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濬《杜诗集评》资料来源、编纂体例及评语选录特点考论 |
王辰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李杜诗篇的人文意蕴与英译策略 |
魏瑾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顾炎武的杜诗学 |
田小军
孙微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4
|
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论洛夫的禅诗 |
叶橹
董迎春
|
《华文文学》
|
2009 |
1
|
|
5
|
形式与意蕴的织染:重读洛夫《石室之死亡》 |
郑慧如
|
《江汉学术》
|
2016 |
3
|
|
6
|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
刘占召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7
|
金代中后期四家的唐诗之论 |
邱美琼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8
|
杜诗释词六例 |
黄灵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9
|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
管琴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杜甫对洛夫诗歌创作的影响 |
孔令环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1
|
南京图书馆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考论 |
杨曦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1
|
|
12
|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
姜宗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
曾绍皇
|
《武陵学刊》
|
2011 |
1
|
|
14
|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
王辉斌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5
|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符元兰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6
|
从王梵志诗看初盛唐时期民间的地狱观 |
钱光胜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7
|
元好问与“夫子删诗”公案 |
赵兴勤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8
|
杜诗修辞格的超常运用 |
于年湖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全宋诗》乐章辑考——新补大晟府乐章50首及其他乐章辑考 |
张春义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0
|
一首误植为黄节的七律 |
马以君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