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ate Cretaceous Crustal Magmatism of the Geza Arc Metallogenic Belt in Yunnan Province,and Zircon Ages and Hf Isotopic Evidence of the Porphyry Cu-Mo Mineraliz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 Fucheng LI Wenchang +1 位作者 LIU Xuelong WANG Shuaishu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5-356,共2页
Objective The Geza arc in 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southern Yidun arc,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njiang tectonic-magmatic bel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s a newly discovered copper polymetallic ore-concentr... Objective The Geza arc in 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southern Yidun arc,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njiang tectonic-magmatic bel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s a newly discovered copper polymetallic ore-concentrating district.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he newly discovered Yanshanian porphyry Cu-Mo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superimposed in the Indosinian porphyry copper belt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 The Late Cretaceous Crustal magmatism of the Geza Arc metallogenic belt in Yunnan Province and Zircon Ages and Hf Isotopic Evidence of the Porphyry Cu-Mo Mineralization MO Cu
下载PDF
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
2
作者 薛春纪 赵晓波 +9 位作者 赵云 赵伟策 莫宣学 肖文交 马华东 朱炳玉 Nikolay Pak Bakhtiar Nurtaev 邓军 侯增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9-784,共36页
晚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蕴含着潘吉亚超大陆、规模最大冰期、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以及巨量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信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成矿域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大陆增生区,以晚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显著特色,尤其早二叠世... 晚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蕴含着潘吉亚超大陆、规模最大冰期、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以及巨量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信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成矿域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大陆增生区,以晚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显著特色,尤其早二叠世(270~290 Ma)在中亚成矿域西部天山及邻区巨量金、镍爆发性集中成矿作用,造就出世界第二大金成矿省,形成了超过10000 t金,造就出具有世界特色的造山带岩浆型镍矿集区,形成了包括8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在内的东天山、额尔齐斯、北山3个重要镍矿床集中区,镍资源达250万t,是一次全球罕见的金-镍时间耦合重大成矿事件。文章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大规模成矿的时空分布和基本地质特征,探讨了该重大成矿事件的区域动力学背景和可能成矿机制。研究认为,早二叠世金矿床产于天山古缝合带附近的脆/韧性构造变形带,构成独具特色的大陆变形带金成矿系统,已有成矿理论难以涵盖,含碳碎屑岩系、地块抬升导致的大规模区域变质作用、多来源的流体作用、多期构造活化富集、多种因素耦合叠加等,可能是大规模金成矿的关键条件;早二叠世镍矿床沿天山、北山、阿尔泰地区深大断裂附近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线性展布,是全球造山带镍成矿作用最强烈、发现矿床数量最多的地区,俯冲熔/流体的交代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区域超壳深断裂为玄武质岩浆提供快速运移的通道、壳源物质加入触发硫化物熔离、硫化物与多幕脉动侵位的岩浆反应是造山带岩浆型镍大规模成矿的关键。整体上,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表现为“时间耦合、西金东镍”的时空格局,但大规模成矿的全球和区域动力学背景、金与镍富集机制及成矿响应机理还是未解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大陆变形带金成矿系统 造山带岩浆型镍成矿系统 重大成矿事件 中亚成矿域西部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电气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热液流体演化的指示
3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13 位作者 林彬 李发桥 孙渺 祁婧 崔浩 王梦蝶 熊妍 傅渊慧 张忠坤 杨征坤 姚晓峰 谢金玲 陶刚 杨欢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38,共16页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 【研究目的】角岩作为甲玛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矿热液的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赋矿围岩,但角岩中的电气石成因不明,对于进一步理解成矿过程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详细的钻孔编录、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电气石的成因,并探讨其对岩浆热液流体演化过程的启示。【研究结果】电气石在甲玛角岩中较为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4类:Tur-I,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的电气石;Tur-Ⅱ,石英+电气石±黄铁矿脉;Tur-Ⅲ,电气石±黄铁矿±黄铜矿脉;Tur-Ⅳ,团斑状电气石±黄铁矿;其中前3类电气石较发育环带结构。不同产状电气石均具有较为宽泛的Al_(2)O_(3)、Fe/(Fe+Mg)和Na/(Na+Ca)比值,属于碱基亚类镁电气石和黑电气石,替代机制为^(X)□Al(NaMg)_(-1)、Fe^(2+)Mg_(-1)和Fe^(3+)Al_(-1)。【结论】不同产状电气石发育复杂的环带结构,且成分变化极大,表明其是岩浆热液流体和地层流体不同程度混合造成的,且岩浆热液流体与还原性的角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可能在甲玛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甲玛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结构和成分信息记录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细节信息,为完善成矿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岩浆热液演化 斑岩成矿系统 甲玛铜多金属矿 冈底斯成矿带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
