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陆机对形成“诗中有画”传统的奠基性贡献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伯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4-89,共6页
陆机在前人探寻的基础上 ,正确总结了诗画功能性上的差异 ,将绘画抬高到与《诗经》相等同的地位 ,为古代诗画交融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 ;他在《文赋》中通过对“物”的作用的肯定与推崇 ,确立了它在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实际上架通... 陆机在前人探寻的基础上 ,正确总结了诗画功能性上的差异 ,将绘画抬高到与《诗经》相等同的地位 ,为古代诗画交融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 ;他在《文赋》中通过对“物”的作用的肯定与推崇 ,确立了它在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实际上架通了后世诗画交融的桥梁 ;对写景要达到“穷形尽相”境界的提出 ,并用“绮靡”的语言来佐助这种目的的实现 ,缩小了文学尤其是诗画在功能性上的差异 ,为“诗中有画”传统的形成 ,首次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文献 诗中有画 传统 奠基
下载PDF
六朝诗赋观考辨——以《文赋》、《文章流别论》、《文选》、《文心雕龙》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1,共6页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辨析这一命题的理论内涵,考察其来龙去脉,既可以追溯诗赋观的源流,又可以厘清六朝人与汉人诗赋观的异同,还可以初步勾勒这两个时期诗赋辨体的情状。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诗赋观 辨体
下载PDF
试论陆文夫作品的茶文化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建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陆文夫的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部分并不多,却传达出独特的思想深度与人文信息。它通过儿时的饮茶生活,展示了传统文化;通过旧日的茶馆风情,描绘了民俗画卷;通过现实中"人走茶凉"的现象,反思了社会问题;通过以茶交友的体验,... 在陆文夫的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部分并不多,却传达出独特的思想深度与人文信息。它通过儿时的饮茶生活,展示了传统文化;通过旧日的茶馆风情,描绘了民俗画卷;通过现实中"人走茶凉"的现象,反思了社会问题;通过以茶交友的体验,寄寓了真情实感;通过买茶品茶的生活细节,彰显了文化修养;通过对茶的社会属性的认知,赞美了君子品格。陆文夫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饮茶生活与道德自律的统一,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 文化
下载PDF
《美食家》人物塑造的原型考察与文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建国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8-55,共8页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其影响在国内外延续至今。作家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生活中熟知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刻画、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准确传达作品深刻的文化主旨。小说以作者为原型塑造"高小庭"形象,凸显了美食文...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其影响在国内外延续至今。作家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生活中熟知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刻画、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准确传达作品深刻的文化主旨。小说以作者为原型塑造"高小庭"形象,凸显了美食文化的政治内涵与历史深度;以周瘦鹃和作者为原型塑造"朱自冶"形象,印证了美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顽强生命力;以胡凤君和管毓柔为原型塑造"孔碧霞"形象,展现了美食文化的多彩魅力与艺术形象。《美食家》以典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体现了作家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力,这也是小说在海内外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家 人物塑造 原型 文化
下载PDF
《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国强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2-73,共2页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的创作观点,糅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学观念,是魏晋玄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浅析
下载PDF
试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四种“吃”法
6
作者 张海生 吴玉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71-73,76,共4页
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四种不同的"吃"的描写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探求其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并试图以此形成一个关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视角。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反思文学 汪曾祺 陆文夫
下载PDF
舌尖上的世俗与革命——陆文夫《美食家》中的大众形象分析
7
作者 翟永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27-32,共6页
陆文夫的《美食家》通过描写各具形态的市井民众,反映了1980年代社会转型中世俗化观念建立的曲折,折射了上世纪80年初社会转型历史的丰富性与驳杂性:革命与世俗相互纠缠,最终却沉落于世俗的泥沼,以"平等""高尚"为... 陆文夫的《美食家》通过描写各具形态的市井民众,反映了1980年代社会转型中世俗化观念建立的曲折,折射了上世纪80年初社会转型历史的丰富性与驳杂性:革命与世俗相互纠缠,最终却沉落于世俗的泥沼,以"平等""高尚"为名的对多元趣味的统一合并与尊重差异允许各阶层有自由选择空间构成了革命与味觉的奇妙辩证,嗜好美味的天性遭到革命、政治、文化观念的收编与规训,其实质是对身体本身的贬抑,而对于身体自然感觉的强调,正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家》 世俗 革命 身体
