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Expression of Vitreoscilla Globin Gene and Lytic Genes of Phage A in a Novel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Used for Production of PHB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慧敏 史悦 +2 位作者 尹进 沈忠耀 杨胜利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7-411,共5页
Exogenous Vitreoscilla globin gene (vgb), lytic genes of phage A with S amber mutation (S-RRz) and poly(B-hydroxybutyrate) (PHB) biosynthetic genes (phbCAB) were cloned into a same Escherichia coli cell, simultaneousl... Exogenous Vitreoscilla globin gene (vgb), lytic genes of phage A with S amber mutation (S-RRz) and poly(B-hydroxybutyrate) (PHB) biosynthetic genes (phbCAB) were cloned into a same Escherichia coli cell, simultaneously or respectively. Six novel strains containing phbCAB and vgb with or without lytic genes were constructed. Strain VG1 (pTU14), in which vgb, phbCAB and S-RRz could all be successfully expressed, has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in cell growth and PHB accumulation, while the results of strains containing vgb and phbCAB without S- RRz were not better than that of strains harbored ph&CAB only. The simultaneous expression of vgb and S- RRz in the recombinant VG1 (pTU14) showed a great potential for low-cost production of P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lytic genes of phage λ poly (β-hydroxybutyrate)
下载PDF
EBV裂解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邓溢章 钟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52-1260,共9页
EB病毒(EBV)是人类第一种肿瘤病毒,是多种上皮和淋巴源性癌症的致病因子。EBV的生命周期包括潜伏期和裂解期两个阶段。裂解周期是新病毒颗粒产生的阶段,而潜伏周期则是一种持续感染的状态,不会产生有效的病毒复制。目前的观点认为,潜伏... EB病毒(EBV)是人类第一种肿瘤病毒,是多种上皮和淋巴源性癌症的致病因子。EBV的生命周期包括潜伏期和裂解期两个阶段。裂解周期是新病毒颗粒产生的阶段,而潜伏周期则是一种持续感染的状态,不会产生有效的病毒复制。目前的观点认为,潜伏期基因是EBV相关癌症发病机制的关键驱动因素,而裂解期基因主要负责病毒传播。然而,近年来的证据表明,EBV的裂解阶段在EBV肿瘤发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也在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检测到裂解基因的表达。本文将概述EBV裂解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的促进作用,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肿瘤 裂解基因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病毒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云 罗兵 +1 位作者 赵鹏 黄葆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2-787,共6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在鼻咽癌及淋巴瘤等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已有报道,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不同,在胃癌组织中EBV某些基因尤其是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报道...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在鼻咽癌及淋巴瘤等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已有报道,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组织中EBV的存在形式和表达不同,在胃癌组织中EBV某些基因尤其是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报道较少。为明确胃癌组织中EBV潜伏性基因和裂解性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从mRNA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EBV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EBV编码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outhern杂交检测185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进一步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PCR阳性标本EBV编码小RNA1(EBER1)的表达,癌细胞EBER1阳性者确定为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gastriccarcinoma,EBVaGC)。采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aGCs组织中EBV核抗原(EBNAs)基因转录启动子(Qp、Cp和Wp)、潜伏性基因(EBNA1、EBNA2基因,潜伏膜蛋白LMP1、LMP2A和LMP2B基因)和裂解性基因(即刻早期基因BZLF1和BRLF1,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晚期基因BcLF1和BLLF1)的表达。结果185例胃癌标本EBV阳性率为7.03%(13/185),癌旁组织均为阴性。13例EBVaGCs组织中均检测到启动子QpmRNA,而Wp和CpmRNA则为阴性。潜伏性基因中EBNA1mRNA均阳性(13/13),而EB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肿瘤 裂解性基因 潜伏性基因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产PHB的补料分批培养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慧敏 张延平 +2 位作者 史悦 杨胜利 沈忠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42-746,共5页
