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干燥条件下污泥传热传质模型开发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查于东 +3 位作者 李增耀 周凌峰 季大鹏 单威伟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9期170-173,共4页
本文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和Richards含水率方程,并在方程中添加水分蒸发率源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间接干燥条件的污泥干燥传热传质模型。通过与水平加热表面污泥干燥实验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能正确反映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实验值吻... 本文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和Richards含水率方程,并在方程中添加水分蒸发率源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间接干燥条件的污泥干燥传热传质模型。通过与水平加热表面污泥干燥实验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能正确反映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实验值吻合度良好。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污泥平均温度、含水率及蒸发速率的变化特性。本文模型研究为开发适用于工程的干燥机优化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燥 传热传质 模型开发 污泥含水率
下载PDF
结晶垢结垢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中良 施明恒 戴锅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1-407,共7页
通过对结晶垢结垢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分析,证明了垢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会对结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提出了考虑垢层表面温度变化的描述结垢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对恒壁温和恒热流条件下的结垢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通过对结晶垢结垢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分析,证明了垢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会对结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提出了考虑垢层表面温度变化的描述结垢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对恒壁温和恒热流条件下的结垢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对恒壁温情况必须考虑垢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导致结垢过程渐近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恒热流情况,垢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很小,可以忽略它所带来的对结垢过程的影响.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模型预测是正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理论模型 传热 传质 结垢
下载PDF
蜂窝式除湿转轮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学军 代彦军 王如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7,共6页
针对蜂窝式除湿转轮的结构特点以及波纹形通道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转轮除湿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用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合理性。分析和讨论了传热传质过程中空气温湿度和干燥剂温度及其含水量的分布情况和特征。数值计算发现:在波... 针对蜂窝式除湿转轮的结构特点以及波纹形通道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转轮除湿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用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合理性。分析和讨论了传热传质过程中空气温湿度和干燥剂温度及其含水量的分布情况和特征。数值计算发现:在波纹形通道内沿再生空气方向存在一条空气含湿量峰值线,该峰值线向出口方向的迁移时间和峰值的大小决定了再生速度和再生效率。为了提高再生效率,应该尽可能加快再生空气含湿峰值向出口处的移动过程,提高其迁移速度,降低迁移时间。最后还对运行参数对再生空气出口含湿峰值的大小及其迁移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转轮 传热传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余热制冷吸附床的一个新传热传质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立志 王莉 王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8-825,共8页
在既考虑吸附剂颗粒内部的传质阻力,又考虑吸附剂颗粒之间的外部传质阻力的前提下,建立了余热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三维非平衡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它包括加热/冷却流体传热模型、换热管传热模型、肋片传热模型、吸附剂颗粒床传热传质模... 在既考虑吸附剂颗粒内部的传质阻力,又考虑吸附剂颗粒之间的外部传质阻力的前提下,建立了余热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三维非平衡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它包括加热/冷却流体传热模型、换热管传热模型、肋片传热模型、吸附剂颗粒床传热传质模型4部分;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求解,获得了吸附床内部的温度演变曲线和性能指标,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床 传热 传质 数学模型 模型 吸附制冷
下载PDF
盘式连续干燥器的传质传热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小龙 蒋家羚 刘宝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47-1052,共6页
建立了盘式连续干燥器内加热盘面物料的传质模型 ,给出了干燥器内料环高度、盘面积料量及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应用颗粒传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导出了每道料环的传热计算公式 ,由该迭代公式可逐步计算出每道料环的出料温度、出料湿含量及... 建立了盘式连续干燥器内加热盘面物料的传质模型 ,给出了干燥器内料环高度、盘面积料量及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应用颗粒传热理论和扩散理论 ,导出了每道料环的传热计算公式 ,由该迭代公式可逐步计算出每道料环的出料温度、出料湿含量及干燥速率 .扩散理论中的惟一经验参数———搅拌参数Nmix,在本模型中可由不同进料工况下的多组实验数据加以确定 .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模型进行计算的实例 ,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误差一般在 2 0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传质模型 传热模型 盘式干燥器
下载PDF
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除湿/再生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代彦军 张鹤飞 俞金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0-515,共6页
