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the Summer Somali and Australia Cross-Equatorial Flow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被引量:18
1
作者 祝亚丽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09-518,共10页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during 1948-2010 and vertical structures of the summer Somali and Australia cross-equatorial flows (CEF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we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st...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during 1948-2010 and vertical structures of the summer Somali and Australia cross-equatorial flows (CEF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we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strongest southerly and northerly CEFs exist at 925 hPa and 150 hPa level, respectively. The low-level Somali (LLS) CEFs were significantly connected with the rainfall in most regions of India (especially the monsoon regions), except in a small area in southwest India. In comparison to the climatology, the low- level Australia (LLA) CEFs exhibited stronger variations at interannual time scale and are mo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than to the LLS CEFs.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anomalies related to stronger LLA CEFs were associ- ated with less water vapor content and less rainfall 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and with more water vapor and more rainfall in southern China. The sea-surface tempera- ture anomalies east of Australia related to summer LLA CEFs emerge in spring and persist into summer,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of summer rainfall in East Asia.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LA CEFs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may be partly due to its linkage with E1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In addition, both the LLA and LLS CEFs .exhibited interdecadal shifts in the late 1970s and the late 1990s, consistent with the phase shifts of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equatorial flow Asian summer monsoon low-level jet SOMALI
下载PDF
A Low Mach Number IMEX Flux Splitting for the Level Set Ghost Fluid Method
2
作者 Jonas Zeifang Andrea Beck 《Communica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23年第2期722-750,共29页
Considering droplet phenomena at low Mach numbers,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occurring characteristic waves are presented.As acoustic phenomena often play a minor role in such applications,classical exp... Considering droplet phenomena at low Mach numbers,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occurring characteristic waves are presented.As acoustic phenomena often play a minor role in such applications,classical explicit schemes which resolve these waves suffer from a very restrictive timestep restriction.In this work,a novel scheme based on a specific level set ghost fluid method and an implicit-explicit(IMEX)flux splitting is proposed to overcome this timestep restriction.A fully implicit narrow band around the sharp phase interface is combined with a splitting of the convective and acoustic phenomena away from the interface.In this part of the domain,the IMEX Runge-Kutta time discretization and the high order discontinuous Galerkin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are applied to achieve high accuracies in the bulk phases.It is shown that for low Mach numbers a significant gain in computational time can be achieved compared to a fully explicit method.Applica-tions to typical droplet dynamic phenomena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illustrate its capa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EX flux splitting level set method Ghost fluid method low Mach number flows
