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结核不同手术入路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广森 才晓军 +3 位作者 田斌 崔继东 李宏伟 靳青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回顾2001年6月~2011年6月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结核病灶清除和脊柱稳... 目的观察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回顾2001年6月~2011年6月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结核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性重建,随访3~36个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手术治愈率、复发率、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3种术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畸形矫正度方面: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而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在术后矫形角度丢失方面,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后路<单纯前路;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医疗总费用方面,单纯后路<单纯前路<前后联合入路。结论 3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前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从短期的临床研究结果看,后入路手术优势更明显、更具可选择性,而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腰椎 手术入路 病灶清除
下载PDF
有限切口在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好源 林金堆 +2 位作者 陈峰嵘 龚灏 简国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7,I0001,共4页
[目的]讨论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中采用有限切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4例严重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不是常规采用高于伤椎二位肋骨的胸腹联合切口,而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骨折块及破裂后... [目的]讨论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中采用有限切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4例严重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不是常规采用高于伤椎二位肋骨的胸腹联合切口,而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术前通过X线平片、CT和/或MRI扫描来确定骨折的类型、脊髓受压情况等,确认导致脊髓神经压迫或损伤的致压物来自硬膜囊前方的椎体碎骨折块及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作为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结果]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34例,均无术中并发症,出血量300—800ml,平均600ml,手术时间120—150min。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有限的胸腰段骨折前路入路操作技术,可减少对患者肺功能的严重影响,减轻前路手术创伤,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前路手术 骨折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丹燕 陈楚琴 +2 位作者 郭丹铃 洪少鸣 蚁璇 《现代医院》 2007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关键环节。方法对102例施行胸椎及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能顺利完成,医护配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器械准备齐...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关键环节。方法对102例施行胸椎及腰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能顺利完成,医护配合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器械准备齐全,正确选用椎体钉;手术配合默契敏捷;为患者术前抽自体血备术中回输或术中应用血液回收装置是应对手术大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用血安全。以上这些都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前路手术 术中配合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本丹 胡奕山 +2 位作者 张育峰 钟志刚 邱雪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入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入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次,包括详细的症状体征记录,X线片检查,部分病人行CT检查。与既往胸腰段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7例(资料完整)行历史对照。[结果]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感觉平面下降8~18cm3例,而且分别在术后4、8、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病人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对照组7例术后腰间榨感及腰背痛完全消失仅1例,感觉平面全部无下降,1例于术后8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双下肢肌力均无恢复,肌张力均明显升高。[结论]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对缓解术前腰背痛及腰间束榨,减轻肌张力增高及稳定脊柱有一定效果,但感觉平面的下降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前路手术 完全性瘫痪 骨折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瘫痪病人 完全性 肌张力增高 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宝虎 邬博来 +1 位作者 马智敏 吴乐彬 《中医正骨》 2021年第8期16-22,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23例...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23例(单侧入路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31例(双侧入路组)。男16例,女38例。年龄55~91岁,中位数71.5岁。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椎体压缩侧凸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①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后1周,单侧入路组骨水泥弥散系数低于双侧入路组[(17.12±5.14)%,(28.07±3.29)%,t=51.740,P=0.001]。②椎体压缩侧凸角。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4.107,P=0.074);2组患者椎体压缩侧凸角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8.371,P=0.241);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椎体压缩侧凸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428.107,P=0.000);2组患者椎体压缩侧凸角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2组的下降趋势完全一致(单侧入路组:23.17°±3.51°,10.84°±2.53°,10.77°±2.61°,10.75°±2.70°,10.71°±2.73°,F=532.236,P=0.000;双侧入路组:25.08°±2.78°,9.70°±1.81°,9.67°±2.17°,9.69°±2.28°,9.69°±2.32°,F=219.463,P=0.000)。③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805,P=0.005);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8.963,P=0.014);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94.152,P=0.000);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单侧入路组:(8.1±2.1)分,(3.2±0.5)分,(2.7±0.5)分,(2.9±0.5)分,(3.1±0.4)分,F=414.275,P=0.000;双侧入路组:(8.3±1.6)分,(2.9±0.4)分,(2.4±0.4)分,(2.2±0.4)分,(2.0±0.4)分,F=374.551,P=0.000];术前及术后1个月,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17,P=0.714;t=5.271,P=0.410);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单侧入路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均高于双侧入路组(t=6.711,P=0.033;t=10.724,P=0.018;t=11.254,P=0.022)。