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Mutation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Ying-qiu Pan Wei-wu Shi +3 位作者 Dan-ping Xu Hui-hui Xu Mei-ying Zhou Wei-hua Ya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G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serum tumor marker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GFR gene mutatio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in 97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patients who did not undergo the treatment of EGla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 gene mutation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t exons 18, 19, 20, and 21. Serum tumor marker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by chemiluminescence assay kit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EGFR gen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42 (43%)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Gender (P=0.003), smoking status (P=0.001), and abnormal serum status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P=0.028)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GFR gene mutation incidenc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abnormal CEA level in serum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EGFR gene mutation (P=0.046) with an odds ratio of 2.613 (95% Ch 1.018-6.710). Howev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revealed CEA was not an ideal predictive marker for EGFR gene mutation statu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0.608, P=0.069). Conclusions EGFR gene mutation status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CEA status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moas. However, serum CEA is not an ideal predictor for EGFR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MUTAT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艳妮 张建红 +3 位作者 李健 李瑶 逯震芳 陈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肺腺癌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30例接受培美...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肺腺癌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30例接受培美曲塞、顺铂联合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的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另30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时2组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不良反应[恶心、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皮疹、血小板降低]。结果观察组OR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YFRA21-1、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皮疹等发生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驱动基因阴性 PD-1抑制剂 化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络靶点收敛算法预测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候选药物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溪 关双 +1 位作者 俞成诚 王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504-511,共8页
目的:筛选晚期肺腺癌调控网络的收敛基因集,借助关联性图谱(CMap)预测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候选药物。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检索肺腺癌转录组与临床数据,使用R4.0.3软件筛选肺腺癌早晚期患者的差异基因,使用Kaplan-Meier与log秩检验识别预后... 目的:筛选晚期肺腺癌调控网络的收敛基因集,借助关联性图谱(CMap)预测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候选药物。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检索肺腺癌转录组与临床数据,使用R4.0.3软件筛选肺腺癌早晚期患者的差异基因,使用Kaplan-Meier与log秩检验识别预后基因。DAVID和KEGG数据库对预后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依据背景网络构建差异预后基因调控网络,集体影响(CI)算法计算网络收敛基因集,将基因集导入CMap获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候选药物,进一步对候选药物进行查找和分析。结果: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3409个,其中1981个与生存显著相关。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预后基因主要与细胞分裂、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细胞周期、DNA复制、B细胞激活、T细胞激活等生物学过程相关;CI方法筛选得到晚期肺腺癌收敛预后基因96个,通过CMap连接图计算得到排名前20的候选化合物,其中,thapsigargin和nutlin-3通过文献验证对晚期肺腺癌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结论:借助生物信息学、网络靶点收敛算法和CMap数据库挖掘对晚期肺腺癌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为发现疾病的候选治疗靶点与药物开辟了新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预后基因 复杂网络 靶点收敛 抗致癌药
下载PDF
PD-1抗体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对比
4
作者 李丹青 张少锋 +4 位作者 张芬 焦会茹 牛立梅 杨立鑫 张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与抗血管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A组(n=60);将抗血管...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与抗血管药物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A组(n=60);将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B组(n=58)。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和预后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疾病无进展期(PFS)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CD8^(+)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1抗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更好,有助于恢复免疫功能,且毒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助于延长PF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抗体 抗血管生成药物 驱动基因阴性 晚期肺腺癌
下载PDF
青年型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驱动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卓琛 田丰 魏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40-13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为年轻患者中最常见的NSCLC病理类型,其致癌基因改变(genomic alterations,GAs)和临床特征研究较少。随着肺癌个体化治疗观念的提出,其群体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对青年肺腺癌进行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本文就青年肺腺癌患者的发病趋势、病理特征和驱动基因突变等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肺腺癌 病理特征 驱动基因突变
