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储法的鲁西平原地热资源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喜 张庆莲 刘彦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77,共6页
鲁西平原地处山东省的西南部,热储层主要有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古近系东营组和奥陶系。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结果,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利用热储法等对鲁西平原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鲁西平原地区地热资源量达1.735 5×... 鲁西平原地处山东省的西南部,热储层主要有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古近系东营组和奥陶系。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结果,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利用热储法等对鲁西平原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鲁西平原地区地热资源量达1.735 5×1021J,折合标准煤5.923 3×1010t;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达3.252×1020J,折合标准煤1.110×1010t;热储层百年地热水储存量为4.229×1011 m3,地热水允许开发量为4.229×1011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平原 地热 热储法 地热资源量 地热水储存量
下载PDF
鲁西平原地热水的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元斌 孟令兴 周亚醒 《山东国土资源》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鲁西平原地热水资源较丰富,属中低温地热,埋藏分布广,温度适中,开采潜力大。通过对鲁西平原地热水的水化学和冷水、海水的水化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地热水的形成及水化学特征,根据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对地热水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
关键词 地热 水化学特征 开发利用 鲁西平原
下载PDF
鲁西平原赵王河流域农田土壤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分布
3
作者 崔雪晴 刘汝海 +2 位作者 谭宏伟 张玉卿 王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3期17-19,共3页
从鲁西平原赵王河流域采集17个耕地表层土壤,测定其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等,以获得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及其水平分布特征,分析发生营养物质流失的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全氮的平均含量0.96 g/kg,全磷的平均含量1.06 g/kg,有机质的平均含... 从鲁西平原赵王河流域采集17个耕地表层土壤,测定其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等,以获得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及其水平分布特征,分析发生营养物质流失的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全氮的平均含量0.96 g/kg,全磷的平均含量1.06 g/kg,有机质的平均含量1.70%;农田土壤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下游含量最高,上游次之,中游含量最低;变异系数为有机质>全氮>全磷。农田土壤营养物质含量低,但由于土质类型以砂壤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差,易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输入地表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平原 农田土壤 全氮 全磷 有机质
下载PDF
鲁西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楠 邱新法 +3 位作者 纪凡华 王春 张寅 李雪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852-1856,共5页
基于聊城市7个国家一般站和1个国家基准站的1970-2012年的气候要素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鲁西平原43年潜在的参考蒸散量(ET0)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气候对于蒸散量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鲁西平原日最... 基于聊城市7个国家一般站和1个国家基准站的1970-2012年的气候要素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鲁西平原43年潜在的参考蒸散量(ET0)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气候对于蒸散量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鲁西平原日最大蒸散量为11 mm,最小为0.3 mm,年均蒸散量为1 095 mm,春、夏、秋、冬蒸散量分别为324、428、237和100 mm;年平均蒸散量和各季节蒸散量均呈逐年减小的趋势。鲁西地区蒸散量自南向北呈现增大的趋势,其中最大值为1 337 mm,最小值为854mm。偏相关分析表明,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对于蒸散量的贡献为正相关,相对湿度为负相关。不同站点气象要素对ET0影响有所差异。其中风速、日照时数是引起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Penman-Monteith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鲁西平原日、季与年的参考蒸散量,为鲁西平原合理用水和科学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时空变化特征 鲁西平原
下载PDF
鲁西平原1961—2012年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培良 刘顼 +3 位作者 宁瑞斌 纪凡华 王丽 闫景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6期264-270,共7页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聊城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生产,发挥聊城农业大市的优势,对聊城近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依托GIS技术明晰了鲁西平原地区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聊城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生产,发挥聊城农业大市的优势,对聊城近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依托GIS技术明晰了鲁西平原地区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聊城市辖区内8个县(市、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日照时数为基础,构建鲁西地区逐月、季度、年度的平均日照时数系列数据集。采用气候倾向率、农业气象学的方法和GIS技术,对鲁西平原地区日照的月、季和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鲁西平原地区年际日照时数和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各月的日照时数仅4月略有增加,其余月份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各县(市、区)中主要以位于中部的聊城城区为中心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位于东部的茌平、西部的冠县和东北部高唐县减少次之,而西北部的临清和西南部的莘县减幅最小。全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5月,最少的是12月;四季中均以东北部的高唐最多,向西南方向逐渐减少,春、夏、秋3季是西南部的莘县最少;冬季则是位于南部偏西的阳谷县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以高唐最多,莘县最少。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建设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时空变化 GIS技术 趋势研究 鲁西平原
下载PDF
鲁西平原棉花主要生育期旱涝趋势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培良 孔宁宁 +1 位作者 席晓彤 纪凡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1期95-99,共5页
为了探究鲁西平原棉花主要生育期间的水分供需情况,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采用GIS技术,运用统计学和农业气象学等方法,以聊城市辖区内的8个县(市、区)的1961—2012年棉花各主要生育期的需水量及其对应阶段自然降水情况为例,进行统计分... 为了探究鲁西平原棉花主要生育期间的水分供需情况,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采用GIS技术,运用统计学和农业气象学等方法,以聊城市辖区内的8个县(市、区)的1961—2012年棉花各主要生育期的需水量及其对应阶段自然降水情况为例,进行统计分析棉花主要生育期旱涝指数。结果发现,棉花全生育期内旱涝灾害时有发生,频率高达51.9%,旱涝灾害比较频繁。从播种到现蕾期发生旱涝的频率高达86.5%。现蕾期出现旱涝的频率是80.8%,花铃期旱涝频率为79.3%;吐絮期的旱涝频率则高达92.3%;莘县、冠县及高唐出现干旱的频率较高,高唐最高;渍涝以东南部地区出现的频率高于西部,以东阿最高,莘县发生涝灾的频率最低。应对旱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选用抗逆品种,推广节水技术,合理运用地下水资源,科学开发空中水资源,保障棉花生长关键期的水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育期 旱涝特征 发展趋势 鲁西平原
下载PDF
鲁西平原52年来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楠 孙培良 +2 位作者 韩学蕾 王健 王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207-210,共4页
利用鲁西平原8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平均气温,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鲁西平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通过显著性检验,温度上升趋势明显。除夏季... 利用鲁西平原8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平均气温,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鲁西平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通过显著性检验,温度上升趋势明显。除夏季气温呈现下降趋势以外其余各季节均为上升趋势。各季节小波分析中气温异常表现不明显;没有长时间的持续偏冷或者偏暖,小幅度的冷暖交替变化比较频繁,各季节的小波周期变化各不相同。空间分布中东阿气温最高,高唐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平原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时空特征
下载PDF
2017年6月鲁西平原一次暴雨过程的特征分析
8
作者 梁海瀚 李晶 孙淑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9期19-20,共2页
利用常规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6月一次暴雨过程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次暴雨过程由冷涡造成,不稳定能量较弱,造成了主要降水落区随时间变化明显,各站点降水时段又较为集中的特征。
关键词 鲁西平原 暴雨过程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