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and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 scheme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1
作者 Wen Qu Lei Song +2 位作者 Yao Zhao Xin Xu Zhen-Bo H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Objective:At present,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ials in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but how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and high quality o... Objective:At present,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ials in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but how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and high quality of stable and reliabl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still a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to be resolved. Since each laboratory used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may var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ptimize a stable and reliable hucMSC culture procedure. Metho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By comparing the morphology, passage, proliferation and using flow cytometry to detect the immunophenotypes of the cells, optimized cultural method was selected.Results: By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cells migrating out from the tissue, cell growth status, cell number and expression of CD90 andCD73 of the hucMSCs, we found that X-VIVO15+10% fetal bovine serum group, X-VIVO15+2% fetal bovine serum and 2% UltroserG group, and MSC basal medium+UltraGRO-Advanced group had an earlier migration time from the umbilical cord and shorter confluence time to cover 80%-90% of the cuturing flask. The Huc-MSCs cultured with MSC basal medium+2% UltraGRO-Advanced group revealed the fastest prolif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CD90 and CD73 in Huc-MSCs cultured with MSC basal medium+2% UltraGRO-Advanced group were above 90%,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D90 and CD73 in other groups were below 90%. The expression of CD34 and CD45 surface antigens were low in huc-MSCs from all the groups.Conclusion:In summary, MSC basal medium-UltraGRO-Advanced group was 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for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sells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culture MEDIUM IMMUNOPHENOTYPE flow cytometry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富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美 李少林 +2 位作者 陈宓 李小青 龙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细胞分选方法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的富集效率,探讨获得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流式细胞术(多重联合)分别富集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 目的比较3种细胞分选方法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的富集效率,探讨获得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流式细胞术(多重联合)分别富集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NOD-SCID小鼠致瘤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3种方法的富集效率;分别测量不同时间点(4、7、9、14、21、28d)各组小鼠成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CD44和EPCAM的表达情况。结果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和多重联合分选细胞中具有结肠癌干细胞特性的CD44+EPCAM+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7.39%、73.85%、89.57%;多重联合分选细胞接种NOD-SCID小鼠后成瘤时间早、瘤体增长速度快,各时间点体积分别为(209.25±31.54)、(500.00±72.90)、(852.75±157.51)、(2280.00±440.91)、(4897.00±1154.15)、(11070.00±3559.86)mm3,与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的成瘤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和多重联合分选后细胞接种72h后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98±7)/视野、(135±7)/视野、(188±6)/视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瘤中均表达CD44和EPCAM。3种分选方法所获得细胞中干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为:多重联合分选后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结论多重联合法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效果明显强于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和无血清悬浮培养+化疗药物法,是获得肿瘤干细胞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结肠肿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利公 杨新园 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8,共8页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1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内膜组织标本,磁珠分选及克隆形成实验法分选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1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内膜组织标本,磁珠分选及克隆形成实验法分选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细胞表面标记,MTT法观察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情况;体外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鉴定细胞分化能力,RT-PCR测定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同时检测基质干细胞表达胚胎时期标志蛋白OCT-4的情况。