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汤绚丽 杜园园 +4 位作者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m型磷脂酶A2受体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M型磷脂酶A2受体基因多态性交互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进展的研究
2
作者 黄显莉 文飞亚 郝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34-840,共7页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min D3,25-(OH)D3]、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1,PLA2R1)基因多态性交互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病情进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min D3,25-(OH)D3]、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1,PLA2R1)基因多态性交互影响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病情进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IMN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25-(OH)D3水平、PLA2R1基因多态性,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MN病情进展的因素,以交互作用系数γ和OR值分析25-(OH)D3、PLA2R1基因多态性交互影响IMN病情进展的作用。结果复发组尿酸[(419.36±25.44)μmol/L比(366.20±28.34)μmol/L]高于未复发组,25-(OH)D3水平[(33.60±10.74)nmol/L比(42.40±9.56)nmol/L]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rs4664308位点AA基因型(69.44%比44.62%)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GA基因型(27.78%比43.08%)、GG基因型(2.78%比12.31%)患者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25-(OH)D3、rs4664308位点GA和AA基因型均与IMN病情进展相关(P<0.05),尿酸每升高一个单位,IMN患者病情进展的风险增加4.233倍;25-(OH)D3每降低一个单位,IMN患者病情进展的风险增加0.581倍;rs4664308位点GA和AA基因型患者,病情进展的风险分别是基因型GG患者的3.253、4.054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25-(OH)D3和PLA2R1基因多态性交互的OR值<两者单独存在OR值的乘积,两者对IMN病情进展的影响符合次相乘模型,且交互作用系数γ>1,25-(OH)D3非正常对PLA2R1基因多态性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结论25-(OH)D3、PLA2R1基因多态性均与IMN患者病情进展有关,25-(OH)D3水平对PLA2R1基因多态性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联合检测两者状态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进展的风险,为临床个性化预防干预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m型磷脂酶A2受体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原发性膜性肾病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血清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7水平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江美娇 刘帅婷 +1 位作者 曾宇晖 刘素梅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7(TRPM7)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宫颈癌患者和1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WISP1水平,采用实时...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7(TRPM7)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宫颈癌患者和1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WISP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RPM7 mRNA水平。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TRPM7 mRNA、WISP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TRPM7 mRNA、WISP1水平均明显高于CIN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孕次≥3次、产次≥2次、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比例均明显高于CIN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PM7 mRNA水平升高、WISP1水平升高、合并高危HPV感染均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TRPM7 mRNA、WISP1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944(95%CI:0.921~0.966),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RPM7 mRNA、WISP1水平较高,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m成员7
下载PDF
毒蕈胆碱M_1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虹 欧阳克清 +3 位作者 郑旭煦 许治良 胡应和 蔡绍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 建立毒蕈碱样胆碱M1 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以此模型进行M1 受体激动剂筛选。方法 将M1 受体基因质粒 (M1 /pCDNA3 1 )与报告基因质粒 (3×CRE/ 3×MRE/SRE LUC)按 1∶5的比例共转染HEK2 93 ,建立了一个稳定的M1... 目的 建立毒蕈碱样胆碱M1 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以此模型进行M1 受体激动剂筛选。方法 将M1 受体基因质粒 (M1 /pCDNA3 1 )与报告基因质粒 (3×CRE/ 3×MRE/SRE LUC)按 1∶5的比例共转染HEK2 93 ,建立了一个稳定的M1 受体激动剂报告基因筛选细胞株。配体与细胞表面M1 受体结合后 ,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 ,调节报告基因的表达 ,通过测定荧光酶素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评估配体激活M1 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 通过对筛选条件 ,如细胞数目、荧光素酶表达时间、底物浓度的优化 ,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 ,并对多种抗衰老中药水提物进行了筛选 ,找到 3种对M1 受体有活性的中药。结论 该系统能准确、稳定、有效地应用于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受体 报告基因 激动剂 高通量药物筛选
下载PDF
知母皂苷元及其异构体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_1受体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勤 曹炎贵 +2 位作者 林义明 夏宗勤 胡雅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 观察知母皂苷元 (ZMS)及其异构体 (ZMR)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1受体密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4mon龄SD老年大鼠 ,将动物分为老年对照组、ZMS组和ZMR组 ,并以 3~ 4mon龄青年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用迷宫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采... 目的 观察知母皂苷元 (ZMS)及其异构体 (ZMR)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1受体密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4mon龄SD老年大鼠 ,将动物分为老年对照组、ZMS组和ZMR组 ,并以 3~ 4mon龄青年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用迷宫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脑内M1受体密度。结果 用药组大鼠连续口服ZMS和ZMR 4 0d后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 ,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 ,脑内M1受体密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知母皂苷元异构体 老年大鼠 学习 记忆 m1受体密度
