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omics-based predictive risk score: A scoring system for preoperatively predicting risk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10
1
作者 Lan He Yanqi Huang +3 位作者 Lixu Yan Junhui Zheng Changhong Liang Zaiy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41-652,共12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radiomics-based predictive risk score(RPRS) for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lymph node(L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We retro... Objective: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radiomics-based predictive risk score(RPRS) for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lymph node(L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717 who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for primary NSCLC with 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from October 2007 to July 2016. By using the method of radiomics analysis, 591 computed tomography(CT)-based radiomics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radiomics-based classifier was constructed. Then, using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 weighted score RPRS was derived to identify LN metastasis. Apparent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RPRS was assessed with its calibration,discrimination, and clinical usefulness.Results: The radiomics-based classifier was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ed of 13 selected radiomics features.Multivariate models demonstrated that radiomics-based classifier, age group, tumor diameter, tumor location, and CT-based LN status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When we as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score to each variable,patients with RPRSs of 0-3, 4-5, 6, 7-8, and 9 had distinctly very low(0%-20%), low(21%-40%), intermediate(41%-60%), high(61%-80%), and very high(81%-100%) risks of LN involvement,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RPRS showed good discrimination and satisfactory calibration (C-index: 0.785, 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0.780-0.790)Additionally, RPRS outperformed the clinicopathologic-based characteristics model with 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 of 0.711(95% CI: 0.555-0.867).Conclusions: The novel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developed as RPRS can serve as an easy-to-use tool to facilitate the preoperatively individualized prediction of LN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This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LN status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MPH node radiomics RISK score c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下载PDF
Quantitative CT Indexes and CT Visual Score in 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y as Indicators of Concurrent Lung Cancer
2
作者 Akihiro Hotta Kazuhiro Suzuki +4 位作者 Mariko Fukui Katsutoshi Ando Kenji Suzuki Ryohei Kuwatsuru Kazuya Takamochi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9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the stage and histologic type of concurrent lung cancer remain unknown. Purpos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sever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the stage and histologic type of concurrent lung cancer remain unknown. Purpos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sever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y (ILA), as indicated by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indexes and CT visual score,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tage and histological type of concurrent lung cancer.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diagnosed lung cancer and ILA on CT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The subjects were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by histological type: adenocarcinoma group (13 subjects);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up (10 subjects);and the other histological diagnosis group (5 subjects). Two independent observers evaluated the CT findings to determine the CT visual score, and the kurtosis and skewness of CT-based density histograms were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verity of ILA and the pathological stage and histological type of concurrent lung cancer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T visual scores and quantitative index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CT visu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stage (r = &#8722;0.43, P = 0.025). Conclusion: Patients can have only mild ILA on visual scoring but advanced lung cancer. Therefore, the frequency of follow-up examination should not be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ILA on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VISUAL scor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lung Cancer Quantitative ct Index