结果:通过该方法可获得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细胞易于贴壁,生长良好,传代稳定。细胞CD90和CD105表达阳性而CD45和CD34表达阴性。细胞周期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高,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经成骨及成脂诱导后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分别呈阳性反应,成骨及成脂标志性基因表达阳性。此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OCT-4表达阳性。结论:子宫内膜基质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来源广、易获取,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细胞学 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免疫磁化分离 流式细胞术 细胞培养技术 方法
下载PDF
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桂梅 陈顺乐 +4 位作者 沈南 戴岷 郭燕姿 郑林 郭强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pDCs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1例狼疮肾炎患者,其中17例为活动期(14例行肾活检),14例为缓解期。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DC... 目的研究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pDCs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1例狼疮肾炎患者,其中17例为活动期(14例行肾活检),14例为缓解期。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DCs的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组(n=12)。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14例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组织中pDCs的分布;设立正常对照(n=4)。结果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pDCs表达的百分数为0.039±0.052,显著低于缓解期的0.168±0.174和正常对照组的0.134±0.079(均P<0.01)。正常对照肾脏组织未见pDCs浸润,而狼疮肾炎患者肾脏组织肾小球pDCs呈高水平表达,在Ⅳ型狼疮肾炎的肾脏组织中,pDCs呈局灶节段分布于系膜区。pDCs表面可见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结论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可能与其肾组织趋化因子受体水平上调,增强了外周血中pDCs向肾组织的迁移能力有关。外周血pDCs的变化可作为狼疮性肾炎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浆细胞样树突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DiI荧光标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勇 徐国栋 +2 位作者 张富义 孟庆娅 林书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表型鉴定和标记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分离筛选法分离培养M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29和CD106的表达,进行表型鉴定;DiI标记第3代MSCs,观察标...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表型鉴定和标记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分离筛选法分离培养M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29和CD106的表达,进行表型鉴定;DiI标记第3代MSCs,观察标记效率。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48h内可见少量贴壁细胞,7~8d达到90%汇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29,CD106为阳性;DiI进行细胞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见所有MSCs均被标记为红色荧光,敏感性好,标记效率高。结论:此培养方法可以作为培养兔MSCs的常规方法,为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离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抗体技术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抗CD3单抗包被技术获得CD3AK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白雪 邓琦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8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抗CD3单抗包被技术与传统方法培养获得的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的体外扩增、体外杀伤活性及免... 目的抗CD3单抗包被技术与传统方法培养获得的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的体外扩增、体外杀伤活性及免疫表型的比较,以期为选择增殖更快、抗癌效应更强的生物活性细胞供临床治疗。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抗CD3单抗包被技术与传统方法培养获得CD3AK细胞、常规方法培养获得CIK细胞,检测各免疫活性细胞对K562耐药细胞株(K562/ADR)的杀伤活性、细胞膜P-糖蛋白(P-glucoproteins,P-gp)表达以及收获时细胞表型、上清液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培养第13天时,包被技术获得CD3AK细胞和CIK细胞计数分别为非包被培养的1.41倍、2.96倍;3组细胞免疫表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3组分别为(47.97±3.24)ng/L vs(40.14±2.26)ng/L vs(35.90±3.33)ng/L,IL-12为(128.50±14.82)ng/L vs(110.69±10.02)ng/L vs(98.24±10.30)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54.42±16.99)ng/Lvs(143.67±14.24)ng/L vs(121.56±13.62)ng/L,γ干扰素(IFN-γ)为(143.79±12.97)ng/L vs(115.87±13.24)ng/L vs(102.50±10.47)ng/L,包被培养CD3AK细胞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细胞在不同效价比对K562/ADR细胞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562/ADR细胞作用后P-gp蛋白表达均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D3单抗包被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数量的免疫活性细胞,抗肿瘤细胞活性肯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类 细胞培养技术 流式细胞术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狼疮方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雪兰 郑京 +4 位作者 邵丹 陈旭珍 郑春盛 刘芳 丘余良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西结合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CD+3 CD+4细胞、sFas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8例LN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sFas的水平,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 目的探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西结合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CD+3 CD+4细胞、sFas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8例LN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sFas的水平,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及CD+3 CD+4。