分析了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除湿及再生传热传质过程 ,建立了基于实际除湿系统的描述再生和除湿过程的数学模型 ,考虑到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 ,以氯化钙溶液为除湿剂时 ,对气侧和液侧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求解 .计算结果表明 ... 分析了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除湿及再生传热传质过程 ,建立了基于实际除湿系统的描述再生和除湿过程的数学模型 ,考虑到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 ,以氯化钙溶液为除湿剂时 ,对气侧和液侧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求解 .计算结果表明 ,传热传质系数与气流流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 空气 数学模型 氯化钙 除湿 再生 传热 传质 热效应
下载PDF
回转窑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寿生 肖友刚 +1 位作者 雷先明 肖似蹼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8,共6页
将回转窑内的传质过程与对流、辐射、传导三种热交换方式相结合,建立了回转窑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物料温度随喷料量增加而降低,随喷煤量增加而升高。随着物料温度升高,喷料量、喷煤量的变化对物... 将回转窑内的传质过程与对流、辐射、传导三种热交换方式相结合,建立了回转窑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物料温度随喷料量增加而降低,随喷煤量增加而升高。随着物料温度升高,喷料量、喷煤量的变化对物料温度的影响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传热传质过程 数学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刮膜分子蒸馏传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国兵 许春建 周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在对刮膜式蒸馏器蒸发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子蒸馏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液膜温度和浓度在轴向、圆周方向和径向上的三维变化规律,反映了进料温度、浓度和流量以及刮膜器速度等参数对分子蒸馏... 在对刮膜式蒸馏器蒸发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子蒸馏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液膜温度和浓度在轴向、圆周方向和径向上的三维变化规律,反映了进料温度、浓度和流量以及刮膜器速度等参数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适用于恒壁温以及绝热等不同操作情况.分别用龙格 库塔法和平均隐式差分法对头波常微分方程和液膜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该数值方法求解过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膜分子蒸馏器 传质 传热 数学模型 液膜温度 液膜浓度 进料温度 龙格-库塔法 平均隐式差分法
下载PDF
气泡上浮运动与传热传质的耦合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志友 金良安 +1 位作者 何升阳 苑志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针对舰船主机尾气消尾流技术中的气泡上浮运动,分别建立气泡非等温传热、瞬态非平衡传质及其速度、半径等各微分方程,进而构建液体中高温气泡上浮运动的耦合模型。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文献研究比对,获得并分析气泡半径及运动速度的... 针对舰船主机尾气消尾流技术中的气泡上浮运动,分别建立气泡非等温传热、瞬态非平衡传质及其速度、半径等各微分方程,进而构建液体中高温气泡上浮运动的耦合模型。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文献研究比对,获得并分析气泡半径及运动速度的误差值,证明模型能够模拟不同温差的气泡在液体中的上浮过程,并得到气泡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传质加速小气泡消失,使中等气泡半径持续减小,但对大气泡影响微弱;气泡运动初期为迅速的非等温传热过程,随气泡半径增大,热流密度变化幅度及热传导效率均下降;压强对气泡运动影响基本保持不变。三者综合作用使非等温传热初期气泡半径迅速下降。随后大气泡平缓增大;中等气泡缓慢地先减小后增大;而小气泡逐渐溶解在液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运动 传热 传质 运动特性 模型
下载PDF
降膜结晶过程传热传质简化积分模型模拟计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政 张建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本文在对降膜结晶分离过程进行传热传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数学模型。文中按时间先后次序分成若干时间流股,并对每一流股按随体坐标自上而下对传热和传质方程进方积分,其中利用稳态充分发展的传热传质公式计算局部、即时的结晶... 本文在对降膜结晶分离过程进行传热传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数学模型。文中按时间先后次序分成若干时间流股,并对每一流股按随体坐标自上而下对传热和传质方程进方积分,其中利用稳态充分发展的传热传质公式计算局部、即时的结晶量,进一步将不同时间流股所得结晶量叠加即得到结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文中将计算结果与所作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最后利用本文的计算模型进一步对广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一系列有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结晶 传热 传质 积分模型 分离
下载PDF
冷冻干燥升华过程数学模型传热传质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宗和 张赫 张靖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80-484,共5页
提出冷冻干燥升华过程主要由传热控制和传质过程两阶段组成.分析认为升华过程是传热传质的逆过程,并得出该过程的合理工艺条件。
关键词 冷冻干燥 升华过程 传热 传质 干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眼角膜在冻干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惠芬 徐成海 +1 位作者 苏永升 周邵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通过对角膜干燥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能真实描述角膜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角膜的冻干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冻干室内温度约-10℃,压强维持在50Pa左右时,角膜双面冻干所需时间为170min。采... 通过对角膜干燥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能真实描述角膜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角膜的冻干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冻干室内温度约-10℃,压强维持在50Pa左右时,角膜双面冻干所需时间为170min。采用移动网格来追踪升华界面上各节点的参数值,提高了本模型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直观可靠,物理意义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角膜 真空冷冻干燥 传热传质模型 有限元计算
下载PDF
氨法吸收CO_2过程的传热/传质及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民楷 郭印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36-3842,共7页
