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仲连精神与运河文化——以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
1
作者 宋致东 高元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64-68,共5页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保持独立自由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国家大力弘扬运河文化的当下,聊城应积极探讨重修“鲁连台”,深度挖掘鲁仲连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该文尝试以李白诗歌和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探寻鲁仲连的精神内核,分析鲁仲连精神的传播与鲁连台及运河的密切关系,并提出聊城在挖掘和宣传鲁仲连精神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仲连 李白 鲁连台 运河文化 运河诗 聊城
下载PDF
秦“南征百越”与“尉屠睢”“监禄”事迹的世界史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秦并天下”,实现统一,影响了东方史的走向,也影响了世界史的进程。秦南征百越与“尉屠睢”“监禄”两个身份并不很高的历史人物相联系,具有开启新的政治格局与文化方向的意义。这就是:1)南尽北户,置郡南海;2)楼船之士,进击百越;3)凿... “秦并天下”,实现统一,影响了东方史的走向,也影响了世界史的进程。秦南征百越与“尉屠睢”“监禄”两个身份并不很高的历史人物相联系,具有开启新的政治格局与文化方向的意义。这就是:1)南尽北户,置郡南海;2)楼船之士,进击百越;3)凿渠运粮,深入越地。这些举措扩展了秦帝国的疆土,促成了区域文化的交融,也打开了通航南洋的门户,而“楼船”“凿渠”两事,从交通史、水利史、工程史、航运史、海洋开发史的视角考察,有必要认识其伟大发明的性质以及改变世界秩序的意义。“尉屠睢”“监禄”的历史作用,值得史家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 屠睢 监禄 楼船 凿渠
下载PDF
鲁运河沿线古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3
作者 赵亚琛 张兵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9-1639,共11页
以沿鲁运古镇街巷空间以及公共节点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离散数学图论和空间句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拓扑分析软件Pajek和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提取沿运古镇空间的拓扑结构及相关参数,通过所得的结构特征以及参数值解读分析沿运古镇聚... 以沿鲁运古镇街巷空间以及公共节点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离散数学图论和空间句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拓扑分析软件Pajek和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提取沿运古镇空间的拓扑结构及相关参数,通过所得的结构特征以及参数值解读分析沿运古镇聚落空间的饱和度层级,结合空间特征点要素以及空间特征进一步分析聚落空间发展演变的特征规律,并揭示其空间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运河水环境在沿运古镇空间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空间,其空间最初的发展演变主要集中于运河水环境空间发展;②在沿运古镇空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水利技术、经济产业、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对空间发展演变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近现代以来,区域环境、社会文化以及陆路交通方式的转变,加之漕运废止,促使沿运古镇空间发展逐渐停滞,水环境空间的核心作用逐渐减弱,道路空间指向性发展逐渐明显。④水环境水利工程技术、经济产业技术、国家政治经济力量以及运河文化等驱动因素对沿运古镇空间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运河 古镇 古镇空间演变 空间解析 运河文化 水环境
下载PDF
历时维度导向下沿运古镇演变研究综析——以鲁运河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4
作者 赵亚琛 张兵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历时维度导向,以鲁运河历史文化名镇为例,划分古镇历史演变阶段,探究古镇发展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演变主线包括水环境、水利技术、经济产业、历史文化、军事防御和空间发展,以朝代的时...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历时维度导向,以鲁运河历史文化名镇为例,划分古镇历史演变阶段,探究古镇发展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演变主线包括水环境、水利技术、经济产业、历史文化、军事防御和空间发展,以朝代的时间更替和演变主线阶段性节点可将演变阶段划分为“发生—发展—兴盛—衰落—转型过渡”阶段。(2)不同演变主线规律为:水环境演变从航运功能到文化功能转变,水利技术演变从功能诉求到技术进步转变,历史文化演变从统一共生到多元相生转变,经济产业演变由运河衍生性到多元衍生性转变,军事防御演变由要素持续式到要素点状式转变,空间发展演变由运河指向发展到运河文化引领发展转变。(3)演变作用动因有直接动因、核心动因和内生动因。基于演变规律和作用动因,可从运河文化激活、产业优化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镇 历时维度 演变规律 发展路径 鲁运河
下载PDF
鲁运河沿线古镇聚落空间演变解析以及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以七级古镇为例
5
作者 赵亚琛 马冬青 张兵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2,共8页
文章以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聚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饱和度层级分析的方法解析古镇聚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特征,总结了七级古镇的空间发展演变规律,揭示了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空间演变发展的直接动因、核心动因和内生动因,提出基于文化... 文章以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聚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饱和度层级分析的方法解析古镇聚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特征,总结了七级古镇的空间发展演变规律,揭示了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空间演变发展的直接动因、核心动因和内生动因,提出基于文化传承、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和空间传承的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以保障鲁运河沿线古镇聚落空间适应性、可持续性的稳步发展为目标,提出发展策略,以期对鲁运河沿线古镇聚落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运河 七级古镇 演变规律 动因解析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文脉主义视域下的鲁运河济宁段文创设计探索