利用已构建的同时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和PHB合成基因(phbCAB)的产PHB基因工程大肠杆菌VG1(pTU14 ) ,在 5L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研究发现 :碳氮比(C/N) ,DO(溶氧 )及碳源和氮源的浓度是影响... 利用已构建的同时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和PHB合成基因(phbCAB)的产PHB基因工程大肠杆菌VG1(pTU14 ) ,在 5L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研究发现 :碳氮比(C/N) ,DO(溶氧 )及碳源和氮源的浓度是影响菌体生长和PHB积累的重要因素 ;补料时间可以通过DO和 pH值两个参数的变化在线综合识别 ;流加策略应使发酵前期菌体大量生长 ,发酵后期PHB大量积累 .在优化条件下 ,对VG1(pTU14 )进行 6 0h的补料分批培养 ,菌体细胞浓度、PHB浓度和PHB占细胞干质的分数分别高达2 15 .9g·L-1、 193.7g·L-1和 8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VG1 PHB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塑料 白色污染 微生物降解 补料 分批培养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聚Β-羟基丁酸酯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B病毒的检测及其增殖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云 罗兵 +1 位作者 王笑峰 阎丽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增殖期基因在EBV阳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185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 ,PCR阳性标本用原位杂交... 目的 :探讨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增殖期基因在EBV阳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185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 ,PCR阳性标本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检测石蜡切片组织中EBV编码小RNA 1(EBER1)的表达 ,以确定EBV阳性胃癌。再应用RT 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增殖期基因 (即刻早期基因BZLF1、BRLF1,早期基因BARF1、BHRF1,晚期基因BcLF1、BLLF1)的表达。结果 :13例胃癌组织EBV阳性 (7.0 3% ) ,癌旁组织未检测到EBV感染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EB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11.0 76 9,P =0 .0 0 0 9)。EBV阳性和阴性胃癌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发生部位的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973,0 .14 1,0 .2 5 9,0 .5 86 ,0 .0 6 2 ) ,但性别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男性EBV阳性率高于女性 (χ2 =5 .2 317,P =0 .0 2 1)。增殖期基因中即刻早期基因BZLF1有 6例表达阳性 ,而BRLF1均为阴性 ;早期基因中有 6例BARF1表达阳性 ,2例BHRF1表达阳性 ;晚期基因BcLF1有 7例表达阳性 ,而BLLF1均为阴性。结论 :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部分EBV阳性胃癌组织中存在EBV增殖性感染 ,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在EBV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癌 增殖期基因 RT-PC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大肠杆菌“菌影”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玮 王聃 +6 位作者 刘思国 常月红 王春来 刘慧芳 司薇 赫明雷 杜艳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8,共4页
通过PCR扩增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将该基因连接到含有PR/cI启动阻遏系统的pBV220载体中,从而使裂解基因E和启动阻遏系统λPL/PR-cI857串联成为温度敏感的裂解盒,构建溶菌质粒pBV-E。采用CaCl2法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含有裂... 通过PCR扩增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将该基因连接到含有PR/cI启动阻遏系统的pBV220载体中,从而使裂解基因E和启动阻遏系统λPL/PR-cI857串联成为温度敏感的裂解盒,构建溶菌质粒pBV-E。采用CaCl2法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含有裂解质粒的大肠杆菌在28℃条件下生长到对数生长期,然后升温到42℃诱导其溶解,制成了大肠杆菌菌影。电镜观察发现菌影形态完整,内容物全部被释放到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菌影 裂解基因E
下载PDF
利用基因工程菌VG1(pTU14)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慧敏 尹进 +2 位作者 李红旗 杨胜利 沈忠耀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本文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和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 RRz)在不同宿主大肠杆菌中的外源表达及其在聚β 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同时携带vgb、S RRz和 phbCAB三种基因的产PHB基因工程菌VG1 ( pTU1 4... 本文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和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 RRz)在不同宿主大肠杆菌中的外源表达及其在聚β 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同时携带vgb、S RRz和 phbCAB三种基因的产PHB基因工程菌VG1 ( pTU1 4) ,经过 82h的摇瓶补料分批培养 ,菌体浓度可以高达 2 5 9g/L ,PHB百分含量则可在 52h时达到 95%以上 ;此外 ,该菌株不仅可以实现摇瓶高密度发酵培养和PHB产品的大量积累 ,还可以同时实现菌体细胞的可诱导裂解破壁 ,因此是一株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多功能PHB生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B基因 S-RRZ 聚Β-羟基丁酸酯 高密度发酵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溶菌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活性检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海波 谭洪新 +4 位作者 王兴强 吴嘉敏 秦松 陈华新 阎斌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3,共6页
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经RT-PCR扩增溶菌酶基因(LvLy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至pMD18-T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取目的基因并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 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经RT-PCR扩增溶菌酶基因(LvLy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至pMD18-T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取目的基因并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LvLys,转移到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亲和纯化得到凡纳滨对虾重组溶菌酶。抑菌活性检测表明重组溶菌酶对大肠杆菌TOP10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溶菌酶基因 原核表达 溶菌活性
下载PDF