以氨法吸收CO2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气液两相之间传热/传质及反应模型的区别,对比了RK(rate-based,kinetic),RC(rate-based,chemistry),EK(equilibrium-based,kinetic)and EC(equilibrium-based,chemistry)4种模型对CO2吸收过程中CO2吸... 以氨法吸收CO2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气液两相之间传热/传质及反应模型的区别,对比了RK(rate-based,kinetic),RC(rate-based,chemistry),EK(equilibrium-based,kinetic)and EC(equilibrium-based,chemistry)4种模型对CO2吸收过程中CO2吸收速率、富液碳化度、出口NH3浓度等关键目标参数的预测能力。模拟结果显示,RK模型对氨法CO2吸收过程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引入Murphree效率可修正基于平衡的模型对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的预测,但是需要考虑到Murphree效率因组分而异并能逐级改变的局限。通过对Kinetic反应模型中动力学反应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氨法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主要受下述反应控制:NH3+CO2+H2O→NH2COO-+H3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传质模型 反应模型 CO2吸收 氨水 Murphree效率
下载PDF
加填料饱和器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超 宋华芬 刘春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从水气之间的传热传质原理入手,引入水膜模型,建立加填料饱和器的数学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加填料饱和器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数学模型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加填料饱和器传热传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沿加填... 从水气之间的传热传质原理入手,引入水膜模型,建立加填料饱和器的数学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加填料饱和器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数学模型分析了压力变化对加填料饱和器传热传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沿加填料饱和器高度方向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发现,随着饱和器内工作压力的增大,饱和器出口空气更容易达到饱和,但空气的绝对湿度降低了;并且在整个传热传质过程中,质量一直从水膜传向空气主体,而热量的传递方向则有可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膜理论 加填料饱和器 传热传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单组分液体蒸发传热传质耦合计算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旭海 华敏 +1 位作者 龚红卫 蒋军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在对液体蒸发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液体蒸发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设计了风洞实验台,并通过对液体苯蒸发过程的实验研究,对新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液体蒸发过... 在对液体蒸发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液体蒸发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设计了风洞实验台,并通过对液体苯蒸发过程的实验研究,对新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液体蒸发过程中蒸发质量和液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其预测平均值分别比实验测量值偏大3.5%和3%,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是有利的。而在预测准确度方面,新建模型的预测绝对偏差分别为15%和5%,预测精度较高。最后,对导致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新建模型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传热传质 模型 风洞实验
下载PDF
废轮胎裂解塔内加热盘面的传热传质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龙 刘宝庆 蒋家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7-1201,共5页
针对一种新型立式废轮胎裂解塔,建立了塔内橡胶小块沿盘面运动的传热传质模型,并给出了塔内关键性能参数如料环高度、盘面积料及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应用颗粒传热扩散理论及橡胶裂解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裂解塔内每道料环的出料温度及橡胶... 针对一种新型立式废轮胎裂解塔,建立了塔内橡胶小块沿盘面运动的传热传质模型,并给出了塔内关键性能参数如料环高度、盘面积料及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应用颗粒传热扩散理论及橡胶裂解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裂解塔内每道料环的出料温度及橡胶裂解率的迭代计算公式,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裂解塔的最大处理量.应用该模型对一台中试装置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裂解炉 传质模型 传热模型
下载PDF
环柱状银催化剂内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崇 潘银珍 朱炳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建立了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环柱状银催化剂内复合反应-传质-传热耦合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模型中未引入人为的假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催化剂 数学模型 传质 传热
下载PDF
同时考虑传热和传质因素的降速干燥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明望 奚传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63,共4页
从传热和传质微分方程出发,采用积分近似法,求得了降速干燥速率的计算公式,从中可以很方便地讨论各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降速干燥 干燥模型 干燥过程 传热 传质
下载PDF
板式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模型与解析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旺发 张旭 《现代电力》 2007年第2期56-60,共5页
对热湿交换过程进行质量与能量衡算,建立逆流板式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微分方程组。借鉴Braun的方法,引入空气湿球比热与湿球换热系数,对湿空气饱和线作线性化假设,推导得到了基于空气湿球温度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实测... 对热湿交换过程进行质量与能量衡算,建立逆流板式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微分方程组。借鉴Braun的方法,引入空气湿球比热与湿球换热系数,对湿空气饱和线作线性化假设,推导得到了基于空气湿球温度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实测结果验证了解析解对流体出口温度预测值的准确合理性。分析循环热水温度、喷淋水温度、空气干湿球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空气进口干湿球温度对冷却器性能的影响。该分析模型与解析解可用于预测板式蒸发冷却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 数学模型 解析解 板式蒸发冷却器 湿球温度
下载PDF
蒜苔冻干试验及其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晋陆 吴立业 张俊杰 《粮油食品科技》 1999年第2期27-29,共3页
确定了蒜苔冻干工艺条件,探讨了热烫温度及时间、预冻速率、干燥室及捕水器真空度和温度对制品品质与干燥时间的影响,描述了蒜苔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并计算了蒜苔冻干时间。
关键词 冻干试验 传热传质模型 蒜苔 工艺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