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盆地的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秀林 汪望泉 +2 位作者 李素珍 张亚敏 方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9,共4页
位于非洲的M盆地为前寒武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该盆地主要由EW向和NW向两大构造体系组成 ,前者控制盆地构造的总体发育方向。依据断裂规模 ,控盆作用及形成、活动时间 ,此盆地的断裂可分为 5个级别。与盆地三大... 位于非洲的M盆地为前寒武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该盆地主要由EW向和NW向两大构造体系组成 ,前者控制盆地构造的总体发育方向。依据断裂规模 ,控盆作用及形成、活动时间 ,此盆地的断裂可分为 5个级别。与盆地三大演化阶段相匹配 ,盆地内发育 5个期次的断裂构造 ,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后期 (第三、第四纪 )发育的断层对早期油藏有破坏作用 ,后期形成的圈闭不具成藏条件。由于断层发育 ,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 ,发育较早 (AM组沉积前 )的断层具有封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油气藏 m盆地 构造特征
下载PDF
苏丹M盆地储集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藏注入史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小平 沈忠民 +1 位作者 黄飞 林壬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Dar群稠油油藏的原油为典型的陆相盆地生成原油。m/z 191萜烷系列中,三环、四环萜烷含量较低,C29新藿烷、C30-重排藿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含量较低;m/z 217甾烷系列中,C27、C29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Dar群稠油油藏的原油为典型的陆相盆地生成原油。m/z 191萜烷系列中,三环、四环萜烷含量较低,C29新藿烷、C30-重排藿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含量较低;m/z 217甾烷系列中,C27、C29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C29甾烷4个异构体中αββ构型含量低。这些地化特征反映原油母质发育于淡水沉积的水介质,以陆源有机质与水生生物混合输入为主,原油为生油高峰之前正常成熟的原油。包裹体中油的成熟度比孔隙中油的低,母质以陆源有机质占绝对优势,包裹体中的油是陆源有机质早期低温生成的原油。A.G.组油藏充注较早,在Dar群沉积末期(距今90Ma)就有油气充注储集层,主要充注时期应该是Amal组沉积时期(距今55~80Ma),Amal组沉积期末(距今50~55Ma)的剥蚀期是Dar群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时期,轻组分散失是Dar群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注入史 储集层流体 油气包裹体 苏丹m盆地
下载PDF
苏丹M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母质的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小平 张同周 +2 位作者 王伟栋 沈忠民 林壬子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0-86,共7页
通过对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探讨了生成原油的烃源岩的母质的沉积环境。该带原油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正常原油 ,另一种是生物降解油。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正常原油具有较高的饱和烃含量 ,生物降解原油... 通过对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探讨了生成原油的烃源岩的母质的沉积环境。该带原油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正常原油 ,另一种是生物降解油。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正常原油具有较高的饱和烃含量 ,生物降解原油饱和烃含量低 ,非烃含量高 ;碳同位素表明为典型的湖相Ⅰ Ⅱ有机质生成的原油 ;原油饱和烃具有较低的异戊二稀烃 ,Pr/Ph一般在 1.5左右 ,表现为弱的姥鲛烷优势 ,具有较完整的重排甾烷和新藿烷系列 ,γ蜡烷含量较低 ;重排甾烷含量高 ,C2 7、C2 8、C2 9甾烷呈“V”字型分布 ,具有较丰富的4 甲基甾烷。原油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主要的烃源岩为弱氧化—弱还原、淡水—微咸水的沉积环境 ,有机质为水生生物和细菌改造的陆源有机质的混合输入 ,为一种以生油为主生气较少的母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盆地 原油 地球化学特征 母质 沉积环境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储层有机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小平 王海宏 +1 位作者 李行军 沈忠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包裹体中的流体可以作为原始地层流体 ,用来判别油藏流体注入早期油气的地球化学性质 ,研究油藏形成初期流体的特性。对苏丹 M盆地萨加隆起三套地层含油砂岩有机包裹体成分研究认为 ,包裹体中原油成熟度不高 ,主要反映源岩在低熟—成熟... 包裹体中的流体可以作为原始地层流体 ,用来判别油藏流体注入早期油气的地球化学性质 ,研究油藏形成初期流体的特性。对苏丹 M盆地萨加隆起三套地层含油砂岩有机包裹体成分研究认为 ,包裹体中原油成熟度不高 ,主要反映源岩在低熟—成熟时期生成的原油 ,其源岩的原始母质是以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占绝对优势 ,与该盆地有机质为细菌、水生生物淡水藻类与经过细菌改造陆源有机质的混合输入的认识不同 ,说明源岩在热演化早期主要是陆源有机质生油 ;浅层油藏形成初期油气未遭受生物降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m盆地 萨加隆起 储层 有机包裹体 地球化学 油藏 构造运动 成矿流体
下载PDF
