
作者 张建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安德烈·莫洛亚著名作品《爱的气候》的主题内涵 ,阐释了作家通过几位人物的爱情婚姻悲剧所揭示的当代复杂奇特的爱的方程式 ,批判了爱的掠夺者 ,主张消除自私、冷酷 ,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
关键词 安德烈·莫洛亚 法国 小说 《爱的气候》 文学研究 爱情
下载PDF
论莎翁眼中爱情真实的模样
5
作者 王毓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20-121,共2页
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璀璨的明星之一,其人文主义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欧洲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时代的前沿。歌颂爱情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几大创作主题之一。他主张&qu... 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璀璨的明星之一,其人文主义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欧洲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时代的前沿。歌颂爱情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几大创作主题之一。他主张"一见钟情"式的、纯洁的爱情,反对具有功利性的、"不纯粹"的爱情;同时也主张在爱情生活中要宽容,因为嫉妒往往会招致灾祸,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爱情秩序",反对人们越轨。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倡导者与引领者,他的人文主义爱情观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的进步成分,但是终究没有摆脱封建主义时代牢笼的束缚与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爱情观 束缚
下载PDF
无爱的悲歌——从《所罗门之歌》看托尼·莫里森的悲剧视野
6
作者 龚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悲剧视野
下载PDF
鲁迅《伤逝》与老舍《微神》比较研究
7
作者 李玉明 魏健飞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0-75,共6页
《伤逝》和《微神》是鲁迅和老舍两位文学大师一生所著的唯一的爱情题材的小说。两部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作者面向自我的创作,在幽深复杂的创作心理之下,潜藏着两位作家各自情感生活的波光云影。创作心理的差异又带来了对于同一题材在叙... 《伤逝》和《微神》是鲁迅和老舍两位文学大师一生所著的唯一的爱情题材的小说。两部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作者面向自我的创作,在幽深复杂的创作心理之下,潜藏着两位作家各自情感生活的波光云影。创作心理的差异又带来了对于同一题材在叙事视角和启蒙“除魅”问题上的不同开掘。两首“爱弦上的哀歌”,两种不同的吟唱方式,但却都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充沛的理性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微神》 爱情 叙事视角 启蒙
下载PDF
缘何独少这份“爱”——冰心创作中爱情题材缺失成因初探
8
作者 何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冰心是表现“母爱、童心、大自然”“三爱”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其作品中却独少爱情题材,这一现象在评论界极少得到关注。而冰心作品中爱情题材缺失并非偶然现象,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制约、个人人生体验的缺乏、作家思维定势的拘囿和... 冰心是表现“母爱、童心、大自然”“三爱”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其作品中却独少爱情题材,这一现象在评论界极少得到关注。而冰心作品中爱情题材缺失并非偶然现象,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制约、个人人生体验的缺乏、作家思维定势的拘囿和读者期待视野的影响等方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创作 爱情题材 传统文化 思维定势 期待视野
下载PDF
舒婷爱情诗中的女性意识再解读
9
作者 李贤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舒婷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结合创作时间与具体文本,可以发现其在女性意识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她的这种女性价值观主要体现于传统美德下女性形象的书写,传统视野中女性价值的认识,传统文化里女性理想的追寻三个方面... 舒婷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结合创作时间与具体文本,可以发现其在女性意识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传统的女性价值观。她的这种女性价值观主要体现于传统美德下女性形象的书写,传统视野中女性价值的认识,传统文化里女性理想的追寻三个方面。在舒婷的诗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富有含蓄美,也符合儒家文化对女性品格的要求;作品中的女性价值观则由她的创作观而定,再以诗歌的形式思考,但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即想要打破世俗之见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另外,她诗歌中的女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时总要面对一些道德与义务上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婷 爱情诗 女性意识 传统视野
下载PDF
莎士比亚戏剧中“一见钟情”的视觉机制研究
10
作者 阮世勤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一见钟情”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爱情叙事的重要叙述组成。戏剧中对“一见钟情”的叙述表征为具有偶然性的视觉投射机制,但其偶然性的背后却是对以父权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个体视觉规训的认同。从权力的角度来看,“一见钟情”的发展通常是受... “一见钟情”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爱情叙事的重要叙述组成。戏剧中对“一见钟情”的叙述表征为具有偶然性的视觉投射机制,但其偶然性的背后却是对以父权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个体视觉规训的认同。从权力的角度来看,“一见钟情”的发展通常是受制于父权社会的权力表征,它有时也被利用为父权社会场域内的权力博弈策略,其发展的最终走向也是以维护父权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见钟情 莎士比亚 性别 视觉 父权
下载PDF
浅谈女大学生的爱情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璐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9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其面临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
关键词 女大学生 爱情观