斑节对虾溶菌酶基因的原核表达与产物活性检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清梅 叶星 +3 位作者 白俊杰 吴锐全 劳海华 罗建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PCR方法对所克隆的斑节对虾溶菌酶基因的cDNA进行改造,并克隆至含温控启动子PRPL的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BV220,构建斑节对虾溶菌酶表达载体pBV220 lyz。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42℃诱导表达。SDS PAGE电泳表明,表达产物中有16kD左右的... 采用PCR方法对所克隆的斑节对虾溶菌酶基因的cDNA进行改造,并克隆至含温控启动子PRPL的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BV220,构建斑节对虾溶菌酶表达载体pBV220 lyz。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42℃诱导表达。SDS PAGE电泳表明,表达产物中有16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斑节对虾溶菌酶分子量相符。薄层扫描显示,重组斑节对虾溶菌酶约占全菌总蛋白的32%,纯化后的重组斑节对虾溶菌酶占全菌可溶性蛋白的90%左右。比浊法检测复性后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重组斑节对虾溶菌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测定了重组斑节对虾溶菌酶对溶壁微球菌和几种鱼病原菌菌株的溶菌活力,结果表明,重组斑节对虾溶菌酶对溶壁微球菌、溶藻弧菌和鳗弧菌有较强的溶菌活力,对爱德华氏菌有一定的溶菌活力,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DH5α溶菌活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溶菌酶基因 原核表达 溶菌活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探讨
10
作者 李慧 李延年 +3 位作者 辛萍 于维林 纪静 罗兵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型(HHV 6)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HHV 6 DNA;应用逆转录PCR(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阳性标本增殖期基因BZLF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型(HHV 6)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HHV 6 DNA;应用逆转录PCR(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阳性标本增殖期基因BZLF1、BARF1和BcLF1的表达。结果SLE患者组EB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但HHV 6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735 4),SLE患者EBV与HHV 6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5 9)。32例EBV DNA阳性者中有2例检出BARF1 mRNA,均为活动期,且HHV 6DNA阳性。16例BcLF1 mRNA阳性者中有14例HHV 6 DNA阳性,相关性好。均未检测到BZLF1的表达。结论SLE患者EBV阳性率和BcLF1 mRNA的表达均与HHV 6有明显相关性,SLE患者中可能存在EBV和HHV 6的相互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人疱疹病毒6型 增殖期基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彬 姜汉国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间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Bub1阳性表达情况,根... 目的探讨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间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Bub1阳性表达情况,根据胃癌组织中Bub1阳性表达与否进一步将入组患者分为Bub1阳性组、Bub1阴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比不同Bub1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增殖、侵袭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采用western-blot法对比不同Bub1表达的胃癌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差异。结果胃癌组织中Bu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5)。Bub1阳性组胃癌组织中增殖基因EZH2、PIK3CD的mRNA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Sema3A、Ndrg2的mRNA表达量低于Bub1阴性组;侵袭基因Ezrin、HPA-1的mRNA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Syndecan-1的mRNA表达量低于Bub1阴性组(P <0. 05)。Bub1阳性组胃癌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Wnt1、Wnt3、Wnt3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P <0. 05)。结论 Bub1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其恶性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UB1 增殖基因 侵袭基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胞外酶调控相关基因ctp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淑贞 钱国良 +3 位作者 刘轶儒 范加勤 胡白石 刘凤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5,共8页
利用mariner转座子对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enzymogenes OH11进行转座诱变,构建菌株OH11的突变体文库。筛选到1株4种胞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产生均减少的突变株D-11。通过亚克隆,鉴定转座子的插入位点,涉及... 利用mariner转座子对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enzymogenes OH11进行转座诱变,构建菌株OH11的突变体文库。筛选到1株4种胞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产生均减少的突变株D-11。通过亚克隆,鉴定转座子的插入位点,涉及1个羧基末端蛋白酶(carboxy-terminal protease)编码基因ctp。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对缺失突变体Δctp表型分析发现:(1)Δctp与野生型OH11在营养丰富型(2YT)与营养缺陷型(MMX)培养基中生长速率基本一致;(2)Δctp降低了蛋白酶、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产生,但不影响几丁质酶的产生;(3)Δctp生物膜的产生量明显减少。研究还表明,突变体基本不改变其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拮抗能力。互补菌株均恢复了野生型的相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酶溶杆菌 胞外酶调控 基因克隆 敲除 功能分析
下载PDF
异源表达溶多糖单加氧酶Ao AA13基因提高红曲霉红曲色素产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梦梦 曾旭 +5 位作者 谢坚 梁玉梅 陶静静 陶琴琴 龙传南 曾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75-81,共7页
