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下肢创伤后病理畸形与修复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启申 王成琪 +1 位作者 周祥吉 滕海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后病理畸形与修复。方法 对332例严重下肢创伤后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的分析以及对11种手术方法修复软组织、骨缺损等的评价。结果 主要病理畸形:①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②大范围骨外露、骨坏死并创面感...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后病理畸形与修复。方法 对332例严重下肢创伤后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的分析以及对11种手术方法修复软组织、骨缺损等的评价。结果 主要病理畸形:①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②大范围骨外露、骨坏死并创面感染;③贴骨瘢痕及慢性溃疡;④肌肉麻痹等。应用皮瓣修复创面284例均成功。骨瓣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均愈合。随访2~5年,下肢功能改善,无1例因病废而截肢。结论 根据下肢不同病理畸形,选择最佳修复方法,能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 病理畸形 修复
下载PDF
CT下肢静脉造影在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焦慧 张丽娟 +2 位作者 亓恒涛 吴学君 闫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690-1694,共5页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疑似KTS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分别行超声和CTV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使用к统计确定一致性水平。结果在53例患者中,50例(94%)两种检查结果一致。2例...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疑似KTS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分别行超声和CTV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使用к统计确定一致性水平。结果在53例患者中,50例(94%)两种检查结果一致。2例经超声诊断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CTV诊断为KTS,1例CTV诊断为KTS,而超声诊断为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关于KTS,CTV和超声检查之间的к一致性水平为0.878。结论CTV能准确而全方位地显示可疑KTS患者的静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杰 龙江涛 +4 位作者 王倩倩 席红卫 程鑫葵 成毅 徐树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时股骨的应力分布,以明确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意义,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 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时股骨的应力分布,以明确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意义,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例右侧DDH患儿影像学资料。患儿女,6岁,提取正常侧(左侧)髋关节股骨扫描数据,通过三维CT扫描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分别设计股骨颈前倾角35°、25°、15°时的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观察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度时股骨的生物力学分布。结果DDH患儿股骨三维模型上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股骨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1.18 MPa、17.36 MPa、9.85 MPa。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股骨干应力集中;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股骨远端骨骺的应力降低25%;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主要集中在股骨头颈至股骨干上段。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段;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上端;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颈。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其股骨远端骨骺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0041 mm、0.0018 mm、0.0012 mm。结论股骨颈前倾角对DDH患儿的股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股骨的应力分布随着股骨颈前倾角改变而改变,股骨颈前倾角度增大,股骨干应力逐渐增加,在股骨干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前倾角越大,应力传递在股骨干区域受到的遮挡效应越大,股骨远端骨骺在横断面的变形也增加。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分布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股骨颈 骨前倾 下肢 生物力学现象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轴旁性桡侧半肢畸形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中兴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221-222,共2页
患儿,男,8岁,生后左手拇指、食指缺如畸形伴功能障碍8年。因开具残疾证明而来我院求诊。体格检查:精神、反应正常,问答切题。心肺听诊无异常,左侧上臂萎细,前臂短小,腕部掌屈、桡偏,左手拇指、食指自掌部完全缺如(见图1a)。左肩关节... 患儿,男,8岁,生后左手拇指、食指缺如畸形伴功能障碍8年。因开具残疾证明而来我院求诊。体格检查:精神、反应正常,问答切题。心肺听诊无异常,左侧上臂萎细,前臂短小,腕部掌屈、桡偏,左手拇指、食指自掌部完全缺如(见图1a)。左肩关节活动正常,肘关节伸直位僵硬,腕关节背伸受限,掌屈可依靠前臂与中、环、小指夹持纸杯(见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上肢畸形 先天性 儿童
下载PDF
尺骨中心化手术治疗Bayne Ⅳ型先天性桡骨缺如1例
5