下载PDF
论陆文夫“小巷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8
作者 刘清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构成了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陆文夫颇有特色的"小巷文学",善于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生活,直面现实人生,关注中下层市民的生存和命运,从文化反思的... 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构成了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陆文夫颇有特色的"小巷文学",善于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生活,直面现实人生,关注中下层市民的生存和命运,从文化反思的层面揭示"小巷"人物生存境况和人生悲喜的复杂意蕴,对生命的关切中显现作家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小巷文学 文化反思 生命意识
下载PDF
陆文夫“美食思想”的艺术审美内涵
9
作者 高建国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陆文夫的许多作品,内容涉及美食,但重点不是记录品尝美食的心情与过程,而是将美食当做艺术作品来看待。陆文夫认为,美食创造和美食欣赏是一门艺术活动,应遵循其艺术的审美规律,结合审美主体的文化条件和艺术欣赏的诗意环境,解决美食艺... 陆文夫的许多作品,内容涉及美食,但重点不是记录品尝美食的心情与过程,而是将美食当做艺术作品来看待。陆文夫认为,美食创造和美食欣赏是一门艺术活动,应遵循其艺术的审美规律,结合审美主体的文化条件和艺术欣赏的诗意环境,解决美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而美食接受主体也应投身美食文化的创作与实践中,使美食艺术得到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 文化 艺术 审美
下载PDF
试论《美食家》民国符号的文化寓意
10
作者 高建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5-90,共6页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因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一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作者选用符合历史真实的民国符号,再现特定年代的苏州社会风貌,为塑造美食家形象提供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民国符号中,众多的老牌饭店...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因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一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作者选用符合历史真实的民国符号,再现特定年代的苏州社会风貌,为塑造美食家形象提供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民国符号中,众多的老牌饭店,是苏州传统美食文化的展示平台;石库门的园林庭院,是吴人优雅生活方式的艺术空间;沿街的茶馆、轿车及人们享用的名烟、名表,是民国苏州时尚元素的形象呈现。它们为小说营造了叙事氛围,也是美食家成长的温床和土壤。通过它们,能观照苏州美食文化的精粹与魅力,以及苏州人的精神追求与生存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家》 苏州 文化 民国符号
下载PDF
文体周流:《文赋》理论体系论
11
作者 刘运好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9-38,108,共11页
《文赋》的研究成果积案盈箱。然而,其阐释方法的特殊性,理论内涵的丰富性,概念义界的模糊性,研究角度的多边性,使这一研究对象仍然具有生生不息的理论生命力。《文赋》以文辞和情感、意义和物象的两组二元关系为研究路径,所论之构思、... 《文赋》的研究成果积案盈箱。然而,其阐释方法的特殊性,理论内涵的丰富性,概念义界的模糊性,研究角度的多边性,使这一研究对象仍然具有生生不息的理论生命力。《文赋》以文辞和情感、意义和物象的两组二元关系为研究路径,所论之构思、创作、文本,涉及文学发生、意象生成和文本呈现的全部过程,建构了一个以创作论为核心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应境斯感的构思论、文则文术的创作论、文病文用的文本论是《文赋》的核心内涵;儒玄融贯是《文赋》的思维特征。在传统与时代、创作与接受的交接点上,《文赋》具有独特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文学发生 意象生成 文本呈现
下载PDF
“儒玄揉合”精神下的“文学”理论——陆机《文赋》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雅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9-88,共10页
承继着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遗产,陆机《文赋》为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嶸《诗品》的出现奠立了深厚的基础,可说为六朝整体美学朝向"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方向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然陆机《文赋》之所以... 承继着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遗产,陆机《文赋》为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嶸《诗品》的出现奠立了深厚的基础,可说为六朝整体美学朝向"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方向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然陆机《文赋》之所以会在西晋初期出现,实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意涵,其是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社会情况密切相关的,乃是庶族追求仕进、力求攻文下的产物,可被视为是庶族文士对文学进行想像的理论著述。本文除点明《文赋》与庶族文人"柔顺文明"心态所具有的关联外,更冀以厘清陆机《文赋》审美意识?自儒、玄调和的思想源头。在此基础上,则将进一步点出,陆机在《文赋》中所提出的乃是一种以易、老概念下的"自然"为本的文学本体观,其具现为理论的层次即是:对具有永恒之美的文学特色的阐述;以个人才气为主、注重想像、灵感的创作论;以及尚未超越儒家教化观点的文学功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审美意识 六朝美学 西晋 陆机 文赋
下载PDF
陆机《文赋》道家思想发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昕 《天中学刊》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陆机的《文赋》是文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文赋》中的部分理论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对《文赋》中所蕴涵的道家思想作一探寻无疑是必要的,这对于更好地理解《文赋》的理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日常本能·味觉认同·政治隐喻--陆文夫《美食家》的饮食书写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科苑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5,33,共7页