结果①LN治疗前PBMC凋亡率、sFas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CD+3 CD+4细胞较正常人组明显减少(P<0 05);②治疗后sFas较正常人组增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副作用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④LN患者sFas与PBMC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①细胞凋亡增加与血清sFas水平相关,并且可能是LN进展中的一个因素;②中西结合治疗可以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指标疗效,且明显抑制了西药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细胞凋亡 CD3^+CD4^+ SFAS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CD32b在红斑狼疮外周血细胞及肾组织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王静 金晓明 +3 位作者 聂英坤 毕彦忠 韩梅娇 张凤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 探讨CD32b(FcγRⅡ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及狼疮肾炎 (LN)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 8例LN患者及 19例非狼疮患者的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进行了CD32b检测。结合LN的病理分型 ,对CD32b在各型... 目的 探讨CD32b(FcγRⅡ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及狼疮肾炎 (LN)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 8例LN患者及 19例非狼疮患者的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进行了CD32b检测。结合LN的病理分型 ,对CD32b在各型表达的程度及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32例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 肾组织CD32b主要表达于肾小球的内皮细胞、肾小管的上皮缘、胞浆、以及系膜细胞。Ⅳ型LN的肾小球及Ⅳ、Ⅴ型肾小管CD32b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SLE患者 3种外周血细胞的CD32b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人。结论 推测CD32b在SLE的发生及LN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2b 外周血细胞 肾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研究
9
作者 刘晓娟 钱勣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研究SLE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和不伴狼疮性肾炎组)...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研究SLE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和不伴狼疮性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中Th1和Th2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情况。结果:(1)狼疮性肾炎(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不伴有LN的SLE患者Th1较对照组降低(P<0.05)。(3)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不伴有LN的SLE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伴有LN的SLE患者Th1细胞功能亢进,具有Th1优势。不伴有LN的SLE是一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辅助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构建人 COX-2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对膀胱癌 T24细胞株COX-2表达的作用
10
作者 张军卫 靳风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构建人环氧化酶-2(COX-2)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抑制膀胱癌 T24细胞COX-2表达的作用。【方法】经PCR法从含人COX-2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其cDNA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克隆于 T载体EcoR Ⅰ和Xba Ⅰ位点之间,并将其反向插入pcD... 【目的】构建人环氧化酶-2(COX-2)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抑制膀胱癌 T24细胞COX-2表达的作用。【方法】经PCR法从含人COX-2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其cDNA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克隆于 T载体EcoR Ⅰ和Xba Ⅰ位点之间,并将其反向插入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应用脂质体介导将其导入T24膀胱癌细胞中,经过G418筛后进行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鉴定。【结果】核酸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实重组COX-2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COX-2 as是正确的,经鉴定转导 pcD-NA3/COX-2 as的T24细胞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人COX-2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环氧化酶-2基因表达持续下调的膀胱癌细胞株T24-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类/遗传学 RNA 反义 膀胱肿瘤/遗传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流式细胞术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同培养方案的比较与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屈玟 宋磊 +1 位作者 赵瑶 胡振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目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基础研究以及治疗疾病的临床实验,但目前各个实验室所选取的培养方案各异,培养效果并不稳定。本实验旨在选择一种稳定可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案。