作者 王华明 裴生太 +1 位作者 张辰 黄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患儿,女,4岁10个月,因右腕桡偏畸形、拇指缺如伴功能障碍入院。患者足月顺产分娩后发现右腕桡侧偏斜,合并拇指缺如,前臂发育短小。2岁时于外院支具佩戴矫形6个月无效,未进一步治疗。现右手桡偏畸形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继而转入我院... 患儿,女,4岁10个月,因右腕桡偏畸形、拇指缺如伴功能障碍入院。患者足月顺产分娩后发现右腕桡侧偏斜,合并拇指缺如,前臂发育短小。2岁时于外院支具佩戴矫形6个月无效,未进一步治疗。现右手桡偏畸形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继而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右侧腕关节向桡侧偏斜,拇指轴向缺如,前臂较健侧短缩4 cm,尺骨皮下触及弓形弯曲,桡骨缺如(图1a),腕关节活动范围0°~20°,躯干及其余肢体无畸形,智力发育正常,家族无类似病史。X线片示:右侧先天性桡骨、掌指骨缺如,尺骨短小弯曲,手向桡侧偏斜畸形(图1b)。临床诊断:先天性右桡骨缺如(Bayne Ⅳ型),右手先天性拇指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畸形 先天性 腕关节 矫形外科手术
下载PDF
对先天性桡尺骨融合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6
作者 刘畅 刘路 +2 位作者 白帆 魏绮珮 陈山林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尺骨融合(CRU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至3月,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CRUS患者100例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尺骨融合(CRU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至3月,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CRUS患者100例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21岁(0~29岁)。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民族,籍贯,疾病特点及其父母相关孕产期致畸因素和母亲孕产史。采用Cleary与Omer分型方法对CRUS进行分型。依据患者父亲和母亲接触射线及有毒化合物情况分别将患者分为低危险、中危险和高危险组。采用χ~2检验对不同侧别发病患者中男、女所占比例以及3组中各型CRUS进行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患者的双侧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患者(155个患肢)中双侧患病55例(110个患肢);Cleary与Omer 3型患肢最多见(125个,80.6%)。男性患者双侧患病较多(χ~2=13.968,P=0.003)。1型和2型更多见于双侧患病。3组双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父亲分组P=0.441,依据母亲分组P=0.548)。患者及其父母的出生地、籍贯、民族以及患者父母吸烟史与发病率均无显著相关性。各项孕产期因素与CRUS发病均无显著相关性。患者及其父母最关注的治疗结果是前臂旋转功能的改进以及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结论 CRUS主要累及男性,双侧发病多见,Cleary与Omer 3型多见;患者父母孕产期吸烟史、射线和有毒化合物接触程度与CRUS发病率无确切相关性;患者母亲孕早期病史可能与CRUS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畸形 先天性 前臂 肘关节 尺骨 桡骨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8字钢板技术治疗小儿下肢成角畸形及肢体过度生长44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范竞一 孙琳 +10 位作者 张学军 李承鑫 孙保胜 祁新禹 白云松 郭东 曹隽 刘虎 高荣轩 于凤章 潘少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1-174,19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及定期随访,探讨8字钢板临时骺阻滞技术(生长引导技术)在小儿下肢成角畸形及控制肢体过度生长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应用8字钢板临时骺阻滞技术,对44例(共61例患肢)...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及定期随访,探讨8字钢板临时骺阻滞技术(生长引导技术)在小儿下肢成角畸形及控制肢体过度生长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应用8字钢板临时骺阻滞技术,对44例(共61例患肢)存在下肢成角畸形及肢体过度生长的患儿进行矫治。通过影像学检查,随访患儿术后下肢成角及长度变化。结果上述患儿术后随访5—36个月,其中膝关节矢状面、冠状面成角共50例患肢,术后股骨一胫骨角(Femur—Tibiaangular,FTA)平均纠正9.1°;胫骨弯曲畸形1例,术后纠正8°;踝关节外翻1例,胫骨与远端平面成角(Lateraldistaltibialangle,LDTA)纠正11°。肢体过度生长共13例患肢,术后下肢长度差平均减少0.5cm。上述病例中,13例患儿已拆除钢板。1例因阻滞螺钉松动,于术后7个月更换;1例K—T综合征患儿拆除钢板时发现骺板变形。1例下肢成角畸形患儿因术后骺阻滞、螺钉意外断裂更换。本组病例中未发现骺早闭、伤口感染及畸形复发等情况。结论应用8字钢板临时骺阻滞技术,可以有效矫正有生长潜力的下肢成角畸形,限制肢体过度生长,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花费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但在临床治疗中仍需注意掌握其适应证和技术要点,规范操作,定期随访,并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 外科学 四肢 生长发育 四肢 外科学
下载PDF
Taylor空间支架在儿童下肢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士奇 王一臣 +4 位作者 应灏 焦勤 王隼 马琪超 赵利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准度。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采用TSF矫治儿童下肢畸形5例,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特发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准度。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采用TSF矫治儿童下肢畸形5例,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特发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创伤后膝内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创伤后踝关节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感染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术前常规拍摄标准双下肢全长或标准踝关节正位X线片,根据影像学资料全面评估双下肢或足踝的短缩、成角、旋转、移位情况,设计矫治方案及截骨平面。术中根据截骨平面按照穿针要求安装固定Taylor环,参考环垂直骨平面,安装TSF并测量支架的安装参数后,依据所定位截骨平面进行截骨。术后1周复查,拍摄标准的正侧位X线片以及大体照片,测量畸形参数,电脑软件系统中输入畸形参数和安装参数获得畸形矫正处方,依据新生成的电子矫正处方调整6个可伸缩连接杆,畸形矫治过程中每周复查X线片及外观照片,根据处方提示,必要时更换需要调整的连接杆直至畸形完全矫正。