下载PDF
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岩浆岩成矿特征研究
4
作者 苏晓静 陈芳 +1 位作者 邱军强 李莉娜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18-21,26,共5页
安徽北淮阳成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成岩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广泛发育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化。通过对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域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发现该区域上白垩纪早期成矿作用以Au... 安徽北淮阳成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成岩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广泛发育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化。通过对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域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发现该区域上白垩纪早期成矿作用以Au、Ag、Pb、Zn等矿种为主,与之相关的岩浆作用为高钾钙碱和钾玄岩系列的火山岩和侵入岩;而白垩纪晚期的成矿作用以Mo成矿为主,与之相关的岩浆作用主要为碱性深成岩。北淮阳地区进行勘察找矿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白垩纪晚期的(石英)正长岩-花岗斑岩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成矿带 岩浆岩 成矿特征 成矿规律
下载PDF
东昆仑古生代镁铁质岩浆镍钴成矿条件——希望沟地区超镁铁质岩C-He-Ne-Ar同位素制约
5
作者 李思奥 包亚文 +5 位作者 梁慨慷 高旭 许瑶 张铭杰 李立武 李中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68,共16页
东昆仑造山带广泛发育古生代以来的镁铁质岩浆作用,不同的镁铁质岩浆在镍钴关键金属成矿潜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希望沟地区出露的玄武岩及406.9Ma和270.7~264.9Ma两期镁铁-超镁铁质岩的Ni-Co成矿规模不同,是对比认识镍钴富集成矿条件差... 东昆仑造山带广泛发育古生代以来的镁铁质岩浆作用,不同的镁铁质岩浆在镍钴关键金属成矿潜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希望沟地区出露的玄武岩及406.9Ma和270.7~264.9Ma两期镁铁-超镁铁质岩的Ni-Co成矿规模不同,是对比认识镍钴富集成矿条件差异的理想地区。本文测定了超镁铁质岩单矿物中流体挥发份的稀有气体和碳同位素组成,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释出CO _(2)和CH4的δ^(13)C值变化范围大,δ^(13)CCO _(2)和δ^(13)C_(CH4)位于有机质热裂解成因及地壳值的范围内,δ^(13)C_(CH4)值具有I型有机质来源特征,CH4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组成随碳数呈正序及局部反序的分布特征,3He/4He与40Ar/36Ar指示大气饱和流体与大陆地壳端元,3He/4He与δ^(13)CCO _(2)揭示Ⅰ型沉积有机质与蚀变洋壳。3He/4He与4He含量负相关表明放射性成因4He~*的大量积聚,扣除掉4He~*后含镍钴成矿的406.9Ma岩体的3He/4He值达1.8Ra,揭示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大陆地壳和沉积有机质可能来自围岩的沉积有机质热裂解组分,Ⅰ型沉积有机质、蚀变洋壳及大气饱和流体揭示岩浆地幔源区的俯冲洋壳板片携带再循环地壳组分。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地壳混染比例(32%)高于夏日哈木矿床,不是制约硫化物饱和熔离镍钴成矿的条件,270.7~264.9Ma岩体低的Ni-Co含量及成矿规模可能与深部岩浆房硫化物的熔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镍钴成矿条件 稀有气体同位素 碳同位素 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扎多嘎尔穷勒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地质意义
6
作者 邓金火 《江西科学》 2024年第4期784-788,共5页
以西藏康托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成果为基础,论述了改则县扎多嘎尔穷勒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找矿意义等进行了初步讨论。成矿岩体是一个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成矿围岩主要为... 以西藏康托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成果为基础,论述了改则县扎多嘎尔穷勒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找矿意义等进行了初步讨论。成矿岩体是一个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成矿围岩主要为岩屑砂岩、白云质灰岩。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铜金矿成因属岩浆热液型。含钙质蚀变碎屑岩是形成本矿床的围岩,而花岗闪长岩为成矿母岩,断裂构造活动是含矿气水溶液运移、沉淀的场所,岩浆-热液活动是成矿的必要条件。该铜金矿的发现为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两侧寻找铜金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型 铜金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找矿潜力 西藏
下载PDF
Regional Metallogenesis of the Chang'an Gold Ore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Evidences from Fluid Inclusions and Stable Isotopes 被引量:10
7
作者 CHEN Yue LIU Junlai +2 位作者 TRAN My Dung LI Yongchao BING Ming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01-1414,共14页
