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速度显像的彩色M型技术估测犬急性心肌缺血面积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关丽娜 韩伟 +3 位作者 穆玉明 王春梅 唐琪 姜新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显像技术(TVI)对心肌缺血面积的估测作用。方法:11只健康杂种犬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在左室心尖二腔心切面,应用TVI的彩色M型曲线技术检测急性缺血心肌分别在前壁和下壁的临界点,以此...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显像技术(TVI)对心肌缺血面积的估测作用。方法:11只健康杂种犬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在左室心尖二腔心切面,应用TVI的彩色M型曲线技术检测急性缺血心肌分别在前壁和下壁的临界点,以此为界在二维图像上描计出心肌缺血面积与病理缺血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肌缺血面积与病理染色后缺血面积无相关性(r=0.064,P=0.852),测量缺血面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20%和17%。结论:TVI的彩色M型技术不适用于对心肌缺血面积进行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速度显像的彩色m型技术 缺血面积 实验动物犬
下载PDF
彩色M型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
2
作者 马丽 马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7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M型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将进... 目的 :探讨彩色M型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将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彩色M型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MVGm(心肌运动速度跨壁梯度)、Vend(心内膜运动速度)和Vepi(心外膜运动速度)及其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波群的速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MVGm、Vend和Vepi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研究对象,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Ea波的峰值速度、Aa波的峰值速度、Ea/Aa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组研究对象,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彩色M型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出冠心病患者的MVGm、Vend、Vepi及其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波群的速度。此项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m多谱勒组织成像技术 诊断 冠心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3
作者 智光 谭国娟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心脏超声检查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M型超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维超声技术也开始用于临床,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心脏超声检查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已成...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心脏超声检查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M型超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维超声技术也开始用于临床,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心脏超声检查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已成为心血管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无创性检查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谐波成像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技术 全方向m超声心动图技术 彩色室壁动力分析技术
下载PDF
双平面Simpson法在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波 郑昭芬 危安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Simpson法测量左室功能指导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及对照组(非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用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双平面Simpson法技术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目的探讨Simpson法测量左室功能指导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及对照组(非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用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双平面Simpson法技术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在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M型法诊断急性心力衰竭诊断符合率为81.7%,双平面Simpsons法诊断率为93.9%,双平面Simpsons法优于传统M型法(P <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双平面Simpson法技术测量左室功能优于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Simpson法 急性心力衰竭 m超声心动图技术 左室功能
下载PDF
Principle and Feasibility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Deflection-Projection Base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5
作者 张连洪 李双义 +1 位作者 张宝峰 熊晓明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ing(RPM) is a new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materials increasing of lay by lay forming. Zero adventure rapid design/manufacturing can be realized ... 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ing(RPM) is a new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materials increasing of lay by lay forming. Zero adventure rapid design/manufacturing can be realized with rapid prototypes of 3D CAD of products. Rapid prototyping has been an effective tool of R&D of new products. A novel rapid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ing (RP&M) technique is brough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cess is to form layered sections and to make the prototype or part layer by layer by deflection projection of electric charged powder granules passing through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and by controllable line and field scan of the powder granule beam. The feasibility issue of the process i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It shows that deflection projection of electric charged powder granules beam passing through electric field can be significant and feasible to the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ing (RP&m) electric charging of powder granules deflection projection electric field magnetic field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分析——基于三大主粮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玉竹 孙永珍 +1 位作者 吴敬学 闫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确定不同阶段小麦、玉米、稻谷的技术进步类型,并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选取1999-2016年小麦、玉米、水稻各省面板数据,基于技术进步理论,利用E-S模型与C-D函数,计算三... 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确定不同阶段小麦、玉米、稻谷的技术进步类型,并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选取1999-2016年小麦、玉米、水稻各省面板数据,基于技术进步理论,利用E-S模型与C-D函数,计算三大主粮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对技术进步模式进行阶段性的判别,分解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对粮食技术进步的贡献比率。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6年间我国小麦、玉米、早稻(代表稻谷)生产年均技术进步速度分别为0.67%、0.19%、0.06%,小麦、玉米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早稻以生化型技术进步为主导。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依靠提高育种能力、高效施肥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依靠持续提高机械化水平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粮食综合产出率,规范生产栽培过程,充分发挥生物化学类投入技术效能,提高粮食技术成果转化率等是解决现阶段粮食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贡献率 技术进步模式 BC技术 m型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