下载PDF
知母皂甙元对大鼠脑内总M及M_1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乃钲 孙启祥 +1 位作者 胡雅儿 夏宗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和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不同影响。 方法以对M1受体有相对选择性的哌仑西平为非标记竞争剂 ,3H -QNB为非选择性标记配基 ,建立M和M1受体的放射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方法 ,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脑M...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和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不同影响。 方法以对M1受体有相对选择性的哌仑西平为非标记竞争剂 ,3H -QNB为非选择性标记配基 ,建立M和M1受体的放射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方法 ,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脑M和M1受体的影响。 结果与青年大鼠相比 ,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减少 ,知母皂甙元能上调M和M1受体 ;对正常青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密度 ,知母皂甙元没有影响。结论知母皂甙元对下降的M及M1受体密度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但不超过正常值 ,对正常水平的M及M1受体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甙元 m胆碱受体 m1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竞争结合分析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建立抗早老性痴呆药的M_1受体筛选模型(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3 位作者 蔡朝晖 赵小辰 严明 李欣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建立M1受体筛选模型 ,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方法 :在人胚肾细胞上表达人源M1受体 ,通过检测胞内cAMP来监测受体的激动情况。使用外源性的3H cAMP竞争胞内的cAMP结合位点。使用氯化乙酰胆碱作为阳性药来确证模型的可靠性... 目的 :建立M1受体筛选模型 ,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方法 :在人胚肾细胞上表达人源M1受体 ,通过检测胞内cAMP来监测受体的激动情况。使用外源性的3H cAMP竞争胞内的cAMP结合位点。使用氯化乙酰胆碱作为阳性药来确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初步建立了M1受体人胚肾细胞表达体系。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乙酰胆碱 (10 -9~ 10 -4mol/L) ,胞内的cAMP浓度有相关性变化 (10 3 43× 10 -4 ~ 3 3 75 4× 10 -4 pmol/ μl)。 结论 :本筛选模型对M1受体激动剂有阳性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免疫方法 早老性痴呆 药物筛选 治疗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对M_1受体及其偶联G_(q/11α)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房才龙 胡雅儿 夏宗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 :观察 ZMA ,QST,QT对 M1 受体及其偶联 G-蛋白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CH Om 1细胞为模型在使用不同药时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 M1 受体密度 ,以非 GTP ase水解的 [35 S] GTPγS与 G-蛋白的不可逆结合检测 G-蛋白的结合活... 目的 :观察 ZMA ,QST,QT对 M1 受体及其偶联 G-蛋白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CH Om 1细胞为模型在使用不同药时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 M1 受体密度 ,以非 GTP ase水解的 [35 S] GTPγS与 G-蛋白的不可逆结合检测 G-蛋白的结合活性 ,并计算偶联比率 ;以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Gq/1 1α的量。结果 :ZMA10 - 5 m ol/L 及 QST10 - 5 m ol/L 能够提高M1 受体、M1 受体偶联的 G-蛋白的活性。并改善其偶联比率。Q ST10 - 5 m ol/L 还能够提高 Gq/1 1α的量。结论 :ZMA和 QST作用机理可能不同 :ZMA促进偶联的机理很可能主要是提高 M1 受体后 G -蛋白的结合活性提高 ,并且改善 M1 受体和Gq/1 1α的偶联。Q ST可能还与促进 Gq/1 1α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m1 ZmA QST QT m1受体 Gq/11α 偶联比率 中药
下载PDF
核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M1型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勇卫 虞涤霞 +4 位作者 唐望先 段瑞娴 刘红艳 林菊生 杨玉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核酸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对肝脏中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将55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N)组10只?肝复乐胶囊对照(G)组15只?核酸(Z)... 目的探讨核酸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对肝脏中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将55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N)组10只?肝复乐胶囊对照(G)组15只?核酸(Z)组15只及模型(M)组15只。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织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肝组织M1型胆碱能受体(M1-AChR)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核酸组、肝复乐胶囊对照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blot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的表达结果均表明核酸组和肝复乐胶囊对照组M1-ACh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核酸可降低肝纤维化肝组织中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含量,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含量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m1型胆碱能受体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载脂蛋白M,肝受体同系物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龙强 章尧 +2 位作者 陈昌杰 杨清玲 王惠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载脂蛋白M(apoM)、肝受体同系物1(LRH-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的表达并分析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apoM、LRH-1、HNF-1α...