下载PD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Rural Labor Flowing in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3
作者 Xilong Deng Juan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Rural labor flowing in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restricts r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of effective allocation,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ause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continue expa... Rural labor flowing in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restricts r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of effective allocation,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ause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continue expanding.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phenomenon, and raised some solutions from abolishing the barrier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improved rural labor' s cultural and skills quality, and built 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marketization level of rural labor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borers flowing in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REASONS SOLUTIONS
下载PDF
基于结构性教育的LI-BFRT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肖书敏 刘方方 梁晓丽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结构性教育的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训练(LI-BFRT)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和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结构性教育... 目的探究基于结构性教育的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训练(LI-BFRT)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和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结构性教育的LI-BFRT。对比干预后两组糖代谢水平、足部血流速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间身体功能、夜间苏醒、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日间情绪、比期望时间早醒、日间思睡、总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性教育的LI-BFRT应用于老年T2MD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糖代谢水平和睡眠质量,促进足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教育 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有氧训练 老年2型糖尿病 糖代谢水平 足部血流速度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碳捕集燃煤电厂配置-运行协同优化
5
作者 乐生铜 张亚超 +1 位作者 朱蜀 谢仕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286,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碳捕集燃煤电厂配置-运行协同优化方法。考虑燃煤电厂发电系统和燃烧后碳捕集系统存在强耦合关系,在gCCS平台采集溶剂型碳捕集燃煤电厂的运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 针对电力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低碳需求响应的碳捕集燃煤电厂配置-运行协同优化方法。考虑燃煤电厂发电系统和燃烧后碳捕集系统存在强耦合关系,在gCCS平台采集溶剂型碳捕集燃煤电厂的运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识别,构建其稳态数学模型。应用碳排放流理论计算负荷侧碳排放成本,并根据机组碳排放强度进行碳配额分配,构建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基于此,上层优化模型以电厂配置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满足容量优化配置约束。下层优化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系统运行约束。采用改进IEEE 24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双层优化 碳排放流 优化配置 低碳需求响应
下载PDF
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影响因素
6
作者 张丽莎 邹品国 +3 位作者 朱苗苗 许阳 胡鹏 赵丹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为解决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测试成功率低、解释误差大的问题,从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解释原理出发,结合低渗透率油藏的地质特征、生产特征,围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进行重点分析;剖析低渗透率油... 为解决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测试成功率低、解释误差大的问题,从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解释原理出发,结合低渗透率油藏的地质特征、生产特征,围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进行重点分析;剖析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在现场进行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的测试成功率和解释符合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为油田生产及措施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率油藏 二流量 液面测试 影响因素 地层参数