下载PDF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CT定量分析及与肺功能和视觉评估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永华 叶彩儿 +2 位作者 余鑫锋 吴恩福 杜龙龙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的CT定量参数与视觉评估(VS)、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探讨CT定量分析对评估DILD肺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DILD组(实验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各行深吸气屏气下CT薄层检查,并且实验组患者再行... 目的: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的CT定量参数与视觉评估(VS)、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探讨CT定量分析对评估DILD肺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DILD组(实验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各行深吸气屏气下CT薄层检查,并且实验组患者再行PFT。利用CT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到相应肺功能参数:平均肺密度(MLA),两肺总容量(TLV),PI值(pixel indexes,像素指数,分为-1 024~-950,-950~-700,>-700区)。半定量的CT视觉评分包括病变严重性及病变范围。CT定量参数与PFT及VS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不同肺弥散功能组间的CT定量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轻中度组与重度组间PI-1 024~-95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LV、PI-950~-700显著减小(P<0.05),而MLA、PI>-700显著增大(P<0.01)。②TLV与TLC呈正相关(r=0.619,P<0.01);PI>-700与VCMAX、FVC、DLCO呈负相关(r分别为-0.701、-0.739、-0.753,P<0.01);PI>-700与VS呈正相关(r=0.709,P<0.01);PI-950~-700与VCMAX、FVC、DLCO呈正相关。结论:CT定量指标是可用于评估DILD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随访的一种客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ct定量分析 视觉评估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评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判别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何霞霞 张红升 +3 位作者 李迪 王静 吴逸明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基于肺CT影像评分的肺癌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在肺部CT影像良恶性判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7例肺部病变患者的CT片,由3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提取21项CT影像学特征并量化评分。从总样本中随机抽取73例样本...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基于肺CT影像评分的肺癌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在肺部CT影像良恶性判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7例肺部病变患者的CT片,由3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提取21项CT影像学特征并量化评分。从总样本中随机抽取73例样本为训练集,余44例为预测集。基于21项CT影像学特征和5项临床参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肺癌的辅助诊断模型,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44例样本预测的准确度为90. 9%,logistic回归模型为68. 2%。结论: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判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高,对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工神经网络 ct评分
下载PDF
基于肺部高分辨CT定量参数分析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转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政军 周丽冰 +5 位作者 俸小平 张九进 李学敏 岑裕铭 黄珊珊 赖昌生 《现代医院》 2022年第3期476-480,483,共6页
目的描述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征象,探讨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病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新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以肺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为金标准,同步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C... 目的描述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征象,探讨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病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新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以肺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为金标准,同步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CT定量参数和肺部超声的数据,分析肺部超声B线评分(LUBS)与肺部病灶总体积、肺部病灶密度平均CT值和受累肺段数量的关联性,并建立数据模型。配对分析治疗前后LUBS和肺部病灶总体积变化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并评价肺部超声对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肺部超声在新冠肺炎诊疗期间探及数量不等的B线、胸膜线异常20例次、肺实变11例次。LUBS与肺部病灶总体积、肺部病灶密度平均CT值、受累肺段数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分别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治疗前后新冠肺炎肺部病灶总体积和LUBS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肺部病灶总体积和LUBS的变化呈非线性相关(r=0.569,P>0.05)。肺部超声在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方面的诊断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胸膜线形态和肺实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较高。结论肺部超声在床旁能准确反映新冠肺炎病灶的影像信息,有助于实时、安全而便捷地评估诊疗效果,在新冠肺炎病情评估方面可作为CT检查的有力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肺部超声 B线 评分 HRct
下载PDF
CT影像加权组学评分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振宸 陈闽江 +8 位作者 宋兰 王金华 胡歌 韩伟 谭卫雄 周振 隋昕 宋伟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4-802,共9页
目的通过治疗前胸部增强CT肺内多病灶组学特征构建加权组学评分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6月至2022年2月接受PD-1/PD-L1免疫治疗的非小细... 目的通过治疗前胸部增强CT肺内多病灶组学特征构建加权组学评分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6月至2022年2月接受PD-1/PD-L1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有效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从治疗前动脉期CT图像提取多病灶影像组学,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示例学习算法在病例水平获得加权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加权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比较加权评分模型、PD-L1模型、临床模型、加权评分+PD-L1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肿瘤治疗疗效的效能。结果最终纳入237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65)和测试集(n=72)。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4±9)岁和(62±8)岁。加权评分模型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5和0.80,高于PD-L1-1模型(Z=37.30,P<0.001和Z=5.69,P=0.017)、PD-L1-50模型(Z=38.36,P<0.001和Z=17.99,P<0.001)和临床模型(Z=11.40,P<0.001和Z=5.76,P=0.016)的预测能力,与加权评分+PD-L1模型和综合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治疗前增强CT影像多病灶加权组学评分能够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t 加权组学评分
