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易学文 张利 +1 位作者 罗容珍 杜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98-19799,19838,共3页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25 g,酶解pH4.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率为0.589‰;各因素中温度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效果影响最大。与酸提法相比,酶法提取的石杉碱甲的提取率提高了4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来提取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 石杉碱甲(Huperzlne A) 酶法提取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白及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谢玲玲 赵青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08-4709,共2页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及种子在KC+200 g/L马铃薯萌发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达到100%;在1/2 MS+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白及各项指标最高,其中生根率为9...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种子无菌繁殖微型种茎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及种子在KC+200 g/L马铃薯萌发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达到100%;在1/2 MS+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白及各项指标最高,其中生根率为97%,最长根长为2.5 cm;在MS种茎培养基中白及的生长状态最好,平均每株产苗2.8个,最大叶长为3.8 cm,根数为6条/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Rchb f ] 种子 繁殖 微型种茎
下载PDF
见血青多糖的抑菌活性与抗氧化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艳芳 陈法志 +2 位作者 郭彩霞 王丽 陈玉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70-2573,共4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见血青[Liparis nervosa (Thunb.ex Murray)Lindl.]多糖,以滤纸片法测定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体系测定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见血青多糖对供试菌种生长未表现出抑制性,但具有一...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见血青[Liparis nervosa (Thunb.ex Murray)Lindl.]多糖,以滤纸片法测定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体系测定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见血青多糖对供试菌种生长未表现出抑制性,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0.1~2.0 mg/mL见血青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4.4%~18.6%,0.5~8.0 mg/mL见血青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3%~59.8%,8.0 mg/mL见血青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于同等浓度维生素C(VC)的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血青[Liparis nervosa(thunb.ex murray)Lindl.]多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石松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艳芬 崔圆圆 +1 位作者 杨光忠 陈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9-1276,共8页
目的研究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全草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 目的研究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全草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量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石松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coposerramine-M N-oxide(1)、acetyllycoposerramine-M(2)、石松碱(3)、lycoposerramine-M(4)、miyoshianine-C(5)、12-epilycodoline N-oxide(6)、gnidioidine(7)、lycoposerramine-K(8)、光泽石松灵碱(9)、4a-hydroxyanhydrolycodoline(10)、flabelline(11)、hydroxypropyllycodine(12)、石松定碱(13)、去-N-甲基-α-玉柏碱(14)、α-玉柏碱(15)、去-N-甲基-β-玉柏碱(16)、石松佛利星碱(17)、lycoflexine N-oxide(18)和法氏石松定碱(19)。化合物5和18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释放,其IC_(50)分别为31.82、40.69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N-氧化石松碱M,化合物2、6、11、12、16、18、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18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 生物碱 抗炎活性 RAW264.7细胞 N-氧化石松碱M 法氏石松定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