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ewmark方法的四川芦山6.1级地震公路滑坡快速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环宇 陈涛 +5 位作者 杨福平 陈奇 徐晓桐 张明 戴陈兵 周怀斌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发生后,基于地震震级与历次地震中震区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对震区公路滑坡风险等级开展快速评估工作,使用Newmark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内岩土体永久累积位移并划定地震滑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在芦...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发生后,基于地震震级与历次地震中震区交通状况综合考虑,对震区公路滑坡风险等级开展快速评估工作,使用Newmark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内岩土体永久累积位移并划定地震滑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在芦山6.1级地震的影响下,研究区内滑坡风险等级由震中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与地震动强度的衰减具有相似的规律;区内北西侧的滑坡风险等级要明显高于南东侧,该分布规律与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相吻合;依据划定的危险性等级,在研究区圈定7个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域,收集到的实际7处受灾路段有6处落在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内。验证表明,基于Newmark模型与路网数据划定的公路滑坡高风险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地震公路滑坡快速评估方法可以为灾后应急救援力量部署及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 6.1级地震 Newmark模型 永久累积位移 公路滑坡
下载PDF
芦山7.0级地震震后道路损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红蕊 王涛 +2 位作者 石丽梅 傅罡 李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损毁了灾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中断了灾区救援的交通生命线。为了满足震后灾区道路损毁风险评估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将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在内的灾后道路损毁评估模型。在震后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损毁了灾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中断了灾区救援的交通生命线。为了满足震后灾区道路损毁风险评估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将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在内的灾后道路损毁评估模型。在震后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震前道路基础地理信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建立道路损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道路震害因子(如地震烈度、设防烈度)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对道路损毁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雅安地区芦山县、宝兴县、雨城区以及天全县四个区县的道路损毁风险评估中,评估结果与报告第一时间报送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评估结果与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和天地图联合开发的芦山7.0级地震地理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地震灾区道路损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以为震后长期恢复及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道路损毁 风险评估 次生地质灾害
下载PDF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三超 汤童 +1 位作者 高懋芳 林月冠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道路损毁评估是地震损失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芦山7.0级地震应急评估需求,提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的道路损毁评估方法。首先,针对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特点,建立道路损毁遥感解译标准,进一步考虑地震平均烈度,建立以县为单元的... 道路损毁评估是地震损失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芦山7.0级地震应急评估需求,提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的道路损毁评估方法。首先,针对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特点,建立道路损毁遥感解译标准,进一步考虑地震平均烈度,建立以县为单元的灾区道路损毁等级快速评估模型,最后给出了地震灾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快速制图产品和灾区道路损毁分县等级评估结果。结果表明,道路损毁极重灾区有芦山县、宝兴县,重灾区有天全县、雨城区、荥经县、名山区、邛崃市,一般灾区有汉源县等14个县(市、区)。相关研究和结果为震后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高分辨率 遥感数据 道路损毁 评估
下载PDF
基于Deeplab V3+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损毁信息提取
4
作者 陈丹丹 窦爱霞 王鑫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89,共19页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震后的道路损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针对目前震害提取方法精度低、人工参与多及用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eeplab V3+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震后的道路损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针对目前震害提取方法精度低、人工参与多及用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eeplab V3+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震后单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震害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了多尺度的上下文信息,逐步重构空间信息以便更好地捕捉道路边界,从而提高道路震害信息提取精度.以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7.0级地震为例,通过选取山区、平原以及城市内部不同等级的道路高分影像样本,创建模型训练的样本集.为了进一步验证Deeplab V3+模型的效果,选择目前较为主流的FCN模型与Deeplab V3+模型进行对比.经多次训练和精度分析,综合考虑模型精度和训练量、训练次数的关系,最终选择7528对训练样本集、100000训练次数和总精度达到95%的Deeplab V3+模型作为最佳模型.然后,将训练后的最佳Deeplab V3+模型应用到提取震后无人机道路损毁信息.将人工目视解译的结果作为模型提取精度评价的标准,对比分析后Deeplab V3+模型的震后高分遥感影像道路损毁信息提取精度可达88%.结果表明,基于Deeplab V3+模型的道路震害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普适性,可在震后道路损毁信息的快速提取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lab V3+ 高分遥感影像 道路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下载PDF
地震易发地区道路规划建设方法
5
作者 钟远岳 刘芳 《交通与运输》 2019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探讨地震易发区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方法,以芦山县为例,通过从路网多方向可达、道路安全性评估、尊重生态三方面提出地震易发区道路规划的准则,保证地震易发区道路系统的系统性、可靠性和生态性。此外,还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保证灾害发生... 为探讨地震易发区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方法,以芦山县为例,通过从路网多方向可达、道路安全性评估、尊重生态三方面提出地震易发区道路规划的准则,保证地震易发区道路系统的系统性、可靠性和生态性。此外,还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保证灾害发生后道路的可靠性: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分区完善交通整治指引、分类别进行沿线安全防护设计和道路差别化实施。结果表明:该交通规划建设体系能更好地服务地震易发区人民的出行,创造更安全、绿色的出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区道路规划 灾区道路建设 地震易发区 芦山地震
下载PDF
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与可视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元凤 周荣福 李凤玲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W eb文本挖掘在现今各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而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还是一个较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综述文本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统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模型,利用Arcview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 W eb文本挖掘在现今各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而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还是一个较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综述文本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统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模型,利用Arcview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了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和历史景点相关属性信息的查询。试验模型系统具有历史地物景点的分类、统计与显示查询等功能,并可以与现代景点进行对比分析。论文最后对此模型的不足作出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山北第二路 文本挖掘 数据字典 查询
原文传递
陇蜀古道研究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陇蜀古道指古代从陇右地区穿越今西秦岭山地和岷迭山区沟通蜀地的道路,由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组成。对该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青泥道与白水路、阴平道和岷山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陇蜀古道指古代从陇右地区穿越今西秦岭山地和岷迭山区沟通蜀地的道路,由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组成。对该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青泥道与白水路、阴平道和岷山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但关于祁山道的研究,鲜有人涉足。2009年以来,甘肃学者掀起了一股研究祁山古道的热潮,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出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复原线路走向的新尝试。陇蜀古道研究需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上继续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蜀古道 青泥道 祁山道 阴平道 岷山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