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编辑出版家的编辑力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银辉 朱宝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章从介绍编辑力入手,探讨了现代编辑出版家在出版物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阶段表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编辑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力、精细审慎的加工力、紧扣读者心理的营销力等。研究目的是为当代各类编辑修炼编辑力... 文章从介绍编辑力入手,探讨了现代编辑出版家在出版物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阶段表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编辑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力、精细审慎的加工力、紧扣读者心理的营销力等。研究目的是为当代各类编辑修炼编辑力提供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力 现代编辑出版家 鲁迅 叶圣陶 巴金 邹韬奋 郑振铎
下载PDF
论以梁实秋为中心的几次翻译笔战 被引量:2
2
作者 管新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53-61,共9页
在我国现代翻译领域,译者之间的笔战是较为惯常的学术现象。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实秋为中心的几次翻译笔战最具典型性。除与鲁迅持续数年的“硬译”“死译”之辩外,他还与傅东华有关于弥尔顿《失乐园》翻译的笔战、与邢光祖有关... 在我国现代翻译领域,译者之间的笔战是较为惯常的学术现象。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实秋为中心的几次翻译笔战最具典型性。除与鲁迅持续数年的“硬译”“死译”之辩外,他还与傅东华有关于弥尔顿《失乐园》翻译的笔战、与邢光祖有关于如何翻译莎剧的笔战、与郑振铎有关于泰戈尔《飞鸟集》翻译的笔战等,且与当时译界聚焦的热点问题高度关切,如直译与意译、语汇的散韵、移植和增删、译者的责任、伦理和规范等问题。这几次翻译笔战有助于翻译活动的规范化,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成熟,值得当下翻译研究者去认真梳理和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鲁迅 傅东华 邢光祖 郑振铎 翻译笔战
下载PDF
《哀挽歌》作者考述
3
作者 汪国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6-87,共2页
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将《哀挽歌》作者定为卢多逊,《全宋诗》卷十八也将其著作权系于卢多逊,这实属误收。其作者应是唐人卢延让,其本来诗名应为《哭李郢端公》。理由如下:一、阮阅编《诗话总龟》中收其诗,诗题为《哭李郢端公诗》,他... 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将《哀挽歌》作者定为卢多逊,《全宋诗》卷十八也将其著作权系于卢多逊,这实属误收。其作者应是唐人卢延让,其本来诗名应为《哭李郢端公》。理由如下:一、阮阅编《诗话总龟》中收其诗,诗题为《哭李郢端公诗》,他生活年代早于《锦绣万花谷》编撰年代;二、《锦绣万花谷》所收为节录,《诗话总龟》则相当完整,并与《全唐诗》卷七一五收录诗题与诗文一致;三、李郢与卢延让生活时代一致,且长卢延让四十岁左右,在时间上存在卢延让哭祭李郢的可能性;四、从诗歌涉及的地点看,符合李郢的人生经历。其舛误具体过程虽难以详明,但《全宋诗》将晚唐卢延让的《哭李郢端公诗》误为宋初卢多逊的《哀挽歌》则是可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多逊 卢延让 《哀挽歌》 作者 考述
下载PDF
论说抗战前左翼文坛对梅兰芳的评价
4
作者 孙玫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59,193,共5页
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梅兰芳早已成为代表中国戏曲艺术的一种文化符号。几十年前,各派、各家关于梅兰芳的种种见解,也早已积淀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今天回顾、清理这笔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当年的... 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梅兰芳早已成为代表中国戏曲艺术的一种文化符号。几十年前,各派、各家关于梅兰芳的种种见解,也早已积淀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今天回顾、清理这笔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当年的梅兰芳和当年的那些论者,全面真实、具体生动地感知当年的那一段历史,包括当年戏曲的历史。文中选取左翼文坛的鲁迅、郑振铎和张庚等人对于梅兰芳的一些评价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京剧 梅兰芳 戏曲批评 鲁迅 郑振铎 张庚 左翼文坛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Wild Grass by Talking to Oneself:Lu Xurf s Yecao through the Lens of Ziyan Ziyu and the Prism of the Past
5
作者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年第2期171-199,共29页
This article mak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acclaimed prose poetry collection Yecao (Wild grass), written between 1924-27, by reading it in conjunct!on with a rediscovered prototype consisting of seven piece... This article mak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acclaimed prose poetry collection Yecao (Wild grass), written between 1924-27, by reading it in conjunct!on with a rediscovered prototype consisting of seven pieces published in Guomin gongbao (The citizen's gazette) between August and September 1919 under the title Ziyan ziyu (Talking to oneself). Lu Xunl baihua prose style had advanced considerably in the interim, but the author discerns a degree of thematic overlap between the two collections,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proposes answers to key questions that have been asked about Yecao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concluding that it is still as fresh and avant-garde a collection to readers today as it was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1881-1936) Yecao Wild Grass CHINESE PROSE POETRY sanwen shi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