M盆地走滑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亚敏 刘池洋 +2 位作者 王婧韫 谌卫东 王正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80,共6页
通过对大型走滑型 M盆地的研究发现 ,在早、晚白垩世不同的走滑时期分别形成 NEE,NW和 NNW向三大构造体系 ,表现出剪切和扭张两种不同形式的走滑构造特征。认为 :M盆地油气丰富但复杂多变 ,早期 ,紧临中非断裂带 ,断陷深度大 ,沉积了巨... 通过对大型走滑型 M盆地的研究发现 ,在早、晚白垩世不同的走滑时期分别形成 NEE,NW和 NNW向三大构造体系 ,表现出剪切和扭张两种不同形式的走滑构造特征。认为 :M盆地油气丰富但复杂多变 ,早期 ,紧临中非断裂带 ,断陷深度大 ,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生油层系 ;后期 ,中非断裂带走滑方向变化 ,沉积中心向南转移 ,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 ,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 ,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盆地 走滑特征 油气富集规律 走滑型盆地 走滑断裂 油气勘探 高产富集 成藏要素
下载PDF
M盆地淡水地层油层电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黎娟 吴凡 王世坤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2-214,共3页
M盆地 L区地层水为淡水类型 ,各井随埋深的不同及钻井泥浆性能的不同 ,油、水电性识别极为困难。油、水层二者间的各种电阻率的交叉范围很大 ,应用经典的确定某一电阻率值的方法或 RL Ld- RMSF L等关系不可能建立其有效的图版。自然电... M盆地 L区地层水为淡水类型 ,各井随埋深的不同及钻井泥浆性能的不同 ,油、水电性识别极为困难。油、水层二者间的各种电阻率的交叉范围很大 ,应用经典的确定某一电阻率值的方法或 RL Ld- RMSF L等关系不可能建立其有效的图版。自然电位曲线是主要反映泥浆滤液与地层水关系的电测曲线 ,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ΔVSP亦与地层电阻率有关。根据自然电位电性原理 ,对 M盆地 L区试油层的 RLL d-ΔVS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油、水层在 RL Ld-ΔVSP图版上具有明显的界面 ,利用界面方程可对 M盆地 L区油、水层进行有效的判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测井 微球形聚焦测井 自然电位 淡水地层 油层 电性能 非洲 m盆地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M盆地平衡剖面复原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孔令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8,104,共6页
平衡剖面不仅可以用于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分析盆地构造演化,还有助于分析油气的动态成藏过程。对哈萨克斯坦M盆地的主干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构造发育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盆地中... 平衡剖面不仅可以用于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分析盆地构造演化,还有助于分析油气的动态成藏过程。对哈萨克斯坦M盆地的主干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构造发育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盆地中新生代地质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中侏罗世为盆地断陷伸展、沉积与沉降的主要时期,白垩纪主要为坳陷期。构造控制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两次构造抬升和两次深埋是造成油气成藏过程非连续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m盆地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下载PDF
M盆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1 位作者 鲁雪松 郝建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3-1359,共7页
M盆地位于塔拉斯—费尔干纳(卡拉套)大型走滑断裂最北端,构造特征表明其具有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笔者从控盆断裂的发育历史出发,分析了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厘定了盆地类型,进一步研究了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控盆断裂受板块构造... M盆地位于塔拉斯—费尔干纳(卡拉套)大型走滑断裂最北端,构造特征表明其具有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笔者从控盆断裂的发育历史出发,分析了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厘定了盆地类型,进一步研究了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控盆断裂受板块构造运动影响,存在早期左行走滑和后期右行走滑;M盆地为早中侏罗世的走滑-拉分盆地,属于走滑-伸展叠瓦扇构造系统。盆地中新生代地质演化大体经历了初始张裂(晚三叠世)、断陷发育(早中侏罗世)、断坳转换(晚侏罗世)、坳陷发育(白垩纪)和萎缩隆起(古近纪)等5个阶段,其中早中侏罗世为盆地断陷伸展、沉积与沉降的主要时期,白垩纪主要为坳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盆地 卡拉套断裂 构造背景 盆地演化
下载PDF
Geosec平衡剖面技术在M盆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岳华 张洪波 李仁甫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4期49-50,共2页