④ODI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127,P=0.007);2组患者ODI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16.788,P=0.038);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17.438,P=0.000);2组患者ODI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单侧入路组:(39.04±3.79)分,(17.28±2.73)分,(14.78±1.17)分,(17.41±1.18)分,(16.94±2.23)分,F=379.616,P=0.000;双侧入路组:(35.08±2.78)分,(16.47±2.69)分,(15.34±2.56)分,(13.55±2.07)分,(12.74±1.57)分,F=307.398,P=0.000];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2组患者ODI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3,P=0.548;t=13.127,P=0.109;t=18.074,P=0.074);术后12个月、24个月,单侧入路组ODI评分均高于双侧入路组(t=18.981,P=0.021;t=21.279,P=0.014)。结论:相较于单侧椎弓根入路PKP,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侧方压缩性骨折,能更好地促使骨水泥弥散、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胸腰椎功能,但二者在纠正椎体侧凸畸形方面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胸椎 腰椎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入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上胸段脊柱病变的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皓 陈宗雄 +5 位作者 陈昱 王万宗 彭青强 陈建乐 赵磊 郑旭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前、后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上胸段脊柱病变56例,其中肿瘤27例,结核23例,陈旧性外伤6例,分别经前、后路病灶切除减压、植骨,大部分(48例)辅以内固定。随访6~48个月。结果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 目的观察比较前、后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上胸段脊柱病变56例,其中肿瘤27例,结核23例,陈旧性外伤6例,分别经前、后路病灶切除减压、植骨,大部分(48例)辅以内固定。随访6~48个月。结果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例术后发生乳糜漏,4例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所致一过性声音嘶哑,4例出现一过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呃逆症状。48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例于1个月后双侧肺炎死亡,2例局部肿瘤复发,2例局部结核复发,1例肿瘤细胞全身转移死亡。均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结论对上胸段脊柱病变正确选择应用前、后入路手术可暴露病变部位,彻底清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 脊柱病变 前路 后路 手术 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幼玲 陈妙华 +1 位作者 黄旭华 林本丹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患者均行前路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随访1-5年。结果 22例患者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患者均行前路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随访1-5年。结果 22例患者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3例感觉平面下降8-18cm,而且分别在术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患者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各种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的基础;病情观察和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体位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前路手术 完全性瘫痪 护理
下载PDF
前入路减压伤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8
作者 李伟 潘显明 +1 位作者 邓少林 廖冬发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前入路减压伤椎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后突的椎体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于伤椎及其上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 目的前入路减压伤椎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后突的椎体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于伤椎及其上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前入路减压
下载PDF
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9
作者 尹宗生 胡勇 +1 位作者 李鸿 王伟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 目的:评价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前入路减压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晓陇 尚平 +3 位作者 温月凤 杨俊龙 李建新 李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1.4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9±0.6分,Cobb角20.1°±3.5°,累及T11椎体5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12例,L2椎体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9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6±0.8分,Cobb角19.8°±4.1°,累及T11椎体8例,T12椎体13例,L1椎体13例,L2椎体2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87.4±5.3)%和(96.4±2.8)%;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86.7±6.5)%和(96.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75.0±18.1min、140.0±40.7ml及85.0±25.2m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93.0±15.7min、230.0±35.5ml及160.0±43.5m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1、2、3周时的疼痛VAS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3.6±0.5、2.9±0.5及1.5±0.4分,后中入路组分别为4.9±0.6、4.1±0.6及2.8±0.4分,术后1周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3周时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入路 疗效
下载PDF
胸腰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预防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朝晖 吕国华 王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95年5月-2006年12月,共有464例患者在我院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结核279例,骨折76例,肿瘤56例,其他疾病53例。回顾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 目的:分析胸腰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95年5月-2006年12月,共有464例患者在我院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结核279例,骨折76例,肿瘤56例,其他疾病53例。回顾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共有60例患者发生与胸腰椎前路手术相关的围手术期并发症76例次,包括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臂丛神经损伤、心力衰竭、双下肢血栓形成、胸腔出血、结核脓肿形成、褥疮、泌尿系感染、外周神经功能异常、脊髓损伤、死亡等17种,发生率为12.9%,死亡率为0.43%,多数与术中及术后处理不当有关。结论:胸腰椎前路手术虽然能解决许多过去难以完成的问题,但是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不能忽视。熟练的手术操作,正确完善的术后处理是预防胸腰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胸椎 腰椎 前入路 手术
下载PDF
