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整风前后的鲁迅艺术学院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思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7,共8页
延安整风成为延安时期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此前此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方针、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迥然不同,清晰地勾勒出战时状态下文学教育的缩影。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社会是典型的现代兵法社会兼战时军事共产主义模... 延安整风成为延安时期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分水岭,此前此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方针、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迥然不同,清晰地勾勒出战时状态下文学教育的缩影。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社会是典型的现代兵法社会兼战时军事共产主义模态,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的性质是政治规约高于文化传承,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追求科学与真理的学术人才,而是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战争的工具。鲁艺也曾探索学院化、正规化的教育之路,但在一个高度政治化和军事化的生存空间里,延安鲁艺及其每个人都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经受着种种考验与变异。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文学系主任何其芳以及教员周立波等人的转变正是典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艺术学院 学院化 延安整风 周扬 何其芳
下载PDF
“延安时期”高校对文艺教育正规化模式的探索及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民权 庞海音 《美育学刊》 2012年第3期74-79,共6页
1940年前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开始探索文艺教育正规化模式,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又对此进行反思。"鲁艺"的正规化探索是形势发展的产物,其结束也是历史的必然。延安"鲁艺"对文艺教育模式的探索为党在新... 1940年前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开始探索文艺教育正规化模式,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又对此进行反思。"鲁艺"的正规化探索是形势发展的产物,其结束也是历史的必然。延安"鲁艺"对文艺教育模式的探索为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办高等教育积累了经验,其缺陷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重现。同时,延安"鲁艺"的正规化探索也为周扬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大学文科教材建设提供借鉴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艺 文艺教育 周扬 反思
下载PDF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申淑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文艺工作者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类院校如何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鲁艺精神,挖掘其中内涵,弘扬时代价值,使之更好地融入艺术类大学...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文艺工作者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类院校如何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鲁艺精神,挖掘其中内涵,弘扬时代价值,使之更好地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新时代艺术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艺音乐文化 艺术类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远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80,共7页
准确把握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是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前提和基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到过延安,以救国的革命理想为指导,并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其基本特征是... 准确把握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是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前提和基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到过延安,以救国的革命理想为指导,并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其基本特征是:来源面广,背景复杂;知识层次高,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思想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初步实现了与工农结合以及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实现了延安各界知识分子的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 延安大学 鲁艺 抗大
下载PDF
鲁艺教育对当下中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厚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39,共4页
鲁迅艺术学院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校,创立以来为民族解放战争、国内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时期的文化宣传与文艺人才培养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鲁艺"的工作情况分创立之初、关门提高、以文艺为武器突破重围... 鲁迅艺术学院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校,创立以来为民族解放战争、国内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时期的文化宣传与文艺人才培养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鲁艺"的工作情况分创立之初、关门提高、以文艺为武器突破重围、转战东北四个历史时期,鲁艺教育经验的总结及其对当下中国艺术教育的启示:艺术教育要正确把握政治与专业的关系;艺术教育中路线问题意义重大;坚持文化自信是艺术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石;要明确受教育者的身份认知;高校多重职能的认知;重视田野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艺教育 人才培养 文化自信 艺术教育
下载PDF
《吕氏家塾读诗记》的编撰、流传及学术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洪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集解体《诗经》注释之作,此书应经过前后两次编撰,流传版本也有不同系统。《读诗记》的编撰特别强调从传统训诂入手,秉承中原文献之传,纠正学术空疏之弊,从汉唐古训、庆历元祐之学到时贤之言,...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集解体《诗经》注释之作,此书应经过前后两次编撰,流传版本也有不同系统。《读诗记》的编撰特别强调从传统训诂入手,秉承中原文献之传,纠正学术空疏之弊,从汉唐古训、庆历元祐之学到时贤之言,皆能兼容并蓄,成就为一部相对客观、全面反映宋代《诗经》学研究成绩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家塾读诗记》 吕祖谦 南宋文学 《诗经》学史 版本学