The Chang'an gold ore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Ailaoshan metallogenic belt.The ore bodies are preserved in fractured Ordovician sedimentary clastic rocks.The gold-bearing mi... The Chang'an gold ore deposit in western Yunnan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Ailaoshan metallogenic belt.The ore bodies are preserved in fractured Ordovician sedimentary clastic rocks.The gold-bearing minerals occur dominantly in sulfide-quartz veins.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ng'an gold ore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epithermal gold mineralization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200℃and 280℃at a shallow crustal level.The mineralizing fluids have intermediate to low salinity(6%-18%) and low densities(0.72-1.27 g/cm^3).The ore minerals haveδ^(34)S in a range from -13‰to 3.57‰,concentrated from -2.06‰to 3.57‰with an average of 1.55‰.The ^(206)Pb/^(204)Pb,^(207)Pb/^(204)Pb and ^(208)Pb/^(204)Pb values are 18.9977-19.5748,15.7093-15.784,39.3814-40.2004 respectively.These isotope data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mixed crustal and mantle sources.The Chang'an gold ore deposit and Tongchang Cu-Mo deposi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ge of formation.They have similar sources of mineralizing elements and identical ore-forming metal elements,and show a close relationship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of mineralization.The two deposits constitute an epithermal-porphyry -skarn type Cu-Mo-Au mineralization system in the Tongchang-Chang'an area,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enozoic high-K alkaline magmat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Eurasi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Ailaoshan metallogenic belt high potassic alkaline magmatism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Western Yunnan
下载PDF
喜马拉雅成矿带嘎波锂矿铌铁矿族矿物学特征及对岩浆-热液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7 位作者 郭伟康 张海 张林奎 董随亮 周利敏 李应栩 焦彦杰 石洪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50,共17页
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库拉岗日穹窿东北端,是最近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含矿伟晶岩主要赋存在库拉岗日穹窿滑脱系的大理岩中,成矿元素以锂为主,共生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本文对锂辉石伟晶岩脉中铌铁矿族矿物开... 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库拉岗日穹窿东北端,是最近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含矿伟晶岩主要赋存在库拉岗日穹窿滑脱系的大理岩中,成矿元素以锂为主,共生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本文对锂辉石伟晶岩脉中铌铁矿族矿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背散射电子成像和能谱元素面扫描分析。岩相学研究表明锂辉石伟晶岩中铌铁矿族矿物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正向条带结构、反向条带结构、韵律环带结构和复杂结构4种类型。铌铁矿族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成分特征,有效记录了锂辉石伟晶岩形成演化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于正岩浆阶段的末期,形成铌铁矿族矿物核部,成分相对均一,没有环带的晶体,以富Nb和Fe为特征;第二阶段,对应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早期,形成铌铁矿族矿物的正向条带结构、反向条带结构和韵律环带结构,以Nb、Ta、Fe、Mn元素含量周期性变化为特征;第三阶段,对应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晚期,该阶段形成铌铁矿族矿物的复杂结构,以大量富Ta和富Mn流体交代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铌铁矿族矿物内部结构对揭示锂辉石伟晶岩的形成过程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铌铁矿族矿物 花岗伟晶岩 稀有金属 岩浆-热液过渡 库拉岗日穹窿 喜马拉雅成矿带
下载PDF
Petrogenesis and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Fertile Porphyry in Non-arc Porphyry Mineralization:A Case from Habo Porphyry Cu-Mo Deposits,SW China 被引量:1
9
作者 ZHANG Aiping ZHENG Yuanchuan +4 位作者 SHEN Yang Qi Qunjia WANG Zixuan WU Changda WANG L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69-485,共17页
The Habo deposit is a typical porphyry Cu-Mo deposit in the Ailaoshan–Red River metallogenic belt.Ore minerals in the Habo deposit typically occur as veins in the monzonite porphyry.Zircon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 The Habo deposit is a typical porphyry Cu-Mo deposit in the Ailaoshan–Red River metallogenic belt.Ore minerals in the Habo deposit typically occur as veins in the monzonite porphyry.Zircon U-Pb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monzonite porphyry formed at 35.07±0.38 Ma.The monzonite porphyr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_(2),Al_(2)O_(3),K_(2)O and Na_(2)O contents,with A/CNK ratios ranging from 0.97 to 1.02.All samples exhibit fractionated REE patterns,characterized by high(La/Yb)N ratios(9.4–13.6,average of 11.2).They show adakite-like geochemical features,high Sr concentrations(627–751 ppm,average of 700 ppm),low Y concentrations(15.13–16.86 ppm,average of 15.81 