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s a Source of Market Disruption
1
作者 Petteri Repo Paivi Timonen 《Management Studies》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has been developed in consumer studies to define new consumption opportunities which are facilitated by information systems.Accordingly,novel services such as the ridesharing s...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has been developed in consumer studies to define new consumption opportunities which are facilitated by information systems.Accordingly,novel services such as the ridesharing service Uber,for transport,and the hospitality-brokering service Airbnb,for accommodation,successfully employ collaboration in consumption and provide consumers with novel types of access to services.Yet whil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new characteristic of consumption is of great merit,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consumer studies to how it challenges existing market arrangements.It i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at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s a source of market disruption.The article applies the concept to the empirical case of a pilot scheme in collaborative public transport(Kutsuplus),which essentially consisted of a taxi-like bus service in Helsinki,Finland.It argues that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may tend to contribute premium rather than standard quality in public services,which is apt to disrupt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ervice markets.The analysis further affirms that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well sui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novel services and their disruptiv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CONSUMER studies market disruption PUBLIC and PRIVATE services transport
下载PDF
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红云 王铭瑟 田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105,共11页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提出识别跨界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专利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跨界技术主题;其次,从成长性、融合性、影响力和引用行业外新知识等四个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最后,基于专利、用户和专家评论数据,借助LDA主题模型与情感分析方法,从易扩散性、需求贴合度与市场吸引力趋势等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市场潜力。[研究结论]以手机定位与导航技术为例,通过考察其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特征和市场潜力特征,验证了跨界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为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颠覆性创新 跨界技术主题 市场颠覆性特征 技术颠覆性特征 专利文本 手机导航 LDA 早期识别方法
下载PDF
非法经营罪中的经营行为研究
3
作者 劳东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68,共20页
针对非法经营罪的泛化适用,有必要严格界定其构成要件,并注重出罪机制的构建。经营行为系非法经营罪实行行为的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界定,是关于该罪法教义学建构必须关注的问题。非法经营罪中经营行为有这些共性特点:涉及经济领... 针对非法经营罪的泛化适用,有必要严格界定其构成要件,并注重出罪机制的构建。经营行为系非法经营罪实行行为的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界定,是关于该罪法教义学建构必须关注的问题。非法经营罪中经营行为有这些共性特点:涉及经济领域内的业务活动,指向的是业务内容而非业务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相对应的合法业务;行为蕴含的类型性风险具有“扰乱市场秩序”的性质;经营行为本身构成“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罪中的经营行为应当体现经营性的面向。所谓的经营性,意指行为蕴含经济性利益,以出售商品或服务的环节为核心内涵,出于营利目的,并具有反复进行的意思。在非法经营罪有无未遂形态的问题上,司法实务界坚持的是否定论立场。否定论的立场缺乏合理性,是对经营行为过于宽泛的解读,是将该罪当作行为犯的结果。经营行为以销售环节为核心的特性,决定了非法经营罪存在未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经营罪 经营行为 出罪机制 犯罪未遂 扰乱市场秩序
下载PDF
数字平台颠覆性创新细分市场价值创造机理研究:以美团为例
4
作者 潘培尧 郁培丽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4,共10页
数字平台颠覆传统市场逻辑,随着用户增加,不断裂变出新细分市场,其价值成果日益凸显。基于美团平台创新实践,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数字平台价值杠杆过程对价值成果的影响,探讨用户数量和多样性调节作用,揭示数字平台颠覆性创新... 数字平台颠覆传统市场逻辑,随着用户增加,不断裂变出新细分市场,其价值成果日益凸显。基于美团平台创新实践,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数字平台价值杠杆过程对价值成果的影响,探讨用户数量和多样性调节作用,揭示数字平台颠覆性创新细分市场价值基础,阐释平台流量变现向垂直质量提升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创造 数字平台 细分市场 颠覆性创新
下载PDF
应用视角下基于异常检测的颠覆性技术爆发机会识别
5
作者 李一铭 徐绪堪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3,共7页
[研究目的]及时、准确地识别关键技术在应用领域的颠覆性信号,有利于产业的提前布局,对于提升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该研究以技术应用为导向,构建了颠覆性技术爆发机会的识别模型。首先,提取论文和专利数据蕴... [研究目的]及时、准确地识别关键技术在应用领域的颠覆性信号,有利于产业的提前布局,对于提升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该研究以技术应用为导向,构建了颠覆性技术爆发机会的识别模型。首先,提取论文和专利数据蕴含的创新关系和核心语义;其次,融合市场环境与公众感知的多源数据;最后,利用BERT孪生网络模型和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识别异常点。[研究结论]以2014—2023年洪水灾害领域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共检测出142个异常点。通过分析异常点和市场爆发趋势,验证了识别模型的有效性,并总结了应用视角下的四类颠覆性技术机会,为颠覆性技术在潜在应用领域的机会识别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爆发机会 机会识别 异常检测 深度学习 识别模型 市场趋势 多源融合
下载PDF
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宏贵 王培龙 徐新悦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4期33-45,87,共14页