结果经过35~42 d的调节,2例经过1次处方畸形完全矫正,3例因残存畸形或过度矫治,经第二次或第三次2~6 d处方满意矫正畸形。截骨处新骨生成和矿化良好,术后1.5~6个月去除外固定架。随访时间6~29个月,畸形无复发。所有患者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畸形得到纠正。术后1例发生针道切割和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局部换药治疗痊愈。无一例血管神经损伤、继发马蹄足畸形、关节僵硬及去除外固定后再发骨折发生。结论Taylor空间支架矫正特发性、神经源性、外伤性及感染性畸形疗效确切,术后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精确度高,是儿童下肢畸形矫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外科学 支架(骨科) 矫形外科器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孕早、中期人体鱼序列征胎儿超声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莹莹 栗河舟 +2 位作者 李洁 岳丽芳 沈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 观察孕早、中期人体鱼序列征胎儿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胎经引产证实的人体鱼序列征胎儿超声表现,对比观察孕早、中期差异。结果 22胎中,9胎于孕早期诊断,超声表现为羊水量正常或略少,胎儿双下肢融合、足缺如或发育不良及单... 目的 观察孕早、中期人体鱼序列征胎儿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胎经引产证实的人体鱼序列征胎儿超声表现,对比观察孕早、中期差异。结果 22胎中,9胎于孕早期诊断,超声表现为羊水量正常或略少,胎儿双下肢融合、足缺如或发育不良及单脐动脉起自高位腹主动脉,其中5胎双足并腿畸形、1胎单足并腿畸形,3胎无足并腿畸形,8胎(8/9,88.89%)合并其他结构畸形;13胎于孕中期诊断,超声表现为无羊水或羊水过少,胎儿双下肢融合、单脐动脉起自高位腹主动脉、肾脏发育不良,膀胱均未显示,其中4胎双足并腿畸形、3胎单足并腿畸形,6胎无足并腿畸形,9胎(9/13,69.23%)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结论 人体鱼序列征胎儿孕早、中期典型超声表现包括并腿畸形及单脐动脉起自高位腹主动脉;孕早期羊水充足,为最佳诊断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超声漏诊晚孕期美人鱼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亚娟 吕国荣 刘彩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2-632,共1页
孕妇16岁,G1P0,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否认化学药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于孕41 +6周行急诊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8.2 cm、头围29.9 cm、股骨长7.0 cm,均小于正常孕,并隐约见两股骨相距过近(图1)。超声提示:①无羊水;②未见明确的双... 孕妇16岁,G1P0,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否认化学药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于孕41 +6周行急诊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8.2 cm、头围29.9 cm、股骨长7.0 cm,均小于正常孕,并隐约见两股骨相距过近(图1)。超声提示:①无羊水;②未见明确的双肾和膀胱;③脊柱弯曲度异常;④单脐动脉;⑤肠回声增强。经孕妇及家属同意后进行引产。胎儿外观呈典型的Potter面容(鼻子扁平、小下颌、内眦赘皮皱褶突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肱骨髁上成角旋转中心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青少年肘内翻畸形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明亮 董长红 +4 位作者 蒋守海 周立国 夏建军 章浩 彭爱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髁上成角旋转中心(center of roration of angulation,CORA)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青少年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CORA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导致的青少年肘内翻畸形患者15例,其...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髁上成角旋转中心(center of roration of angulation,CORA)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青少年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CORA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导致的青少年肘内翻畸形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3~16岁,平均14.5岁;左侧11例,右侧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0年,平均7.5年,其中5例有肘内翻手术史术后复发.观察患者的矫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提携角,并采用Laupattarakasem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4个月;畸形矫正时间3~5周,平均4周;骨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个月;提携角由术前的-12°^-23°提高至术后的9°~14°.根据Laupattarakasem标准,本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肱骨髁上CORA微创截骨外固定治疗青少年肘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矫形速度、角度可控,无须住院取除外固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畸形 先天性 青少年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股骨短缩截骨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下肢骨性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宇航 余京杭 +3 位作者 李连永 张立军 李祁伟 王恩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短缩截骨对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接受切开复位与Dega髋臼成形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LLD)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并行切开复位与Dega髋臼成形术治疗,且获得至少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短缩截骨对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接受切开复位与Dega髋臼成形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LLD)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并行切开复位与Dega髋臼成形术治疗,且获得至少1.5年随访的单侧DDH患儿49例(49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治疗方法将病例分为股骨截骨组和非股骨截骨组。