下载PDF
浸润性肺腺癌的倍增时间与驱动基因状态的相关性
6
作者 丁鲁敏 孙希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肺腺癌在体积倍增时间(volume doubling time,VDT)和质量倍增时间(mass doubling time,MDT)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至少进行2次胸部...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肺腺癌在体积倍增时间(volume doubling time,VDT)和质量倍增时间(mass doubling time,MDT)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至少进行2次胸部非增强CT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射科医师手工分割的三维掩模计算VDT和MDT。采用Bland-Altman方法进行观察者内变异性评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驱动基因有无突变肿瘤的VDT和MDT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EGFR突变位点VDT和MDT的差异。结果共计279例患者(男性99例,女性280例),平均年龄(62.15±8.90)岁,共287个结节。根据驱动基因状态分为突变组72例,野生组215例,基因突变发生率为74.9%(215/287)。突变组和野生组MDT在驱动基因状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 d vs 824 d,P=0.004),VD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7 d vs 593 d)。EGFR阳性腺癌的MDT比EGFR阴性腺癌长,但VDT差异并不显著(VDT,758 d vs 593 d,P=0.382;MDT,824 d vs 537 d,P=0.004)。在生长结节中,驱动基因阳性腺癌的VDT和MDT均比野生型腺癌长(VDT,759 d vs 592 d,P=0.048;MDT,749 d vs 499 d,P<0.001;VDT,768 d vs 593 d,P=0.081,MDT,737 d vs 518 d,P=0.001)。结论在原发性浸润性肺腺癌中,驱动基因阳性(尤其是EGFR阳性)的肿瘤倍增时间更长,且在生长中的结节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驱动基因 倍增时间
下载PDF
血浆EGFR外显子19和21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俊 房兵 张长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5-8,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如皋港分院(本院)肿瘤科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采用靶向治疗的60... 目的探讨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如皋港分院(本院)肿瘤科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采用靶向治疗的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作为腺癌组,其中本院20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40例;另选择同期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血浆EGFR突变检测显示,腺癌组EGFR突变检出率整体(46.67%,28/60)高于健康组(1.67%,1/60);腺癌组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检出率(30.00%,18/60)高于健康组(1.67%,1/60);腺癌组EGFR外显子21缺失突变检出率(16.67%,10/60)高于健康组(0);腺癌组野生型占比(53.33%,32/60)低于健康组(98.33%,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显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后肿瘤直径为(2.76±1.03)cm,小于野生型患者的(4.52±1.24)cm,肿瘤体积为(8.96±1.74)cm^(3),小于野生型患者的(14.75±1.93)cm^(3);外显突变患者靶向治疗总有效率(67.86%,19/28)高于野生型患者(50.00%,16/32),疾病控制率(70.00%,21/28)高于野生型患者(56.2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为进展期肺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EGFR 基因突变 进展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肺腺癌细胞学标本十基因联合检测分析
8
作者 张雪莲 程凯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3-1040,共8页
目的探讨分子检测在肺腺癌细胞蜡块标本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例肺腺癌细胞蜡块标本,其中49例行十基因联合检测(包括EGFR、EML4-ALK、ROS1、KRAS、HER2、BRAF、RET、MET、NRAS和PIK3CA),151例行EGFR单基因检测;97例行Ventana... 目的探讨分子检测在肺腺癌细胞蜡块标本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例肺腺癌细胞蜡块标本,其中49例行十基因联合检测(包括EGFR、EML4-ALK、ROS1、KRAS、HER2、BRAF、RET、MET、NRAS和PIK3CA),151例行EGFR单基因检测;97例行Venta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情况,并与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突变特点并观察突变和融合病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49例十基因联合检测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65.31%,与99例肺腺癌组织标本十基因联合检测驱动基因总突变率(7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K、ROS1和RET融合突变率分别为4.08%、4.08%和2.04%,EGFR、KRAS、HER2、MET和BRAF突变率分别为38.78%、6.12%、4.08%、4.08%和2.04%。151例EGFR单基因突变率为54.97%,其中男性患者的EGFR单基因突变率为42.86%,女性患者的EGFR单基因突变率为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的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和21号外显子点突变(21-L858R)占比最高,分别为54.22%和37.35%,显著高于其他突变类型(P<0.001)。免疫组化检测97例细胞蜡块EML4-ALK蛋白阳性率为15.46%,其中6例弱阳性(+)的分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9例弥漫阳性()的分子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免疫组化弥漫强阳性者与分子检测结果高度一致(Kappa=1)。观察基因改变阳性病例细胞学形态特征,发现KARS突变者特征较为特殊,其肿瘤细胞散在或呈小团状排列,胞质空泡更多见。结论可用肺腺癌细胞学标本进行分子检测,其敏感性较高,多基因联合检测优于单基因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可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筛选;KRAS突变的肺腺癌具有特殊的细胞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蜡块 驱动基因 联合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肺腺癌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宋晓宇 郝俊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441,共8页
肺腺癌的常见驱动基因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 oncogene homology,... 肺腺癌的常见驱动基因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us oncogene homology,KRAS)基因和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proto-oncogene 1 tyrosine kinase,ROS1)基因。近年来,随着分子信号通路研究不断深入,基于分子标志物和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以驱动基因为导向的精准治疗。靶向治疗的效果虽显著,但经靶向治疗的患者几乎均在治疗半年至1年后出现耐药现象。免疫治疗是目前另一研究热点,免疫治疗虽然起效慢,但疗效持久,恰能与靶向治疗相互弥补,二者结合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抗耐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基因突变 驱动基因 预后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奥希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何晓文 张蕾 +1 位作者 卢帅伟 李开妍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EGFR-TKI耐药型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进行诊治的90例EGFR-TKI耐药型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42,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和奥希替尼组(n=48,采用奥希替尼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经治疗后完成3个月的随访,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及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希替尼组的总临床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05%(χ^(2)=5.904,P=0.01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EGF、PDGF、b FGF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VEGF、PDGF、b FGF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奥希替尼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无差异(18.75%vs 16.67%)(χ^(2)=0.067,P=0.796)。