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Fructus lycii on Improvement of Exercise Fatigue Using a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with in vitro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1
作者 JI Xiao Ning LIU Zhao Ping +4 位作者 ZHANG Chao Zheng CHEN Min LIANG Jiang LU Jiang ZHANG Le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2-53,共12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Fructus lycii in improving exercise fatigue.Methods A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was used to explor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Fructus lycii in improving exercise fatigue.Methods A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was used to explor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Fructus lycii.Skeletal muscle C2C12 cells and immunofluorescence we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he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s in Fructus lycii predict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Results Six potential active components,namely quercetin,β-sitosterol,stigmasterol,7-Omethylluteolin-6-C-beta-glucoside_qt,atropine,and glycitein,were identified to have potency in improving exercise fatigue via multiple pathways,such as the PI3K-Akt,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IL-17,TNF,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The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quercetin,a significant active component in Fructus lycii,increased the mean staining area of 2-NBDG,TMRM,and MitoTracker,and decreased the area of CellRox compared to the control.Furthermore,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p-38 MAPK,p-MAPK,p-JNK,p-PI3K,and p-AKT markedly increased after quercetin treatment.Conclusion Fructus lycii might alleviate exercise fatigue through multiple components and pathways.Among these,quercetin appears to improve exercise fatigue by enhanc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The PI3K-AKT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lso appear to play a role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ctus lycii Exercise fatigue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A Rapid Determination of 30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in Lycii Fructus by UPLC-MS/MS
2
作者 Kesheng Lin Zhengqi Wang +6 位作者 Li Wang Jiawen Zhou Lijuan Han Jingjing Wen Tingxia Dong Ran Duan Ning Li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3年第2期423-437,共15页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ycii Fructus,However,rarely studies focus on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se residues.Here,a total of 30 kinds of...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ycii Fructus,However,rarely studies focus on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se residues.Here,a total of 30 kinds of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determined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in five different process ways.Pretreatment methods,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condi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were all optimized accordingly.Among the five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the first and thir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failed to provide high recoveries of sulfosulfuron compounds(both lower than 60%).Recovery of chlorphenamidine by the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multiresidue method(QuEChERS)was lower than 60%,which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ce determination.The concentrations of 30 prohibited pesticides residues treated by straightforward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howed good linearity in their corresponding ranges,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ver 0.99.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straightforward ranged from 78.13%to 110.9%,while RSD ranged from 1.3%to 16.9%,albeit poor purification was observed.The recovery yield from solid phase extraction was between 67.75%and 103.08%with RSD value from 0.8%to 14.0%,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ce determination,this method has good precision and stability.These results could be employed to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in detecting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cii fructus prohibited pesticide residues UPLC-MS/MS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rtex Lycii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3