陆文夫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美食家》,其中对食物意象和饮食行为的着重叙述极具代表性。通过解读文本中的饮食书写,可从日常本能、味觉认同、政治隐喻层面,考察小说饮食叙述的表层和内里,揭示口腹味蕾之上承载的复杂寓意。《美食家》中... 陆文夫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美食家》,其中对食物意象和饮食行为的着重叙述极具代表性。通过解读文本中的饮食书写,可从日常本能、味觉认同、政治隐喻层面,考察小说饮食叙述的表层和内里,揭示口腹味蕾之上承载的复杂寓意。《美食家》中的饮食书写,以沉潜于饮食中的口腹欲望、生存本能为起点,引申出食物与味觉记忆、地域认同之间的关系。小说赋予“吃”以厚重内涵,在饮食消费史与社会发展史的互动、饮食差异与食者身份的对应性关联之中,社会历史与身份政治在最为日常的饮食行为中获得具体化呈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语境和文学场域中,小说极具独创性地将“吃”的问题推到前景,开掘了“由食及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学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家》 饮食书写 文本寓意
下载PDF
“诗缘情而绮靡”说论辩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登勤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32-35,49,共5页
陆机冲破了儒家正统文学观念———“诗言志”的严重束缚 ,高度概括、总结了建安、两晋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形式美方向发展的艺术规律而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是具有深厚美学意义和崭新审美思想的新文学观念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 陆机冲破了儒家正统文学观念———“诗言志”的严重束缚 ,高度概括、总结了建安、两晋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形式美方向发展的艺术规律而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是具有深厚美学意义和崭新审美思想的新文学观念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 《文赋》 诗歌 艺术风格 浮艳文风
下载PDF
《美食家》的荒诞性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丽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1-83,90,共4页
《美食家》是陆文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用近乎调侃的方式回望一段历史,其中表现出明显的荒诞性。《美食家》在总的框架情节荒诞的基础上,在细节、语词等方面都展示了存在的荒诞性,通过各个方面的... 《美食家》是陆文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用近乎调侃的方式回望一段历史,其中表现出明显的荒诞性。《美食家》在总的框架情节荒诞的基础上,在细节、语词等方面都展示了存在的荒诞性,通过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达成了完善的叙事整体。小说中所包含的荒诞性作为真实的荒诞世界在虚构的小说文本中投影的艺术镜像,在荒诞性之下更蕴含着对时代弄人的迷惘,追求人性的真正解放与自由权利的获得等更为深刻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家》 陆文夫 荒诞性
下载PDF
试论《文赋》在文论史上的贡献
17
作者 张强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文赋》是西晋时期陆机文论的代表,它在文论史上有重要的作用:上承曹丕《典论.论文》,下开刘勰的《文心雕龙》,并对后世的文论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文章主要着眼于《文赋》在西晋时代特色的氛围中所体现出的异于前代文论的观点。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灵感
下载PDF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18
作者 曾晨亚 刘玉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苏州杂志》在陆文夫手中共办有100期,这100期取得的成效确是显著的,《苏州杂志》先后获得多项荣誉,侧面也说明陆文夫在创办这份杂志上投注了大量的心血。通过《苏州杂志》,可以把多项与他有关的称谓对照起来:探索者,陆老师,陆"苏... 《苏州杂志》在陆文夫手中共办有100期,这100期取得的成效确是显著的,《苏州杂志》先后获得多项荣誉,侧面也说明陆文夫在创办这份杂志上投注了大量的心血。通过《苏州杂志》,可以把多项与他有关的称谓对照起来:探索者,陆老师,陆"苏州"。作者力图从《苏州杂志》出发,解读陆文夫的这三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苏州杂志》 陆苏州
下载PDF
“以小写大”——论陆文夫《美食家》“宏观着眼,微观落笔”之笔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汀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5期163-164,189,共3页
中篇小说《美食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其对于苏州历史风物、历史变革、人物关系的描写和记录,不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更具有民俗学意义。陆文夫以他独到的"宏观着眼,微观落笔"的小说描写笔法,向读者展... 中篇小说《美食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其对于苏州历史风物、历史变革、人物关系的描写和记录,不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更具有民俗学意义。陆文夫以他独到的"宏观着眼,微观落笔"的小说描写笔法,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生动的苏州市民图。读这部小说虽着力于苏州美食的描写,但我们仍能从陆文夫幽默诙谐的语气中,感受到历史余味留下的苦涩和深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美食家 民俗 故乡食物 历史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对《文赋》的继承和发展(二)——构思与灵感
20
作者 刘莹 陈树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7-38,共2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陆机的《文赋》之间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赋》 刘勰 陆机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