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区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问题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浩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一般将江绍断裂作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在下扬子区的分界,但江绍断裂是晋宁期缝合带,二者在加里东期的关系需要解决。赣东北和皖南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复背斜核部,两翼的寒武—奥陶系由里向外由盆地—斜坡相转为台地相,相界线标志出扬子台... 一般将江绍断裂作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在下扬子区的分界,但江绍断裂是晋宁期缝合带,二者在加里东期的关系需要解决。赣东北和皖南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复背斜核部,两翼的寒武—奥陶系由里向外由盆地—斜坡相转为台地相,相界线标志出扬子台缘位置在皖南石台—泾县一线,华夏台缘位置在浙西江山—开化—临安一线,中央的变质岩区应为当时江南海盆的一部分。奥陶纪末沉积格局有重大变化,显示这里的江南海盆转化为陆屑来源的楔形“江南隆起”。复背斜两翼寒武—奥陶系的构造变形则由外向里增强,直至同斜倒转的褶皱形态,表明江南隆起属加里东褶皱带。隆起两侧及东北方有很厚的志留系碎屑岩,沉积序列自下而上由浅海相转为滨海相和三角洲相以至陆相沉积。空间上往东北方江苏境内海相沉积更为发育,志留纪晚期仍有海相记录,与泥盆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到印支期才发生构造变形。在下扬子区,扬子和华夏地块之间,加里东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加里东期 构造古地理 寒武-奥陶系 华夏地块 江南隆起 构造变形 不整合接触 褶皱带 扬子地块 变质岩区 沉积格局 褶皱形态 陆相沉积 三角洲相 沉积序列 海相沉积 缝合带 晋宁期 元古界 赣东北 台地相 斜坡相 奥陶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