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学派对《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解读
1
作者 乐爱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7,14,共8页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后,历代对此的解读各有不同过程。汉唐儒家较多强调《论语》“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认为下愚之人不可为尧舜。宋代理学家大都认为,即使是下愚之人,也能够通过学习而成为上智之人,成为尧舜。朱熹讲“不...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后,历代对此的解读各有不同过程。汉唐儒家较多强调《论语》“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认为下愚之人不可为尧舜。宋代理学家大都认为,即使是下愚之人,也能够通过学习而成为上智之人,成为尧舜。朱熹讲“不懈于用力”“勇厉奋发”,反对“当下便是”。陆九渊更多讲常人“与尧、舜元不异”,与圣人的相通,鼓励“学者当量力度德”。明代王阳明也认为,要成为尧舜,应当要“去人欲而存天理”。然而他又讲人人皆有良知,讲良知为“圣愚之同具”,并由此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罗汝芳进一步讲“圣人即是常人”“常人本是圣人”。现代新儒家将“人皆可以为尧、舜”解为人格平等,实际上是接着阳明学派的解读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朱熹 王阳明 罗汝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