结论奥希替尼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其CEA、VEGF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风险小,可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希替尼 晚期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分布及其一线治疗现状——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宁 张贤兰 +5 位作者 黄惠怡 金韵 谢亚琳 周薇 何敬荣 岑文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分布及其临床特征,评估单中心真实世界晚期肺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方法使用ARMS-PCR法检测晚期肺腺癌组织中EGFR、ALK、ROS-1基因状态,分析其分布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就其真实世界中一线治疗情况进行初...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分布及其临床特征,评估单中心真实世界晚期肺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方法使用ARMS-PCR法检测晚期肺腺癌组织中EGFR、ALK、ROS-1基因状态,分析其分布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就其真实世界中一线治疗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20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驱动基因阳性及阴性分别为53.9%(110/204)、46.1%(94/204);其中EGFR突变占46.1%(94/204)、ALK阳性占6.4%(13/204)、ROS1阳性占1.5%(3/204)。驱动基因状态与性别、吸烟史、肿瘤分期、浆膜侵犯显著相关(P <0.05);而不同人群中使用一线标准治疗的比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EGFR突变、ALK/ROS1阳性、驱动基因阴性分别为77.7%、37.5%、46.8%;使用第1代EGFR-TKIs患者的比例为70.6%(60/85)。结论真实世界中超过一半的晚期肺腺癌的驱动基因事件阳性,一线标准治疗中EGFR-TKIs靶向治疗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腺癌 驱动基因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吸烟与不吸烟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婷婷 花道金 +2 位作者 高向阳 杜秀平 韩正祥 《肿瘤药学》 CAS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吸烟对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吸烟组33例,不吸烟组50例,初治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 目的观察吸烟对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吸烟组33例,不吸烟组50例,初治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3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化疗,21天为1个周期,每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直至病情进展。近期疗效评价指标为疾病控制率(DCR),远期疗效评价指标为疾病进展时间(TTP)和1年生存率,毒副反应评价指标为骨髓抑制毒性、消化道反应等。结果吸烟组与不吸烟组DCR分别为60.6%和76.0%;TTP分别为(5.7±1.6)月和(6.7±1.8)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4.24%和46.0%。两组DCR比较(χ2=2.238,P=0.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P(t=2.55,P=0.013)及1年生存率(χ2=4.022,P=0.04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骨髓抑制毒性、消化道反应、口腔炎/咽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吸烟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应用培美曲塞治疗较吸烟患者可有更明显的远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晚期肺腺癌 吸烟
下载PDF
星藻软坚合剂治疗脾虚痰湿证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丽萍 刘苓霜 +1 位作者 阮广欣 姜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 评价星藻软坚合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六科门诊就诊的80例驱动基因阴性化疗后晚期非小细... 目的 评价星藻软坚合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六科门诊就诊的80例驱动基因阴性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辨证属于脾虚痰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四君子汤联合星藻软坚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四君子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疾病控制率、体力状况(PS)疗效、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分别脱落3例,最后纳入74例。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5.67%(2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5%(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食欲不振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胸闷、食欲不振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胸闷、食欲不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清IFN-γ、IL-2水平和对照组血清IFN-γ、IL-6、TGF-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星藻软坚合剂可提高脾虚痰湿证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胸闷、食欲不振症状,促进抗炎因子IFN-γ、IL-2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藻软坚合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脾虚痰湿证 驱动基因阴性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婷 袁学东 +1 位作者 张建英 赵莎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9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的30...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化疗的32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EA、CA125水平,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生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药物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RR 59.38%,DCR 90.63%,高于对照组的30.00%、70.00%。研究组PFS为10个月,对照组PFS为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11/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9/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肺腺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顺铂 化疗 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春辉 董建春 +3 位作者 尹彦海 崔静 高玉凯 张继宝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6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一给予标准方案化疗,研究组50例在标准...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一给予标准方案化疗,研究组50例在标准方案化疗基础上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EA(29.62±8.63)ng/mL、血清VEGF指标(169.34±10.11)pg/mL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其安全性较好,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化疗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和紫杉醇治疗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美强 温本 +1 位作者 涂海旋 宋源锐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和紫杉醇治疗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76例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3...