方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目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基础研究以及治疗疾病的临床实验,但目前各个实验室所选取的培养方案各异,培养效果并不稳定。本实验旨在选择一种稳定可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案。方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采用组织贴壁法将其培养于8组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通过比较间充质干细胞从组织中游出的时间,生长状态,细胞数量,表面抗原的表达等,选出较优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案。结果:从细胞生长状态比较,达优MSC基础培养基-血清替代物组(F组)、X-VIVO^(TM)15-胎牛血清组(B组)、X-VIVOT M15-胎牛血清+血清替代物组(C组)、迈键医药的干细胞无血清基础培养基-无血清替代物组(G组)所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从脐带游出时间较早且细胞融合率达到80%~90%时间较其他组短;达优MSC基础培养基-血清替代物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最快(P<0.05)。选取生长较快的B、C、F、G组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发现达优MSC基础培养基-血清替代物组(F组)所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73,CD90表达均在90%以上,而其他组CD90和CD73的表达都在90%以下(P<0.05),各组造血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表达均呈低表达。结论:达优MSC基础培养基-血清替代物组为较优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基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文丽梅 卢帅 +5 位作者 吕国栋 李亚芬 郑璇 田春艳 赵军 王建华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构建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以10、100和1 000μmol/L的H2O2处理0、2、4、6、8、10、12和24 h后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构建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以10、100和1 000μmol/L的H2O2处理0、2、4、6、8、10、12和24 h后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探针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以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其存活率为(43. 44±5. 74)%,与10μmol/L H2O2处理组(92. 77±5. 51)%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ROS含量结果显示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0 min时其体内的ROS含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H2O2组OTM值升高(P <0. 05),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SOD和GSH-Px活性均下降(P <0. 05或P <0. 01)。结论 100μmol/L H2O2、预处理4 h,可成功构建BEL740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可为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抗肝病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人肝癌细胞 氧化性应激 细胞培养技术 DNA损伤 流式细胞术 彗星试验
下载PDF
人类生精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分化与变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怀秀 李弘 +3 位作者 袁彩霞 曹莹丽 秦琴 白崇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精细胞向单倍体精子细胞分化以及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的可能性。方法对11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活检,将其中9份具有生精细胞的活检标本在终浓度为50U/L卵泡刺激素和1μmol/L睾酮的改良人输卵管液培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精细胞向单倍体精子细胞分化以及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的可能性。方法对11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活检,将其中9份具有生精细胞的活检标本在终浓度为50U/L卵泡刺激素和1μmol/L睾酮的改良人输卵管液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对培养前及培养后24h标本中精子及其他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各种细胞的比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例患者培养前和培养后24h的细胞进行细胞倍体分析。结果9例标本培养前精子比例为(17.7±8.9)%,培养24h后为(25.6±10.3)%,培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例细胞倍体分析结果显示,培养前可见4、2和1n波峰,培养后413波峰消失,1n波峰显著增宽和增高。结论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可使生精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并使精子细胞向精子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细胞 流式细胞仪 减数分裂 细胞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体外稳定培养方法的建立及与磁珠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骄宇 刘弓伯 +4 位作者 吐尔洪江·吐尔逊 张雪 阿尔孜古丽·吐逊 林仁勇 温浩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2-577,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体外培养的方法,并与磁珠分选法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分别应用磁珠分选法、贴壁法对PBMC进行培养,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rhGM-...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体外培养的方法,并与磁珠分选法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分别应用磁珠分选法、贴壁法对PBMC进行培养,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获得D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分别在第3、5、6天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经过1、2、5 h的贴壁培养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4、CD1a、HLA-DR的表达以确定最佳贴壁时间;经人重组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对所获得的细胞检测CD14、CD1a、CD86、CD83、HLA-DR的表达.采用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经贴壁2 h后诱导培养的DCs形态较典型.