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载脂蛋白M(apoM)、肝受体同系物1(LRH-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的表达并分析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apoM、LRH-1、HNF-1αmRNA的表达及apoM和HN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apoM、LRH-1和HNF-1αmRNA及apoM和HNF-1α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LRH-1、HNF-1αmRNA和apoM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依次为r=0.463,P<0.01;r=0.356,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apoM的表达和LRH-1及HNF-1α表达密切相关,LRH-1和HNF-1α可能是apoM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载脂蛋白m 肝受体同系物1 肝细胞核因子1α
下载PDF
老年扩张型心肌病与心脏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麟 胡大一 +5 位作者 曾文军 史旭波 李静 刘秀兰 徐立 崔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β1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在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技术 ,检测 32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seniledilatedcardiomyopathy,SDCM... 目的 探讨心脏β1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在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技术 ,检测 32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seniledilatedcardiomyopathy,SDCM)、2 6例非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non senileDCM ,NSDCM)和 2 0名正常对照的老年人。结果 SDCM组心脏 β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2 8.1% (9/32 ) ,NSDCM组为 5 3 .8% (14/2 6 ) ,对照组为 15 .0 % (3/2 0 ,P <0 .0 5 ) ;SDCM组心脏M2 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 31.3% (10 /32 ) ,NSDCM组为 5 7.7% (15 /2 6 ) ,对照组为 2 0 .0 % (4/2 0 ,P<0 .0 1) ;SDCM组心功能Ⅱ~Ⅲ级的两种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与心功能Ⅳ级比较无明显差异。NSDCM组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心功能Ⅳ级。结论 心脏 β1与M2 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SDCM相关 ,但相关程度低于NSDCM组 ;提示在SDCM患者心功能状态多属晚期的病程中 ,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肾上腺素能Β受体 毒蕈碱受体 老年人 ELISA法
下载PDF
五碳环并苯二氮类三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选择性M_1受体拮抗作用
12
作者 杨彬 恽榴红 +1 位作者 崔文玉 汪海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9-83,共5页
设计合成了7个五碳环并苯二氮艹卓类三环化合物,并分别进行了对大鼠M1,M2受体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表现出明显的M1受体选择性拮抗作用。
关键词 五碳环并 苯二氮Zhou类 三环化合物 选择性
下载PDF
D-半乳糖对小鼠初级感觉皮层M1受体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朱庆丰 任雪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对小型哺乳动物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快速有效建立脑衰老的动物模型,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期注射D-gal对小鼠感觉皮层中胆碱能M1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揭示D-gal致衰老的神经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 [目的]对小型哺乳动物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快速有效建立脑衰老的动物模型,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期注射D-gal对小鼠感觉皮层中胆碱能M1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揭示D-gal致衰老的神经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皮下注射D-gal(100 mg·m L-1),每天1次,连续8周。开颅,取初级感觉皮层制作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和M1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皮层中总神经元密度、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以及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总神经元比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小鼠皮层中神经元密度未有显著改变(P>0.05),而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显著降低(P<0.05),尤其在第Ⅲ(47.62%)和第V(37.14%)层中。[结论]长期注射D-gal不影响皮层中神经元的数量,但能导致M1受体表达显著下降,特别发生在传出神经元层,这可能是D-gal致衰老动物感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感觉皮层 神经元 m1受体 小鼠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在脂多糖预处理减轻慢性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14
作者 郭建红 韩德五 +2 位作者 苗宇船 许瑞龄 赵元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肝组织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和LPS预处理组。制备肝切片,计数浸润肝组织的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肝组织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和LPS预处理组。制备肝切片,计数浸润肝组织的淋巴细胞;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肝组织中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和IRAK-M表达。结果:LPS预处理可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经LPS预处理动物肝组织切片淋巴细胞计数、血浆ALT水平与肝损伤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肝匀浆的TNF-α测定结果表明,LPS预处理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肝损伤组。LPS处理组pp38MAPK的表达比肝损伤组显著减弱,而IRAK-M表达显著增强。