下载PDF
清肺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对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热腑实证血清炎症因子及肺部CT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小玉 梁爱武 +7 位作者 杨红梅 邱予骅 邓海璇 黄婵娟 黄洁 何妙仪 赖庆来 黄天圆 《山西中医》 2020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肺热腑实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在常规组基础上分别给予清肺化痰... 目的:观察清肺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肺热腑实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在常规组基础上分别给予清肺化痰汤口服、清肺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疗程10天。观察三组患者5项(咳痰、腹满便秘、发热、胸痛、口干欲饮)证候积分、肺部感染影像CT评分以及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5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疗后5项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和常规组改善明显(P﹤0.05)。肺部感染影像CT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P﹤0.05)。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P﹤0.05)。结论:清肺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HAP肺热腑实证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清肺通腑汤灌肠 证候积分 肺部ct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肺癌低剂量CT筛查者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毛礼厅 梁明柱 +4 位作者 程玲 高洁冰 丁香莲 秦培鑫 柳学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低剂量CT筛查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至2016年首次在我院行肺癌低剂量CT筛查的40岁以上无症状男性2722例,年龄40~81岁,其中吸烟者1052例,非吸烟者1670例。收集相关病史及血液生化检查资料,... 目的探讨肺癌低剂量CT筛查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至2016年首次在我院行肺癌低剂量CT筛查的40岁以上无症状男性2722例,年龄40~81岁,其中吸烟者1052例,非吸烟者1670例。收集相关病史及血液生化检查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及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采用视觉评分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对不同人群钙化检出率差异进行χ2检验;冠状动脉钙化与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2722例中,发生冠状动脉钙化者642例(23.6%),其中轻、中、重度钙化分别占88.8%、8.9%、2.3%,平均年龄为56.7±9.8岁;无冠状动脉钙化者2080例,平均年龄为49.5±7.1岁。吸烟组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高于非吸烟组(25.9%比22.2%,P=0.027)。冠状动脉钙化与年龄、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血肌酐升高呈显著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升高无显著关联。随着年龄增长,钙化检出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下者,吸烟组的钙化检出率是非吸烟组的2倍多。结论无症状肺癌低剂量CT筛查人群中,轻度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较高;年龄、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血肌酐升高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钙化积分 视觉评分 危险因素 肺癌筛查 低剂量ct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与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
9
作者 杜东海 谷凡 秦合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7期799-801,810,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与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临床分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情况和术后复发情...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与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临床分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术后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与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10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3年共有3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82%。Ⅰ~Ⅲ期术后复发患者的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肺纤维化CT评分与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加大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临床对合并该病的患者应给予重视,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非小细胞肺癌 ct评分 手术治疗 术后复发
下载PDF
ILDV%NL%HRCT评分在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10
作者 孟轲 王道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12,21,共7页
目的探讨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及高分辨率CT评分在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48例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行CT扫描,检测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 目的探讨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及高分辨率CT评分在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48例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行CT扫描,检测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并比较不同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有无肺气肿患者的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组患者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及有无肺气肿患者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肺损伤重度患者>中度>轻度,GAP等级Ⅲ级>Ⅱ级>Ⅰ级,有肺气肿患者>无肺气肿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肺损伤重度患者<中度<轻度,性别-年龄-肺功能等级Ⅲ级患者<Ⅱ级<Ⅰ级,有肺气肿患者<无肺气肿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肺损伤程度、性别-年龄-肺功能与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高分辨率C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及高分辨率CT评分可作为评估老年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理想定量参数,为临床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位置、范围、损坏程度等提供依据,以指导手术靶区、干预重点等,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 