3种不同手术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明锋 蒋晖 +2 位作者 潘育强 戴龚成 丁辉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0期16-22,共7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后正中入路组、经皮入路组及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5例。3组患者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手...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后正中入路组、经皮入路组及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每组45例。3组患者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骨折。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测量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Cobb角,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后行动能力与生活能力。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当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①一般结果。3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6±0.85)cm,(2.11±0.56)cm,(12.13±3.94)cm,F=206.542,P=0.000;(94.87±9.32)min,(66.72±8.49)min,(53.58±9.97)min,F=180.208,P=0.000;(114.87±14.32)mL,(81.29±11.17)mL,(67.23±9.81)mL,F=189.815,P=0.000;(10.17±2.47)d,(7.38±1.88)d,(6.08±1.69)d,F=47.207,P=0.000;(5.85±1.17)个月,(5.16±1.02)个月,(4.30±0.89)个月,F=25.429,P=0.000]。经皮入路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后正中入路组短(P=0.000,P=0.000,P=0.002;P=0.000,P=0.000,P=0.000),术中出血量均较后正中入路组少(P=0.000,P=0.000)。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经皮入路组短(P=0.000,P=0.000,P=0.000),术中出血量较经皮入路组少(P=0.000)。经皮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较后正中入路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短(P=0.000,P=0.000),后正中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较椎旁肌间隙入路组短(P=0.000)。②疗效评价结果。术前3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ODI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2.15±7.31)%,(61.88±7.45)%,(62.54±6.97)%,F=0.094,P=0.910;22.15°±1.77°,21.88°±1.55°,21.68°±1.38°,F=0.970,P=0.382;(35.62±2.32)%,(36.37±2.57)%,(35.98±2.11)%,F=1.155,P=0.318]。术后3个月,3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ODI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87±5.49)%,(89.91±4.63)%,(93.38±4.57)%,F=34.192,P=0.000;7.55°±1.13°,6.43°±1.19°,5.69°±1.05°,F=28.234,P=0.000;(5.25±1.33)%,(4.53±1.17)%,(3.82±1.12)%,F=15.711,P=0.000]。经皮入路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较后正中入路组高(P=0.000,P=0.000),伤椎后凸Cobb角均较后正中入路组小(P=0.000,P=0.000),ODI均较后正中入路组低(P=0.008,P=0.000);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较经皮入路组高(P=0.000),伤椎后凸Cobb角较经皮入路组小(P=0.002),ODI较经皮入路组低(P=0.004)。③安全性评价结果。术前,3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0.87±21.32)单位·L^(-1),(162.41±22.57)单位·L^(-1),(161.53±20.97)单位·L^(-1),F=0.057,P=0.944;(100.79±18.31)ng·mL^(-1),(103.19±17.37)ng·mL^(-1),(101.89±15.97)ng·mL^(-1),F=0.218,P=0.804;(108.38±18.77)单位·L^(-1),(111.36±16.35)单位·L^(-1),(113.81±17.08)单位·L^(-1),F=1.095,P=0.337]。术后当天,3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2.77±57.73)单位·L^(-1),(254.39±42.53)单位·L^(-1),(251.08±44.62)单位·L^(-1),F=63.193,P=0.000;(240.55±25.49)ng·mL^(-1),(192.53±19.63)ng·mL^(-1),(189.39±20.17)ng·mL^(-1),F=76.981,P=0.000;(190.55±21.43)单位·L^(-1),(163.23±19.19)单位·L^(-1),(160.33±20.21)单位·L^(-1),F=31.292,P=0.000]。经皮入路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项指标均较后正中入路组低(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而这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8,P=0.456,P=0.487)。后正中入路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内固定断裂1例,经皮入路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内固定断裂1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内固定断裂1例;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918)。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虽然椎旁肌间隙入路切口长度较长,但采用该入路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较经皮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更有利于椎体高度和脊柱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侧前方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烁 党小伍 贺西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4-907,912,共5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根据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的内固定原理及植入要求在30例胸腰段椎骨标本上标出进钉点、进钉方向,并测量、观察其与周围易识别骨性标志的关系,为手术中测... [目的]探讨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根据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的内固定原理及植入要求在30例胸腰段椎骨标本上标出进钉点、进钉方向,并测量、观察其与周围易识别骨性标志的关系,为手术中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提供参考;根据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X线片及CT片,结合理论进钉点、进钉方向及内固定要求推算出螺钉、钢板长度、撑开高度及植骨块长度等指标的理论值作为术中使用的参考值,并在术中利用易识别骨性标志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根据术中测量及术中或术后X线片评价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钢板长度、撑开高度及植骨块长度等理论指标的准确性。[结果]术中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容易、准确、可靠;术前测量指标与术中、术后测量指标基本一致;60例患者术后脊柱结构、功能恢复良好,手术疗效满意。[结论]该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科学、实用,对保证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成功植入,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钉板系统 围手术期 侧前方入路
下载PDF
上胸椎病变行前路手术的探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溯 陈丽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2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上胸椎病变前路不同手术途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高位胸椎病变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途径,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协助戒炯及有效的呼吸锻炼,术后加强体位、胸腔引流、呼吸道等护理。结果囚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均未... 目的探讨上胸椎病变前路不同手术途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高位胸椎病变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途径,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协助戒炯及有效的呼吸锻炼,术后加强体位、胸腔引流、呼吸道等护理。结果囚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均未卅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25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根据胸椎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及内同定简易可靠来选择相应的手术途径及切除方式,且做好同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使患者平稳恢复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病变 前路手术方式探讨 护理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力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方法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54例严重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采用左侧经胸膜后、或胸腹联合切口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如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结果]54例中,43例...