结论:LPS预处理可以减轻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IRAK-M负性调节LPS信号转导通路,致使致炎因子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预处理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信号转导 白介素-1 受体相关激酶-m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卢文斌 金培培 +2 位作者 林省委 卞金俊 邓小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2-618,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分别作用于转染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L)-HA或IRAK-M-Flag质粒的Hela细胞和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分别作用于转染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L)-HA或IRAK-M-Flag质粒的Hela细胞和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处理20 h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Nedd4L和IRAK-M的表达。在A549和Hela细胞中分别共转染IRAK-M-Flag和不同浓度的Nedd4L-HA表达质粒,36 h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IRAK-M和Nedd4L的表达。用IRAK-M-Flag和Nedd4L-HA表达质粒分别单独转染、共同转染至Hela细胞,36 h后用细胞裂解液处理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IRAK-M与Nedd4L的相互作用。在A549细胞中分别共转染IRAK-M-Flag和Nedd4L-HA表达质粒,36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IRAK-M和Nedd4L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Hela细胞中分别转染2μg外源Nedd4L-HA或IRAK-M-Flag质粒24 h后,0、10、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20 h,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10、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的Nedd4L-HA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P值均<0.01),而10、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IRAK-M-Flag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P值均<0.05),且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显著低于1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P<0.01)。0、10、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THP1细胞20 h,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10、2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的Nedd4L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P值均<0.01),而IRAK-M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P值均<0.05)。在A549和Hela细胞中分别转染1μg的IRAK-M-Flag和不同质量(0、0.5、1μg)的Nedd4L-HA表达质粒,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在A549细胞中,0.5、1μg Nedd4L-HA转染组的IRAK-M-Flag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μg Nedd4L-HA转染组(P值均<0.01);在Hela细胞中,0.5、1μg Nedd4L-HA转染组的IRAK-M-Flag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μg Nedd4L-HA转染组(P值均<0.01)。用IRAK-M-Flag、Nedd4L-HA表达质粒分别单独转染、共同转染至Hela细胞中,免疫共沉淀检测结果显示,在共表达IRAK-M和Nedd4L的细胞裂解物中,用抗Flag的抗体能将Nedd4L-HA沉淀下来,用抗HA的抗体同样能将IRAK-M-Flag沉淀下来。将表达质粒IRAK-M-Flag和Nedd4L-HA共同转染至A549细胞中,36 h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共转染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以重叠形式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IRAK-M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edd4L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 分子机制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特发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龚再良 袁曙光 +7 位作者 朱雪婧 王友良 喻芳 杨淡昳 许向青 刘虹 李军 孙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700,共8页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128例,其中PMN108例(P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20例(SMN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抗原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HSD7A抗原表达,ELISA检测血清PLA2R和THSD7A的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又将患者分为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和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结果:PMN组肾小球PLA2R阳性率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72%和35%,P<0.01),P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50%和25%,P<0.05)。PMN组血清PLA2R抗体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关系(r=0.254,P<0.05),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236,P<0.05)。PMN组中7例(6%)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SMN组有1例(5%)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PMN组血清THSD7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0.49±0.26)和(0.34±0.27)pg/mL,P<0.05]。7例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与86例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组织PLA2R和THSD7A是PMN的靶抗原,其血清抗体有助于PMN的鉴别诊断;PLA2R抗体水平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可用来评估治疗效果;PMN患者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监测血清THSD7A抗体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并可预测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友河 薛志强 +3 位作者 彭翔 艾华 何清桃 李小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高血压性心脏病抗G-蛋白偶联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与M_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麟 张健 +4 位作者 陶贞寅 宋艳丽 惠汝太 赵荣瑞 刘力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抗心肌β1和M2的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方法以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β1和M2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4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CD)患者、36例单... 