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便蛋白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系统构建及其对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
1
作者 李静 殷丽霞 +4 位作者 张敏 夏勇生 左芦根 刘牧林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4-1880,共7页
目的基于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系统构建粪便人源性蛋白诊断体系,并评估其对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CRC)患者70例为CRC组、结直肠腺瘤(CRA)患者42例为CRA组,以及同... 目的基于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系统构建粪便人源性蛋白诊断体系,并评估其对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CRC)患者70例为CRC组、结直肠腺瘤(CRA)患者42例为CRA组,以及同期健康对照(HC)受试者38例为HC组。收集各组受试者粪便,使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粪便总蛋白,通过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分析3组受试者粪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源性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甲壳素酶-3样蛋白1(CHI3L1)和补体成分3a(C3a)的水平差异;收集受试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MP-9、RBP4、CHI3L1和C3a联合以及CEA和CA19-9联合对CRC、CRA、CRC和CRA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两种组合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CRC组患者粪便中MMP-9、RBP4、CHI3L1和C3a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P<0.05),CRC组粪便中MMP-9和CHI3L1水平显著高于CRA组(P<0.05),但是RBP4和C3a在CRC和CRA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CRC患者外周血中CEA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和CRA组(P<0.05),但是CRA组和H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RBP4、CHI3L1和C3a联合诊断CRC的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100.0%,联合诊断CRA的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9.5%,联合诊断CRC和CRA的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7.4%。Z检验比较分析显示,粪便蛋白MMP-9、RBP4、CHI3L1和C3a联合诊断CRC,CRA以及CRA和CRC的效能显著优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P<0.05)。结论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粪便人源性蛋白RBP4、MMP-9、CHI3L1、C3a对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具有价值且优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早期诊断 粪便蛋白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
下载PDF
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测定人血清CEA、AFP和HBsAg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玮 李明 +2 位作者 吴英松 李妙艳 何蕴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9,114,共6页
【目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体夹心法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测定。【结果】同时检测CEA、AFP... 【目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体夹心法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测定。【结果】同时检测CEA、AFP和HBsAg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2~200ng/mL、0.022~55U/mL、0.26~1000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90pg/mL、0.013U/mL、0.24ng/mL,批内变异系数(CV)<9%,批间CV<14%。检测CEA、AFP、HBsAg的灵敏度分别为96.4%、95.8%、92%,特异度分别为95.6%、94.2%、100%,准确度分别为96%、95%、96%。其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之间呈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该方法仅需1!L标本,3h即可完成检测。【结论】液相芯片技术具有可联合检测多项指标、高通量、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微球悬浮阵列技术 luminex 肿瘤标志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25-231,共7页
液相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被喻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型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灵活、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众多优点,可用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平台。本文简要介绍其原理、优点,并对该技术在基础... 液相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被喻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型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灵活、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众多优点,可用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平台。本文简要介绍其原理、优点,并对该技术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luminex xMAP技术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进展及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铮铮 吕火烊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生物芯片技术是对生命体海量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重要手段,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生物芯片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分析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较多不足。液相芯片技术因其所有反应都在... 生物芯片技术是对生命体海量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重要手段,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生物芯片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分析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较多不足。液相芯片技术因其所有反应都在液相中完成,是集微球编码技术、液流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 检验医学 组织芯片 激光技术 蛋白芯片 基因芯片 编码技术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红艳 建芬 +2 位作者 肖春红 陈盈(综述) 喻海忠(较)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676-677,共2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1-2]各种生物芯片。 液相芯片是在20世纪90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xMAP技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具有新型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芯片技术 国内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生物芯片 流式细胞技术 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体 基因表达谱 组织芯片 应用 细胞芯片 受体结合 免疫反应 灵敏度高 基因芯片 基因分析 化学技术 蛋白芯片 灵活性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远征 杜忠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9期143-145,共3页