M盆地是非洲较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 ,盆地面积 11.2× 10 4km2 ,沉积了白垩系及以上地层 ,最大沉积岩厚度大于 10km。为搞清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 ,应用帕拉代姆的Geosec平衡剖面技术 ,对主要骨干地震解释剖面进行平... M盆地是非洲较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 ,盆地面积 11.2× 10 4km2 ,沉积了白垩系及以上地层 ,最大沉积岩厚度大于 10km。为搞清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 ,应用帕拉代姆的Geosec平衡剖面技术 ,对主要骨干地震解释剖面进行平衡剖面制作 ,计算地层伸缩量 ,帮助对构造变形机制的理解 ,验证解释成果。在构造落实的基础上 ,利用含油气理论 ,分析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找出了油气运聚的主要时期及配套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ec平均剖面技术 m盆地 构造 含油气盆地 资料解释
下载PDF
苏丹M盆地高酸值原油有机酸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顶胜 窦立荣 +1 位作者 黎颖英 李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5,共4页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M盆地Fula North-3井Bentiu组产出的典型高酸值原油样品,进行不同馏分有机酸成分解剖。结果表明,高酸值原油的有机酸主要由环烷酸组成,且主要分布在300℃以上的重质馏分中;环烷酸的分子量分布情况与馏分的沸程趋势相一致,随着馏分变重、酸值增加,环烷酸的平均分子量增大、分布变宽、碳数范围增大;环烷酸结构以一环、二环、三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盆地 高酸值原油 有机酸组成
下载PDF
M盆地T区块西部断裂带油气成藏演化规律及期次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栋 李耀龙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169-169,164,共2页
本文综合利用沉积成岩、构造演化等资料,对M盆地T区块西部断裂带成藏演化规律及期次进行了探讨,认为:(1)三叠纪末中萨卡组和中萨卡组烃源岩相继达到排烃高峰,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就近成藏;但随印支运动发生,下部原生油气藏几乎被破坏殆尽... 本文综合利用沉积成岩、构造演化等资料,对M盆地T区块西部断裂带成藏演化规律及期次进行了探讨,认为:(1)三叠纪末中萨卡组和中萨卡组烃源岩相继达到排烃高峰,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就近成藏;但随印支运动发生,下部原生油气藏几乎被破坏殆尽,逸散的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至中萨卡组及上萨卡组形成次生油气藏;(2)成藏期次以印支运动为界分为原生、次生两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盆地 成藏演化 成藏期次
下载PDF
博文盆地M煤层气田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马晓荷 谭成仟 郭泽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86-4595,共10页
精准预测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及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之一,传统预测方法应用范围有限且预测误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含气量预测精度,以博文盆地M煤层气田GM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含气量主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精准预测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及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之一,传统预测方法应用范围有限且预测误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含气量预测精度,以博文盆地M煤层气田GM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含气量主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优选出了9个煤层含气量影响主控因素,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机及集成装袋树等机器学习算法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各方法优缺点,进而优选出最佳的含气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斯过程回归精确度最高,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4.5%,适用于本气田煤层气的含气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泛化能力强,但是超平面的绝对化导致预测精度降低;集成装袋树并不侧重于训练数据集中的任何特定实例,对于噪声数据其基本不受过分拟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含气量 机器学习 博文盆地m煤层气田 主控因素分析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思考——以M沉积盆地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步清 董煜 王尧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第7期20-23,共4页
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较大,但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相对较弱,有必要开展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以M盆地为例,探讨该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相关问题,尝试对盆地东北缘进行规划区块划分,并提出该区域勘探开发时序、矿业权设置模式和... 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较大,但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相对较弱,有必要开展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以M盆地为例,探讨该盆地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相关问题,尝试对盆地东北缘进行规划区块划分,并提出该区域勘探开发时序、矿业权设置模式和兼探兼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盆地 矿产资源规划 矿业权 兼探兼采