ppm)and high Sr/Y values(39.5–47.4,average of 44.3).These samples have high initial^(87)Sr/^(86)Sr ratios(0.7074–0.7076)and negativeεNd(t)values(-5.1 to-3.7),whereas the zirconεHf(t)values range from-2.2 to+0.4,suggesting that the monzonite porphyry was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 thickened juvenile lower crust.The oxygen fugacity,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amphiboles,shows?NNO values ranging from+1.65 to+2.16(average of 1.94)and lg(fO_(2))ranging from-12.72 to-11.99(average of-12.25),indicating that the monzonite porphyry has high oxygen fugacity.Zircons have high Ce^(4+)/Ce^(3+)ratios(29.29–164.24,average of 84.92),with high?FMQ values ranging from+0.50 to+1.51(average of 0.87)and high lg(fO_(2))values ranging from-14.72 to-12.85(average of-14.07),which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oxygen fugacity of the magma was high.The dissolved water content of the Habo monzonite porphyry is 9.5–11.5 wt%,according to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zircon-saturation thermometry(692–794°C)and the mineral phases(amphibole,no plagioclase)in the deep magma chamber.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we propose that the high oxygen fugacity and high water content of magma played key roles in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Habo and other Cu-Mo-Au deposits in the Ailaoshan–Red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c oxidation state water content monzonite porphyry Habo porphyry Cu-Mo deposit Ailaoshan-Red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29
10
作者 祝向平 陈华安 +6 位作者 刘鸿飞 马东方 李光明 黄瀚霄 张红 刘朝强 卫鲁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4-548,共15页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位于西藏北部,是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第一个斑岩铜矿。多不杂斑岩铜矿内有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和最晚期的闪长玢岩侵位,其中第二期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是多不杂矿床的主要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多不杂矿床三期斑岩的锆石U-P...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位于西藏北部,是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第一个斑岩铜矿。多不杂斑岩铜矿内有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和最晚期的闪长玢岩侵位,其中第二期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是多不杂矿床的主要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多不杂矿床三期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斑岩在120Ma集中侵位。较早侵位的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均具有高Sr低Y的特征,(87 Sr/86 Sr)i值0.7057~0.7062和0.7059~0.7064,εNd(t)值为较小的负值(-2.5^-1.7和-6.2^-4.0),第二期花岗闪长斑岩的εHf(t)值为3.7~7.5,显示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属于类埃达克质岩石,可能起源于新生下地壳角闪岩相,有幔源物质混入。最晚侵位的闪长玢岩与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化学特征类似,但具有富钠特征,其MgO、Y、Yb等含量相对较高,可能表明闪长玢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源区相同,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多不杂斑岩铜矿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末期,可能产出于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多不杂 斑岩铜矿 多龙矿集区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岩浆演化
下载PDF
华东地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邢光福 洪文涛 +3 位作者 张雪辉 赵希林 班宜忠 肖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1590,共20页
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铜、铁、钼、金、银、铀、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产的产业基地。本文系统总结了华东地区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等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燕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提出燕山期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可划... 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铜、铁、钼、金、银、铀、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产的产业基地。本文系统总结了华东地区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等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燕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提出燕山期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晚两期四个阶段。