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enting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被引量:2
1
作者 Xing Fu Yan Cheng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2年第2期6-9,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among the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among the elderly.Methods:Sixty elderly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hip fracture surgery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via drawing lots.Both the groups received nursing care,but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ed th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than twice(0.3%),whereas the incidence of lower extremity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more than 6 times(20%).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is benefi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mong elderly patients.In addition,the patients’overall quality-of-life scores in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which carries significant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oint appl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ip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廖爱红 郭雪华 罗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及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下肢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周径短于对照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治疗经外科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有助于预防术后DVT形成,改善机体血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逐级加压弹力袜 妇科患者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梁梦晴 李志萍 孟箭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构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构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手术。根据LDVT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4)和未发生组(n=200)。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入组患者围手术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在是否患有高血压、术前是否抗凝治疗、D-二聚体(D-dimer)水平、术后卧床时间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有明显差异(P<0.05)。将多元Logistic回归获取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语言软件计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4(95%可信区间0.778~0.849),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判别和校准效果。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在10%~75%的阈值概率区间内,预测模型的净收益较高。结论基于高血压病史、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D-二聚体水平≥0.5 mg/L、术后卧床≥3 d、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176来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并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LDVT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性,可用于提供个体化LDVT风险评估,指导治疗决策,减少LDVT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头颈部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刘红杰 张凯 +3 位作者 刘秋瑾 郭迎迎 边蓉蓉 侯丽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开展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疼痛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及知信行(KAP)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KA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质量控制管理 血流速度 下肢静脉血栓 疼痛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许月钦 林秋苗 +2 位作者 许丽贞 邱国钦 钟燕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为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出现LEDVT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为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出现LEDVT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6例观察组和56例对照组,分别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值,患者的舒适度及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躯体功能、疼痛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比干预前小,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两组患者GCQ评分提高,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GCQ评分更高,HAMA评分、HAMD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提升,观察组躯体、情绪、社会功能评分更高,疼痛功能评分更低(P<0.05)。结论为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LEDVT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LEDVT程度,提高舒适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舒适度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龚姗 金海红 +4 位作者 姜丽 陈红娟 李苗 曹丽艳 董立新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3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3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术后1d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等指标,并统计LEDVT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PLT、APTT、PT、FIB以及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患者APTT、PT、FIB以及D-D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股静脉(右、左)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LEDVT发生率为7.77%(5/65),观察组患者LEDVT发生率为1.53%(1/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肺栓塞。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D-D,改善血流状态,降低LEDVT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菲 马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痊愈(62.5%),12例有效(35.5%),1例肺栓塞发生。随访6个月~5年,25例死亡,死亡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痊愈(62.5%),12例有效(35.5%),1例肺栓塞发生。随访6个月~5年,25例死亡,死亡原因肿瘤扩散转移;2例血栓后综合征。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以静脉血栓为首发表现的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初筛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松伟 林少芒 +4 位作者 张智辉 萧剑彬 李强 艾文佳 李阳勇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以静脉血栓为首发表现的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初筛方法,提高对静脉血栓的实体恶性肿瘤病因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例因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38例非恶性肿瘤和易栓... 目的探讨以静脉血栓为首发表现的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初筛方法,提高对静脉血栓的实体恶性肿瘤病因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例因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38例非恶性肿瘤和易栓症因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的恶性肿瘤特征及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静脉血栓特点。结果观察组有5例(14.3%)患者肿瘤分期为Ⅰ~Ⅱ期,30例(85.7%)为Ⅲ~Ⅳ期;其中腺癌27例(77.1%),非腺癌8例(22.9%);联合应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的实体恶性肿瘤初筛敏感度为80.0%(28/35)。观察组D-二聚体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分别为10.4(4.6,21.3)mg/L和4.4(3.7,7.6),对照组分别为5.5(3.1,10.3)mg/L和3.0(2.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P<0.05),最佳界值为3.62,其敏感度为8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94.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具有诱因者仅1例(2.9%),对照组有13例(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例(62.9%)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3例(37.1%)双下肢DVT和颈静脉血栓形成,6例(17.1%)合并有肺栓塞、上腔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血栓或浅静脉血栓形成,而对照组38例(100%)均为单侧下肢DV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血栓分别为25.0%、31.8%及43.2%,对照组分别为18.4%、21.1%和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处静脉血栓有18例(51.4%),2处及以上静脉血栓有17例(48.6%),对照组38例(100%)均为1处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的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全身多处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考虑存在中晚期实体恶性肿瘤因素可能。CEA、CA199、CA125联合筛查及结合NLR值可提高实体恶性肿瘤的初筛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 肿瘤相关性血栓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朱芳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胆胰外科行恶性肿瘤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胆胰外科行恶性肿瘤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有一定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维凤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结果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下肢恶性肿瘤保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报告