颠覆性创新已成为新创企业成长的关键,探究边缘市场导向下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基础观,分析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跨界搜索的中介效应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基于新创企业调查数据... 颠覆性创新已成为新创企业成长的关键,探究边缘市场导向下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基础观,分析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跨界搜索的中介效应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基于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分别对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新市场颠覆性创新具有正向作用;广度跨界搜索在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和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而深度跨界搜索在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和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间扮演重要中介角色;相较于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制度环境更加正向强化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的作用,制度环境负向显著调节了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与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而制度环境对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与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创企业 边缘市场导向 跨界搜索 制度环境 颠覆性创新
下载PDF
在位企业纵向整合对市值的影响:创新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皮圣雷 黄淑怡 《新经济》 2024年第3期21-37,共17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激化了企业间的“跨界竞争”,使纵向整合成为在位企业扭转不利地位、保持和巩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汽车制造上市企业数据,运用纵向整合理论,探讨在位企业在应对上游颠覆性技术进入者时采取何种纵向整合策略,即... 颠覆性技术创新激化了企业间的“跨界竞争”,使纵向整合成为在位企业扭转不利地位、保持和巩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汽车制造上市企业数据,运用纵向整合理论,探讨在位企业在应对上游颠覆性技术进入者时采取何种纵向整合策略,即向上游并购或向下游联盟,以及分析该种策略对市值的影响机理,并揭示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当上游存在颠覆性技术进入者时,在位企业向上游并购对市值具有正向影响,向下游联盟对市值具有负向影响;(2)当上游存在颠覆性技术进入者时,在位企业向上游并购对创新行为有抑制作用,向下游联盟对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3)由于纵向整合的方向不同,创新行为对市值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创新行为在在位企业向上游并购与市值之间存在遮掩作用,创新行为在在位企业向下游联盟与市值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进入者 纵向整合 在位企业 创新 市值
下载PDF
The music industry & its consumers: A potential divorce through technology and shifting market linkages?
8
作者 Klaus G Oestreicher Joanne Kuzma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9年第9期1-16,共16页
A large market exists of online users who desire online video and music content. However, 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shown that some industries, such as music and videos are not fully utilising the market benefits that ... A large market exists of online users who desire online video and music content. However, recent developments have shown that some industries, such as music and videos are not fully utilising the market benefits that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n bring to organisations despite the change of value drivers. According to Christensen et al (2004), and based on RPV theory, organisations may decide not to pursue disruptive innovative ideas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uch as their values are set in another direction, processes do not support the new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may become under-utilised or even obsolete. Trying to pursue partly aggressive strategies, partly defence or avoidance strateg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usic industry has missed to reengineer its business so far. At the same time, music consumers have found various peer-to-peer models to execute their own avoidance strategies, i.e., avoiding to buy music but to share it. Various consumption platforms for music, such as, pandora, hulu or spotify, emerged, which themselves show significant innovative power. As scholars' research tested, innovation has two beams, technology and market linkages. While the technological part is inevitably developing further, the music industry erects legal barriers to bloc those sites by applying the presently unclear DRM, since the new ways of music consumption threaten their established ways of content dis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barriers are placed that those consumers being online specialists find ways to circumvent them. The proposition is that by the salient marketing concept of CRM such behaviour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n incumbents since risking market linkages with their customers. This paper will contrast technology and market linkages, discussing how online innovations may alter the status quo of the music industry, especially its record business.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that technological implications are supporting a sustainable shift of consumers' behaviour and the ways, by which consumers are able to overcome the legal and technological barriers for accessing P2P sites despite industrial preven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further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since what affects the music industry today, will likely have an impact on the movie, games, software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the near future: Disruption of existing resources, processes and values and threatening market linkages by redefined ways of content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ruptive innovation RPV theory P2P technological barriers market linkages
下载PDF