(1)燕山早期早阶段(180~165Ma),以I型花岗岩及埃达克质岩石为主,主要分布在钦杭结合带东段以及武夷山成矿带的闽西南坳陷区内,形成一系列斑岩型及矽卡岩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其中埃达克质岩是俯冲板块挤压环境下加厚(或拆沉)下地壳重熔的产物;(2)燕山早期晚阶段(165~140Ma),以S型花岗岩以及钨锡、铌钽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南岭成矿带,另有少量非埃达克质I型花岗岩;(3)燕山晚期早阶段(145~120Ma),为区域由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转换期,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所导致的大规模伸展背景下,产生了S型与I-A型花岗岩共生的局面,其中S型火山-侵入杂岩与火山热液型铀铅锌矿床关系密切;在钦杭结合带东段一线出现A型花岗岩以及伴生的钨锡铌钽矿化,其年龄(135~125Ma)略晚于S型火山-侵入杂岩,在武夷山地区岩石类型则以I型为主,并与矽卡岩型以及石英脉型钨锡铁钼矿有关;(4)燕山晚期晚阶段(120~90Ma),在强烈的伸展背景以及俯冲带向洋迁移作用下,成岩成矿事件集中在武夷山以东的沿海地区,以出现晶洞花岗岩、过碱性花岗岩等高温、浅成、高分异花岗岩类为特征,但金属成矿作用则大多与富钾的I型花岗岩类有关,在多个矿集区内形成大量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钦杭成矿带和武夷成矿带之间的成岩-成矿时空差异性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及基底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岩浆活动 成矿带 燕山期 华东地区
下载PDF
安徽贵池地区燕山期岩浆岩与铜金钼成矿关系:来自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晓勇 古黄玲 +6 位作者 严志忠 吕启良 段留安 邓江洪 朱永胜 汪梅生 赵德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44-463,共20页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统研究了贵池地区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与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对抛刀岭金矿、乌石金及多金属矿、朱家冲金矿、铜山铜...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统研究了贵池地区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与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对抛刀岭金矿、乌石金及多金属矿、朱家冲金矿、铜山铜矿等多金属矿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各岩体的地球化学属性,并对贵池地区斑岩型矿床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其成矿专属性。将贵池地区成岩成矿时间划分为两期:第一期是140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为早白垩世(燕山早期),主要与铜金矿床有关;第二期是125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主要与钼(铜)矿床(化)有关。这两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包括高钾钙碱性、碱性两个成岩系列,岩石类型以中酸性—酸性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矿集区的成矿作用类似。将地质标志、地球物理标志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结合,建立了该区找矿标志,从而有助于区内金、银(铅锌)及铜钼等金属矿成矿理论的丰富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燕山期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岩浆岩 埃达克岩 贵池地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华安 祝向平 +6 位作者 马东方 黄瀚霄 李光明 李玉彬 李玉昌 卫鲁杰 刘朝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3-1611,共19页
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波龙矿床发育3期花岗闪长斑岩,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是波龙矿床的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波龙矿床3期斑岩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 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波龙矿床发育3期花岗闪长斑岩,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是波龙矿床的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波龙矿床3期斑岩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3期斑岩在119~120Ma集中侵位。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的(87Sr/86Sr)i值分别为0.70562~0.70711和0.70567~0.70850,εNd(t)分别为-4.0^-3.1和-8.0^-2.4,εHf(t)值分别变化于2.5~6.9和3.3~6.9之间,表明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起源于新生的下地壳;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但其具有较高εNd(t)值(-0.7^-0.2)和εHf(t)值(1.3~12.2),可能表明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起源于下地壳,但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波龙斑岩铜金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末期,其成岩-成矿可能与洋壳俯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龙斑岩铜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岩浆演化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原地和异地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2 位作者 张智宇 庞振山 李大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11,共13页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根据矽卡岩岩浆就位位置的不同可将岩浆矽卡岩分成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两类,相应地将岩浆矽卡岩矿床分成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两类。两类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在地质产状上,原地矽卡岩岩体常与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紧密伴生而分布在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上,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没有冷凝边和烘烤边,但常能见到因同化混染作用不彻底而留下的围岩残留体(多已变质成角岩或大理岩)。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异地矽卡岩岩体常分布在断裂带或地层虚脱带中,附近一般没有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其紧密伴生,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有冷凝边和烘烤边,有时能见到气孔构造以及石榴石或透辉石堆积岩,但见不到围岩残留体。同时,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但两者明显不同。