下载PDF
鲁艺艺术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
作者 高扬 常亮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鲁迅艺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毛泽东主席亲临鲁艺,对鲁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艺术创作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鲁艺在教育计划、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鲁迅艺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毛泽东主席亲临鲁艺,对鲁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艺术创作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鲁艺在教育计划、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放在首位。在政治性原则的指导下,鲁艺的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在其成立初期为抗战的文艺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艺术学院 艺术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出入象牙塔:鲁迅先生与高校的数度因缘
8
作者 汪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先后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高校任教。在京期间,鲁迅先生对教学尽职尽责,为学生仗义执言而险遭缧绁之灾。迫于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的恶化,鲁迅先生离京南下。在厦门大学,鲁迅先生因与顾颉刚、林文庆之间的矛盾...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先后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高校任教。在京期间,鲁迅先生对教学尽职尽责,为学生仗义执言而险遭缧绁之灾。迫于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的恶化,鲁迅先生离京南下。在厦门大学,鲁迅先生因与顾颉刚、林文庆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再次选择出走,另谋它就。在广州中山大学,鲁迅先生亲身经历了动荡时局与新一轮的人事冲突。最终,鲁迅先生放弃高校教师职业,辗转沪上,成为专职作家,完成了自我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高校 执教
下载PDF
“语图共相”与鲁迅小说的图像演绎——以《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为讨论重点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浩浩 潘建伟 《美育学刊》 2021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空间环境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现实指涉,要将之转化成绘画而又要忠实于小说,就需要画家对小说所指涉的现实内容有所把握,也即图像要与语言具备某种"共相"。丰子恺熟悉江南的地域特征与人物特色,又对语言与...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空间环境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现实指涉,要将之转化成绘画而又要忠实于小说,就需要画家对小说所指涉的现实内容有所把握,也即图像要与语言具备某种"共相"。丰子恺熟悉江南的地域特征与人物特色,又对语言与图像这两种符号的基本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努力追求"语图共相",因而他的绘画取得了成功;而其他如刘岘、刘建庵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与小说缺少"共相",往往归于失败。因此"语图共相"的概念可以为以图像演绎具有较强现实指涉的文学文本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共相”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 艺术地理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化创意写作路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炜 《写作》 2021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已逾十年,依然面临着如何中国化的问题,路径探索依然未能清晰可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作为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系统建构的鲁迅文学院研究,还是作为中国化创意写作的文体突破的网络文学相关专业(方向)设置,以及中国化... 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已逾十年,依然面临着如何中国化的问题,路径探索依然未能清晰可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作为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系统建构的鲁迅文学院研究,还是作为中国化创意写作的文体突破的网络文学相关专业(方向)设置,以及中国化创意写作工坊的教学探索的文科实验室建设,无疑都是极为迫切而有意义的,三者既构成了中国化创意写作探索的三个路径,某种程度上也都是对国家新文科建设的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鲁迅文学院 网络文学 文科实验室
下载PDF
东北鲁艺美术部的变迁与新生(1946—1953)
11
作者 刘欣宜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06,113,共7页
东北鲁艺时期(1946—1953)的美术部延续发展了延安文艺精神,并为鲁迅美术学院的成立夯实了基础。本文从东北鲁艺美术部的生成史着手,结合回忆史料,试图通过对“初建与暂时性‘散化’”、“文工团美术组的工作展开”、“复校后的美术部... 东北鲁艺时期(1946—1953)的美术部延续发展了延安文艺精神,并为鲁迅美术学院的成立夯实了基础。本文从东北鲁艺美术部的生成史着手,结合回忆史料,试图通过对“初建与暂时性‘散化’”、“文工团美术组的工作展开”、“复校后的美术部建设”、“美术部向‘正规化’过渡”这四个方面的探求,理析东北鲁艺美术部对延安文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其在新中国美术界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鲁艺 延安文艺精神 美术教育
原文传递
东北鲁艺艺术传统的人民性主题探幽
12
作者 柴亚晶 张燕楠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46,共3页
本文立足于东北鲁艺时期的美术创作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时期美术创作的思想观念、主题价值、题材内涵、艺术表现以及发展演变,认为“艺术为人民”是当时东北鲁艺美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对当时经典美术作品的解析,凝练出规律... 本文立足于东北鲁艺时期的美术创作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时期美术创作的思想观念、主题价值、题材内涵、艺术表现以及发展演变,认为“艺术为人民”是当时东北鲁艺美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对当时经典美术作品的解析,凝练出规律性创作经验,为新时代深入推进“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与实践赓续薪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鲁艺 人民性 主题性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