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the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Spine in Standing in Younger Gener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Tomonori Kenmoku Takane Suzuki +14 位作者 Nobuyasu Ochiai Tatsuki Ebata Genyo Miyajima Naoshige Nagura Mitsufumi Nakawaki Ryo Tazawa Sho Hiramatsu Hironori Yamazaki Yu Sasaki Takeshi Yamaguchi Eiko Hashimoto Kenji Onuma Naonobu Takahira Kazuhisa Takahashi Masashi Takas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1期337-344,共8页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posture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spinal sa...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posture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spinal sagittal alignment in standing posture in younger generation. Methods: Subjects included 57 females and 32 males (average age, 29.9 ± 5.7 years). All subjects were 20s or 30s. Spinal curvature was assessed using SpinalMouse. The subjects were also divided into a normal group (VAS zero group) and a pain group by VAS 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Student’s t-test.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 < 0.05. Results: The normal group and pain group included 29 and 60 subject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location of pain, thirty-one subjects felt neck pain, 50 felt pain above the scapula, and 17 felt pain between the thoracic spine and scapula. Thoracic kyphosis and lumbar lordosis in the pa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p = 0.013 and p = 0.020, respectively). Thoracic kyphosis in subjects with neck pain or pain above scapul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bjects without pain (p = 0.0075 and p = 0.025, respectively). Lumbar lordosis in subjects with pain above the scapula or interscapul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bjects without pain (p = 0.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spine Thoracic KYPHOSIS lumber LORDOSIS
下载PDF
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崔尚斌 刘少喻 苏培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采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8.2±3.2岁(25~32岁),术前平均病程... 目的 :探讨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采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8.2±3.2岁(25~32岁),术前平均病程为16.3±5.7个月(7~24个月)。峡部裂节段均位于L5。术后3个月、1年时进行随访,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行X线、CT等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L5/S1椎间活动度变化及椎间不稳发生率变化情况,并评价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0±24.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0±15ml。平均随访18.5±5.0个月(12~24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3±2.5分,ODI为(67.0±15.1)%;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3.0±1.2分和(17.2±4.5)%,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时分别为1.0±0.6分和(9.1±5.3)%,较术后3个月时进一步改善(P<0.05)。术前L5/S1间隙活动度为13.1°±2.1°,存在腰椎不稳或小于Ⅰ度滑脱者共15例(83.3%,15/18);术后1年时分别为9.3°±1.6°和2例(11.1%,2/18),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时随访患者峡部裂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治疗L5椎弓峡部裂具有创伤小、对神经干扰少、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提高椎间稳定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Smiley FACE rod固定系统
下载PDF
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内固定手术镇痛效果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鸿 韩彬 +2 位作者 王军 冯艺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内固定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组,每组各20例。诱导前帕瑞昔布钠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内固定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组,每组各20例。诱导前帕瑞昔布钠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术毕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00μg+欧贝8 mg+0.9%NaCl稀释至200 ml,无背景剂量,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单次注射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2、24、36、48、60 h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分别记录术后2、24、48、72 h的疼痛评分,24、48、72 h的舒芬太尼用量、睡眠质量评分,使用镇痛泵期间的恶心评分和术后72 h切口总引流量。结果术后2 h,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分别为(2.20±0.61)分和(3.21±0.71)分,帕瑞昔布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825,P=0.000);术后48 h,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2.05±0.76)分和(2.85±0.75)分,帕瑞昔布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351,P=0.002);其余各时点2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无显著性差异[(54.8±18.2)μg vs.(53.2±14.2)μg,t=0.310,P=0.758;(97.4±30.3)μg vs.(108.6±19.8)μg,,t=-1.384,P=0.174];术后72 h,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166.2±18.7)μg vs.(139.8±37.6)μg,t=2.810,P=0.008〕;手术日帕瑞昔布钠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572,P=0.010);2组恶心评分和切口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钠可以改善腰椎内固定手术的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腰椎 镇痛