下载PDF
M走滑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14
作者 张亚敏 王婧韫 +1 位作者 李玉荣 丁颖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M盆地形成演化可分为两期 :早白垩世 (1 3 0~ 96Ma)随着大西洋的分段、分期扩张 ,中非大断裂右行走滑并且产生了早期的M盆地 ;晚白垩世 (96~ 75Ma)非洲大陆东侧印度洋尤其红海扩张加剧 ,中非大断裂由早白世的右行变为晚白垩世的左行 ... M盆地形成演化可分为两期 :早白垩世 (1 3 0~ 96Ma)随着大西洋的分段、分期扩张 ,中非大断裂右行走滑并且产生了早期的M盆地 ;晚白垩世 (96~ 75Ma)非洲大陆东侧印度洋尤其红海扩张加剧 ,中非大断裂由早白世的右行变为晚白垩世的左行 ,其形成演化史可概括为“早期右行成盆 ,晚期左行改造”。晚白垩世区域地质应力场的变化产生了挤压运动 ,对盆地构造有较大的改造 ,使盆地的构造很复杂 ,主要构造样式有压性背斜、正、负花状构造、直立断层、旋转断块等。左旋压扭作用在盆地内尤其在南区形成了一系列压性背斜 ,成为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由于构造演化史的变化 ,沉积中心不断向南转移 ,在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 ,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 ,控制油气的分布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走滑盆地 形成演化 油气勘探 走滑型盆地 花状结构
下载PDF
高压-超高压碳酸盐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特征--以阿姆河盆地M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李 刘荣和 +4 位作者 冷有恒 蔡坤赤 高仪君 孟中华 刘媛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8,共7页
为了弄清影响高压-超高压气井生产动态的根本原因,选取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M区多个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岩心,开展了多回次变围压应力敏感、衰竭式开发、CT扫描及三维数字岩心模拟等实验,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高压-超高压气井的生产动态特... 为了弄清影响高压-超高压气井生产动态的根本原因,选取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M区多个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岩心,开展了多回次变围压应力敏感、衰竭式开发、CT扫描及三维数字岩心模拟等实验,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高压-超高压气井的生产动态特征,研究了不同产状裂缝及其发育程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M区高压-超高压碳酸盐岩气藏在开发早期需采取的合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敏感实验表明,孔隙型及孔洞型岩心应力敏感程度中等偏弱,裂缝-孔隙型岩心应力敏感程度强,渗透率不可逆损害率高且损害率主要集中在加压初期;(2)岩石弹性膨胀是高压-超高压气藏开采早期的主要驱动能量;(3)高压-超高压气藏在开发早期应控制采气速度,有利于降低气井产能递减幅度、增加阶段采出程度;(4)裂缝-孔隙型储层中气井初始产能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产能递减幅度主要受裂缝产状的影响;(5)以发育低角度裂缝为主的储层,地层压力降低后裂缝易闭合,气井产能递减较快,在开发早期应严格控制生产压差;(6)阿姆河盆地高压-超高压气藏大部分气井在地层压力降至45 MPa以前,应尽量保持生产压差小于5 MPa。结论认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为其他地区高压-超高压气藏的优化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气藏 应力敏感实验 渗流机理 开发特征 弹性驱动能量 气井产能 土库曼斯坦 阿姆河盆地m
下载PDF
Molecular fossils and sources of Cambrian heavy oil of Well Tadong-2 in theTarim Basin,Xinjiang,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TANG Youjun ZAN L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9年第3期314-319,共6页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marine crude oils in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The authors synthetically appli...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of marine crude oils in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The authors synthetically applied the isotope mass spectrograph, chromatography an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 to the studies of molecular fossi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revealed that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gammacerane, high C28 sterane, low rearranged sterane and high C27-triaromatic steroi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demonstrating that Cambrian crude oils came from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condensed