6
作者 刘竽 黄彦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147-150,154,共5页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雨千年,具有极为深厚的文脉基因。文章以大运河中的鲁运河济宁段文创产品为例,指出济宁段运河文化的建设情况和运河文创产品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建议,希望使文创产品更具有文化魅力,...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雨千年,具有极为深厚的文脉基因。文章以大运河中的鲁运河济宁段文创产品为例,指出济宁段运河文化的建设情况和运河文创产品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建议,希望使文创产品更具有文化魅力,设计出更为优秀的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弘扬鲁运河济宁段的运河文化。同时,给予其他区域运河文创产品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文脉 鲁运河济宁段 运河文化
下载PDF
京杭运河沿岸文献的传承与齐鲁私家藏书文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梅花 罗军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78,93,共4页
本文采用数量统计法分析了京杭运河文化对南北融合时期齐鲁私家藏书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齐鲁私家藏书文化在运河沿岸文献的传承以及藏书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起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齐鲁藏书文化 传承 演进 大运河文化
下载PDF
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解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越 仝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明清济宁古城水系发达、经济繁荣,是鲁西南最重要的漕运咽喉。以重要运河城市济宁为研究对象,探讨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具体包括运河水利景观风貌和古城风景体系两部分。其中,运河景观风貌包括泗水、汶水、北五湖、南四湖... 明清济宁古城水系发达、经济繁荣,是鲁西南最重要的漕运咽喉。以重要运河城市济宁为研究对象,探讨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具体包括运河水利景观风貌和古城风景体系两部分。其中,运河景观风貌包括泗水、汶水、北五湖、南四湖构成的天然河湖,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引水、分水、蓄调系统建立的运河水脊独特水利景观风貌;古城风景体系则从城址变迁、城池形态、水网体系、水利营建、功能格局和城市意象6个方面探讨因水而生、因河兴市、因市而荣的古城风貌特征,以期为济宁运河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及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济宁古城 鲁运河 风景体系 特征解析
下载PDF
明初高丽使节眼中的江苏运河——以权近《奉使录》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梦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7-74,共8页
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00余公里,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奉使录》是权近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出使明朝时的见闻记录,收录了其沿途所作的诗文,是研究明初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中朝关系史的重要史料。权近在前往南... 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00余公里,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奉使录》是权近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出使明朝时的见闻记录,收录了其沿途所作的诗文,是研究明初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中朝关系史的重要史料。权近在前往南京途中,从通州沿运河南下至扬州,由此渡江到达南京。回程时,亦由南京乘船至扬州,再由扬州沿运河至淮安。在其《奉使录》中,留下了众多有关江苏运河风物的记载和描述,对于我们研究元末明初江苏运河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近 《奉使录》 明代 江苏 运河
下载PDF
扬州地区露筋娘娘运河女神形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丹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露筋传说历经流变,宋代露筋女被刻画为贞节烈女,清代在民间、官方、精英三者的共同推动下露筋女演变为运河保护神,人们开始对其立庙祭祀。进入新时期后,露筋娘娘传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由于运河沿岸渔民数量减少、自然... 露筋传说历经流变,宋代露筋女被刻画为贞节烈女,清代在民间、官方、精英三者的共同推动下露筋女演变为运河保护神,人们开始对其立庙祭祀。进入新时期后,露筋娘娘传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由于运河沿岸渔民数量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率降低等原因,露筋娘娘信仰日渐衰微,但目前露筋娘娘形象亦呈现由运河保护神向日常生活保护神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筋娘娘 运河女神 民间信仰 扬州
下载PDF
清代文人行记中的大运河——以陆陇其《三鱼堂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梦飞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7-42,共6页
清代众多文人墨客经运河北上或南下,在其行记中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风情的记载和描述。在这些文人行记中,陆陇其所撰写的《三鱼堂日记》无疑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三鱼堂日记》共10卷,收录了陆陇其在康熙五年(1666)至康熙三十年... 清代众多文人墨客经运河北上或南下,在其行记中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风情的记载和描述。在这些文人行记中,陆陇其所撰写的《三鱼堂日记》无疑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三鱼堂日记》共10卷,收录了陆陇其在康熙五年(1666)至康熙三十年(1691)间所写的多篇旅行日记,其中对往返运河的见闻做了详细记载,尤其对当时山东运河和淮扬运河水工设施、城镇风貌和名胜古迹的记载和描述,可与正史、地方志等史料相互印证,为深化运河水利史和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其日记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初运河的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陆陇其 《三鱼堂日记》 大运河