基于候选技术辅助生成和多源数据评估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璐成 赵萍 +5 位作者 姜山 王燕鹏 张迪 王学昭 万勇 刘细文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4,共9页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的颠覆性技术识别工作的两个难点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地获得领域候选颠覆性技术,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候选技术的颠覆性潜力。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候选技术辅助生成和多源数据评估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为颠覆...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的颠覆性技术识别工作的两个难点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地获得领域候选颠覆性技术,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估候选技术的颠覆性潜力。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候选技术辅助生成和多源数据评估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为颠覆性技术识别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针对候选技术获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候选技术辅助生成方法,通过词性标注和Head-matching的方法自动构建领域技术层次结构体系,然后结合专家知识判断确定候选颠覆性技术;针对颠覆性潜力评估问题,基于表征“科学—技术—产业—市场”链条的多源数据,界定了两类颠覆性技术,分别是“研究储备高—技术成果多—产业规模大—公众关注高”的潜力型颠覆性技术和“研究储备高—技术成果少—产业规模小—公众关注低”的潜伏型颠覆性技术,并通过计算颠覆性潜力值(DPV)和颠覆性潜伏度(DLV)指标来评估候选技术的颠覆性潜力。[结果/结论]通过在材料领域应用本方法发现,评估得到的DPV较高的3项潜力型颠覆性技术(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增材制造材料技术)和DLV较高的3项潜伏型颠覆性技术(材料基因组、智能材料和超材料技术)覆盖了专家咨询确定的验证集中的6项技术,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局限]技术层次体系自动构建方法适用于头名词特征比较明显的技术领域,技术颠覆性潜力评估采用的多源数据需要结合颠覆性技术本质特征进一步深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识别 技术层次结构 多源数据 “科学—技术—产业—市场”链条 材料领域
下载PDF
颠覆性双元创新对数字产业技术融合的影响研究——市场与技术的联动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卫峰 吴格倩 +1 位作者 党兴华 陈子凤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9,共13页
颠覆性创新是数字产业突破在位企业封锁,掌握技术主导权的核心动力。多维度的颠覆性创新政策能否真正促进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的提升,行业中其他企业又扮演何种角色?本文围绕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基于数字产业中具有代表性智能制造业的研... 颠覆性创新是数字产业突破在位企业封锁,掌握技术主导权的核心动力。多维度的颠覆性创新政策能否真正促进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的提升,行业中其他企业又扮演何种角色?本文围绕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基于数字产业中具有代表性智能制造业的研究数据,运用双元创新理论,探讨探索与利用两种颠覆性技术创新政策影响数字产业技术融合的异同,以及技术距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颠覆性技术双元和颠覆性市场双元之间不同的联动效应。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颠覆性技术探索对技术融合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技术距离正向调节颠覆性技术探索与技术融合度间关系;②颠覆性技术利用与技术融合度呈倒U型关系,且技术距离正向调节颠覆性技术利用与技术融合度间关系;③不同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市场创新联动关系对企业技术融合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企业选定颠覆性技术探索战略的情境下,颠覆性市场双元对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不会产生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企业选定颠覆性技术利用战略的情境下,颠覆性市场探索对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技术双元 市场双元 技术距离 市场距离 技术融合
下载PDF
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范式——基于SpaceX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卸林 杨萍 +1 位作者 常馨之 王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1-39,共9页
通过分析SpaceX公司提出的太空运输模式,揭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创新维度。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但是,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可以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颠覆式创新包含开放商业模式、组织架构... 通过分析SpaceX公司提出的太空运输模式,揭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创新维度。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但是,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可以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颠覆式创新包含开放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活动。研究提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的新范式,打开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过程机制的“黑箱”,强调颠覆式创新需要整体性的变革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商业模式 Space X 颠覆性技术 市场颠覆
下载PDF
创新生态视角下新创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化
12
作者 李宏贵 张茜 何淑娟 《创新科技》 2023年第5期65-79,共15页
创新市场化是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的关键,而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依赖于自身所处的创新市场化生态。基于创新生态理论,利用143家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创新市场化生态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化,并考察环... 创新市场化是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的关键,而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依赖于自身所处的创新市场化生态。基于创新生态理论,利用143家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创新市场化生态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化,并考察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市场化生态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有正向作用;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在互补性技术生态与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市场生态、制度生态与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创新市场化生态对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在高市场动态性的情况下,创新市场化生态与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更强,而在低市场动态性的情况下,创新市场化生态与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较弱;在高技术动态性的情况下,互补性技术生态、制度生态与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更强,而在低技术动态性的情况下,互补性技术生态、制度生态与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较弱;环境动态性部分调节了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在互补性技术生态、市场生态与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完全强化了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在制度生态与颠覆性创新市场化之间的中介作用,且环境动态性越高,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市场化生态 创新市场化生态能力 环境动态性 颠覆性创新市场化