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和紫杉醇治疗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76例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和紫杉醇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较化疗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化疗后KPS水平均较化疗前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结论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和紫杉醇治疗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清VEGF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基因野生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阿帕替尼 顺铂 紫杉醇 疗效
下载PDF
早期肺腺癌中关键驱动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荣 廖晓阳 +1 位作者 雷弋 原萌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74-3780,共7页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给全球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尽管肺腺癌患者预后差,但大部分早期肺腺癌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期。因此,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判断预后以及选择个体...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给全球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尽管肺腺癌患者预后差,但大部分早期肺腺癌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期。因此,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判断预后以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同时肺癌关键驱动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热议。本文综述了肺癌的五个关键基因,即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络氨酸激酶(ROS1)、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RAS)〕及抑癌基因(TP53),对其在早期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及与其他生物小分子关联进行描述及总结,以期提高全科医生对于早期肺腺癌关键基因的认识,更好地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腺癌 驱动基因 抑癌基因 综述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培欣 周彩存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肺癌是生物医学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药物迅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潜力。本文将从围手术期、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驱动基因阳性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晚期四个... 肺癌是生物医学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药物迅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潜力。本文将从围手术期、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驱动基因阳性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晚期四个方面,回顾国内外NSCLC药物治疗的进展,同时对NSCLC药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临床肿瘤科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围手术期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 驱动基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驱动基因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乐乐 彭浩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1期2152-2158,共7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数年中,针对靶向致癌基因驱动程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使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从传统的细胞毒性治疗逐步转变为以肿瘤分子分型为主的靶向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规推荐对诊断为肺腺癌的患者进行...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数年中,针对靶向致癌基因驱动程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使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从传统的细胞毒性治疗逐步转变为以肿瘤分子分型为主的靶向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规推荐对诊断为肺腺癌的患者进行驱动基因检测,针对存在确切驱动基因改变的患者,则可优先选择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已发现多种NSCLC相关突变基因,但其中存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并不多。分析NSCLC中常见的驱动基因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 驱动基因 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
下载PDF
TS基因3′-UTR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对培美曲塞敏感度的关系
20
作者 王霞 成健 +2 位作者 王亚帝 哈敏文 王艳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基因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1 494 bp处6 bp缺失或插入多态(-6 bp或+6 bp)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敏感度的关系。方法采用AollgTM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技...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基因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1 494 bp处6 bp缺失或插入多态(-6 bp或+6 bp)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敏感度的关系。方法采用AollgTM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接受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的10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S基因型,分析携带TS不同基因型患者与化疗敏感度的关系。结果(1)10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TS基因3′-UTR1 494 bp处6 bp缺失或插入多态基因频率分别为:-6 bp/-6 bp55.7%(59/106),-6 bp/+6 bp 44.3%(47/106),+6 bp/+6 bp 0(0/106);(2)总体近期有效率(CR+PR)为23.58%,携带TS基因3′-UTR1494 bp处-6 bp/-6 bp基因型化疗有效率是携带-6 bp/+6 bp基因型有效率的4.382倍(95%CI:1.462~13.130,P=0.008);(3)携带-6 bp/-6 bp基因型与携带-6 bp/+6 bp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中位O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400月vs.2.477月,P=0.001;14.239月vs.12.194月,P=0.000);提示携带-6 bp/-6 bp基因型患者在PFS、OS具有显著优势。(4)Cox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得出年龄越大,病理分期越晚,携带TS3′-UTR1 494位点处-6 bp/+6 bp基因型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结论 TS基因3′-UTR1 494 bp处6 bp缺失或插入多态(-6 bp或+6 bp)可能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敏感度相关,可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胸苷酸合成酶 培美曲塞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