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中南部聊城-兰考断裂的第四纪晚期活动性探测——兼论1937年菏泽7.0级地震发震机制
1
作者 刘广英 梁宽 +5 位作者 李志鹏 马保起 龙焘 李磊 谭鑫 李浩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9,共18页
华北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于该地区断裂活动性和大地震发震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板内地震的发震规律、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聊城-兰考断裂是华北平原中南部一条... 华北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于该地区断裂活动性和大地震发震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板内地震的发震规律、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聊城-兰考断裂是华北平原中南部一条重要的隐伏深大断裂。结合浅层地震勘探、钻孔勘探和第四纪测年方法,对聊城-兰考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坝城寺钻孔揭示聊城-兰考断裂南段错断了全新统底界,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揭露出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造成了4次古地震事件,单次事件的垂直位错为1.2±0.2~3.7±0.2 m。根据钻孔揭示的地层落差计算出该断裂晚更新世早期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0.05 mm/a,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中期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35±0.04 mm/a。根据1937年菏泽7.0级和6(3/4)级地震的等震线和地表破裂分布特征认为,小留-解元集断裂和东明-成武断裂为该地震的发震断裂;聊城-兰考断裂对于该地区应力的积累、地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控制和约束作用,为区域控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聊城-兰考断裂 浅层地震探测剖面 钻孔联合剖面 1937年菏泽7.0级地震
下载PDF
山丘地形对浅埋7.0 m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邸帅 王继仁 +2 位作者 李冬辉 戚旭鹏 王延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分析山丘地形对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以上湾煤矿12205综采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研究综采面过平直与山丘地形下矿压显现的异同。通过应力传递力学模型确定山丘坡度、高度为矿压显现主要影响因... 为分析山丘地形对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以上湾煤矿12205综采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研究综采面过平直与山丘地形下矿压显现的异同。通过应力传递力学模型确定山丘坡度、高度为矿压显现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坡度、高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平直地形相比,工作面经过山丘地形时支承压力峰值、峰值点位置和影响范围均增加,大于30°的山丘坡度或大于30 m的高度,可能引起强烈的矿压显现;同时现场实测表明在山丘地形下(坡度45°,高度50 m)矿压显现较为强烈,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地形 浅埋煤层 7.0 m采高 矿压显现特征规律 力学模型 支承压力
下载PDF
7.0m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俊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共7页
为解决神东矿区7.0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手段,对19个特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较普通采高工作面更加强烈;由于特大采高... 为解决神东矿区7.0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手段,对19个特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较普通采高工作面更加强烈;由于特大采高工作面采高明显增大,覆岩第一亚关键层易进入垮落带,难以形成"砌体梁"结构,而呈"悬臂梁"结构周期性破断,形成工作面的周期来压,其持续长度与支架控顶距接近,较关键层"砌体梁"结构来压持续长度明显偏大;并且随着埋深的增大,高位关键层的破断对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多关键层的同步破断显然会传递更大的覆岩载荷,进而加剧了工作面矿压显现。针对特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与特殊的覆岩破断规律,建立了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方法,研发了特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设备,开发了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强制放顶技术和末采快速贯通技术,实现了特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7.0 m大采高 矿压显现 覆岩结构 浅埋煤层
下载PDF
九寨沟7.0级地震中典型非结构构件震害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得璋 黄勇 +2 位作者 杨振宇 林均岐 张仁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九寨沟7.0地震给九寨沟地区建筑结构及非结构构件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涉及调查区域包括漳扎镇、甲藩古城、若尔盖县阿西茸乡、求吉乡及包座乡等。主要调查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木结构的非结构构件震害。此次调查... 九寨沟7.0地震给九寨沟地区建筑结构及非结构构件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涉及调查区域包括漳扎镇、甲藩古城、若尔盖县阿西茸乡、求吉乡及包座乡等。主要调查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以及木结构的非结构构件震害。此次调查的结构多数是2000年以后建造,8度设防,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主体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均未受到影响。在此次地震中,非结构构件大量损坏,破坏主要以框架、砌体填充墙开裂或变形或局部倒塌、吊顶脱落、地板隆起、吊顶设备掉落、玻璃震碎等震害为主。调查结果表明,与以往地震不同,Ⅷ度区内仅有的三个大跨度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一个结构出现节点破坏,此次地震中大跨空间结构非结构构件震损尤为明显,非结构构件设备损失最为严重。另一个不同于以往地震震害的是位于Ⅵ度区山坡上的木结构非结构震害明显比坡下要严重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7.0地震 非结构构件 汶川地震 设备 山坡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丽江县城房屋震害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锡财 陈述恒 李康龙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7-423,共7页
