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李后主词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
孙克强
张鹏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论罗羽诗歌的“植物诗学”——关于当代诗歌思潮与诗人(五) |
李海英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2 |
2
|
|
3
|
水晶石的话语——罗雨诗歌印象 |
何山燕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3 |
1
|
|
4
|
论严羽的诗学体系——回归《沧浪诗话》的文本 |
李三达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论罗洛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世界 |
孙琴安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6
|
《唐宋诗人研究三种》述评 |
王金伟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7
|
中国新诗演进的多维激变奇观 |
洪迪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9 |
0 |
|
8
|
“主流”遮蔽下的“私人”话语——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的发表与评价 |
刘莹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9
|
欲唱还休的荆棘鸟之歌——论罗雨诗歌创作的主体性特征 |
颜小芳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0
|
大洋彼岸的“漂木”--洛夫先生访谈录 |
洛夫
甘建华
|
《写作》
|
2018 |
1
|
|
11
|
历代诗词中的“岭南梅”意象辨析 |
吴咏絮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2
|
青海,作为诗歌的隐形支柱和能源——罗鹿鸣诗歌的背景性解读 |
燎原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诗歌评价的史官介入——以骆宾王“尤妙于五言诗”为例 |
韩达
|
《运城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