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6月一次北部湾低压极端暴雨过程天气气候特征
1
作者 何慧 赖晟 +1 位作者 郑凤琴 刘璐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6月7-10日北部湾低压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持续性极端暴雨前期和期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西,位置稳定。孟加拉湾-南海-菲律宾一带热带辐合带活跃,南海西部有低压系统生... 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6月7-10日北部湾低压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持续性极端暴雨前期和期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西,位置稳定。孟加拉湾-南海-菲律宾一带热带辐合带活跃,南海西部有低压系统生成,并移入北部湾。(2)季节内振荡(MJO)处在第2、3位相,受其东传影响,中高纬度环流形成的槽脊位置有利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中层500 hPa我国东北地区附近有东北低涡维持,低涡后部强盛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受偏北偏西的副高阻挡,有小股冷空气渗透南下影响广西。(3)低层850 hPa印度洋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强盛但活动偏南,印度洋-中南半岛-南海的西南风急流受台风“古超”阻挡转向成南风,使气流在北部湾形成气旋性弯曲。广西西北部有弱东北风,增强北部湾周边气流的气旋性辐合。(4)广西南部和北部湾一带位于200 hPa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右侧与850 hPa西南风低空急流左侧,高空辐散和低层辐合,1000~300 hPa水汽通量辐合区水汽条件充沛。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协同作用,为这次持续性极端暴雨提供有利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充分的热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极端暴雨 北部湾低压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急流
下载PDF
2012年宁夏“7·29”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晖 隆霄 +2 位作者 温晓培 田凤 刘燕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8-281,共1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TBB卫星资料,WRF模式模拟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结果对发生在2012年7月29-30日("7·29")宁夏北部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维持和演变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此次大暴雨过程与200 h P...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TBB卫星资料,WRF模式模拟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结果对发生在2012年7月29-30日("7·29")宁夏北部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维持和演变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此次大暴雨过程与200 h Pa高空急流、500 h Pa短波槽及700 h Pa切变线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2)模式结果显示700 h Pa低涡及暖式切变线、低空急流形成是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低空急流从29日22:00形成,维持近7 h。(3)分析发现高层辐散明显早于低层的空气辐合,在低层空气辐合中心出现之后高空辐散继续加强,高空强辐散和低空强辐合导致明显的上升及700 h Pa低空急流形成和发展。(4)诊断分析显示ΔNBE的范围与1 h后强降水的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性降水阶段ΔNBE较大,不平衡特征明显,而在稳定性降水阶段大气质量场和流场之间的不平衡特征相对较小。(5)对此次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表明水汽主要由偏南风低空急流输送,净水汽输送强度的变化与对流性降水阶段和稳定性降水阶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低空急流 切变线 水汽输送
下载PDF
淮河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勇 丁治英 +1 位作者 沈新勇 李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针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苏皖淮河流域的暴雨,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FNL每日4次1°*1°再分析资料、6h地面实况观测降水资料和FY-2相当黑体亮温TBB资料对该次降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次降... 针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苏皖淮河流域的暴雨,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FNL每日4次1°*1°再分析资料、6h地面实况观测降水资料和FY-2相当黑体亮温TBB资料对该次降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次降水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强降水发生在呈准东西向分布的梅雨锋上。位于蒙古国与我国华北—东北交界处上空的切断低压给淮河流域输入了冷空气。冷空气与西南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交汇,增强了大气斜压性;(2)正的非热成风涡度的发展促进了高层相对于低层的辐散减压,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3)低空强急流带所形成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对暴雨落区位置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诊断分析 梅雨锋暴雨 热成风 低空急流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QUATORIAL WESTERLIES
4
作者 李若钝 邹娥梅 +3 位作者 刘丽惠 孙瑞本 施国强 苏新锁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1995年第1期56-66,共11页
The real-time data of the high level atmosphere obtained by the R/V Xiangyanghong No. 5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OGA-COARE project at 2°S, 155°E and at fixed real time of 05, 11, 19 and 23 h GMT each d... The real-time data of the high level atmosphere obtained by the R/V Xiangyanghong No. 5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OGA-COARE project at 2°S, 155°E and at fixed real time of 05, 11, 19 and 23 h GMT each day from Nov. 5, 1992 to Feb. 18, 1993 are used to analyze diagnosticall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wind and humidity over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warm po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the equatorial westerlies (i. e. reconstruction-development --decli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igour and interruption of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including air flow across the equator caused by East Asia cold wave), (2) the variabilities o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wind and humidity, and the processes of precipitation and gale weather in the troposphere of the warm pool are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equatorial westerlies, and (3) there are strong wind belts over the high and low level atmosphere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t the inception of the ENSO event, and jet flow at the high and low level atmosphere during the equatorial westerly bur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ATORIAL WESTERLIES TOGA-COARE EQUATORIAL WESTERLY BURST upper-and lowlevel WESTERLY je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