本文简述丽江7.0级地震造成的丽江县城钢筋砼框架、砖混结构和单层空旷房屋的震害,研究了房屋的震害特征,对震害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丽江县城 震害调查 房屋 震害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被引量:14
6
作者 皇甫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损失评估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指挥地震应急抢险、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丽江70级地震的预测预报实践,经国家地震局及有关专家确认:①中期(1—3年)和中短期(1年尺度)预报较为准确;②震前短期预测向省政府打了一定招呼;③临震预报地点判断失误。本次地震由两次破裂构成,初始破裂从微观震中大具向东南方向扩展约10余公里,以倾滑为主;主破裂方向偏转至近南北向,由北向南扩展近20公里,其位置与方向与玉龙山东缘山前断裂基本一致,并在地表形成三段断续和长约30公里的破裂带,总体走向N10°—15°E,具左旋斜滑特征。综合分析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地震预报 云南 丽江
下载PDF
丽江7.0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4期40-45,共6页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②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②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改变,并出现形变局部化。结合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孕震形变的异常特征,认为与构造相关的强烈差异运动是孕震应变能积累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场 唐山市 地震 震级 地震前兆
下载PDF
An example of earthquake nucleation of the strong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被引量:1
8
作者 CHEN Xue-zhong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n earthquake nucleation is widely concerned by seismologists in the world.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should be preceded by quasi-static slip wit...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n earthquake nucleation is widely concerned by seismologists in the world.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should be preceded by quasi-static slip within a nucleation zone (Oh-naka, 1992; Dodge, Beroza, 1995; Dodge, et al, 1996; Ohnaka, Kuwahara, 1990; Yamashita, Ohnaka, 1991). The earthquake nucleation process means a transition from quasi-static to quasi-dynamic rupture process, and it itself is a short-term precursor. Immediate foreshocks are local dynamic instabiliti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quasi-static to the quasi-dynamic nucleation of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hnaka, 1992).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theoretical study, immediate foreshock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ocalized fractures accompanied by the quasi-static nucleation process of a large earthquake (Shibazaki, Matsu'ura, 1995). Therefore, foreshocks could occur during the nucleation process. The nucleation of earthquakes can be illuminated through analyzing foreshock activity in detail. Detection of the nucleation process by means of a foreshock study is a potential tool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of Izu peninsula earthquake with M=7.0 on January 14, 1978 is revealed by Ohnaka with foreshock activitie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nucleation zone indicated by foreshocks grew at a rate of 1~40 cm/s before reaching a diameter of 10 km. The depths of foreshocks do not change much more, keep within 10 km. Recently, Hurukawa have studied the nucleation process of Off-Etorofu earthquake with MW=7.9 on December 3, 1995. The results show distinctly the nucleation process before the main shock. I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rupture started at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foreshock area, and then propagated to the shallow depth with the apparent ve-locity of 5~20 cm/s (Hurukawa, 1998). Rastogi and Mandal (1998) studied the rupture nucleation process of five Koyna medium-sized main shocks using the time-space patterns of foreshocks. They found that the nucleation zone grew at a rate of 0.5~10 cm/s until it finally attained a diameter of about 10 km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in