下载PDF
超低空急流形成的爬、绕流对长白山地区一次突发性暴雨的影响
7
作者 刘成瀚 王月 +4 位作者 阎琦 谭政华 刘硕 焦浩然 金妍 《暴雨灾害》 2023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为了研究、揭示超低空急流与地形作用对暴雨的增幅机制,以2021年7月14日夜间发生在辽宁东部长白山地区的一次山地突发性暴雨为例,利用辽宁省地面观测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针对超低空急流形成的爬流及绕流对此次暴雨的影响进行研究... 为了研究、揭示超低空急流与地形作用对暴雨的增幅机制,以2021年7月14日夜间发生在辽宁东部长白山地区的一次山地突发性暴雨为例,利用辽宁省地面观测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针对超低空急流形成的爬流及绕流对此次暴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北冷涡东南部、副热带高压后部的有利环流背景下,偏南低空、超低空急流建立,为辽宁东部带来充沛的水汽和能量,降水的阶段性变化与低空急流的强度、位置、方向存在一定关系。(2)山地与平原过渡区的地形高度差强迫气流产生爬流运动,爬流所强迫的垂直运动由下至上逐渐减弱,大值区位于山地坡面上,山地区域爬流极值中心处于雨带中心位置,地形的爬流运动对降水范围及强度至关重要。(3)以东西方向为主导的绕流对暴雨区域局地涡旋的形成具有一定贡献,并且绕流对暖湿气流在降水中心起到汇聚的作用,间接为空气抬升提供增幅效果。爬流、绕流共同作用下,坡地区域次级环流上升支触发对流发展,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山区局地大暴雨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超低空急流 爬流 绕流 地形
下载PDF
基于低代码的智能媒资检索逻辑流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家辉 《电视技术》 2023年第10期54-59,共6页
介绍一种基于低代码开发的系统逻辑流设计与实现。低代码平台可以对实体数据、结构体对象进行设计、存储,提供系统数据交互逻辑流设计功能,具备工作流设计实现能力。针对多级检索与内存实体交互的模式展开介绍,通过逻辑流设计完成页面... 介绍一种基于低代码开发的系统逻辑流设计与实现。低代码平台可以对实体数据、结构体对象进行设计、存储,提供系统数据交互逻辑流设计功能,具备工作流设计实现能力。针对多级检索与内存实体交互的模式展开介绍,通过逻辑流设计完成页面多层级检索和数据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代码 逻辑流 多层级检索
下载PDF
三峡下游沙卵石河段纵剖面形态对枯水位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昭华 李义天 +1 位作者 葛华 李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6,共8页
采用近期河床地形及枯水位资料,分析计算了三峡下游沙卵石河段纵剖面形态对沿程枯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芦家河浅滩是河段内主要控制性河段,对抑制宜昌水位下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游枝江浅滩、江口浅滩对枝城以上河段枯水位直接控制作... 采用近期河床地形及枯水位资料,分析计算了三峡下游沙卵石河段纵剖面形态对沿程枯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芦家河浅滩是河段内主要控制性河段,对抑制宜昌水位下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游枝江浅滩、江口浅滩对枝城以上河段枯水位直接控制作用甚小,但对芦家河以下的水面比降影响很大。在将来冲刷过程中,经过江口、枝江、芦家河三个控制性浅滩河段的缓冲作用,陈二口以上段的水位不致发生大的变化,但下游枝江、江口浅滩段水面陡坎可能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下游 剖面形态 枯水位 水面比降
下载PDF
南半球冷空气爆发对华南连续性暴雨影响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玉春 李泽椿 肖子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7,共8页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此期间南半球有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为了弄清南半球冷空气对这次连续多日暴雨过程的影响及其物理途径,利用NCEP每6小时1°×1°...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此期间南半球有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为了弄清南半球冷空气对这次连续多日暴雨过程的影响及其物理途径,利用NCEP每6小时1°×1°经纬度的再分析资料、逐小时的TBB以及华南地区地面降水等资料,以这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初步分析了南半球冷空气爆发在华南地区暴雨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500hPa西风带低压槽的诱导下,马斯克林高压向东移动并登陆澳大利亚,促使南半球冷空气爆发,加大了40~60°E、60~70°E和85~95°E等通道的越赤道气流,它们转向后汇向华南地区,增强了华南南部和南海北部地区的低空急流和暴雨区的水汽输送,这是华南地区连续多日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冷空气 华南暴雨 越赤道气流 低空急流
下载PDF
一种高扬程排污泵的CFD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羌卫中 陈斌 张克危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将CFD技术用于长江三峡工程排水系统潜水排污泵的水力设计 ,应用通用三维流动分析软件进行流动分析和性能预测 ,根据计算和预测的结果修改设计 ,在减少试验工作量的前提下使性能达到工程要求 。
关键词 排污泵 CFD 设计 流场计算 试验 船闸检修
下载PDF
河北一次春季回流暴雨过程及其热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鸿青 丁治英 +2 位作者 赵振杰 李智峰 郑翠 《暴雨灾害》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河北中南部春末一次回流暴雨的风场、水汽、热力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近地层超低空急流产生回流的稳定...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河北中南部春末一次回流暴雨的风场、水汽、热力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近地层超低空急流产生回流的稳定气团中,850—700 hPa低空西南急流和切变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2)随高空急流发展,急流中心右前方强辐合引起气流下沉,使低层高压加强、高压南部风速加大,导致山东、河北南部低空东北风加强而产生近地面层超低空东北风急流,与其上层偏南急流相遇在太行山东麓产生耦合形成回流,有利于在河北南部、山东等地形成暴雨中心。(3)强暴雨发生在西南水汽通道北侧边缘,暴雨区水汽主要为西南急流输送;强暴雨区位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合区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散区之间的水汽通量散度锋区中,低层风切变辐合对暴雨触发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回流 低空急流 热力结构