下载PDF
后路腰椎减压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旭 吴健雄 +3 位作者 姚侠 林伟巍 虞雪融 申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索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泵用药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且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泵的病人,根据术后第一个24 h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分为低镇痛药量组... 目的:探索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泵用药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且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泵的病人,根据术后第一个24 h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分为低镇痛药量组(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low dose,PCA-L)和高镇痛药量组(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high dose,PCA-H),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麻醉相关资料,并对镇痛药量偏大的病人资料进行归因分析。结果:高镇痛药量组(PCA-H)病人,年龄偏小,体重偏轻,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偏低,ASA分级偏低,应用胶体液的比例偏大(P均<0.05);两组病人性别、身高、手术时间、吸入/静脉麻醉、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速度、是否泵注右美托咪定、异体血输注量、自体血输注量、出血量、晶体液量无显著差异。年龄小于65岁是镇痛药量较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BMI、年龄、ASA分级和术中输入胶体液可能会影响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其中年龄<65岁是导致用药量偏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管减压术 病人自控镇痛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非侵入性腰椎屈伸运动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饶根云 戴克戎 汤荣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研究应用电视X线动态摄影和计算机图形重建技术,建立了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可对脊柱的总体和各活动节段作非侵入性动态观检。通过对44例正常人腰椎主动屈伸运动测定,取得一组正常参数值。并将本法试用于21例腰腿痛患者。结果表明:... 本研究应用电视X线动态摄影和计算机图形重建技术,建立了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可对脊柱的总体和各活动节段作非侵入性动态观检。通过对44例正常人腰椎主动屈伸运动测定,取得一组正常参数值。并将本法试用于21例腰腿痛患者。结果表明:腰椎屈伸活动时,L_(1~2)角活动度和平移量最小,分别为12.57°和2.1mm;L_(4~5)角活动度和平移量最大,分别为18.42°和3.7mm。正常人腰椎各节段屈曲活动度和平移量比伸直活动时大,每5~6°屈伸活动伴有1mm平移。正常人男、女之间在屈伸活动时,各节段活动度和平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各年龄组之间的活动度和平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法在精度、可重复性、无创伤性、可分节段性检测和可发现一些“潜在”运动学异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有较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 运动学 X线摄影 测量技术 腰腿痛
下载PDF
胸腰椎椎弓根钉置入导向器的设计及应用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枭冶 曹盛俊 廖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4-557,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椎弓根钉置入导向装置,以期减少椎弓根钉置入的失败几率。方法:术前CT扫描拟置钉椎体,确定椎弓根轴线。右侧以导向器辅助钻孔,左侧徒手钻孔。钻孔后孔内置克氏针,椎弓根环绕钢丝,摄正侧位X线片,评价其准确程度。结果:...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椎弓根钉置入导向装置,以期减少椎弓根钉置入的失败几率。方法:术前CT扫描拟置钉椎体,确定椎弓根轴线。右侧以导向器辅助钻孔,左侧徒手钻孔。钻孔后孔内置克氏针,椎弓根环绕钢丝,摄正侧位X线片,评价其准确程度。结果:导向器组36个椎弓根有2个椎弓根(5.6%)穿破,徒手组36个椎弓根有8个椎弓根(22%)失败。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新型导向器,能明显降低下胸椎及腰椎椎弓根钉置入中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置入导向器 设计 实验 安全性 CT扫描
下载PDF
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雪松 张烽 +3 位作者 陈向东 赵剑 朱鸣镝 王以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5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5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经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内固定组的平均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都较正常组和滑脱组增加。其数值和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滑脱组数值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腰椎的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较滑脱时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或超过腰椎生理正常状态,满足对手术固定后即刻稳定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术 动态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动态腰椎X线摄片辅助运动椅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纯 徐明智 +6 位作者 胡勇 胡海珍 赵红 王利娟 云文科 谢小波 崔红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1期34-35,62,共3页
目的:获得患者腰椎椎体的连续运动影像,实时、准确跟踪椎体运动,实现将腰椎X线影像作为腰椎病患者综合治疗、康复效果的量化依据。方法:结合电子、机械应用技术,设计合理的腰椎X线扫描辅助运动椅整机方案。包括转动机构及转动速度、角... 目的:获得患者腰椎椎体的连续运动影像,实时、准确跟踪椎体运动,实现将腰椎X线影像作为腰椎病患者综合治疗、康复效果的量化依据。方法:结合电子、机械应用技术,设计合理的腰椎X线扫描辅助运动椅整机方案。包括转动机构及转动速度、角速度控制系统。结果:实际应用时该运动椅转动速度精确可控,运行安全、可靠。结论:应用此辅助运动椅进行腰椎X线影像扫描时,可以获得腰椎椎体连续运动影像,实现腰椎在被动模式下的生物力学评估,准确诊断腰椎椎体病变,避免了误诊或漏诊,从而为腰椎椎体病变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与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运动影像 运动椅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延兵 郑伟东 +2 位作者 李亮 赵云鹤 张奥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582-583,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行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结果:经2-8年随访,所有患者... 目的:回顾分析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行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结果:经2-8年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满意率达86.7%。