目的抗心肌β1和M2的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方法以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β1和M2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4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CD)患者、36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和41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抗心肌β1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47.7%(22/44),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11.1%(4/36)与正常人12.1(5/41);抗心肌M2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45.5%(20/44),显著高于高血压患者8.3%(3/36)与正常人9.8%(4/36)。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抗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滴度分别为1∶96与1∶103,远高于单纯性高血压和对照组的1∶40与1∶24的相应抗体滴度(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仅存在抗心肌β1和M2受体的自身抗体而且其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及正常人,检测该抗体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并发心肌病变,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Β1受体 m2受体 免疫学
下载PDF
Polymorphisms of AZIN1 rs2679757 and TRPM5 rs886277 are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Risk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被引量:1
19
作者 Li-jun Peng Jin-sheng Guo +7 位作者 Zhe Zhang Li-li Liu Yi-rong Cao Hong Shi Jian Wang Scott L.Friedman John J.Sninsky Ji-yao Wang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03-109,共7页
Objectiv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have linked many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to the outcomes of a variety of liver diseases.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sever... Objectiv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have linked many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to the outcomes of a variety of liver diseases.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several candidate SNPs with the risk and severity of cirrhosis due to chronic hepatitis B in a Chinese population.Methods A total of 714 Chinese participants with persistent HBV infection were studi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irrhotic(n=429)and non-cirrhotic(n=285)groups based o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vidence.The progression rate and severity of liver cirrhosis were evaluated with an arbitrary t-score system.Genotypes of six SNPs in five candidate genes were detected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The genotypic distributions of the SN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age-matched cirrhotic and non-cirrhotic subjects.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isk of SNPs and the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rate of cirrhosis was further analyzed.Results Rs2679757 polymorphism of the antizyme inhibitor 1(AZIN1)gene and Rs886277 in 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member 5 gene(TRPM5)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risk in CHB.They were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severity and progression rate of cirrhosis.Genotype frequencies of other SNPs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cirrhosis and non-cirrhosis groups.Conclusions AZIN1 rs2679757 and TRPM5 rs886277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and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HBV-related liver fibrosis in Chinese patients.The emerging SNPs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prognosis warrant further clinical validation in other CHB cohorts or ethnic groups,and merit mechanistic studies to reveal their roles in fibrosis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CIRRHOS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tizyme inhibitor 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m member 5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1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宁 霍笑风 +2 位作者 陈强 杨顶建 王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 1(EM 1)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侧脑室埋植导管给药 ,颈动脉插管测血压。结果 icvEM 1剂量依赖、纳洛酮敏感地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icv或iv酚妥拉明、普萘洛尔和ivL NNA对E...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内吗啡肽 1(EM 1)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侧脑室埋植导管给药 ,颈动脉插管测血压。结果 icvEM 1剂量依赖、纳洛酮敏感地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icv或iv酚妥拉明、普萘洛尔和ivL NNA对EM 1引起的血压降低反应无影响 ;给予阿托品 (icv 2 5 μg·kg- 1 ;或iv 5 0 μg·kg- 1 )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减弱EM 1引起的血压降低反应。结论 icvEM 1可引起麻醉大鼠血压降低 ;此效应由阿片受体介导 ,有中枢M受体的参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1 降血压 阿片受体 中枢m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