下载PDF
2008—2017年鄂西南区域极端降水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银娥 张文言 +1 位作者 陈赛男 韩芳蓉 《干旱气象》 2019年第6期875-884,共10页
利用地面区域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百分位方法,对2008—2017年5—9月鄂西南极端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卫星云图TBB和NCEP 0.5°×0.5°再分析场资料,对典型个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鄂西南小时强降水和日降水... 利用地面区域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百分位方法,对2008—2017年5—9月鄂西南极端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卫星云图TBB和NCEP 0.5°×0.5°再分析场资料,对典型个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鄂西南小时强降水和日降水量极端阈值范围差别较大,各站降水极端性程度没有可比性。小时强降水和大暴雨出现频率高的站点主要分布于有地形辐合和地形抬升的山脉四周,小时强降水多发生在00:00—03:00和16:00—19:00时段;(2)鄂西南极端降水发生最多的是东南部海拔高度相差大的鹤峰附近,低空急流和地形作用,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东移过程中存在后向传播,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3)对于不同时期的极端降水过程,其形成的热力、动力作用和垂直结构均不相同,6月的暖区极端降水,热力作用占主导,高层系统先于低层发展,而9月极端降水锋区明显,以动力作用为主,系统整层发展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动站 极端降水 低层气流 垂直结构 地形作用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遗煤自燃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西华 曾晓坤 +2 位作者 白刚 令狐建设 唐小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供风量、高抽巷抽采流量、低抽巷抽采流量3因素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影响规律,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采空区氧化...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供风量、高抽巷抽采流量、低抽巷抽采流量3因素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影响规律,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在3因素、3水平条件下的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条件下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P值为0.0016,预测模型显著,模型的失拟项为0.6063,不显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当供风量为1500~2000 m^3/min,低抽流量为450~650 m^3/min,高抽流量为100~200 m^3/min时,对氧化升温带宽度一次项重要度排序为C(高抽巷抽采流量)>A(供风量)>B(低抽巷抽采流量),二次项重要度排序为AC(供风量和高抽巷抽采流量)>AB(供风量和低抽巷抽采流量)>BC(低抽巷抽采流量和高抽巷抽采流量),且AB,AC,BC之间均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风量 低位抽采巷 高位抽采巷 抽采流量 遗煤自燃
下载PDF
台风“凡亚比”造成马贵镇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晓莹 程正泉 《广东气象》 2011年第6期1-3,24,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产品等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10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登陆后造成茂名马贵镇特大暴雨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贵镇的地形作用配合低空急流的产...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产品等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10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登陆后造成茂名马贵镇特大暴雨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贵镇的地形作用配合低空急流的产生、地面中尺度气旋的维持以及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均对马贵镇特大暴雨的产生十分有利。另外发现,对流层中上层干空气在暴雨前形成,在暴雨临近时逐渐减弱,暴雨发生后消失,干空气的演变与降水和对流不稳定的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是马贵镇出现致洪暴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凡亚比” 致洪暴雨 马贵镇
下载PDF
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梁俊平 张一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8-1340,共1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加密自动站、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回波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中纬度...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加密自动站、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回波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中纬度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河南高、中、低层受一致西南气流影响的环流背景下,地面存在温度和露点温度梯度及辐合线,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槽动力作用和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而引起。(2)三次强对流天气对流层中下层有比较深厚的暖湿层结,热力和水汽条件充分,对流层中上层有明显干层,从而形成了低层暖湿、上层比较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大气层结。