原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侵入岩体经矽卡岩往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出现侵入岩、同化混染侵入岩、富铁矽卡岩、富钙矽卡岩、同化混染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反映同化混染作用逐渐减弱,而异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矽卡岩体中央往两边依次出现中粗粒矽卡岩和中细粒矽卡岩,反映随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结晶速度逐渐降低。在矿物组成上,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包含钙铁榴石、钙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而异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几乎全是钙铁榴石,辉石全是钙铁辉石。在地球化学方面,相对于原地矽卡岩,异地矽卡岩明显富集W、F、Rb、Be、Fe,而亏损Al、Sr、Ba、Cu、Pb、Zn、Cr、Co、Ni等元素。在岩相学上,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大多具有自形等粒结构,其中大多能见到熔融包裹体,但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和辉石更为自形且常发育良好环带,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异地矽卡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矿床类型上,原地矽卡岩可与铜矿床和铁矿床等各种矿床伴生,而异地矽卡岩一般只与铁矿床伴生。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是由矽卡岩岩浆分别在原地和异地发生冷却结晶作用形成的,而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是由原地矽卡岩岩浆和异地矽卡岩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熔离出的矿浆和分异出的热液经过冷却结晶和交代蚀变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 被引量:65
15
作者 周涛发 王世伟 +4 位作者 袁峰 范裕 张达玉 常印佛 Noel CWHITE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88,共18页
陆内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发现对斑岩成矿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陆内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发育多个重要的斑岩型矿床,如铜山口Cu-Mo矿床、鸡冠嘴Cu-Au矿床、白云山Cu矿、城门山Cu-Mo矿床、武山Cu-Mo矿... 陆内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发现对斑岩成矿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陆内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发育多个重要的斑岩型矿床,如铜山口Cu-Mo矿床、鸡冠嘴Cu-Au矿床、白云山Cu矿、城门山Cu-Mo矿床、武山Cu-Mo矿床、丰山洞Cu-Au矿床、丁家山Cu矿、洋鸡山Au矿、沙溪Cu-Au矿床、冬瓜山Cu-Au矿床、舒家店Cu矿床和安基山Cu矿床等。本文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斑岩型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含矿斑岩、脉体特征和围岩蚀变)、成岩成矿年代、成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和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讨论和试图阐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于燕山期陆内造山过程,成矿斑岩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149~105Ma之间,进一步可以分为早、中、晚三阶段:149~135Ma、133~125Ma和123~105Ma,三阶段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成矿带中的断隆区,早阶段(149~135Ma)和晚阶段(123~105Ma)多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化,中阶段(133~125Ma)矿化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斑岩型矿床的含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大部分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为源自富集地幔的岩浆和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混合的产物,源自富集地幔的基性岩浆对成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混入使得混合岩浆富水、硫和金属(Cu、Au)等。进一步通过与岩浆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对比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一般不发育高级泥化岩帽(advanced argillic liithocaps)以及浅部的高-中硫矿化蚀变系统,含矿岩浆源区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与岩浆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成岩成矿作用 成岩成矿模式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陆内环境
下载PDF
广西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24
16
作者 付伟 柴明春 +3 位作者 杨启军 韦龙明 黄小荣 冯经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36-4150,共15页
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 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I)出现含子矿物型、CO2-H2O型及H2O型包裹体类型组合,而主成矿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变化为相对单一的H2O型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H、O同位素(δD值介于-59‰^-41‰,δ18O H2O值介于-5.47‰~4.00‰)和流体包裹体成分指示,初始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分异热液,但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天水热液的掺入比例显著增大。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2.3‰~4.3‰,指示矿化剂S主要来自于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体系。矿石铅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92~18.794,207Pb/204Pb比值为15.648~15.864,208Pb/204Pb比值为38.909~39.580,数据分布呈线性趋势,且正好落入岩浆铅和地层铅之间,构成一条混合线,它指示了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岩浆源和地层源的混合属性。野外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佛子冲矿床的发育与燕山晚期(106Ma)的花岗斑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该期岩浆作用在矿区内导致了强烈的热液流体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效应。河三和古益两个矿区的矿化类型有所不同,前者代表了产在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而后者代表了远离斑岩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二者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以Pb-Zn为主矿种的岩浆热液流体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 钦杭成矿带 佛子冲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吕劲松 张雪辉 +3 位作者 孙建东 张勇 武彬 骆学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5-3658,共24页