作者 Xing-Yuan Chen Ju-Min Xie 《TMR Pharmac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4期20-34,共15页
Background:Essential hypertension affects over a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Despite the absence of a definitive cure,current treatments primarily aim to manage blood pressure levels.There is a compelling need for antihy... Background:Essential hypertension affects over a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Despite the absence of a definitive cure,current treatments primarily aim to manage blood pressure levels.There is a compelling need for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that offer high effectiveness,low toxicity,and minimal side effects.Objective:This study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ertensive properties of Cortex Lycii by employ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validating the findings through molecular docking.Methods:We utilized various platforms and databases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dentify the active compounds within Cortex Lycii.Target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were gathered from well-established disease-related resources.Shared targets were delineated using the EVenn.Subsequently,we conducted GO and KEGG analyses through the DAVID platform and visualized the resultant network with Cytoscape.Molecular dock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Autodock Vina and PyMOL.Results:Our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en active compounds in Cortex Lycii that demonstrated correlation with 82 essential hypertension-associated targets.These shared targe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four distinct clusters,each with unique functions.Fourteen hub targets were singled out based on predefined selection criteria.GO analysis unveiled the participation of shared targets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linked to hypertension.KEGG analysis identified ten significant signaling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development.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provided confirm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lected hub targets and the active compounds.Conclusion:Cortex Lycii,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with a long history of use,exerts its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active compounds,involvement of multiple targets,regulation of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and modulation of key signaling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ex lycii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olecular dock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枸杞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于杰 赵忠阳 +1 位作者 闫薇 魏成群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9期2418-2426,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揭示枸杞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靶点,探讨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得枸杞子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检索AD相关基因靶标。...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揭示枸杞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潜在靶点,探讨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得枸杞子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检索AD相关基因靶标。将枸杞子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和AD相关基因交集后的靶基因,导入功能性蛋白质关联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鉴定出关键靶点,进一步构建靶点-通路-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同时对基因本体论(GO)通路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采用AutoDock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计算结合亲和力。结果从枸杞子中筛选得到36种相关成分,对应靶点202个。从DisGeNET数据库中收集了123个与AD相关的重要基因,最终确定了28个活性枸杞子成分和AD的共享靶点,其中10个靶点: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胱天蛋白酶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超氧化物歧化酶1、IL-1B、淀粉样前体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血红素加氧酶1,通过最大团节点中心性算法进一步定义为关键基因靶点。在P<0.01的条件下,GO途径的富集分析分别证明了10个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02条P<0.05的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甘氨酸、β-谷甾醇等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成为治疗AD的潜在药物。结论枸杞子治疗AD的机制与细胞凋亡、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途径有关,可为枸杞子治疗AD提供药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枸杞子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外观性状和指标性成分划分枸杞子不同产地
5