磁珠分选法获得的DCs第5、6天细胞活力[(53.333±5.774)%、(38.333±7.638)%]明显低于第3天[(68.667±3.215)%,P均<0.05];贴壁培养法获得的DCs第3、5、6天的细胞活力[(92.667±3.055)%、(94.000±1.000)%和(94.667±1.5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7,P>0.05);贴壁培养法获得的DCs第3、5、6天细胞活力均高于磁珠分选法(t值分别为9.374、12.021、12.527,P均<0.05).PBMC经磁珠分选前后CD1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57±12.351)%、(41.914±14.85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5,P>0.05).单核细胞表面CD14的阳性表达率在培养2 h时[(35.267±4.658)%]高于培养1、5 h时[(15.033±6.189)%、(21.233±4.895)%,P均<0.05].培养第6天,DCs表面CD14的阳性表达率[(2.200±1.356)%]较第1天[(32.328±14.517)%]明显下降(t=5.467,P<0.05),CD1a的阳性表达率[(43.371±16.250)%]较第1天[(12.300±6.223)%]显著升高(t=2.545,P<0.05);而CD86、CD83、HLA-DR的阳性表达率[(16.857±5.686)%、(9.343±5.230)%、(72.800±17.881)%]与第1天[(12.550±16.758)%、(6.250±1.323)%、(64.671±15.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52、1.137、0.907,P均>0.05).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随着淋巴细胞的增多,增殖能力下降.磁珠分选法中,DCs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50、1:100时,细胞增殖能力(1.502±0.055、1.507±0.029)较1:10时(1.859±0.049)降低(P均<0.05);贴壁培养法中,DCs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100时,细胞增殖能力(1.545±0.066)较1:10时(2.015±0.301)降低(P<0.05).在DCs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同时,两种方法得到的DCs在刺激T淋巴细胞方面的能力相近(P>0.05).结论 与磁珠分选法比较,贴壁培养2 h后的人外周血PBMC再行诱导可获得形态与功能较优的DCs,且此法稳定、简便、经济,是一种适于基础、临床研究的DCs体外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因子类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混合
原文传递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34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周燕斌 李幼姬 +2 位作者 谢灿茂 孔庆瑜 吴玉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CD134共刺激分子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在狼疮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加入抗CD3单抗、白细胞介素(IL)-2刺激培养前、后的不同时段CD134+细胞数的... 目的探讨CD134共刺激分子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在狼疮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加入抗CD3单抗、白细胞介素(IL)-2刺激培养前、后的不同时段CD134+细胞数的动态改变。结果经抗CD3!单抗/rIL-2刺激前,活动期LN患者PBMC的CD134+细胞百分比已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CD4+T细胞亚群上,CD8+T细胞则不明显。在刺激活化后,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PBMC的CD134+细胞百分比12h已明显增加,24h达到高峰,持续到48h仍处于高水平,72 ̄96h后开始下调;至96h活动期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不论是活动期或非活动期LN患者,当T细胞受刺激活化后,主要是CD4+T细胞表面的CD134分子处于高表达状态和持续时间延长,CD8+T细胞只少量且呈一过性地表达;LN患者,特别是活动期LN患者的T细胞处于异常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CD134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腹腔渗出细胞辅助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
16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3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谭浅 吴小影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以腹腔渗出细胞为饲养细胞对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腹腔渗出细胞,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巨噬细胞,墨汁吞噬实验检测吞噬活性。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神经... 目的观察以腹腔渗出细胞为饲养细胞对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腹腔渗出细胞,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巨噬细胞,墨汁吞噬实验检测吞噬活性。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饲养细胞加入Muller细胞进行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分析Muller细胞的生长周期,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翻译法(TUNEL)染色检测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腹腔渗出细胞中巨噬细胞占95%以上,对墨汁颗粒有良好的吞噬能力。原代培养的Muller细胞贴壁生长,胞体较大、扁平,第3代细胞生长减慢。加入饲养细胞后,Muller细胞生长增生加快,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S期,t=4.172,P〈0.001;G2/M期,t=3.562,P〈0.01),第1代细胞生长时间由25-30d缩短至18-22d,第2代由10-15d缩短至7-10d;Muller细胞凋亡减少(t=3.804,P〈0.01)。结论以腹腔渗出细胞为饲养细胞能促进Muller细胞的生长增生,抑制其凋亡,加快Muller细胞的培养速度,是原代培养成年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流式细胞术 MULLER细胞
原文传递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平衡的研究
17
作者 戴勇 李富荣 +1 位作者 王新根 黄瑞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 ,探讨Th1 /Th2细胞类型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2 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 1 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 (IFN γ、I... 目的 通过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 ,探讨Th1 /Th2细胞类型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2 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 1 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 (IFN γ、IL 4)和表面抗原 (CD4)进行分析。结果 狼疮性肾炎患者Th1细胞数和Th1 /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活动期与缓解期Th1数和Th1 /Th2比值比较 ,虽有增加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患者Th1和Th2细胞数与Th1 /Th2比值与疾病活动指数SIEDAI、ANA和C3补体之间没有相关性 ( P >0 .0 5)。结论 狼疮性肾炎有强的Th1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TH1细胞 TH2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