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亚洲型舞毒蛾幼虫的毒性与拒食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丁吉同 唐桦 +1 位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王玉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最佳植物源杀虫剂,采用5%鱼藤酮、1%虫菊.苦参碱、5%桉油精、0.6%氧苦.内酯4种植物源杀虫剂,比较它们对舞毒蛾3龄幼虫胃毒和触杀处理后的毒性与拒食作用。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最佳植物源杀虫剂,采用5%鱼藤酮、1%虫菊.苦参碱、5%桉油精、0.6%氧苦.内酯4种植物源杀虫剂,比较它们对舞毒蛾3龄幼虫胃毒和触杀处理后的毒性与拒食作用。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胃毒和触杀两种作用,其急性毒性总体表现为触杀处理大于胃毒处理,而在各自相对最高的浓度条件下,以0.6%氧苦.内酯的胃毒急性毒性为最大、5%桉油精次之;由于胃毒组的LC50均小于触杀组,因而胃毒处理的毒力更高;此外,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的胃毒和触杀毒力均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药剂,并以前者为最高。对测定前后的饲料量进行比较后发现,4种药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尤其以5%桉油精5 000倍液处理的拒食率高达99.31%。因此,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可作为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首选植物源杀虫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舞毒蛾 幼虫 植物源杀虫剂 毒性 拒食作用
下载PDF
亚洲型舞毒蛾的羽化和生殖行为节律 被引量:8
2
作者 薛羿 姜礅 +2 位作者 姜虹 杨丽娜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为了探究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的羽化和生殖昼夜节律,在自然光周期和温湿度条件下对亚洲型舞毒蛾成虫的羽化、求偶、交配及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了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合成量与日龄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究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的羽化和生殖昼夜节律,在自然光周期和温湿度条件下对亚洲型舞毒蛾成虫的羽化、求偶、交配及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了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合成量与日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型舞毒蛾雌蛾在化蛹后11 d,雄蛾在化蛹后12 d分别出现羽化高峰;雌雄蛾的羽化行为均发生在光期前2 h(02:00)至暗期3 h(21:00),雄蛾羽化高峰期为光期6 h(09:00),较雌蛾(11:00)提前2 h。雌蛾羽化约2 h后开始求偶,1日龄雌蛾的求偶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而其他日龄的雌蛾仅在光周期开始后的1 h内求偶率降至当日最低(75%),其余时间达到或接近100%;2日龄雌蛾体内的性信息素合成量最高,以后逐日下降。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室内交尾高峰期发生在光期11 h(14:00)左右,次高峰出现在暗期6 h(00:00)。产卵高峰期发生在光期3 h(06:00)左右,次高峰出现在暗期2 h(20:00)。综上可见,亚洲型舞毒蛾成虫的羽化和生殖行为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舞毒蛾 生殖行为 昼夜节律 性信息素 昆虫行为
下载PDF
亚洲舞毒蛾幼龄幼虫刚毛特点及其与扩散关系初探
3
作者 王志娟 张连生 +2 位作者 Baode WANG 张永福 许志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幼龄幼虫的刚毛特点,并在风洞内测量了幼虫的扩散距离。结果发现,舞毒蛾幼虫具有4种形态不同的刚毛,即泡状刚毛、具微刺刚毛、羽状刚毛、线型刚毛,其中,具微刺刚毛长度最长...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幼龄幼虫的刚毛特点,并在风洞内测量了幼虫的扩散距离。结果发现,舞毒蛾幼虫具有4种形态不同的刚毛,即泡状刚毛、具微刺刚毛、羽状刚毛、线型刚毛,其中,具微刺刚毛长度最长,泡状刚毛数量最多。分析幼虫刚毛特点与其扩散的关系,得出舞毒蛾幼虫扩散距离分别与幼虫的具微刺刚毛长度与头宽之比、羽状刚毛长度与头宽之比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P<0.05,R=0.790;P>0.05,R=0.322),与龄期和体重之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P<0.01,R=-0.804;P<0.05,R=-0.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舞毒蛾 幼虫 刚毛 毛瘤 扩散
下载PDF
无氧气调技术对亚洲型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杀虫效果
4
作者 王齐 张郁泉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05,共4页
为探究无氧气调技术对亚洲型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杀虫效果,将亚洲型舞毒蛾卵及幼虫置于无氧条件下饲养,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状态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无氧处理组卵的孵化进度显著滞后,孵... 为探究无氧气调技术对亚洲型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asiatic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杀虫效果,将亚洲型舞毒蛾卵及幼虫置于无氧条件下饲养,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状态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无氧处理组卵的孵化进度显著滞后,孵化率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1~2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处理后第10天幼虫开始死亡,随着无氧饲养时间的增加,幼虫死亡率增加,在第22天幼虫发育至2龄,死亡率达到100%;幼虫的取食量显著降低,无氧处理组的部分幼虫蜕皮不完全。说明无氧处理虽使亚洲型舞毒蛾卵孵化率降低不明显,但可显著抑制其孵化进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致死效果显著,但耗费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气调 亚洲型舞毒蛾 杀虫 致死率 生长发育
下载PDF
5种林分中性信息素对亚洲型舞毒蛾的诱捕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羿 孟昭军 +2 位作者 董效文 牛豪杰 严善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目的】亚洲型舞毒蛾雌蛾飞行能力较强且寄主范围广,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探究亚洲型舞毒蛾在不同林分中的发生规律,并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其诱捕的影响,以此为亚洲型舞毒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舞毒蛾性信息素(+... 【目的】亚洲型舞毒蛾雌蛾飞行能力较强且寄主范围广,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探究亚洲型舞毒蛾在不同林分中的发生规律,并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其诱捕的影响,以此为亚洲型舞毒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舞毒蛾性信息素(+)-Disparlure作为诱芯进行林间诱捕试验,分析不同林分中诱捕的雄蛾数量以及不同天气林间诱捕量。【结果】在榆树(Ulmus pumil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il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等5种林分中,用性信息素诱芯分别诱捕到舞毒蛾雄蛾34、30、29、9、15头,在榆树林、白桦林和蒙古栎林中的诱捕量与其他两种林分中的诱捕量差异显著(P <0. 05,n=3)。在榆树林中最先到达雄蛾的诱捕始盛期。在榆树林、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中最先到达雄蛾的诱捕高峰期,其次为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各林分中到达雄蛾诱捕盛末期的时间接近。气象因子对诱蛾量有明显的影响,风力为三级时与一级、二级相比,诱蛾量显著减少。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会影响诱蛾量,对温度与诱蛾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拟合,发现日最低温度为14~23℃时,诱捕量与日最低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日平均诱捕量随着日最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舞毒蛾的发生情况受到林地内寄主植物、风力和气温的影响。榆树林中诱捕到的舞毒蛾数量最多,樟子松林中最少。风力过大会导致诱蛾量显著降低,日最高气温在26~30℃是舞毒蛾雄蛾活动的最适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舞毒蛾 性信息素 野外诱捕 虫害动态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