作者 程翔 李先喜 +2 位作者 梅桂林 穆凤杨 夏成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 对不同产地枸杞子外观性状与其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探究两者是否存在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子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对枸杞子中甜菜碱、枸杞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枸杞子的外观性状进... 目的 对不同产地枸杞子外观性状与其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探究两者是否存在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子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对枸杞子中甜菜碱、枸杞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枸杞子的外观性状进行测量统计,采用逐步判别法、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枸杞子外观性状数据进行筛选并优化;并分析枸杞子外观性状与其指标性成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宁夏枸杞多糖含量高达3.43%,远高于其他产地。对枸杞子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果皮厚度与甜菜碱含量呈负相关性(r=-0.485,P<0.01);纵横比与枸杞多糖含量(r=0.420,P<0.05)、甜菜碱含量(r=0.815,P<0.01)呈正相关性。结论 不同产地的枸杞子在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上均有差异,该研究可为枸杞子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外观性状 化学成分 线性判别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易混淆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鉴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露 吕绪桢 +5 位作者 刘亚丽 赵天伦 王晨曦 战瑞雪 冯帅 李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目的:探讨区分鉴别易混淆皮类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微性状、显微、荧光鉴别等方法对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的主要鉴别点是外表面、断面和气... 目的:探讨区分鉴别易混淆皮类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微性状、显微、荧光鉴别等方法对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的主要鉴别点是外表面、断面和气味;显微鉴别的重点是草酸钙结晶不同。传统荧光法在紫外灯下观察三者的荧光现象区别不明显,但是二维荧光和三维荧光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二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三种药材的水提取液均只有一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峰强度和峰形有很大差别;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地骨皮有三个荧光峰,香加皮和五加皮有两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和峰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传统鉴别方法可用于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鉴别,二维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可快速、准确地区分三种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香加皮 五加皮 微性状鉴别法 二维荧光光谱法 三维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枸杞子-菊花药对提取物对豚鼠光源性近视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颖异 朱悦 +4 位作者 王育良 郭盛 宿树兰 郭建明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5-794,共10页
目的考察枸杞子与菊花药对配伍对发育期豚鼠光源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基色荧光灯照射发育期豚鼠,建立光源性近视模型,枸杞子-菊花提取物添加饲料饲养豚鼠,利用眼科A型超声测量仪检测眼轴,HE染色观察豚鼠视网膜病理损伤,... 目的考察枸杞子与菊花药对配伍对发育期豚鼠光源性近视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基色荧光灯照射发育期豚鼠,建立光源性近视模型,枸杞子-菊花提取物添加饲料饲养豚鼠,利用眼科A型超声测量仪检测眼轴,HE染色观察豚鼠视网膜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豚鼠视网膜多巴胺(DA)及褪黑素(MT)含量,转录组学分析等方法探讨枸杞子-菊花对豚鼠光源性近视的影响。结果造模6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眼轴显著增长(P<0.01),近视模型建立成功;枸杞子-菊花提取物可有效减缓模型组豚鼠晶状体加厚、玻璃体腔加深,进而延缓整体眼轴的过度增长;模型组豚鼠视网膜组织变薄,视网膜内核层及外核层的厚度及细胞数目显著降低,神经节细胞核稀疏,神经节细胞层空泡化明显,枸杞子-菊花提取物能保护视网膜细胞,视网膜内核层及外核层的厚度及细胞数目增加,神经节细胞核增多;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豚鼠视网膜内DA、M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枸杞子-菊花提取物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组豚鼠视网膜及血清中DA含量(P<0.01,P<0.001);眼部转录组学分析筛选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等相关途径;ELISA结果显示,高剂量枸杞子-菊花提取物能显著增加PPARγ、COL1A1含量(P<0.01),降低SMA含量(P<0.05)。结论枸杞子-菊花药对具有延缓发育期豚鼠光源性近视发生及发展效用,保护视网膜细胞,改善人工光环境导致的DA分泌紊乱,参与调控眼部PPARγ水平,对光源性近视的防控具有积极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创制眼功能健康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菊花 药对 近视 光环境 视网膜 多巴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下载PDF
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王小菊 王智贤 +6 位作者 张文将 易健 陈博威 盛望 李宇翔 刘柏炎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观察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潜在病理因素和三补方(Sanbu Decoction,SBD)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8只18月龄自然衰老健康SPF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衰老组(WT-Aged)、多奈哌齐组(WT-Donepez... 目的观察三补方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潜在病理因素和三补方(Sanbu Decoction,SBD)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8只18月龄自然衰老健康SPF级野生型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衰老组(WT-Aged)、多奈哌齐组(WT-Donepezil)、三补方组(WT-SBD),另选6只3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WT-Young)。WT-Young小鼠不灌胃,WT-Aged小鼠用蒸馏水灌胃,其余用相应药物处理,灌胃45 d。灌胃结束前6日采用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小鼠脑海马组织Tau、p-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uroepithelial stem cell protein,Nestin)表达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WT-Young相比,第2日起WT-Aged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减少(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第3~5日和WT-SDB第4~5日逃逸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平台所在象限经过的路程增多(P<0.05)。