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可食用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为提高红曲色素产量,本研究从米曲霉中克隆得到溶多糖单加氧酶AoAA13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到红曲霉CICC41233,获得工程菌株红曲霉AA13-4。相比红曲霉C... 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可食用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为提高红曲色素产量,本研究从米曲霉中克隆得到溶多糖单加氧酶AoAA13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到红曲霉CICC41233,获得工程菌株红曲霉AA13-4。相比红曲霉CICC41233,红曲霉AA13-4发酵底物中大米淀粉剩余含量明显偏低。发酵6 d,红曲霉CICC41233,总色价为39.05U,而红曲霉AA13-4红曲色素总色价为44.09 U,提高了12.9%;红曲霉AA13-4中红曲色素合成基因簇关键基因pks、fasA、fasB的相对表达量提高了19.09倍,2.57倍,6.67倍。研究表明,过表达米曲霉AoAA13基因,能够提高红曲霉红曲色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红曲色素 溶多糖单加氧酶AoAA13基因 表达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克隆及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马慧娇 曾朝玮 +2 位作者 郭洪伟 郭家俊 章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高压热杀菌(HPTS)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杀菌技术,能有效杀灭细菌芽孢。分离纯化出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可用于研究HPTS杀灭芽孢的机理。通过基因克隆得到了皮层裂解酶基因CwlJ,并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CwlJ。结果表明,CwlJ基因大小为4... 高压热杀菌(HPTS)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杀菌技术,能有效杀灭细菌芽孢。分离纯化出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可用于研究HPTS杀灭芽孢的机理。通过基因克隆得到了皮层裂解酶基因CwlJ,并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CwlJ。结果表明,CwlJ基因大小为440 bp,编码14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皮层裂解酶CwlJ为亲水性的碱性不稳定蛋白;皮层裂解酶CwlJ中α-螺旋占26.06%,β-延伸链占21.83%,β-转角占4.93%,无规则卷曲占47.18%;不是分泌性蛋白,形成包涵体的可能性为68.11%;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18247的同类酶CwlJ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为后续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表达、分离纯化以及阐明HPTS下皮层肽聚糖水解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热杀菌 芽孢 皮层裂解酶 CwlJ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HIF-1α、VEGF、sFlt-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丽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痫前期(PC)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痫前期(PC)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HIF-1α、VEGF、sFlt-1等水平,使用RT-PCR技术检测HIF-1α、VEGF、sFlt-1 mRNA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IF-1α蛋白(+++)表达率(45.0%)高于对照组(12.0%),VEGF蛋白(+++)表达率(14.2%)低于对照组(47.0%),sFlt-1蛋白(+++)表达率(52.5%)高于对照组(20.0%)(均P<0.05);两组VEGF mRNA表达无差异(P>0.05);观察组HIF-1αmRNA、sFlt-1 mRNA高于对照组,VEGFm RNA/sFlt-1 mRNA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IF-1αm RNA与sFlt-1 mRNA呈正相关(r=0.578,P<0.05),与VEGF mRNA/sFlt-1 mRNA比值呈负相关(r=-0.382,P<0.05)。结论:HIF-1α、VEGF、sFlt-1与PC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可能参与了P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 缺氧诱导因子-1Α 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EBV gene expression in nasopharyn- geal carcinoma through paired-e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被引量:4
16
作者 Lijuan Hu Zhirui Lin +12 位作者 YanhengWu Juqin Dong Bo Zhao Yanbing Cheng Peiyu Huang Lihua Xu Tianliang Xia Dan Xiong Hongbo Wang Manzhi Li Ling Guo Elliott Kieff YixinZeng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1-75,共15页
The latent expression pattern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igene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lytic genes in NPC has been reported. However, com... The latent expression pattern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igene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lytic genes in NPC has been reported. However,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hrough EBV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n NPC is limited. We performed paired-end RNA-seq to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ze the expression of EBV genes in NPC tissue and C666-1 NPC cell line, which consistently carries EBV. In addition to the transcripts restricted to type II latency infection, the type Ⅲ latency EBNA3s genes and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lytic genes, such as BZLF1, BRLF1, and BMRF1, were detected through RNA-seq and were further verified in C666-1 cells and NPC tissue through real- time PCR. We also performed clustering analysis to classify NPC patient groups in terms of EBV gene expression, which presented two subtypes of NPC samples. Results revealed interesting patterns of EBV gene expression in NPC patients. This clustering was correlated with many signaling pathways, such as those related to heterotrimeric G-protein signaling, 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chemokine and cytokine signaling, ribosomes, protein metabolism, influenza infection, and ECM-receptor interaction. Our combined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EBV genes in NPC is restricted not only to type II latency genes but also to type Ⅲ latency and lyric genes. This study provided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potential role of EBV in the development of N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 virus paired-e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latency genes lytic gen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原文传递