强的垂直风切变位于对流层中下层,对流有效位能非常大,配合一定的动力抬升条件,有利于超级单体和飑线的发生和发展。综合来看,8月1日不稳定、水汽、垂直切变和动力条件最强,1 1日次之,7日相对较弱。强对流形成条件的强弱对对流系统的组织结构有一定影响。(3)雷达和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显示,强天气过程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单体回波结构,初始对流都在河南西南部和西部到山西南部的辐合线、干线附近生成,随后逐渐加强,形成多单体回波群(其中部分发展成为非典型超级单体)。成熟阶段,都发展成为线状对流系统,8月7日在河南北部形成由强对流单体组成的不连续的东北西南向线状对流回波,8月1和¨日在河南黄淮平原和华北平原高温高湿环境中形成了有组织的飑线。飑线东移过程中其前侧不断有暖湿空气辐合上升、后侧冷空气下沉辐散,互为对峙的上升和下沉气流相互作用是飑线得以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4)对流层中低层相对深厚的暖湿层结及其以上的干层是盛夏西南气流形势下河南强对流天气预报值得关注的内容,CAPE、△θ_(se(850-500))、△T_(850-500)、K指数、对流层中低层垂直风切变等对西南气流超级单体、飑线等强风暴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气流 低层垂直风切变 高温高湿 对流有效位能 线状对流
下载PDF
基于梯度投影法的电子稳像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蕴光 安钢 龚正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30-232,235,共4页
灰度投影法在灰度值单一、对比度差的图像序列中的运动估计不精准,易造成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投影法的电子稳像算法。该算法根据梯度帧内变化剧烈、帧间变化稳定、梯度投影曲线变化明显等特点,利用图像的梯度分布情况进... 灰度投影法在灰度值单一、对比度差的图像序列中的运动估计不精准,易造成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投影法的电子稳像算法。该算法根据梯度帧内变化剧烈、帧间变化稳定、梯度投影曲线变化明显等特点,利用图像的梯度分布情况进行运动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提高微光图像序列的帧间运动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灰度投影法 梯度投影法 微光图像 光流
下载PDF
多源精细化资料对皖北地区一次雷暴大风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后福 赵倩 +2 位作者 李耀东 毛连海 朱一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利用高空、地面、雷达、闪电和ECMWF精细化资料,对皖北地区2016年6月30日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雷暴大风地点在东北冷涡背景下槽线和副高之间,处于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带中急流轴的前左侧。伴有气温陡降、气压涌升... 利用高空、地面、雷达、闪电和ECMWF精细化资料,对皖北地区2016年6月30日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雷暴大风地点在东北冷涡背景下槽线和副高之间,处于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带中急流轴的前左侧。伴有气温陡降、气压涌升、湿度增加和降水的天气现象。(2)大风发生前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中层有显著干层,大风发生后对流不稳定能量迅速减弱,干层也随之消失,大气层结趋向稳定。能量、稳定性都与大风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大风发生前中层有深厚干层,当雷暴云外的干冷气流被卷入内部后,在云体前部逐渐下沉,伴随的降水物通过干冷气流的蒸发冷却以及经过融化层下的降水粒子的融化蒸发,气流得到继续冷却,有利于下沉气流的不断发展。(4)大风的发生与风暴移动密切相关,随着风暴的移动,雷暴高压也一同前行。伴随下沉运动而来的快速降温,形成了较强的负浮力效应,以及由于降水的重力拖曳,在雷暴高压的局地辐散和低层冷平流的作用下,促使下沉运动的下降速度加快,并且与大气次级环流圈的下沉支结合,低空风切变明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地面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精细化资料 雷暴大风 成因分析 低空风切变 下沉气流 皖北地区
下载PDF
过山气流低空风切变对野战火箭弹弹道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健伟 王良明 李子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针对过山气流低空风切变的流动特点,基于位势流动理论,在地面坐标系上建立考虑地面摩擦及背风旋涡的过山气流三维风场分布模型。结合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以某122 mm尾翼火箭弹为例,仿真分析了野战火箭弹在主动段受过山气流风切变影响... 针对过山气流低空风切变的流动特点,基于位势流动理论,在地面坐标系上建立考虑地面摩擦及背风旋涡的过山气流三维风场分布模型。结合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以某122 mm尾翼火箭弹为例,仿真分析了野战火箭弹在主动段受过山气流风切变影响的弹道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过山气流低空风切变对野战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落速及角运动均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对弹箭横向运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风场强度与野战火箭弹受风场的影响程度正相关;野战火箭弹在迎风坡与背风坡发射时,弹道特性的变化规律相反,且背风坡处发射时弹道特性的变化更明显;中低射角范围内,增大野战火箭弹的射角能够降低过山气流低空风切变对射程的影响,但侧偏所受的影响会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风切变 过山气流 位势流动 风场建模 弹道特性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新底层公众上向流动诉求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怀平 梁慧歆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鉴于社会转型期新底层公众具有迫切的上向流动诉求,但上向流动渠道亟待畅通。从宏观体制环境、中观社会资源配置、微观个人禀赋因素发挥等维度,系统分析了新底层公众上向流动诉求的困境障碍,建构了在保留户籍基础上的体制改革、在开发... 鉴于社会转型期新底层公众具有迫切的上向流动诉求,但上向流动渠道亟待畅通。从宏观体制环境、中观社会资源配置、微观个人禀赋因素发挥等维度,系统分析了新底层公众上向流动诉求的困境障碍,建构了在保留户籍基础上的体制改革、在开发新底层公众自身创造力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在提升故土文化信心基础上的社会意识认同等畅通渠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社会分层 新底层公众 上向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