WT-Aged小鼠出现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和大面积的神经元坏死,细胞质嗜酸性增强,细胞核固缩、溶解、消失。与WT-Aged小鼠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小鼠神经元损伤减少,排列较为紧密,退化固缩的细胞数量则明显减少,少部分细胞可见核固缩及细胞浆嗜酸性变。与WT-Young相比,WT-Aged Tau、p-Tau和GFAP表达增多(P<0.05),Nestin表达减少(P<0.05),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WT-Aged相比,WT-Donepezil和WT-SDB p-Tau、GFAP表达减少(P<0.05),WT-SBD 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三补方可以降低自然衰老小鼠脑海马组织p-Tau表达,减弱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脑保护抗衰老作用,提高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衰老小鼠的衰老状态,延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认知功能 脂质过氧化损伤 三补方 枸杞子 黄芪 茯苓
下载PDF
枸杞子抗衰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秋晨 路俊仙 +3 位作者 王平 郭瑞齐 冉志芳 王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77-182,共6页
枸杞子是具有滋补功效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在现代医疗及养生保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仍保有巨大的市场开发价值。但目前鲜见关于枸杞子抗衰老作用机制的总结阐述,为明确枸杞子的抗衰老作用,深入解析其分子机制,该研究系统梳理了历代本... 枸杞子是具有滋补功效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在现代医疗及养生保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仍保有巨大的市场开发价值。但目前鲜见关于枸杞子抗衰老作用机制的总结阐述,为明确枸杞子的抗衰老作用,深入解析其分子机制,该研究系统梳理了历代本草对其轻身、耐老的认识及应用,特别是近5年枸杞子抗衰老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出枸杞子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代谢调节、凋亡调节、自噬调节、内质网应激等途径发挥显著的抗衰老作用。该文将为枸杞子抗衰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合理地发挥其抗衰老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抗衰老 分子机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秦佳琪 齐强强 +4 位作者 张亚军 王焱 赵思源 曹德艳 朱美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建立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量的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分析采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电子轰击电离(EI),电子能量70 eV;... 目的建立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量的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分析采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电子轰击电离(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多反应监测模式;碰撞气高纯N_(2)。采用残留水平、膳食摄入风险、风险排序和累积暴露评估对农药残留膳食风险相对较高的农药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16种农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4),平均加样回收率70%~114%,RSD小于2%。产地枸杞和商超枸杞均未出现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产地枸杞中氟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量最高,为0.9992 mg/kg,商超枸杞中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量最高,为0.0884 mg/kg;产地枸杞和商超枸杞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最高的农药均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哒螨灵、毒死蜱、敌敌畏、杀扑磷风险较高,但实际检测中只有哒螨灵被检出,并且未超标;产地、商超枸杞慢性危害指数(HI)值分别为0.0129、0.0012,急性HI值分别为0.0655、0.0054。结论部分枸杞样品存在农药残留,但均处于安全水平,喷洒农药时需要注意氯氰菊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农药残留 GC-MS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1
作者 王路路 胡巍 +2 位作者 黎浩 许耶 柳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0-1545,共6页
目的研究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地骨皮70%甲醇部位采用各种现代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 目的研究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地骨皮70%甲醇部位采用各种现代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2)、汉黄芩素7-O-β-D-甲基葡萄糖醛酸苷(3)、(-)-丁香树脂酚(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丁香酸葡萄糖苷(6)、3-(2-羟苯基)-丙酸甲酯(7)、3-(2-羟苯基)-丙酸乙酯(8)、丁香醛(9)、邻苯二酚(10)、(E)-3-(3,4-dimethoxyphenyl)-N-phenethylacrylamide(11)。相较于模型组,化合物1~3和11给药后,NO生成量降低(P<0.05,P<0.01)。结论化合物2~5、7~8和11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和11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化合物2的抗炎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甲醇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下载PDF
枸杞子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提取工艺的比较和产物分析
12
作者 王妍 曾文俊 +5 位作者 张玉婷 布尔汉·洁吾海尔阿依 李艳萍 丁建宝 李娆娆 杨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43,共12页
为了全面评估枸杞子中的酚类成分,本研究分别利用碱水解和酸水解法制备了其中的结合多酚(non-extractable phenolic compounds, NEPC)。选取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了酸或碱的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等与NEPC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优... 为了全面评估枸杞子中的酚类成分,本研究分别利用碱水解和酸水解法制备了其中的结合多酚(non-extractable phenolic compounds, NEPC)。选取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了酸或碱的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等与NEPC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优化了水解工艺参数。碱水解过程中的时间对NEPC得率影响显著,而料液比对酸水解的结果影响较大;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水解和酸水解获得的NEPC分别为0.65±0.05 mg/100 g和0.52±0.03 mg/100 g。利用UPLC-Q-TOF-MS,从水解产物中解析了11种化合物,主要是苯丙素衍生物。11种化合物都可在酸水解产物中被检出,而碱水解产物中仅鉴定出4种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碱水解能得到更多的NEPC,酸水解产物则表现出良好的化合物多样性,因此制备NEPC时,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水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结合多酚 碱水解 酸水解 工艺优化 产物分析
