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丁香化学诱变的多倍体及其鉴定研究
1
作者 王乐乐 卢晓雨 +1 位作者 关文灵 李叶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获得滇丁香新种质、选育抗性新品种,用不同浓度的氨磺灵溶液浸泡滇丁香种子,以种子下胚轴膨大视为变异株,统计变异率和发芽率,通过形态学观察、气孔观察、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15μmol/L氨磺灵浸泡种子24 ... 为获得滇丁香新种质、选育抗性新品种,用不同浓度的氨磺灵溶液浸泡滇丁香种子,以种子下胚轴膨大视为变异株,统计变异率和发芽率,通过形态学观察、气孔观察、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15μmol/L氨磺灵浸泡种子24 h为滇丁香多倍体诱导最佳方法,变异率达60.1%,发芽率为66.7%,获得2株四倍体植株;25μmol/L氨磺灵诱导24 h,变异率为50%,获得1株八倍体植株。滇丁香变异植株在株高、叶长、叶厚方面均与对照植株呈显著差异,多倍体滇丁香植株株型矮小、叶片畸形较圆润且变厚、叶色较深、叶毛茎毛粗长。多倍体植株气孔的长和宽及保卫细胞的长和宽均显著大于二倍体植株,且气孔密度显著小于二倍体植株。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倍性植株DNA含量近似倍数关系。经染色体计数,滇丁香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4,四倍体植株4n=88。四倍体滇丁香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倍体,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丁香 多倍体诱导 氨磺灵 变异鉴定 染色体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滇丁香的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宏 王雁 +3 位作者 李正红 万友名 刘秀贤 梁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8,共6页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与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花柱二型植物滇丁香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型花植株的单株花序数明显较多,而花冠管和柱头裂片长却明显较短;散粉8 h后,滇丁香的花...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与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花柱二型植物滇丁香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型花植株的单株花序数明显较多,而花冠管和柱头裂片长却明显较短;散粉8 h后,滇丁香的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70%左右,从花药始散粉期至末花期其柱头均具过氧化物酶活性;针型花和线型花的花粉与胚珠比分别为1 641.7±365.84和947.3±194.84,杂交指数均为3。结合套袋实验和传粉观察结果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滇丁香为虫媒花植物,其中针型花和线型花所接受的亲和性花粉分别为异株同型花和异型花提供。滇丁香不仅是形态意义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丁香 花柱二型 针型花 线型花 繁育系统
下载PDF
长花柱型滇丁香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7
3
作者 万友名 李正红 +1 位作者 马宏 刘秀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0-1575,共6页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细胞学压片法,对异型花柱植物滇丁香的长花柱型植株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萌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长花柱型滇丁香具5枚花药,花药4室。(2)花药壁由1层表皮、1层花药内壁、2层中层和1~3层绒毡层...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细胞学压片法,对异型花柱植物滇丁香的长花柱型植株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萌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长花柱型滇丁香具5枚花药,花药4室。(2)花药壁由1层表皮、1层花药内壁、2层中层和1~3层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绒毡层类型为腺质绒毡层。(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不同药室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4)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5)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属于发育正常的两性花。(6)授粉4h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花粉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达(91.8±1.6)%和(93.2±1.1)%,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t=1.585,df=8,p=0.152),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成熟花粉粒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花柱 长花柱型 滇丁香 小孢子 雄配子体
下载PDF
光照和温度对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光飞 苏文华 闫海忠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年第1期14-16,19,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滇丁香(Luculia pincia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丁香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8~10d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7%,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 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滇丁香(Luculia pincia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丁香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8~10d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7%,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种子萌发率.在15~30℃,用250mg/L GA3处理24h能代替光照解除光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丁香 种子萌发 光照 温度 GA3
下载PDF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Luculia pincia Hook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文艺 汪俊松 +1 位作者 杨小生 郝小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501-1505,共5页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cincholic acid-3- O - β - D -xylopyranoside,28- O - β - D -glucopyranosyl ester (1),quinovic acid-28- O - β - D -glucopyranosyl ester (4),and a new phenolic glucoside,4-[4'- O -( 2...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cincholic acid-3- O - β - D -xylopyranoside,28- O - β - D -glucopyranosyl ester (1),quinovic acid-28- O - β - D -glucopyranosyl ester (4),and a new phenolic glucoside,4-[4'- O -( 2',3',5',6'-tetrahydroxy phenyl)- β - D -glucoside]-1-butene (2),along with five known triterpenoid saponins and one phenolic glucosid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n -butanol fraction of the stems of Luculia pinciana Hook.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ulia pinciana triterpenoid saponins phenolic glucosides
原文传递
滇丁香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康文艺 张丽 宋艳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寻找滇丁香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结构,并对活性较强的几个单体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滇丁香的醋酸乙酯部分... 目的:寻找滇丁香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结构,并对活性较强的几个单体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滇丁香的醋酸乙酯部分具有较高的活性,从中分离出5个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莨菪内酯(1),5-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1α,3β,24-三羟基熊果酸(3),熊果酸(4)和齐墩果酸(5),其中化合物4(IC503.3mg·L-1),5(IC502.88mg·L-1)的活性最好,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81.27mg·L-1)。化合物3为竞争性抑制。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丁香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