compounds (fluoranthene, pyrene, benzo[a]anthracene, bow, benzo fluoranthene, benzopyrene) of high abundance were detected in heavy oil from Well Tadong-2, and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whole oil are evidently heavy, all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that hydrocarbons in the crude oils became densified in response to thermal alt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化石 重油 井塔 新疆 中国 m盆地 同位素质谱仪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Surface radioactive anomalies at Srisailam sub basin,Cuddapah basin,India
17
作者 Vishnu Bhoopathi S.Niranjan Kumar +1 位作者 R.S.N.Sastry B.Srinivas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Surface radioactive survey has been carried with portable gamma ray spectrometer(PGRS) about the 45 km2 around the Srisailam sub basin,the surface radioactive anomalies were found at Chennakesavula gutta in the Srisai... Surface radioactive survey has been carried with portable gamma ray spectrometer(PGRS) about the 45 km2 around the Srisailam sub basin,the surface radioactive anomalies were found at Chennakesavula gutta in the Srisailam sub basin of Cuddapah basin in the age of meso-neo proterozoic,India.The 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d radiometric surveys were conducted as part of research work in the Srisailam basin,it has resulted the locating of surface radioactive anomalies near the Chennakesavula gutta.Secondary uranium minerals are observed along with the fracture planes in the Archean basement granite in the proximity of unconformity contact of Srisailam quartzite.The granite underlies the Srisailam formation and forms the source for possible unconformity related uranium mineralisation in the Srisailam sub-basin evidence by the significant radioactive anomalies.The radioactivity recorded by PGRS reflected uraniferous nature of the radioactivity(Average total counts =195 ppm;U = 202 ppm;Th =22ppm;%K = 4.1,n =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异常 表面 印度 分盆 γ射线谱仪 放射性调查 m盆地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一代宗师,高山仰止——追忆朱夏先生的思想和勋绩
18
作者 朱德茂 《华东地质》 CAS 2022年第S01期1-9,共9页
朱夏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前,较早留欧回国的爱国人士之一,是国际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和新中国石油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在人生的七十一年里,朱夏先生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在地质尤其是石油地质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朱夏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前,较早留欧回国的爱国人士之一,是国际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和新中国石油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在人生的七十一年里,朱夏先生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在地质尤其是石油地质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站在地质科学研究和石油天然气勘探最前沿的地质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高洁持身、热情待世的诗人,他在文学(诗词)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深受广大地质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爱戴,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他的人生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华文化的熏陶以及国内外优秀科学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坚守信念,投入所有的热忱,为地球科学事业和诗歌创作付出毕生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夏先生 石油地质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3T-4S-4m盆地分析程式 证伪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