股骨截骨组28例(28髋),非股骨截骨组21例(21髋);平均年龄22.1(18~44)个月;男6例(6髋),女43例(43髋);T?nnisⅡ型47髋(股骨截骨组26髋,非股骨截骨组21髋),TonnisⅢ型2髋(股骨截骨组2髋)。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患侧髋臼指数(AI)以及末次随访中心边缘角(CEA)和双下肢骨性长度,并比较2组的LLD。结果股骨截骨组与非股骨截骨组患儿平均手术年龄分别为(23.0±8.0)个月和(20.9±4.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术前AI分别为37.3°±6.6°和39.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末次随访AI分别为16.6°±7.3°和23.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末次随访CEA分别为25.5°±9.5°和17.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末次随访患肢骨性长度较健侧平均长(0.5±0.7)cm和(0.9±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行走年龄T?nnisⅡ~Ⅲ型DDH患儿接受切开复位和Dega髋臼成形术治疗时,无论是否同时接受股骨近端短缩截骨,术后均存在患肢过长,且未接受股骨短缩截骨的患儿患肢过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截骨术 股骨 髋臼成形术 下肢 骨发育 儿童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螺钉置入治疗儿童下肢畸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辰 王华明 +3 位作者 黄晋 裴生太 张彦军 赵继荣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2例下肢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记录术中出...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2例下肢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记录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手术精度、导针置入调整次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儿下肢步态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和40 min、30和25 mL,术中图像采集、定位、拍片均一次性完成。导针均成功置入,无需调整,置入螺钉与骺线平行,钢板位置满意。术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儿下肢畸形改善明显,矫形效果满意。结论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方法可行,置钉精确度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机器人手术 骨板 骨螺丝 骨骺阻滞术 儿童
下载PDF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前弯畸形1例报告
14
作者 马善军 周天健 +1 位作者 关自德 张建兵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先天性胫骨前弯畸形是婴幼儿骨科少见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功能和发育,不进行治疗可能引发骨折的危险。我们对1例先天性胫骨前弯畸形患儿进行了Ilizarov支架矫正治疗,经临床观察及长期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胫骨 下肢畸形 先天性 支架(骨科)
下载PDF
应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填充臀部及下肢 被引量:6
15
作者 莫建民 曹孟君 +1 位作者 朱斌 刘东升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为了探索矫正臀部凹陷及下肢软组织畸形更有效的、简单的、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 从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应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 3 3例臀部扁平及大转子区凹陷、2 6例下肢软组织畸形的患者做注射填充。结果 经 2~... 目的 为了探索矫正臀部凹陷及下肢软组织畸形更有效的、简单的、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 从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应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 3 3例臀部扁平及大转子区凹陷、2 6例下肢软组织畸形的患者做注射填充。结果 经 2~ 3 4个月的随访 ,5 9例中除 1例患者臀部出现部分皮肤橘皮样改变及 1例患者小腿术后因一侧小腿急性炎症反应取出凝胶外 ,余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在臀部凹陷及下肢软组织畸形的矫正术中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较理想的软组织填充物 ,它具有操作简单、形态易控制、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臀部有下肢软组织缺陷 注射填充
下载PDF
下肢牵引带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前牵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逸仙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6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术前应用下肢牵引带牵引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5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收治顺序方式分为研究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研究组给予该院自制的下肢牵引带术前进... 目的研究探讨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术前应用下肢牵引带牵引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5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收治顺序方式分为研究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研究组给予该院自制的下肢牵引带术前进行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海绵牵引带术前进行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下滑发生率13.79%,患儿压疮发生率3.45%,术前牵引时间(11.21±2.1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5.86%、17.24%、(14.47±2.8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术前应用自制肢牵引带牵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牵引时间,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牵引带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牵引