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方法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54例严重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采用左侧经胸膜后、或胸腹联合切口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如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结果]54例中,43例椎体近解剖复位,11例复位良好。无感染、无胸膜粘连和断钉等并发症,全部椎体间骨性融合。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前路入路安全可靠,对脊髓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重建脊柱稳定性好,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胸椎 腰椎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国忠 应永生 +1 位作者 俞春生 刘丙根 《中医正骨》 2018年第8期29-35,共7页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Ovid、Spinger Link、Elsevier、CNKI、万方建库至2017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Ovid、Spinger Link、Elsevier、CNKI、万方建库至2017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前路组)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后路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初检出2794篇相关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7篇;6篇文献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6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1篇为随机对照研究文献;8篇文献NOS评价分数为8分,5篇文献为7分;共涉及1190例患者,其中前路组576例、后路组6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角丢失度数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MD=-2.08,95%CI(-39.59,35.43);WMD=-35.50,95%CI(-103.16,32.16);WMD=0.69,95%CI(-2.06,3.43);WMD=0.15,95%CI(-0.44,0.73)];前路组的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角度明显小于后路组[WMD=-2.14,95%CI(-3.22,-1.06)],植骨融合时间短于后路组[WMD=-0.21,95%CI(-0.35,-0.07)],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后路组[OR=1.67,95%CI(1.02,2.72)]。结论:与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相比,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更好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且并发症少,但其植骨融合时间比前路手术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手术入路 清创术 骨移植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前后入路的选择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区杰雄 李启中 陈铭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损害程度。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复发,后入...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损害程度。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复发,后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Cobb角改善显著优于前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C级2例,其余均为D或E级,前入路组A级1例,B级1例,C级2例,其余均为D或E级,两组术后Frankel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结核 手术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52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前路组与后路组。其中前路组25例,采取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27例,采取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52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前路组与后路组。其中前路组25例,采取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27例,采取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予以>1年随访,并记录两组Cobb角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其远期疗效,并总结分析手术适应证。结果:两组随访期间皆采取X线片检查胸腰椎骨折愈合情况,皆显示骨折获骨性愈合,两组术后椎体前、椎体后皆有一定提高,同时术后Cobb角皆有一定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灵活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处理,能提高骨性愈合,同时能提高椎体前与椎体后,并改善Cobb角,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手术适应证 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成人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郑超 伍骥 +7 位作者 黄蓉蓉 初冬 赵旭红 虞攀峰 尚咏 李松林 崔玉明 范恒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4,共6页
目的 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骨折,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总结前路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并伴有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患者28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 目的 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骨折,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总结前路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并伴有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患者28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S)功能评分和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影像学指标测量Cobb后凸角和伤椎单位前缘高度,CT矢状位测量椎管狭窄指数.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7.7个月.术前平均椎管狭窄指数45.4%,终末随访为3.8%.患者终末随访时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Cobb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2.9°降至终末随访时10.4°(P<0.05).伤椎单位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0.3 mm抬高至终末随访时38.7 mm.ODI、VAS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分别平均降低38.4分和7.3分(P<0.05),术后与终末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IS运动、感觉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分别平均增加23.0分和30.7分(P<0.05).无内固定失败. 结论 前路手术具有直视下手术、椎管减压充分、后凸畸形矫正、融合率高、固定节段短、早期康复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胸椎 腰椎 前路
原文传递
胸腰椎前路手术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本丹 钟志刚 +2 位作者 邱雪立 胡奕山 张育锋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1-683,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术中和术后出现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 ,提出处理对策。方法 本组前路手术 3 8例 ,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片及CT检查 ,将术前、术后资料加以对比 ,观察术后影像学检查中存在减压不彻底的位置及固定钉的长度、方向...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术中和术后出现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 ,提出处理对策。方法 本组前路手术 3 8例 ,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片及CT检查 ,将术前、术后资料加以对比 ,观察术后影像学检查中存在减压不彻底的位置及固定钉的长度、方向欠佳等问题 ,并在术中详细记录出血量、减压范围等 ,找出术中存在问题。 结果 本组减压不彻底 3例 ,术中出血过多 8例 ,术中硬脊膜破裂 5例。椎体钉位置方向及长度欠佳 18例 ,术后轻度脊柱侧凸 3例。 结论 术前详细阅读CT片、仔细测量、充分术前准备及麻醉配合、术中显露良好、操作耐心细致、及时止血等均是避免出现问题的对策。应在椎体减压前打入螺栓 ,以保证螺钉位置及方向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损伤 胸腰椎 前路手术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