钦杭成矿带东段处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其特殊的构造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可分为"两期四阶段":... 钦杭成矿带东段处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其特殊的构造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可分为"两期四阶段":早期早阶段(180~160Ma)主要形成I型花岗岩,早期晚阶段(160~145Ma)形成I型、S型花岗岩,晚期早阶段(145~125Ma)以形成S型花岗岩为主(136Ma之后开始形成A型花岗岩),晚期晚阶段(125~100Ma)主要形成A型花岗岩。以东乡-德兴I型花岗岩带为岩浆活动中心,总体经历了从西往东,从I型→S型→A型的演化过程。按成矿专属性,将I型花岗岩分为两种类型:I_1型花岗岩以形成铜(金)铅锌铁多金属矿床为特色,I_2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钼矿;将S型花岗岩分为三类:S_1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锡钼矿床,高分异的S_2型花岗岩形成铌钽矿,S_3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铅锌银铀矿床;A型花岗岩则具备I型、S型两种花岗岩的成矿特征。与岩浆作用一致,成矿作用也是连续的,可分为相应的"两期四阶段"。成岩成矿的时空演化过程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动力条件变化的控制,导致不同部位的基底地层发生熔融,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东段 燕山期 成岩成矿规律 构造背景 岩浆起源
下载PDF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宣华 王志宏 +2 位作者 杨农 陈正乐 韩淑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189-202,共14页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网状脉矿床和一系列石英脉型矿脉,构成了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个端元形成的成矿系列,但以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位于中石炭世灰岩与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具有独特的矽卡岩型Cu-Au-Mo矿化组合,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根据本研究进行的锆石SHR I MP定年结果,主要与次要成矿期年龄分别为335±2Ma和308±10Ma。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地堑复向斜内局部发育的鞍状背斜顶部,部分富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闪长岩与铜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铜含量可高达1%以上;其次,花岗闪长岩与铜矿化的关系也较为密切,铜含量可达0.2%以上。萨亚克矽卡岩型铜矿田铜保有储量约为57.5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构造-岩浆活动 成矿模式 萨亚克矿田 巴尔喀什成矿带
下载PDF
额尔古纳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38
19
作者 徐贵忠 边千韬 王艺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92,共9页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著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著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特别是燕山期沿得尔布干等北东向深断裂发生了大陆裂谷作用和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使之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铜钼矿床和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在空间上构成“三层楼”结构。本文阐明了额尔古纳造山带成矿作用的重要地质因素,表明成矿作用是多期复杂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深断裂带 成矿模式 构造演化 铜矿床
下载PDF
太行—燕辽地区燕山期造山过程、岩浆源区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邓晋福 冯艳芳 +4 位作者 刘翠 肖庆辉 苏尚国 周肃 高延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3-633,共11页
太行—燕辽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燕山期(J-K)Au-Mo-Pb-Zn-Ag-Cu-Fe金属成矿带和重要煤田分布区。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区18个金属矿床以及相关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选取了其中10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作为成矿作用的近似年龄,以及运用4... 太行—燕辽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燕山期(J-K)Au-Mo-Pb-Zn-Ag-Cu-Fe金属成矿带和重要煤田分布区。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区18个金属矿床以及相关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选取了其中10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作为成矿作用的近似年龄,以及运用4个煤田的已有的相关地层的时代,在已有的岩浆-构造事件序列的框架基础上,扩展提出该区岩浆-沉积-构造-变质-成矿事件序列的初步框架。进而,讨论造山过程,岩浆源区与成矿作用的可能成生联系。前造山幕—初始造山幕(J1)和后造山幕(K12)比较宁静的构造和湿热环境为煤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环境。同造山幕的大量岩浆活动为金属矿床形成提供重要背景。早期造山幕(J2)伴随古老下地壳的熔融,生成以安山质为主的岩浆活动和伴生以Au为主成矿作用。峰期造山幕(J3),陆壳升温达峰值,导致上地壳岩石大规模熔融作用,形成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入,伴生以Mo为主的成矿作用。晚期造山幕(K11),"过热的"上部地壳开始降温,壳幔深部的镁铁质岩浆更多地喷出和侵入,伴生以Fe矿床的形成,同时,新形成的侏罗纪下地壳熔融,伴生Cu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 太行—燕辽造山带 岩浆-沉积-构造-变质-成矿事件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