shock and the fracture nucleated at shallow depths and gradually deepened, the main shock occurred at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nucleation zone, that is, at the depth of about 8~11 km. Foreshock distribution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slip model of earthquake nucleation (Rastogi, Mandal, 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continental EARTHQUAKE FORESHOCK EARTHQUAKE NUCLEATION 分类号:P31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116(2001)01-0225-05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n EARTHQUAKE NUCLEATION is widely concerned by seismologists in the world.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should be preceded by QUASI-STATIC slip within a NUCLEATION zone (Oh-naka 1992 Dodge Beroza 1995 Dodge et al 1996 Ohnaka Kuwahara 1990 Yamashita Ohnaka 1991). The EARTHQUAKE NUCLEATION PROCESS means a transition from QUASI-STATIC to quasi-dynamic rupture process and it itself is a short-term precursor. Immediate FORESHOCKS are local dynamic instabiliti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QUASI-STATIC to the quasi-dynamic NUCLEATION of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hnaka 1992).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theoretical study immediate FORESHOCK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ocalized fractures accompanied by the QUASI-STATIC NUCLEATION PROCESS of a large EARTHQUAKE (Shibazaki matsu'ura 1995). Therefore FORESHOCKS could occur during the NUCLEATION process. The NUCLEATION of earthquakes can be illuminated through analyzing FORESHOCK activity in detail. Detection of the NUCLEATION PROCESS by means of a FORESHOCK study is a potential tool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of Izu peninsula EARTHQUAKE with m=7.0 on January 14 1978 is revealed by Ohnaka with FORESHOCK activitie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NUCLEATION zone indicated by FORESHOCKS grew at a rate of 1~40 cm/s before reaching a diameter of 10 km. The depths of FORESHOCKS do not change much more keep within 10 km. Recently Hurukawa have studied the NUCLEATION PROCESS of Off-Etorofu EARTHQUAKE with mW=7.9 on December 3 1995. The results show distinctly the NUCLEATION PROCESS before the main shock. I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rupture started at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FORESHOCK area and then propagated to the shallow depth with the apparent ve-locity of 5~20 cm/s (Hurukawa 1998). Rastogi and mandal (1998) studied the rupture NUCLEATION PROCESS of five Koyna medium-sized main shocks using the time-space patterns of foreshocks. They found that the NUCLEATION zone grew at a rate of 0.5~10 cm/s until it finally attained a diameter of about 10 km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in shock and the fracture nucleated at shallow depths and gradually deepened the main shock occurred at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NUCLEATION zone that is at the depth of about 8~11 km. FORESHOCK distribution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slip model of EARTHQUAKE NUCLEATION (Rastogi mandal 1998).……
下载PDF
云南地壳形变与丽江7.0级地震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兴华 宋金玲 +1 位作者 王琼伟 邵德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2-82,共11页
本文利用滇西、滇中地区大地垂直形变和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结果表明:1996年2月滇西丽江70级地震前,该区应力场方向自1990年以来产生了由北东—北西的转变,震源区出现高达109mm的... 本文利用滇西、滇中地区大地垂直形变和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结果表明:1996年2月滇西丽江70级地震前,该区应力场方向自1990年以来产生了由北东—北西的转变,震源区出现高达109mm的垂直差异运动1993—1996年有75%的断层形变测点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期、短期和临震异常。大地垂直形变与断层形变的共性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壳变形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关于求鳞状循环因子矩阵m次根的一种快速算法
10