下载PDF
康寿丸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13
作者 程宏辉 江涛 +5 位作者 曾晨 苏锐辉 栗建明 顾利红 汤迎湛 陈丽斯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96-100,共5页
目的提升康寿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康寿丸中的人参、地骨皮、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 目的提升康寿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康寿丸中的人参、地骨皮、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4µ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µL。测定2家生产厂家各10批样品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并制订其含量限度。结果人参、地骨皮和何首乌的薄层色谱图主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二苯乙烯苷的进样量在30.094~3761.7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n=1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88%,RSD为0.59%(n=8)。10批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介于1.14~3.32 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康寿丸的质量控制。暂订每1 g寿康丸含何首乌以二苯乙烯苷计不得少于0.9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寿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人参 地骨皮 何首乌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挖掘桑白皮-地骨皮干预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机制
14
作者 张天宇 吴振起 +5 位作者 刘光华 赵炟 赵奚玉 于雪洁 梁翔宇 齐兆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42-5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桑白皮-地骨皮药对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桑白皮-地骨皮药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应用GeneCards、DisGeN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桑白皮-地骨皮药对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桑白皮-地骨皮药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应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收集ALI疾病靶点;通过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脂多糖建立ALI小鼠模型,对主要靶点和通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获得桑白皮-地骨皮药对活性成分44个,作用靶点138个,其中干预ALI的潜在作用靶点26个,主要为TNF、EGFR、NFKB1、MPO、TNFRSF1A、NOX4等,关键通路为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与主要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中、高剂量桑白皮-地骨皮药对可有效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P<0.01),升高IL-10含量(P<0.01);抑制肺组织EGFR、PI3K、AKT、NF-κB p65蛋白表达(P<0.01)。结论桑白皮-地骨皮药对中的槲皮素、蒙花苷等成分,作用于EGFR、TNF等靶点,通过EGFR/PI3K/NF-κB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干预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地骨皮 急性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 小鼠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地骨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单雨薇 庞童奇 +1 位作者 袁媛 陈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3,I0001,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地骨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地骨皮水提液干预后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变化。结果给药后大鼠血压下降,通过测序结果发现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12... 目的探讨地骨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地骨皮水提液干预后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变化。结果给药后大鼠血压下降,通过测序结果发现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12个生物标志物。结论地骨皮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SHR大鼠肠道内菌群的丰度和比值,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16S rDNA 肠道菌群 自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法和多指标测定评价枸杞不同部位的差异性
16
作者 闫艳 葛雨竹 +4 位作者 张小倩 黄珊 赵权 王婕 杨晓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193-1202,共10页
目的研究枸杞植株不同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整体信息和含量差异,综合评价枸杞不同部位的质量和合理应用。方法以3个主产区的枸杞子、枸杞叶和地骨皮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 目的研究枸杞植株不同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整体信息和含量差异,综合评价枸杞不同部位的质量和合理应用。方法以3个主产区的枸杞子、枸杞叶和地骨皮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等;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枸杞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HPLC方法对甜菜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枸杞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叶和果实含有更丰富的化学成分,枸杞多糖、总黄酮和甜菜碱的含量均为枸杞叶>枸杞子>地骨皮。结论枸杞叶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可能优于枸杞子。因此,可考虑多产地开发枸杞叶作为枸杞药材来源之一,以促进枸杞资源的多途径、多层次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枸杞叶 地骨皮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多糖 黄酮 甜菜碱
下载PDF
枸杞不同部位UV-Vis和HPLC指纹图谱研究
17
作者 闫艳 胡云飞 +2 位作者 张腾腾 黄珊 王文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55-60,共6页