11
作者 潘垚 杨庆诚 董扬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恶性肿瘤行保肢治疗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类下肢恶性肿瘤行保肢治疗手术的病例资料,研究该类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的风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结... 目的探讨下肢恶性肿瘤行保肢治疗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类下肢恶性肿瘤行保肢治疗手术的病例资料,研究该类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的风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结果本组下肢恶性肿瘤病例行保肢治疗手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为20.2%,经治疗DVT患者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恶性肿瘤行保肢治疗手术后有较多发生深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与治疗以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减轻其产生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恶性肿瘤 保肢 深静脉栓塞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12
作者 杨丽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选取了2017-2019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4例,探讨分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和防治的情况。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此次观察研究的患者64例,治疗显效的有78.33%。治...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选取了2017-2019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4例,探讨分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和防治的情况。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此次观察研究的患者64例,治疗显效的有78.33%。治疗有效的有18.33%,在治疗3周后显示,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6%,在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有出血的情况,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及早诊断和治疗防治,取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防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者下肢症状与超声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健 郑传利 +2 位作者 李帅 夏晴 刘帮燕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症状表现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47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及临床症状。结果:在单侧下肢症状的患者中,表现为疼痛与肿胀...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症状表现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47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及临床症状。结果:在单侧下肢症状的患者中,表现为疼痛与肿胀的患者血栓的可能性更大,在双侧下肢有症状的患者中,当两侧肢体症状不对称时,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更大。结论:通过恶性肿瘤患者下肢不同症状表现来预测发生下肢血栓的可能性大小,可提高超声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慧华 胡筱艳 +2 位作者 曾克非 邓珊珊 何送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3期3571-3575,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及两组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后肢体开始活动、胃肠开始排气、术后开始进普食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股静脉、腘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凝状态 预防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琦 雷碧波 +2 位作者 高亚 薛龙 张丽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47)和未发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47)和未发生组(n=341)。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 kg/m2、职业属性以体力为主、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失血量>200 ml、术后行物理抗凝治疗、术后卧床时间>24 h、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年龄≤45岁、BMI≤24 kg/m2、职业属性以脑力为主、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失血量≤200 ml、术后未行物理抗凝治疗、术后卧床时间≤24 h、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肿瘤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肿瘤FIGO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后,具有一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手术治疗及部分病理因素均成为该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中需要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瑜 于晓黎 钟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6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APTT、PT、TT和INR、FIB、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达比加群酯 华法令钠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蕊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8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31%>71... 目的探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8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31%>71.79%,χ2=5.571)相对更高(P<0.05),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6%<20.51%,χ2=4.522)相对更低(P<0.05)。结论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以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为目标,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所得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我院收治的6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成...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所得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我院收治的6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8%(P<0.05)。结论制定有效护理措施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防治,可有效降低患者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治 护理
下载PDF
早期护理对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早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普外科对恶性肿瘤疾病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43例,对照组为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个体化早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普外科对恶性肿瘤疾病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43例,对照组为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凝血指标均较对照组上调;早期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血浆粘度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则较对照组下调(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44.19%(P<0.05);试验组的患者对个体化早期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个体化 恶性肿瘤 凝血指标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服务满意度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晓堃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4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生命质量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APTT、PT、TT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Fib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并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恶性肿瘤 术后 针对性护理 凝血 生命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