作者 梅颖 卢诚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1期88-90,共3页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给出求鳞状循环因子矩阵m次根一种快速算法,同时证明了n阶鳞状循环因子矩阵的m次根中仍为鳞状循环因子矩阵的个数为mn。该算法已编成M文件在Matlab 7.0上运行通过,验证了该算法是稳定有效的。
关键词 鳞状循环因子矩阵 m次根 快速傅里叶变换 mATLAB7.0
下载PDF
强震预报的连续性方法与丽江7.0级地震预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淑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5,共5页
作者继《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探讨》后,提出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即一次强震前4个月内的中等地震丛集区几何中心150公里内地区,在经过数月至数年的孕育后将演变成强震发生区。据此连续性方法,1993年1月27日普洱6... 作者继《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探讨》后,提出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即一次强震前4个月内的中等地震丛集区几何中心150公里内地区,在经过数月至数年的孕育后将演变成强震发生区。据此连续性方法,1993年1月27日普洱63级地震后即在《震情研究》上预报“未来3—5年省内的7级大震将发生在永胜期纳(264°N,1006°E)附近地区。另外,缅甸(225°N,98°E)也可能发生7—8级大震”。上述两个预报参考点附近130公里内于1995年7月和1996年2月分别发生了缅甸73级和丽江70级地震。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1987年总结应用以来,云南及边界符合判定条件的丛集区6个,至今在参考点130公里内都已发生过M>6地震。方法无虚报,对应率6/6,漏报普洱63级地震,方法概括率6/7。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具有预测地点的精确度达到国家地震局有关规定,强度、时间预报指标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强震预报 连续性 丽江
下载PDF
九寨沟7.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磁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芮雪莲 廖晓峰 +1 位作者 杨鹏 黄岚俊 《四川地震》 2019年第3期28-31,共4页
利用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方法分析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6个月成都、松潘、江油和崇州4个台站出现了同步的逐日比超阈值异常,异常台站集中于四川北部地区,震中位于异常阈值线上。... 利用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方法分析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6个月成都、松潘、江油和崇州4个台站出现了同步的逐日比超阈值异常,异常台站集中于四川北部地区,震中位于异常阈值线上。外空场活动调查排除了空间环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显示此次多台同步逐日比异常很可能是浅层地下介质电性结构改变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7.0级地震 地磁日变幅逐日比 变化磁场
下载PDF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罗淑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4,共9页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应力场分布的复杂图象。地质资料表明,震区处在北西、北东和北北西———北北东向三条较大规模构造断裂所围限的三角形断块内。推测主震发生在北西向边界断裂与断块内近南北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且自交汇点分别向此两断裂两侧破裂,形成震源的两次破裂过程。主震的破裂错动以正倾滑动为主,兼具左旋剪切错动分量。余震主要发生在三角形断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发震 应力场 破裂特征
下载PDF
7.0m支架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75
14
作者 鞠金峰 许家林 +2 位作者 朱卫兵 王庆雄 郝宪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50,356,共8页
基于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22303工作面矿压实测结果,对世界首个7.0 m支架综采面不同开采阶段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神东矿区各类大采高综采面的矿压显现,对比分析了不同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区... 基于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22303工作面矿压实测结果,对世界首个7.0 m支架综采面不同开采阶段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神东矿区各类大采高综采面的矿压显现,对比分析了不同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区下开采时7.0 m支架工作面矿压显现正常,但在临近推出煤柱区时,工作面内煤壁片帮现象严重,直接导致刮板板输送机被压死。而长壁采空区下开采时,7.0 m支架工作面在煤层间单一关键层结构和2层关键层结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矿压显现。煤层间单一关键层结构区域,关键层距离煤层越近,矿压显现各项参数(除来压步距外)越大;而在煤层间2层关键层结构区域,工作面来压步距及动载系数呈现出大小交替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且大来压步距对应小动载系数。通过对比7.0 m支架综采面与神东矿区其它几个大采高综采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发现,随着采高的增加,支架支护强度缓慢增加,而动载系数随之减小,且采高越大、亚关键层1距离煤层越近,越易形成亚关键层1的"悬臂梁"结构,从而来压持续长度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7.0m支架 矿压显现 关键层 “悬臂梁”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西部7级以上地震前地震空区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玉华 姚家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8-426,553,共9页
通过对1970 ~2010年中国大陆西部M≥7地震前地震空区演化的研究,认为M≥7大震前中等以上地震空间展布呈现有规律演化过程,M≥6、M≥5、ML≥4地震在同一构造区域逐渐出现大面积平静,形成不同震级档配套的地震空区.这一图像演化过程对M≥... 通过对1970 ~2010年中国大陆西部M≥7地震前地震空区演化的研究,认为M≥7大震前中等以上地震空间展布呈现有规律演化过程,M≥6、M≥5、ML≥4地震在同一构造区域逐渐出现大面积平静,形成不同震级档配套的地震空区.这一图像演化过程对M≥7大地震的孕育区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M≥7地震的中期预测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级以上地震 地震空区 中期预测 中国大陆西部
下载PDF