下载PDF
哲人目光和母性慈怀——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独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景华 《江汉学术》 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育和哲学系大师们的智慧,培养了青年郑敏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哲人目光。毕业后所从事的国际时事翻译,又使她得以用哲学眼光观察和思考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诗作出回应。哲人目光、母性慈怀和充满女性感觉想象的十四行体的融合,构成20世纪40年代郑敏诗歌的独特性。选取郑敏的四首诗作进行细读,可讨论其独特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郑敏早期诗歌虽然因为没有表现抗战而不被同代人所理解和关注,但她诗作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希冀,却不断得到历史时间的认同。郑敏也是当之无愧的诗人预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诗歌 哲人目光 母性慈怀 人类命运 预言家 十四行体
下载PDF
《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观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聪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36-39,共4页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文学巨著,其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都是以悲剧收场,虽然主人公彼此都爱得真挚热烈,但却都因为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他们的爱情没能有一...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文学巨著,其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都是以悲剧收场,虽然主人公彼此都爱得真挚热烈,但却都因为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他们的爱情没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通过对《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人物爱情观的分析和比较,找出他们爱情悲剧中的共通之处以及由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观 中西文学比较 《红楼梦》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下载PDF
试论中西革命爱情观的异同——以《双城记》和《芙蓉镇》为例
14
作者 刘双喜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46-49,共4页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差异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爱情观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乔叟梦境诗《众鸟之会》的法语文学传统
15
作者 胡世仪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7期133-134 137,137,共3页
乔叟作为英国文学之父,其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乔叟的梦境诗作数量和分量都更重于前者,却鲜为人们关注。大部分学者把乔叟的梦境诗当做其创作初期的练笔之作,对权威的模仿,但其实中世纪的文学风潮即为改写和模仿... 乔叟作为英国文学之父,其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乔叟的梦境诗作数量和分量都更重于前者,却鲜为人们关注。大部分学者把乔叟的梦境诗当做其创作初期的练笔之作,对权威的模仿,但其实中世纪的文学风潮即为改写和模仿。作为乔叟最为成熟的梦境诗,《众鸟之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内容和形式都深受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法语文学传统。通过对《众鸟之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对法语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扬上,乔叟也展示了自己的独创性,从而实现了英国梦境诗对于法语文学传统的传承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梦境诗 众鸟之会 爱情梦境诗 法语文学传统
下载PDF
女人生死恋不及一顽石——论唐人小说《李章武传》思想价值
16
作者 周承铭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6,共8页
男主人公借助宗教感召俘获市井底层妇女的爱情,好色而无情,因一场风流放荡害死人却毫无愧疚自责。小说叙事中心从"人"转化"物",意在证明鬼魂赠宝不诬,靺鞨宝是仙界之宝可信,主题是赞美道教信仰,表达对神仙的向往和... 男主人公借助宗教感召俘获市井底层妇女的爱情,好色而无情,因一场风流放荡害死人却毫无愧疚自责。小说叙事中心从"人"转化"物",意在证明鬼魂赠宝不诬,靺鞨宝是仙界之宝可信,主题是赞美道教信仰,表达对神仙的向往和追求。其思想价值在于反映出唐代文士阶层存在的贱视女性感情和生命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同时对利用宗教感召为害女性的社会现象作了最初描述,是中国古代小说揭露和批判此种现象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章武传》 宗教感召 爱情观 价值观
下载PDF
视域、聚焦与重构:电影文学作品《康定情歌》的多重意蕴
17
作者 李若岩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0-25,共6页
《康定情歌》是具有多重意蕴的主旋律爱情题材作品,在宏阔的视域中展现了厚重的历史,在诗意化的表达中聚焦了纯美的爱情,在审美化的呈现中重构了文艺的创作与民歌的传播。作品在情节建构、情感流露与内涵挖掘等方面,均体现出非凡的艺术... 《康定情歌》是具有多重意蕴的主旋律爱情题材作品,在宏阔的视域中展现了厚重的历史,在诗意化的表达中聚焦了纯美的爱情,在审美化的呈现中重构了文艺的创作与民歌的传播。作品在情节建构、情感流露与内涵挖掘等方面,均体现出非凡的艺术品格。作品是对民歌《康定情歌》文化母题的基本意旨的生动诠释和独特韵味的拓展强化,极富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作品 《康定情歌》 意蕴
下载PDF
月光下的蜗牛踪迹——布拉哈格论实验电影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侃侃(翻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2003年初,乔多夫受法国电视台之托,在布拉哈格家中对他进行访谈并制成“肖像短片”《探望斯坦·布拉哈格》。两个月后,布拉哈格去世。吉纳维芙·岳将访谈整理成文字。布拉哈格在52年间创作近400部电影,吉纳维芙称他为“个人电... 2003年初,乔多夫受法国电视台之托,在布拉哈格家中对他进行访谈并制成“肖像短片”《探望斯坦·布拉哈格》。两个月后,布拉哈格去世。吉纳维芙·岳将访谈整理成文字。布拉哈格在52年间创作近400部电影,吉纳维芙称他为“个人电影、由纯粹光影构成的视觉诗以及视觉边界本身”的明证。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存在统一主旨这个问题,布拉哈格迟疑了,但他最后唱起一首歌,词曰:“除了爱,宝贝,我什么也给不了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电影诗歌 视觉/视野 月光下的蜗牛踪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