老年人 肺功能 ct检查 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 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 高分辨率ct评分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肺癌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喜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肺癌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增强CT检查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患者仅口头告知检查流程,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肺癌患者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增强CT检查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对照组患者仅口头告知检查流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增强CT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5%(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P<0.05);观察组70例患者完成检查,成功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5%(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22.71±1.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49±2.36)分(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升原发性肺癌患者对增强CT知识的了解,降低其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和成功率,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原发性肺癌 增强ct检查 护理效果 HAMA评分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胡晓恒 +7 位作者 王小娜 王佩 张东军 孙西霆 乔琦 张佳佳 陆昀 沈振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9期1603-160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筛查肺癌、冠状动脉钙化影像学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太湖疗养院2017-01~2019-05健康体检中由低剂量CT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98例肺癌,包括受检者一般资料、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肿...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筛查肺癌、冠状动脉钙化影像学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太湖疗养院2017-01~2019-05健康体检中由低剂量CT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98例肺癌,包括受检者一般资料、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及CT影像结果。结果:低剂量螺旋CT可以明确肿瘤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密度,利于观察内部细节及恶性征象。98例肺癌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29~88岁,其中孤立性病灶87例(结节70例及肿块17例),多发性病灶11例(结节10例及肿块1例),常见恶性征象中分叶征和胸膜凹陷征最具诊断价值;病理类型中鳞癌14例,腺癌75例,小细胞肺癌例6例,大细胞肺癌3例。冠脉钙化积分异常者18例,其中微量钙化6例,轻度钙化7例,中度钙化3例,重度钙化2例。结论:低剂量胸部螺旋CT在健康体检中可同时用于肺癌筛查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低剂量ct 肺癌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下载PDF
基于肺密度阈值分割法下结缔组织相关肺间质病CT肺容积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飞 张权武 +2 位作者 曹盼 陈晓辉 王立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基于肺密度阈值分割法进行CT肺容积检测,探讨其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CTD-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73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资料,将高分辨CT(HRCT)检查影像纳入对照组,联合肺容积测量数据纳入观察组。全肺... 目的:基于肺密度阈值分割法进行CT肺容积检测,探讨其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CTD-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73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资料,将高分辨CT(HRCT)检查影像纳入对照组,联合肺容积测量数据纳入观察组。全肺组织容积(WL)采集密度阈值为(-1000^-200)HU,正常肺组织容积(NL)采集密度阈值为(-950^-700)HU,肺间质病容积(ILDV)采集阈值为(-700^-500)HU。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两组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5.89%,高于对照组的93.1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6,P<0.05);对照组的肺纤维化评分与GAP等级评分显著相关(r=0.54,P<0.05);观察组的全肺容积、正常肺组织容积、间质纤维化病变组织容积百分比与GAP等级评分呈显著相关水平(r=-0.67,r=0.78,r=0.69;P<0.05),间质纤维化病变组织容积、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与GAP等级评分呈高度相关水平(r=0.86,r=-0.83;P<0.05)。结论:联合肺容积技术能有效提高CTD-ILD患者的影像诊断率,肺容积参数能较好地预测临床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 ct肺容积 密度阈值分割 GAP等级评分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生长因子、白介素?17在肺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林 罗义华 李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17(IL-17)在肺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纳入病例组,分别在入院时、4周后,采血进行PDGF、IL-17检测。另选择健康成人50例纳入健康...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17(IL-17)在肺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纳入病例组,分别在入院时、4周后,采血进行PDGF、IL-17检测。另选择健康成人50例纳入健康组,检测PDGF、IL-17,计算肺部CT评分。将病例组中的对象根据4周后的疗效进行分组,对比亚组显效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进行PDGF、IL-17、肺部C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入院时、4周后PDGF、IL-17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治疗前、4周后的PDGF、IL-17均低于对照组,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周后,PDGF、IL-17与肺部CT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PDGF、IL-17下降幅度与肺部CT评分下降幅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PDGF、IL-17可作为肺纤维化辅助诊断指标,还可预测疗效,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部ct评分 血小板生长因子 白介素-17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国婧 邱立军 +2 位作者 吕慧敏 王永福 刘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CTD)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CTD继发ILD的特点及ILD对CT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CT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CT(HRCT)资料,其中CTD合并ILD的26例,不合并ILD的27例,对... 