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吕亮耕诗歌的话语形态
1
作者 吴投文 熊杜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现代派诗人,吕亮耕将自己不同阶段的生存状态熔铸于创作中,使其诗歌在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话语形态。抗战前,吕亮耕的诗歌创作主要抒写个体精神流亡的孤寂感以及对于自由国度的向往,... 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现代派诗人,吕亮耕将自己不同阶段的生存状态熔铸于创作中,使其诗歌在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话语形态。抗战前,吕亮耕的诗歌创作主要抒写个体精神流亡的孤寂感以及对于自由国度的向往,形成了其个体象征话语;抗战中,吕亮耕投入了抗战文艺的洪流,精神境界日益提高,作品的人民性内涵更显丰富,其诗歌创作也由个体象征话语形态向集体抗战话语形态转变;抗战胜利后,吕亮耕的诗歌创作主要聚焦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揭露与反思,表达了对中国美好社会前景的期盼,形成了其诗作的社会反思话语形态。三种不同的话语形态体现了吕亮耕诗歌创作的丰富性,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审美意蕴的多样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亮耕 象征主义 话语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