下载PDF
双侧滑行唇瓣修复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切除术后缺损6例
17
作者 欧阳瑞琪 刘吉平 +2 位作者 周海 肖小平 吕莉萍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评价利用双侧滑行唇瓣整复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的效果。方法完整切除6例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后,采用双侧滑行唇瓣整复。结果随访1年后6例均没有复发,获得了满意的唇功能及形态。结论双侧滑行唇瓣整复先天性下唇正中旁窦效果理想。
关键词 先天畸形 下唇正中旁窦 双侧滑行唇瓣
下载PDF
髓内骨延长治疗儿童下肢不等长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志鹏 路真 +2 位作者 郭海滨 杨港 贺早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8,共6页
下肢不等长对于小儿骨科医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可引起跛行、背痛、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脊柱侧弯等问题。传统的外固定架延长术存在许多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挛缩、针道感染以及给不适体验感。目前髓内肢体延长术已经成为外固定装... 下肢不等长对于小儿骨科医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可引起跛行、背痛、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脊柱侧弯等问题。传统的外固定架延长术存在许多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挛缩、针道感染以及给不适体验感。目前髓内肢体延长术已经成为外固定装置之外的一个有价值的选择,可以消除临床上对于外固定装置的依赖性和减少并发症。本研究综述髓内延长装置临床应用经验,以期为儿童下肢畸形的矫正提供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下肢畸形 髓内钉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近端延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梅海波 赫荣国 +10 位作者 刘昆 伍江雁 唐进 胡欣 谭谦 叶卫华 朱光辉 严安 黄生祥 谭晓谦 张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近端延长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对11例儿童CPT愈合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骨延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8岁5个月(3岁9个月至14岁5个月...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近端延长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对11例儿童CPT愈合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骨延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8岁5个月(3岁9个月至14岁5个月)。胫骨平均短缩5.6cm(2.0~8.2cm)。8例患者的正、侧位X线片示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10例患者合并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按照延长指数、愈合指数及骨痂形态评价治疗结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例患儿术后获1年2个月至4年3个月(平均2年3个月)随访,平均延长长度为5.3cm(3.5-8.0cm),平均愈合指数为63。1d/cm(47-77d/cm)。8例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患者延长过程中骨痂再生不良,形成的骨痂形态为侧边形(5例)或中央形(3例),平均愈合指数为67.0d/cm,其余3例骨痂形态为凹陷型,平均愈合指数为52.7d/cm。5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未发生轴向移位、延长段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结论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延长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骨痂生长缓慢,愈合指数较大。伴有NF-1和胫骨近端发育不良可能影响其胫骨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 骨延长术 伊利扎罗夫技术 儿童
原文传递
成骨不全股骨畸形的截骨矫形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鹏 王延宙 +2 位作者 张敏刚 王恒冰 王继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手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多段截骨矫形+Rush钉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10例(共14根股骨)。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0.3岁。术后... 目的探讨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手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多段截骨矫形+Rush钉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10例(共14根股骨)。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0.3岁。术后进行临床评价(活动方式、股骨长度和感染)和放射学评价(Rush钉的位置、移位、弯曲、断裂和再骨折)。结果随访3~5年,平均3.5年,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9周,平均7周;首次手术的平均年龄为6.1岁,4例需要二次手术更换Rush钉;首次与第二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5~4年,平均2.7年。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股骨畸形和下肢功能获得明显改善(P〈0.01)。其中1例未及时更换Rush钉,其远端自骨干穿出,局部成角畸形,给予截骨矫形、更换Rush钉后治愈。结论术前个性化设计,采取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儿童的股骨畸形,可以加速骨愈合,减少再骨折;最大可能的矫正畸形,改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下肢畸形 先天性 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