下载PDF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类型、内在动力及事前识别 被引量:36
13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薛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1,共7页
现有文献对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展开论述,但都缺乏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观点间的分歧和内在联系,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动态过程概念、主要特征以及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的三种不同的市场侵蚀模式,并... 现有文献对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展开论述,但都缺乏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观点间的分歧和内在联系,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动态过程概念、主要特征以及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的三种不同的市场侵蚀模式,并对破坏性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和事前识别框架进行了探讨,从而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低端破坏 新市场破坏 市场侵蚀模式 内在动力 事前识别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产品低端市场进入最优定价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佩 陈继祥 史玉婷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运用模型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剩余、价格、网络外部性等对主流低端市场消费者消费转移的影响以及后发企业最优定价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产品需要给消费者带来比主流产品更高的消费者剩余才能吸引主流消费者,较... 运用模型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剩余、价格、网络外部性等对主流低端市场消费者消费转移的影响以及后发企业最优定价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产品需要给消费者带来比主流产品更高的消费者剩余才能吸引主流消费者,较高的网络外部性可以增加由消费主流产品到颠覆性创新产品的转移概率。后发企业进行低端颠覆性创新,在正确识别主流市场机会的基础上,还要有低成本生产能力,这样才能够带给消费者比主流产品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并扩大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主流市场 网络外部性 低端市场
下载PDF
市场轨道理论溯源:技术轨道与市场颠覆 被引量:9
15
作者 熊鸿儒 吴贵生 王毅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7期7-13,共7页
基于"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提出拓宽轨道理论的新构想,将研究焦点从"技术视角"延伸至"市场视角"。认为:市场轨道的理论源头是技术轨道理论和市场颠覆理论;基于市场轨道演化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 基于"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提出拓宽轨道理论的新构想,将研究焦点从"技术视角"延伸至"市场视角"。认为:市场轨道的理论源头是技术轨道理论和市场颠覆理论;基于市场轨道演化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获取侵蚀或替代现有市场的市场渗透机会,即新市场逐渐侵蚀已有的主流市场空间,甚至全面颠覆原有的主流市场;市场轨道的特性和效应与技术轨道具有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市场轨道 市场颠覆 理论延伸
下载PDF
基于隐性知识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志辉 张均胜 +2 位作者 林毅 牛贝贝 王莉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1278,共8页
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即隐性知识,进行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是颠覆性技术预测的发展趋势。通常行业领域专家预判颠覆性技术的准确率较高,但也存在由于专家认知偏见及思维定势等原因导致颠覆性技术预判不准确或遗漏的风险。大众参与预判有... 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即隐性知识,进行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是颠覆性技术预测的发展趋势。通常行业领域专家预判颠覆性技术的准确率较高,但也存在由于专家认知偏见及思维定势等原因导致颠覆性技术预判不准确或遗漏的风险。大众参与预判有助于增加技术多样性和新颖性,也有助于加强预判结果的全面性。为了汇聚专家与大众智慧预判潜在颠覆性技术,本文对预测市场用于颠覆性技术预测进行方法机制改进研究,提出了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支撑系统功能设计,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专家评估 预测市场 预判系统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行为、消费者偏好内生与市场绩效 被引量:12
17
作者 石俊国 郁培丽 孙广生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294,共8页
构建颠覆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关系模型,分别从初创期和成长期考察颠覆性创新企业的渠道创新、顾客教育、产品改进和战略业务单元建立行为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初创期,渠道创新行为通过降低企业成... 构建颠覆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关系模型,分别从初创期和成长期考察颠覆性创新企业的渠道创新、顾客教育、产品改进和战略业务单元建立行为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初创期,渠道创新行为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提高市场绩效,顾客教育与产品改进行为通过提高消费者对颠覆性创新产品性能的偏好程度,进而影响市场绩效;在成长期,产品改进行为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并对在位企业造成颠覆性打击,并且,随着企业战略业务单元自治能力不断增强,均衡定价不断下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水平,从而提高市场绩效。揭示了不同的颠覆性创新行为在不同创业期的激励机理,加深了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市场绩效关系深刻变化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行为 市场绩效 偏好内生
下载PDF
破坏性创新理论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宝铭 孙建广 檀润华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9-12,共4页
介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破坏性创新的定义,并总结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分析破坏性创新实现方法,阐述破坏性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尚存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 低端破坏 新市场破坏 技术进化
下载PDF
基于市场侵入模式的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33,共6页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破坏性创新则注重从市场的低端侵入,从侵入模式来分析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也为"在位企业"和新进企业的创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 市场侵入 边缘市场 分离市场
下载PDF
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郁培丽 石俊国 窦姗姗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0,共5页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Lancaster特征模型 市场进入 策略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