结论: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在保证脊柱稳定性的同时,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腰椎 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下腰椎节段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大巍 房清敏 +4 位作者 孙兆忠 仲江波 王光林 耿晓鹏 邢建强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7-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减少动脉出血的方法。方法显微镜下解剖观测21具成人尸体的下腰椎节段动脉(lower lumbar segmental artery,LLSA)的起点至横突前的走行、分支、外径及其与椎间孔及横突前区的关系。结果LLSA出现率差异较大;... 目的探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减少动脉出血的方法。方法显微镜下解剖观测21具成人尸体的下腰椎节段动脉(lower lumbar segmental artery,LLSA)的起点至横突前的走行、分支、外径及其与椎间孔及横突前区的关系。结果LLSA出现率差异较大;腰3节段动脉(L3A,下同)和腰4节段动脉(L4A,下同)椎体侧方走行较恒定,腰5节段动脉(L5A,下同)走行变异较大;L3A及L4A主干及其分支多分别行于L3椎弓根外侧缘(71.43%)和L4/5椎间孔上1/3处(62.07%);在横突前区,L3A和L4A的横突前支多分别由横突间隙上1/3内侧斜向外下达中1/3外侧(60%)及由上1/3向下达下1/3处(58.33%)。结论重视处理腰椎体侧方、椎间孔附近及横突前区的动脉是减少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动脉 解剖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蜀华 田江华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 :通过 2 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 ,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 14 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 ,对比观测... 目的 :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 :通过 2 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 ,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 14 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 ,对比观测环行减压和单纯椎板减压的效果。结果 :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有相对固定关系 ,L1脊神经到L5脊神经逐渐增粗 ,它们在冠状面上虽可向对侧移位但不超过中线。环行减压组有 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结论 :胸腰段骨折行环行减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脊神经 ,避免过分牵拉加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 解剖特点 实验 环行减压 椎板减压
下载PDF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建勋 李新春 +1 位作者 孙翀鹏 钟志伟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itized rad 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 lti-scale im age contrast am...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itized rad 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 lti-scale im age contrast amp 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Z=-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 腰椎侧位 X线摄影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金红 叶炜 +4 位作者 肖计文 朱学芳 杜娟 赵卫兵 姚盛来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观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超声引导下双侧L3横突水平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进行其他操作。观察指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5个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与麻醉、镇痛、神经阻滞的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25.09±3.00)μg明显少于对照组(28.51±5.30)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T5时点VAS评分、补救镇痛例数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腰椎后入路手术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VAS评分,优化麻醉质量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入路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K1水平与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利涛 荣雪芹 +1 位作者 郑庆玲 吕海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血清维生素K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标准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量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和30名绝经后健康对照女性的血清维生素K1水平。检测腰椎(1~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血清维生素K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标准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量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和30名绝经后健康对照女性的血清维生素K1水平。检测腰椎(1~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组血清维生素K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血清维生素K1浓度与腰椎BMD呈正相关(R=0.545,P=0.003);绝经后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K1浓度与腰椎BMD呈正相关(R=0.513,P=0.009)。维生素K1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8%(截止值:0.853 ng/mL);维生素K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奇数比为18.88。结论维生素K1与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女性 腰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与徒手置钉在腰椎椎弓根钉置入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非燃 董乐乐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置钉与徒手置钉在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因腰椎疾患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导板组及徒手置钉组各18例,导板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置钉与徒手置钉在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因腰椎疾患行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导板组及徒手置钉组各18例,导板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徒手置钉组则由术者根据影像学及解剖学资料徒手置钉,患者术后采用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置钉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导板组共置入螺钉94枚,置钉准确率为70.21%(66/94),徒手置钉组置入螺钉96枚,置钉准确率为83.33%(80/96),导板组置钉准确率低于徒手置钉组(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与螺钉置入有关的血管、神经等并发症;导板组与徒手置钉组置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视觉疼痛(VAS)评分,徒手置钉组低于导板组(P<0.05),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徒手置钉组高于导板组(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置钉准确率低,置钉时间与徒手置钉组无差异,现阶段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置钉帮助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性化 导航模板 腰椎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诗成 潘磊 +2 位作者 黄必留 薛厚军 刘青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椎间...