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2015 M7.8 Nepal earthquake 被引量:4
1
作者 Yiyan Zhou Jian Yang +3 位作者 Fuying Zhu Fanfan Su Liangchen Hu Wenbo Zha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4期221-228,共8页
Based o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derive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bservations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and the Global Ionosphere Map (GIM) from the Ce... Based o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derive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bservations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and the Global Ionosphere Map (GIM) from the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CODE), we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ionospheric variations during the 2015 M7.8 Nepal earthquake (including the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and coseismic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CIDs)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The analysis of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TEC) time series shows that the large-scale ionospheric anomalies appeared near the epicenter two days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Moreover, the pre-earthcl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geomagnetically conjugated region. In view of solar-terrestrial environment, the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Nepal earthquake. In addition, we also detected the CIDs through the high-frequency GPS observation stations. The CIDs had obvious oscillated waveforms with the peak-to-peak disturbance amplitudes of about I TECu and 0.4 TECu, which propagated approximately with the horizontal velocities of 877 ±75 m/s and 319 ± 30 m/s,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triggered directly by the acoustic waves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 earthquake near the epicenter, while the latter could be stimulated by the acoustic-gravity waves from the part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coustic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TEC m7.8 Nepal earthquake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CID
下载PDF
2023年土耳其7.8级地震灾害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升 李兆焱 +1 位作者 张思宇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5,共11页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17°,东经37.08°,震源深度20 km,约9小时后,同一地区又发生了一次7.5级地震,土耳其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双震”,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共计至少53565人死亡、12979...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17°,东经37.08°,震源深度20 km,约9小时后,同一地区又发生了一次7.5级地震,土耳其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双震”,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共计至少53565人死亡、129794人受伤。此次地震震级高并且强度大,震害极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大量房屋倾倒或受损严重,建筑物的结构破坏为主要形式,内部的水管泄漏和柜体倾覆;建筑外部非结构破坏以填充墙、楼体贴面、装饰和玻璃等构件的破坏为主;生命线系统破坏中桥梁损坏数量较大但程度较为轻微,主要破坏形式为桥台变形、支座失效及桥墩损坏等;公路破坏形式为路面隆起、龟裂和扭曲,多个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拥堵现象;铁路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主要破坏形式为轨道发生严重弯曲和断裂;场地效应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壤液化、山体滑坡和地面变形等,其中土壤液化现象较为广泛,且存在土壤液化导致附近的建筑物地基失效、房屋倾倒和生命线毁坏等破坏现象。震害调查表明:此次地震灾害分布集中在近震中地区,震害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工程场地和生命线系统等方面。地震后土耳其根据欧洲ESRM20模型给出了明显过低的人口伤亡评估结果;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第一时间给出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过于保守的灾害预测,不利于震害评估和灾害救援。需要完善和发展更加合理的地震灾害预测方法,震害资料不断累积后,2023年2月19日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了趋于准确的预测的结果,为了更合理的进行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快速重建评估工作,需要发展新的灾害预测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7.8级地震 建筑物破坏 生命线破坏 场地破坏 震害预测方法
下载PDF
近场地震动对我国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3
作者 张令心 王子铭 朱柏洁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较为完整的土耳其M 7.8级地震,筛选出近场脉冲型和非脉冲型两类地震动各2条作为输入,并对比分析了4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形状特征;按8度设防设计并建立了4、7、10层三个不同周期的RC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有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结构层间位移角、结构耗能和梁、柱构件利用率等指标,从结构整体到构件层面综合分析了这两类地震动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段较长且双峰和多峰特性明显,非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单峰特性明显;在这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短周期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均与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呈正相关性;而对于中和长周期结构,相比较非脉冲型地震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会造成加速度反应谱值小,而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较大的现象。因此,对该类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近场地震动脉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RC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结构非线性分析 土耳其m 7.8地震
下载PDF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w7.8级地震的孕震构造背景和特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静 纪晨 +4 位作者 张金玉 张培震 曾令森 李占飞 王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640-2655,共16页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1505年木斯塘M w^8.2级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内,是自1950年察隅M w^8.4级地震以来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上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为更好地理解这次地震,本文综述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背景、断裂组合构成和几何形态、历史强震分布和破裂范围、现代小地震活动性特征、强震孕育的基本模式、震间加载和同震位移的空间互补性.在简单介绍同震破裂的断面初始解基本特征基础上,初步讨论了这次尼泊尔地震与喜马拉雅带特征型地震的关系,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比较,以及低角度逆冲地震破裂的地表出露和对区域地震危险趋势的指示意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 尼泊尔mw7.8级地震 低角度逆冲型地震 构造背景 强震孕育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