目的采用多维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枸杞果实和根皮中黄酮、香豆素类和苯丙酸类等成分的整体差异,并综合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为枸杞不同药用部位的价值评估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 目的采用多维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枸杞果实和根皮中黄酮、香豆素类和苯丙酸类等成分的整体差异,并综合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为枸杞不同药用部位的价值评估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确定。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药材不同部位进行分类研究,建立分类模型,筛选出重要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反映药材化学组成的整体特征;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苯酚-硫酸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芦丁4个色谱峰。相似度评价表明果实和根皮整体组成差异较大,地骨皮不同产地之间质量缺乏一致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找出芦丁是对整体差异性贡献比较大的化学成分;UV-Vis呈现明显的指纹特性;枸杞子中枸杞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74%~3.79%和1.52%~2.24%,均高于地骨皮中1.92%~2.67%和0.46%~0.58%,且含量分布具有产地差异性。结论综合多指标揭示枸杞果实和根皮中化学成分差异,为枸杞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地骨皮 紫外-可见光谱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枸杞多糖 总黄酮
下载PDF
炮制前后地骨皮药材与饮片质量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董汛 周林 +4 位作者 牛延菲 谢佳颖 陆雪萍 李小辉 杨增明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炮制前后地骨皮药材与饮片的质量相关性。方法建立地骨皮乙素含量和特征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相关规定测定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地骨皮乙素在0.0412~4.1160 mg·m... 目的研究炮制前后地骨皮药材与饮片的质量相关性。方法建立地骨皮乙素含量和特征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相关规定测定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地骨皮乙素在0.0412~4.116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小于等于1.1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8%,RSD为2.85%;除地骨皮乙素峰(S峰)外,供试品色谱图中共呈现6个特征峰。22批地骨皮药材及对应饮片测定结果表明,炮制前后,地骨皮乙素、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43.70%、84.55%、98.91%和96.97%,RSD分别为48.39%、9.01%、8.69%和29.49%;以峰面积计算,特征图谱6个特征峰平均转移率在43.32%~86.85%之间,RSD在31.94%~78.24%之间。结论检测方法合理,结果准确可靠。与浸出物转移率比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转移率较高,地骨皮乙素转移率较低且差异较大,6个特征峰转移率有高有低。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中药研究和生产中质量设计空间确定、炮制工艺研究、药材和饮片质量控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炮制 饮片 相关性 地骨皮乙素 特征图谱
下载PDF
枸杞褐斑病菌Stigmella lycii生物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王艳 晋玲 +1 位作者 申培增 吕娇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自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现以来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关于其病原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 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自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现以来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关于其病原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孢的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25℃;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分别为5~30℃(最适20℃)和0~35℃(最适25℃)。连续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pH 4.0~10.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为pH 6.5,产孢的pH范围为6.0~7.0,最适6.5,pH 4.5~9.2条件下孢子均可萌发,最适pH为7.0;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分别在相对湿度95%和75%以上可萌发,水中萌发最好;枸杞叶片浸渍液、葡萄糖液等营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制定枸杞褐斑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褐斑病 枸杞小黑梨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枸杞子质量标志物研究
20
作者 乔亚玲 宋霞 +3 位作者 刘亚蓉 韩生兰 李永鹏 林鹏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3期471-478,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枸杞子质量标志物研究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31批枸杞子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结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枸杞子质量标志物研究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31批枸杞子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结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评价枸杞子整体质量并筛选出主要质量标志物。以多功能氧化酶(MFO)、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值评价枸杞子的抗氧化能力,利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研究指纹图谱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指标的谱效关系,综合分析筛选质量标志物。结果:枸杞子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34个共有峰,31批枸杞子聚为3类,可区分不同产地的枸杞子;PCA得到4个影响枸杞子分类的主要因子;OPLS-DA显示共有峰2、7、17、19、33的化合物可作为鉴别和区分枸杞子的主要质量标志物;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峰8、11、15、20、23、34的化合物与MFO、DPPH、T-AOC的测定值呈极显著相关,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明峰11、15、23、25、31、33、34的化合物是主要的活性成分群,此类成分可作为枸杞子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结论:研究结果阐明了枸杞子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筛选出的质量标志物可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指纹图谱 质量标志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模式识别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