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椎间孔镜组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2~57岁,平均(42.80±10.32)岁。小切口组4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7~69岁,平均(47.20±11.29)岁。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VAS 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和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01±7.54)min 和(75.35±10.25)min,术中出血量为(20.35±6.99)mL 和(65.50±13.55)mL,手术切口大小为(1.25±0.30)cm 和(5.50±1.55)cm,术后1年 JOA 评分为(22.75±4.25)分和(23.45±3.91)分。PTED 组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少于小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JOA 值、VAS 评分和ODI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孔镜 小切口 腰椎
下载PDF
利用自制电动旋切式经皮腰椎间盘摘除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仕诚 滕皋军 郭金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 CT 或 MRI 证实,并测量得穿刺点距棘突旁开距离(BC),进针角度(a)。手术器械采用自制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手术方式取侧卧位局麻下侧后方穿刺法。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其中74个 LS_1椎间盘穿刺均用直套管针未... 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 CT 或 MRI 证实,并测量得穿刺点距棘突旁开距离(BC),进针角度(a)。手术器械采用自制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手术方式取侧卧位局麻下侧后方穿刺法。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其中74个 LS_1椎间盘穿刺均用直套管针未在髂骨翼钻孔而全获成功.116例(65.9%)获显效,32例有效(17.7%),33例无效(18.2%)。我们认为:①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适应证范围可放宽;②本文提出实用的穿刺参数测量精确定位法。③实际操作时进针角度(a)应宁小勿大;④多个腰椎间盘突出可在同一次手术中进行治疗:⑤并发症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摘除器 X线机 介入疗法
下载PDF
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向东 殷震宇 王素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5例因腰腿痛在本院行腰椎MRI检查的中老年患者,统计各型Modic改变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在椎间盘节段中的发生率,分析Modic改变与腰... 目的 探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5例因腰腿痛在本院行腰椎MRI检查的中老年患者,统计各型Modic改变在中老年腰腿痛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在椎间盘节段中的发生率,分析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退变、腰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老年腰腿痛患者中Modic改变分型为Ⅱ型的患者所占比率最高,Modic改变发生率最高的腰椎间盘位置为L5 ~S1.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越高,Modic改变发生率越高.腰椎不稳定患者发生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腰椎稳定患者.腰椎稳定者中腰椎曲度异常患者Modic发生率明显高于腰椎曲度正常患者.结论 中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以Ⅱ型多见,其与腰椎稳定性及腰椎曲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腰椎间盘 MODIC改变 稳定性 腰椎曲度
下载PDF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附620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武荣 韩宏明 +2 位作者 高永华 韩志江 杨喜银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4期181-183,共3页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CT诊断的重要性。材料与方法:回顾与分析62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L5—S1,其CT表现典型、多样,分辨清楚,诊断明确。结论: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其准...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CT诊断的重要性。材料与方法:回顾与分析62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L5—S1,其CT表现典型、多样,分辨清楚,诊断明确。结论: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其准确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 X线计算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Osteoblastoma Mimic Failed Back Surgery
20
作者 Juan F. Blanco Susana Gomez-Castro +1 位作者 Ruth Lopez-Gonzalez Juan C. Paniagua 《Surgical Science》 2011年第3期127-129,共3页
A 44 year-old women with persistent back and irradiate pain after discectomy in L5-S1 lumbar level presented a osteoblastoma in L4-L5 level. The osteoblastoma mimic a failed back surgery. S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 A 44 year-old women with persistent back and irradiate pain after discectomy in L5-S1 lumbar level presented a osteoblastoma in L4-L5 level. The osteoblastoma mimic a failed back surgery. S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removing the tumour with instrumented posteroalateral fusion. This case warns people that a new disease (such as a tumour in this case), irrelevant to the original one, may happen simultaneously even if the original one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eated and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previous disease or surgical failure and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BLASTOMA lumber spine Surgery Back Pain DISC HERNI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