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西长坡-王五盆地鹿母湾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文国 汪迎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0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研究区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 ,于该区鹿母湾组中发现孢粉化石。其孢粉组合以蕨类植物孢子 ( 4 9.2 8% )和裸子植物花粉 ( 4 7.82 % )为主 ,此外尚有少量被子植物花粉 ( 2 .9% )。该孢粉组合特征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早白垩世... 在研究区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 ,于该区鹿母湾组中发现孢粉化石。其孢粉组合以蕨类植物孢子 ( 4 9.2 8% )和裸子植物花粉 ( 4 7.82 % )为主 ,此外尚有少量被子植物花粉 ( 2 .9% )。该孢粉组合特征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早白垩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基本相似。据此可确认 ,本区鹿母湾组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早白垩世 孢粉组合特征 地层时代 海南
下载PDF
海南阳江盆地鹿母湾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其发 黄照先 +1 位作者 张开明 谢才富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8年第2期46-48,共3页
首次在阳江盆地鹿母湾组上部层位采获孢粉化石,建立Pterisisporites-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组合,它以高含量的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的蕨类植物孢子和未见被子植物花粉为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组合中主要孢粉的地史分布,认为本组合... 首次在阳江盆地鹿母湾组上部层位采获孢粉化石,建立Pterisisporites-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组合,它以高含量的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的蕨类植物孢子和未见被子植物花粉为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组合中主要孢粉的地史分布,认为本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鹿母湾组 阳江盆地 海南 白垩世 地质时代
下载PDF
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嫔 龙文国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90,共13页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化石,共计26属60种,其中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蕨类植物孢子18属30种,裸子植物花粉7属27种,组成以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Ephedripites-Exesipollenites为特征的孢粉组合...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孢粉化石,共计26属60种,其中苔藓类植物孢子1属3种,蕨类植物孢子18属30种,裸子植物花粉7属27种,组成以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Ephedripites-Exesipollenites为特征的孢粉组合。依据组合中主要分子和重要分子地质时限的讨论以及与相关孢粉组合进行比较,将洪帽剖面鹿母湾组的地质时代归为Aptian期-早Albian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鹿母湾组 早白垩 Aptian期-早Albian期 洪帽剖面 乐东县 海南
下载PDF
海南乐东鹿母湾组沟鞭藻和疑源类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中,首次发现丰富的由沟鞭藻和疑源类组成的浮游微体植物群,共计10属25种(沟鞭藻6属20种,包括1新种。疑源类4属5种),组成以Laciniadinium granulatum-Granodiscus granulatus为特征的藻类组合。根据组合中主要... 海南乐东洪帽剖面鹿母湾组中,首次发现丰富的由沟鞭藻和疑源类组成的浮游微体植物群,共计10属25种(沟鞭藻6属20种,包括1新种。疑源类4属5种),组成以Laciniadinium granulatum-Granodiscus granulatus为特征的藻类组合。根据组合中主要属种的生长环境,认为海南乐东鹿母湾组沉积时期主要为干旱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环境;有些海相沟鞭藻的发现,不能完全排除鹿母湾组沉积受弱海水的影响,水域较平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 疑源类 沉积环境 鹿母湾组 白垩纪 乐东 海南
原文传递
Mid-Cretaceous Hainan back-arc basin:record of the sustained extension of South China margin
5
作者 Yan Chen Jun Meng +2 位作者 Hao Liu Tao Liu Ze-Ying Zhao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584-600,共17页
The continue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ic lithosphere during the Jurassic-Cretaceous time formed a large magmatic province as“Basin and Range”at the South China Block.However,the 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such ... The continue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ic lithosphere during the Jurassic-Cretaceous time formed a large magmatic province as“Basin and Range”at the South China Block.However,the 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such a huge rifting and magmatism belt are still controversial.Here we present new petrological,sediment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for the Cretaceous Lumuwan Formation and coeval intruded mafic dykes under the robust age constrain in Hainan Island.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Cretaceous Lumuwan Formation was a typical lacustrine stratigraphic sandwich that accumulated in an intracontinental back-arc extensional basin.The Hainan mafic dykes(~108-93 Ma)were probably sourced from asthenospheric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which wer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ed oceanic sediments in a backarc extens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he timing of the NW-SE-directed back-arc extension in the Hainan Basin has been constrained as 108-93 Ma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Basin and Range-type tectonics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CRETACEOUS lumuwan Formation Mafic dykes Back-arc extension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地层 被引量:7
6
作者 符国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21,63,共8页
对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中8条地层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火山岩作标志层,划分为南美组、洪帽组/临高组、报万组,统称鹿母湾群。根据生物总貌和同位素年龄,定其时代为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
关键词 海南岛 中生代 地层 地质时代 红色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