液相芯片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是集合流式细胞、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荧光编码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特异性反应的固相载体,通过偶联试剂的作用,... 液相芯片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是集合流式细胞、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荧光编码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特异性反应的固相载体,通过偶联试剂的作用,将蛋白质、寡核苷酸、小分子肽类及脂肪偶联到微球的表面构成不同的检测探针。在反应体系中,探针通过特异性反应捕获待测分子,再加入用荧光标记物标记的报告分子与其充分反应后,经过检测而得到悬液芯片系统的待测分子。它的最大特点是通量大、灵活性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及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技术 炎症性疾病 应用 分子检测技术 特异性反应 luminex 荧光标记物 数字信号处理
原文传递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药物基因多态性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红丽 付文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14-2219,共6页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发展,近几年来对药物靶位基因组学有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个体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依据,临床通过对患者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了解药物敏感性基因差异,确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从而提高疗效。然而临床对高效率、低成本...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发展,近几年来对药物靶位基因组学有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个体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依据,临床通过对患者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了解药物敏感性基因差异,确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从而提高疗效。然而临床对高效率、低成本、高通量的检测技术需求越来越明显,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 x MAP)做为新一代高通量检测技术能满足上述要求,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多态性检测,为高通量基因检测研究提供新的平台,本研究重点对液相芯片技术原理、Luminex x MAP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模式、液相芯片技术在合理用药中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技术 luminex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原文传递
腹腔局部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致不孕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淑芳 唐振华 +7 位作者 李玉宏 奚吉 梁艳 杲丽 郭玉娜 钱俊 杨颖 张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7-511,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子宫腺肌病在不孕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腹腔局部细胞因子在EMT和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疑似EMT和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者86例,采...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子宫腺肌病在不孕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腹腔局部细胞因子在EMT和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疑似EMT和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者86例,采用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所有研究者腹腔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IL)-6、10、17的含量,并分析细胞因子含量与EMT分期的关系。结果:按手术与病理结果最终纳入病例共57例,分为4组:Ⅰ~Ⅱ期EMT 13例(EMT轻度组)、Ⅲ~Ⅳ期EMT 14例(EMT重度组)、子宫腺肌病13例(子宫腺肌病组)、EMT与子宫腺肌病并存17例(并存组)。正常盆腔26例(对照组)。除IFN-γ外,TNF-α、IL-6、IL-10、IL-17、VEGF 5种细胞因子在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细胞因子在组间两两比较:①EMT轻度组及重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MT轻、重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腺肌病组5种因子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TNF-α、IL-6、IL-17 3种因子低于EMT轻度组及重度组(P<0.05),VEGF低于重度组(P<0.05);③并存组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组和对照组(P<0.05),而与EMT轻、重度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患者盆腔局部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导致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可能干扰正常生殖过程。子宫腺肌病不孕的原因可能有别于EMT,与盆腔局部内环境细胞因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不孕症 细胞因子 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
下载PDF
Luminex液相芯片在微生物多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温来欣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16期2355-2358,共4页
液相芯片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芯片技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反应及信号检测载体,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在液相反应体系中实现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多重检测。它既保持了生物芯片高通量的特性,又具有高速度、低成本、准确... 液相芯片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芯片技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反应及信号检测载体,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在液相反应体系中实现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多重检测。它既保持了生物芯片高通量的特性,又具有高速度、低成本、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无需洗涤、操作简便等优势。该文对此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疾控机构微生物多重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luminex xMAP技术 xTAG技术
原文传递
Luminex Flexmap 3D液相芯片系统的应用及使用维护技巧
10
作者 周翔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5X期120-120,126,共2页
Luminex Flexmap 3D液相芯片系统是美国luminex公司于近年推出的新一代超高通量检测系统,该系统是基于Flexmap 3D技术(又称流式荧光技术、液态芯片),以抗体为基础,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整合激光检测、应用流体学、高速数字信号和计算机... Luminex Flexmap 3D液相芯片系统是美国luminex公司于近年推出的新一代超高通量检测系统,该系统是基于Flexmap 3D技术(又称流式荧光技术、液态芯片),以抗体为基础,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整合激光检测、应用流体学、高速数字信号和计算机运算法则等多项技术,从而实现多因子的高通量检测。被誉为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后基因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luminex Flexmap 3D 液相芯片技术 微球 球体 维护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