红侧耳裂解多糖单加氧酶基因PdLPMO9B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李桐冰 赖雨微 +3 位作者 莫国庆 刘泽 李艳丽 王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0,共6页
LPMO是一种含铜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通过PCR技术扩增红侧耳CM13菌株PdLPMO9B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克隆PdLPMO9B基因,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6... LPMO是一种含铜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通过PCR技术扩增红侧耳CM13菌株PdLPMO9B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克隆PdLPMO9B基因,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6.17 kDa,等电点为5.91,N端含有信号肽,疏水性较强。二级结构富含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有GH61家族结构域和纤维素结合模体CBM。三维建模显示,该基因与AA9家族成员最接近。系统进化树显示,红侧耳PdLPMO9B蛋白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编码的GH6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多糖单加氧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红侧耳 基因克隆
原文传递
新建产PHB基因工程菌VG1(pTU14)的碳源代谢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慧敏 尹进 +2 位作者 李红旗 杨胜利 沈忠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4-56,共3页
为解决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 ,构建了具有高溶氧利用能力及可自动裂解破壁的PHB高产基因工程菌 VG1(p TU14)。对该重组菌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乙酸的辅助同化作用及较廉价的淀粉水解液替代葡萄糖的可行性等进行... 为解决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 ,构建了具有高溶氧利用能力及可自动裂解破壁的PHB高产基因工程菌 VG1(p TU14)。对该重组菌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乙酸的辅助同化作用及较廉价的淀粉水解液替代葡萄糖的可行性等进行了研究。该重组菌可以在初糖浓度2 0 0 g/ L 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 ;无机氮源乙酸铵可同时提供乙酸作为辅助碳源 ;采用淀粉水解液可以完全替代葡萄糖 ,发酵结束时菌体生长和 PHB积累均提高 ,还原糖利用率也可达到 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基因工程菌 碳源代谢
原文传递
1株抗肝肿瘤新城疫病毒溶瘤株F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19
作者 杨建林 樊晓晖 +1 位作者 唐深 梁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对我们发现的1株高效抗肝肿瘤新城疫病毒溶瘤株的F基因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RT-PCR扩增F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后与国际标准株弱毒株LaSota、B1及强毒株HER33、ITA/45、TEX/48、JS206WD、YG03的F基因比较研究,并对这株病毒F... 目的对我们发现的1株高效抗肝肿瘤新城疫病毒溶瘤株的F基因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RT-PCR扩增F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后与国际标准株弱毒株LaSota、B1及强毒株HER33、ITA/45、TEX/48、JS206WD、YG03的F基因比较研究,并对这株病毒F蛋白分子结构的疏水性、抗原表位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扩增出的F基因片段核苷酸长度为1656bp,单一的开放读码框编码552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以上7种NDV的F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7.1%、87.5%、91.4%、91.7%、87.5%、90.7%、92.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2%、89.7%、94.9%、93.8%、90.8%、94.4%、95.5%。F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与所有强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112R/K-R-Q-K/R-R-F117)相符,疏水性与抗原表位均与强毒株相似,进化树分析属于基因VI型。结论推测新发现的1株高效抗肝肿瘤新城疫病毒为NDV基因Ⅵ型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溶瘤株 F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9(CDK9)对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裂解复制周期的影响
20
作者 张庆 史震 +3 位作者 李小翠 王晓天 薛敏 周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0-815,共6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激酶9(cyclin-dependent kinase 9,CDK9)在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裂解复制周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CDK9特异性抑制剂FIT-039处理或CDK9小干扰RNA(si...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激酶9(cyclin-dependent kinase 9,CDK9)在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裂解复制周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CDK9特异性抑制剂FIT-039处理或CDK9小干扰RNA(siRNA)转染iSLK.219及TREx-K-Rta BCBL-1细胞,四环素(Dox)或佛波酯(TPA)和丁酸钠刺激48 h后,分别采用荧光显微镜和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观察红色荧光蛋白(RFP,病毒裂解复制)阳性细胞数目及KSHV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试验检测KSHV PAN启动子上RNA PolⅡ及其磷酸化CTD-S2的富集含量。结果 FIT-039处理和CDK9-siRNA转染后,iSLK.219细胞RFP阳性率显著降低、TREx-K-Rta BCBL-1细胞中KSHV裂解复制周期相关基因ORF50、PAN及K2的mRNA转录水平明显下降。且FIT-039处理后,TREx-K-Rta BCBL-1细胞中KSHV PAN启动子上结合的RNA PolⅡ及其磷酸化CTD-S2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CDK9可能通过磷酸化RNA PolⅡ丝氨酸调控KSHV病毒裂解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9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病毒裂解复制周期 基因转录延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