青藏块体7级地震相互关系研究初步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立明 徐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对 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 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 7级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青藏块体 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 对 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 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 7级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青藏块体 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的有序性 ;大部分地震丛以缅甸转换构造区或滇西南地区 7级以上地震为牵头地震 ,沿两条路线向南北带及西藏地区迁移 ,具有较为完整的活动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 成丛性 迁移性 地震活动 有序性 印度板块
下载PDF
丽江大震前长-中-短-临地震学异常的演化过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静观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 本文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繁、复发周期降低、震源深度加深和震级差增大、地震序列h值下降等同步的中期异常,而1995年中小地震活跃后的平静、低复发周期的回升、震源深度为25公里和震级差在10—11级的地震次数增加则预示了大震的逼近,尤其异常平静为该震前的显著短临标志。作者认为,远场强震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孕震系统,产生的扰动主要表现为发生震级较大中小地震,一旦中小地震的频度和能量同步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学 地震前兆 演化过程 丽江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与相关区域7级地震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立明 徐辉 张勇 《内陆地震》 2002年第3期260-265,共6页
对 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 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 7级地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青藏块体 7级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与缅甸转换构造区和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的 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 ... 对 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 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 7级地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青藏块体 7级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与缅甸转换构造区和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的 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的有序性 ;大部分地震丛以缅甸转换构造区或滇西南地区 7级以上地震为牵头地震 ,沿两条路线向南北带及西藏地区迁移 ,具有较为完整的活动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 7级地震 地震相关性 活动特征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四川3次7级以上地震序列和余震分布特征的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渭宾 蒋国芳 《四川地震》 2009年第4期12-17,共6页
本文对比了汶川8.0级、炉霍7.6级和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类型、余震分布形状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异同与发震断裂带的特性关系。主要结论有:(1)扩大川滇其他震例对比统计认为,位于活动地块边界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上... 本文对比了汶川8.0级、炉霍7.6级和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类型、余震分布形状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异同与发震断裂带的特性关系。主要结论有:(1)扩大川滇其他震例对比统计认为,位于活动地块边界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上的强震往往是主震—余震型,双震或震群型地震往往不在块体边界大断裂带上。(2)强震余震区形状和余震随时间分布的阶段性受发震断裂带组合方式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级以上强震 余震分布 序列类型 断裂带及其组合方式
下载PDF
用累积地震矩法研究全球地震活动性
20
作者 侯燕燕 张晁军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8期38-45,共8页
本文基于Lomnitz提出的MRI理论,用"累积地震矩(CSM)"算法对全球1900—1999年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处理,试图通过分析大震前CSM图像的变化,来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对不同地区的6个地震震前CSM图像的分析表明:7级以上地震的CS... 本文基于Lomnitz提出的MRI理论,用"累积地震矩(CSM)"算法对全球1900—1999年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处理,试图通过分析大震前CSM图像的变化,来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对不同地区的6个地震震前CSM图像的分析表明:7级以上地震的CSM图像在震前5到10年内会改变,大部分地震发生在CSM的高值区或次高值区。通过实际运算发现:在不同的地区应使用不同的值可获得较好的结果,用于计算的地震数越多,获得的结果越好。有些大地震前CSM异常区域不是唯一的,往往会出现几个,这可能与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有关。因此,笔者认为:若要获得可靠的CSM图像,除应当考虑不同地区的小震活动水平外,还应考虑地震断层对震后能量分布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目标地震发生后,下一次地震在空间上发生在原地及2度距离范围内的概率较大,在3度以外区域发生的概率相差不大;在时间上,发生在原地区震后1年内的概率最高,这可能与余震活动有关;在5年的时间里,下一次地震发生的次数占到全部地震的70%以上。因此,要注意大地震后,目标地震附近有地震能量进一步释放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地震矩 7级以上地震 下一次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