目的: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CTD)并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CTD继发ILD的特点及ILD对CT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53例CT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CT(HRCT)资料,其中CTD合并ILD的26例,不合并ILD的27例,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影像学改变,并对肺HRCT进行评分,以了解各类CTD-ILD的发病率和特点,和HRCT的评分对CTD-ILD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53例CTD患者中有26例在肺HRCT显示有ILD,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7. 7%,类风湿关节炎(RA)23. 1%,干燥综合征(SS) 15. 4%,系统性硬化症(SSc) 23.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15. 4%,ANCA相关血管炎(ANCA) 7. 7%重叠综合征7. 7%,其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CTD-ILD患者肺HRCT最常见的表现是毛玻璃样改变; CTD-ILD与CTD非ILD患者之间比较,肺HRCT与肺功能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D-ILD患者死亡率为38. 46%。结论:不同CTD继发的ILD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学和肺功能改变,而不同表现的ILD对CTD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 ct评分
下载PDF
洛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健康状况随访
16
作者 黄伸伸 张咏梅 +3 位作者 强军 宋丽 富奇志 毛毅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洛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1年内的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个月19日至2020年4月28日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出院时存在症状、C... 目的:回顾性分析洛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1年内的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个月19日至2020年4月28日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出院时存在症状、CT肺炎评分、呼吸困难评估(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以及上述指标在出院1、3、6个月及1年时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研究对象,16例(59.3%)为男性,11例(40.7%)为女性,23例为普通型,4例为重型。出院时COVID-19患者存在的症状多于出院6个月基本消失,但在出院1年时,仅仍有1例重型COVID-19患者(3.7%)存在咳嗽症状,2例(7.4%)存在胸闷症状。普通型及重症COVID-19患者的在出院1年的6MWD较出院时均有改善,且重型COVID-19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时,22例COVID-19患者(81.5%)的CT肺部病变完全吸收,2例COVID-19患者(7.4%)存在轻度肺弥散功能障碍。结论:洛阳地区COVID-19患者在出院1年时大部分患者健康状况良好,基本恢复至生病前状态,但仍有部分患者遗留咳嗽、胸闷及肺部病变吸收延迟及轻度肺弥散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mMRC评分 6分钟步行距离 ct肺炎评分 肺弥散功能
下载PDF
肺超声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玥 刘大千 +5 位作者 牛乐军 高越 金壮 于馨 田琳 曹军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超声与CT影像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肺超声评估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入火神山医院的COVID-19确诊患者25例,采用单侧六分区法进行床旁肺超声顺序盲扫,观察每个肺区的胸膜线(...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超声与CT影像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肺超声评估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入火神山医院的COVID-19确诊患者25例,采用单侧六分区法进行床旁肺超声顺序盲扫,观察每个肺区的胸膜线(厚度、形态、完整性)、胸膜滑动征、A线、B线(分布、数目、融合范围)、肺实变(位置、内部回声、范围),以及是否有胸腔积液等,行肺超声半定量评分,并与同期胸部CT图像对照,比较普通型、(危)重型患者全肺超声评分、CT病灶体积占比,分析右肺、左肺、全肺超声评分与CT病灶体积占比的相关性。结果25例COVID-19患者中,全肺超声评分最低0分,最高22分,平均7.00(9.50)分。右肺与左肺超声评分比较[4.00(7.00)分vs.3.00(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R6区和L1~L6区肺超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型与(危)重型患者全肺超声评分和全肺CT病灶体积占比比较[5.00(4.25)分vs.14.00(9.50)分,4.30(6.85)%vs.22.40(2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右肺、左肺、全肺超声评分与CT病灶体积占比均呈正相关(r=0.942、0.956、0.922,均P<0.01)。结论应用肺超声无创评估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半定量评分 ct 相关性
下载PDF
CT肺容积参数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分组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海兰 刘建滨 +3 位作者 刘华平 刘进康 熊曾 李懿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探讨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TD-ILD)HRCT分组中患者的CT肺容积参数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HRCT证实的CTD-ILD患者191例,其中行肺功能检查43例。使用Volume定量分... 目的探讨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TD-ILD)HRCT分组中患者的CT肺容积参数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HRCT证实的CTD-ILD患者191例,其中行肺功能检查43例。使用Volume定量分析软件,用肺密度阈值分割法测定43例患者感兴趣区的肺容积(VOI),共获得5个CT肺容积参数:全肺总容积(WL)、正常肺组织容积(NL)、间质纤维化肺容积(ILDV)、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NL%)与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ILDV%)。采用Camiciottoli视觉评分法对43例患者的HRCT图像肺纤维化水平进行评分。按GAP分级将43例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级。43例患者根据按HRCT表现分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组(26例)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组(17例),观察两组中CT肺容积参数、视觉评分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CTD-ILD患者的WL、NL与TLC、FVC、FEV1均呈中高度正相关,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D-ILD患者的NL%与FVC/预计值%均呈中高度相关,在UIP组相关性最高(r=0.93),稍高于整体及NSIP组,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D-ILD患者的ILDV%、ILDV、NL%与DLCO、DLCO/预计值%均呈中高度相关,其中ILDV%与DLCO/预计值%相关性最高,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NL%与DLCO/预计值%在NSIP组呈高度正相关(r值为0.91),相关性高于UIP组及整体。CTD-ILD患者的ILDV%、ILDV与GAP分级均呈中度正相关,NL%与GAP分级在UIP组(r=-0.89)及整体(r=-0.83)呈高度负相关,在NSIP组呈中度负相关。CT视觉评分与肺功能参数及GAP分级的相关性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视觉评分与DLCO、DLCO/预计值%在NSIP组和整体组均呈中度负相关,在UIP组无相关性,CT视觉评分与其它肺功能参数仍均无相关性。CT视觉评分与GAP分级在NSIP组呈中度正相关(r=0.64),在整体及UIP组无明显相关。结论 CT肺容积参数可用于评价CTD-IL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但部分CT肺容积参数在CTD-ILD分组中评价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应相对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 肺间质病变 ct肺容积定量 ct视觉评分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