下载PDF
秦代史禄姓氏考
12
作者 余福州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3-45,共3页
我们称秦代开凿灵渠的工程总指挥为史禄,其实在汉代,史书只称其为监禄而不称史禄的。监是官职监御史的简称,禄是其名,而其姓失传。直到晚唐才有人称呼其为史禄,这使后人误以为其姓史。不过唐以后许多人仍然称其为监禄或者监御史禄。
关键词 灵渠 监禄 史禄
下载PDF
论陆游乡居诗与宋代戏剧——以浙东运河、鉴湖流域为中心
13
作者 赵豫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75-83,共9页
宋代浙东运河包括鉴湖部分是交通繁忙的水运航道。建炎南渡后,绍兴成为南宋京畿之地,浙东运河更成为可以直接出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航道。乡居期间的陆游活动范围广布于浙东运河与鉴湖流域,其乡居诗中有大量的、长时间跨度的关于... 宋代浙东运河包括鉴湖部分是交通繁忙的水运航道。建炎南渡后,绍兴成为南宋京畿之地,浙东运河更成为可以直接出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航道。乡居期间的陆游活动范围广布于浙东运河与鉴湖流域,其乡居诗中有大量的、长时间跨度的关于浙东运河和鉴湖沿线草市镇、乡村文娱演出的系统、生动的记录、描摹,如与戏剧有血缘关系的民间歌舞、民俗演出,商业性质的、有组织的堂会歌舞演出和民间说唱,以及较专业和商业化的戏剧、戏曲演出等。这些诗作不仅充满了市井气息和农村风味,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且有独特的戏剧、戏曲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乡居诗 戏剧 浙东运河 鉴湖 草市镇
下载PDF
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亚琛 张兵华 马冬青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4,共9页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已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国家战略。纵观运河全域,运河沿线古镇空间是运河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而民居建筑空间则是古镇空间的核心构成,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已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国家战略。纵观运河全域,运河沿线古镇空间是运河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而民居建筑空间则是古镇空间的核心构成,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运河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范式和运河历史文化特征元素,但未被系统的识别和归纳。以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从民居建筑不同尺度层级下分别分析合院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和建筑空间中屋顶、墙体和门窗特征,定位运河文化下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提出民居建筑空间的设计引导策略,并指导民居建筑空间保护和修缮实践。将运河文化融入民居建筑空间,以期推动鲁运河古镇空间的历史价值研究,消除运河文化与古镇空间的割裂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运河 古镇 民居建筑 空间形态 设计引导
原文传递
近世运河纪行组诗的文化特质解读——以汪元量、文天祥、瞿佑、谢肇淛为中心
15
作者 乔光辉 《运河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8-127,251-252,共22页
空间决定着民众的生存方式。自隋以后,运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深深影响着历代民众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元初修建会通河,将运河“截弯取直”,大都与江南文化之融合更为直接。就运河纪行组诗的历时性而言,宋元之际的汪元量《湖... 空间决定着民众的生存方式。自隋以后,运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深深影响着历代民众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元初修建会通河,将运河“截弯取直”,大都与江南文化之融合更为直接。就运河纪行组诗的历时性而言,宋元之际的汪元量《湖州歌》、文天祥《指南后录》,敏锐捕捉到时代之变化,其流露出的南北文化冲突与交融为近世运河纪行组诗奠定了基本模式。至明初瞿佑《乐全诗集》,其运河纪行更多地表现于群体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家国情怀,则是南北文化精神圆融之文学呈现;再至谢肇淛以工部侍郎督治北河,其《北河纪余》构建出运河地理景观文学的初步形态。就运河纪行组诗的共时性而言,在文化地理学之属性、南北文化之对话与圆融、近世文人的生命负荷、家国同构的意象选择等领域,运河纪行组诗呈现出趋同性特征。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运河纪行组诗的文化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纪行 《湖州歌》 《指南后录》 《乐全诗集》 《北河纪余》
原文传递
大运河露筋女信仰的形成与流变
16
作者 王旭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2年第1期73-84,297-298,共14页
大运河露筋女信仰由地方传说演化而成。露筋传说最初的对象是一只鹿,唐代时演变为醉汉,这种转变是这一时期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鹿的生存空间被人为侵夺的文化表象。北宋初年,醉汉演变成孝女。北宋中期,当地士人王令始将露筋女与... 大运河露筋女信仰由地方传说演化而成。露筋传说最初的对象是一只鹿,唐代时演变为醉汉,这种转变是这一时期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鹿的生存空间被人为侵夺的文化表象。北宋初年,醉汉演变成孝女。北宋中期,当地士人王令始将露筋女与贞节观念联系起来,但影响不大。真正塑造起露筋女贞节烈女形象的是书法家米芾,很多文人士子通过临摹学习其《露筋之碑》而熟知露筋故事。到了南宋,露筋贞女的形象已被广泛接受,并被宣扬成女性道德的典范。明清时期,露筋女由人成神,并被赋予了护漕保运,护佑商旅,保护当地居民的职能,这与黄河夺淮之水“合五为一”导致淮扬运河水环境的变化有关。随着国家对漕运事业的重视及来往商贩、客旅和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露筋女的地位迅速得到提升,表现在修缮祠庙,钦赐庙额,敕加封号,添名加姓,加强与其他全国性女性神灵的联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筋女 大运河 《露筋之碑》 民间传说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