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毅 范方毅 +10 位作者 易海 付利 刘阳阳 邓涛 孙浩平 孙薏 钟国成 邵文军 闵敏 李莉 陈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2-805,共4页
目地观察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淋巴瘤35例,采用MAC预处理方案,用自体淋巴瘤抗原致敏DC-CIK细胞,于移植预处理后5—10d,将DC-CIK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35例难治性... 目地观察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淋巴瘤35例,采用MAC预处理方案,用自体淋巴瘤抗原致敏DC-CIK细胞,于移植预处理后5—10d,将DC-CIK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35例难治性淋巴瘤中,29例完全缓解(82.86%),4例部分缓解(14.43%),移植过程中死亡2例(5.71%)(均死于严重混合性感染)。所有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病例均随访3—49个月:4名部分缓解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6、10、13个月后病情进展死亡;完全缓解患者中有3人于移植后11、17、20个月再次复发死亡;现存活26例。结论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DC-CIK细胞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高于单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dc cik 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 细胞治疗
下载PDF
DC-CIK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艾丽梅 毛淑丹 宋盈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即产生的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于体外诱导DC和CIK,然后共培养成DC-CI...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即产生的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于体外诱导DC和CIK,然后共培养成DC-CIK细胞。分四组:DC组、DC-T组、CIK组和DC-CIK组。对各组分别进行免疫机制研究:测定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分析对人淋巴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在DC-CIK组,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杀伤活性亦较其它组增强(P<0.05)。CD8+、CD3+/CD56+细胞在DC-CIK组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与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产生细胞毒性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细胞 抗淋巴瘤细胞 免疫效应
下载PDF
利妥昔与DC-CIK治疗ALL患儿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分析
3
作者 苗巧 李艳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研究利妥昔配合DC-CIK治疗儿童前体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重点分析利妥昔对DC-CIK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50例CD20阳性的ALL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目的研究利妥昔配合DC-CIK治疗儿童前体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重点分析利妥昔对DC-CIK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50例CD20阳性的ALL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配合DC-CIK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化疗和DC-CIK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统计随访中两组患儿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er2、Bmal1及EVI1 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略好,但其不良反应较多。观察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妥昔配合DC-CIK治疗疗效更佳,利妥昔对DC-CIK预后有促进作用,但其治疗后副作用较多且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 淋巴样 利妥昔 dc-cik 儿童 前体B型 CD20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兴 马丽娜 彭大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治疗,对照组患者使...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收集培养好且细菌检测为阴性的DC-CIK或CIK细胞,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3次,将Ag-DC致敏后的CIK细胞离心洗涤,用100mL生理盐水、25mL人血清蛋白和20万单位白细胞介素-2(IL-2)重悬细胞,2h内回输给患者,回输前给予患者肌注非那根25mg。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第6天,细胞数明显大于对照组。随培养时间的增加,DC-CIK细胞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CIK细胞,且DC-CIK细胞的分泌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CIK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DC-CIK细胞对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华映坤 曾蓉 +6 位作者 杨艳梅 王伟 刘德胜 杨慧 史克倩 撒亚莲 严新民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对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培养DC、CIK细胞和Namalwa细胞,用流式检测DC-CIK细胞的免疫表型,用MTT法检测DC-CIK细胞的溶瘤效应。采用4~5周龄的CB-17 SCID小鼠26只,每只经腹腔接种7.5×...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对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培养DC、CIK细胞和Namalwa细胞,用流式检测DC-CIK细胞的免疫表型,用MTT法检测DC-CIK细胞的溶瘤效应。采用4~5周龄的CB-17 SCID小鼠26只,每只经腹腔接种7.5×106Namalwa细胞制备人B细胞淋巴瘤模型。将荷瘤9 d的SCID小鼠随机分为盐水组、环磷酰胺组、DC-CIK细胞治疗组。观察荷瘤SCID小鼠的存活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DC与CIK细胞共培养6 d时,CD3+CD56+双阳性细胞为28.4%。在1∶5、1∶10和1∶20效靶比时,DC-CIK细胞对Namalw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是75.34%±9.34%,82.30%±9.18%和90.73%±3.81%。SCID小鼠的中位成瘤时间为(18.67±1.94)d。盐水组、环磷酰胺组和细胞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00±6.36)d、(35.17±9.77)d和(47.67±6.30)d,与盐水组比较,细胞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延长(19.67±4.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环磷酰胺组和细胞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验中未观察到荷瘤鼠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能延长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生存期,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细胞 淋巴瘤 小鼠 Namalwa细胞株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DC-CIK调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曼 赵旭林 +3 位作者 徐全晓 杨卫 梁玲霞 徐国昌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8期1302-1304,1391,共4页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初诊DLBCL...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23例,经过化疗或化疗联合放疗至少达部分缓解。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DC-CIK细胞,每例患者至少输注4个疗程。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总T、Th、Ts、Treg、NK细胞水平,ELISA方法检测INF-γ、IL-2水平,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个疗程DC-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2.17±1.58)×10~9/L]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0.83±0.7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水平[(4.92±2.38)%]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6.0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总T、Th、Ts、CD3^+ T、CD3^+CD4^+ T、CD3^+CD8^+ T、NK细胞、IL-2和INF-γ平均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DC-CIK细胞治疗可以通过提高ALC、降低Treg细胞水平改善初治DLBCL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