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ol洗涤白膜法汇集血小板及其保存
1
作者 李小飞 宋玉和 +2 位作者 韩雪莹 仇铭华 张学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膜法 m-sol 血小板数量 激活程度 血小板功能 聚集性 白膜 激活率 活化程度 ABO
下载PDF
M-sol洗涤并保存白膜汇集血小板的体外观察
2
作者 李小飞 张守潘 +3 位作者 韩雪莹 张学亮 李琰 刘正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M-sol对手工血小板洗涤前后及保存的影响。方法用白膜法分离4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35~40ml,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层汇集,用M-sol洗涤血小板并保存于M-sol保养液中,观察0、24、48、72h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及激活程度的差异。结果经洗... 目的观察M-sol对手工血小板洗涤前后及保存的影响。方法用白膜法分离4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35~40ml,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层汇集,用M-sol洗涤血小板并保存于M-sol保养液中,观察0、24、48、72h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及激活程度的差异。结果经洗涤前后血小板数量、PMV、PDW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洗涤后红细胞混入量(0.012±0.004)×109;白细胞的(0.081±0.012)×108混入量也明显减少(P<0.05);洗涤后血小板的聚集性较洗涤前减弱(P<0.05);血小板CD62P的激活率增高30.48%±3.62%(P<0.05)。在M-sol保养液液中保存48h后,血小板CD62P的激活率是47.73%±6.72%,血小板的聚集性为42.36%±2.21%,与保存前相比有差异,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M-sol洗涤血小板后并在保养液中保存48h,血小板的质量指标仍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洗涤 汇集白膜法 m-sol 保存
下载PDF
M-sol保存液添加L-肉碱对血小板体外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相平 高志刚 +1 位作者 陈蓓怡 刘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M-sol保存液中添加L-肉碱(LC)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8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配制M-sol为血小板保存液。依据保存介质和LC浓度不同分为6组,即血浆组、M-so... 目的探讨在M-sol保存液中添加L-肉碱(LC)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全血,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8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配制M-sol为血小板保存液。依据保存介质和LC浓度不同分为6组,即血浆组、M-sol组、M-sol+0.5mmol/L LC组、M-sol+5mmol/L LC组、M-sol+15mmol/L LC组和M-sol+25mmol/L LC组。置于(22±2)℃持续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d0、3、7取样。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外磷脂酰丝氨酸(PS)和CD62p的阳性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并计算保存7d期间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Plt均下降,MPV和PDW均升高,在同一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和CD62p阳性率逐渐升高,保存d7时,M-sol+15mmol/L LC组PS和CD62p阳性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M-sol+15mmol/L LC组最低(P<0.05)。结论将合适浓度的LC加入M-sol血小板保存液中,可降低血小板贮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ol血小板保存液 L-肉碱 血小板贮存损伤 磷脂酰丝氨酸 CD62P
下载PDF
硅溶胶包覆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研究
4
作者 雷心瑜 孙恒辉 +3 位作者 袁新强 张伟 蒋鹏 张立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通过SiO_(2)包覆VO_(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_(lum)),有效减缓VO_(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 通过SiO_(2)包覆VO_(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_(lum)),有效减缓VO_(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简化制备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工艺调控要素。通过对硅溶胶凝胶实验的初步研究,探讨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5~6、固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时,硅溶胶的凝胶化能力最佳。此外,随着凝胶温度升高,凝胶时间缩短,焙烧后得到的SiO_(2)粉体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根据优化后的硅溶胶凝胶工艺参数成功制备了致密稳定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其包覆程度达到93.3%,薄膜的光学透过率提升至65%,且其相变温度降低和热滞后回线宽度变窄。因此,硅溶胶凝胶法为制备高性能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对于智能窗等应用具有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凝胶法 包覆 核壳结构 VO_(2)(M)@SiO_(2)材料
下载PDF
海藻糖对4℃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文娟 孔玉洁 +1 位作者 田力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在M-Sol中添加海藻糖对体外4℃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袋ABO同型浓缩血小板汇集后,根据保存温度、保存介质和海藻糖浓度的不同均分成7组,分别为22℃+PRP组、PRP组、M-Sol+PRP组、M-Sol+PRP+1 g/L海藻糖组、M-Sol+PRP+5... 目的探讨在M-Sol中添加海藻糖对体外4℃保存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袋ABO同型浓缩血小板汇集后,根据保存温度、保存介质和海藻糖浓度的不同均分成7组,分别为22℃+PRP组、PRP组、M-Sol+PRP组、M-Sol+PRP+1 g/L海藻糖组、M-Sol+PRP+5 g/L海藻糖组、M-Sol+PRP+15 g/L海藻糖组和M-Sol+PRP+25 g/L海藻糖组。PRP组及M-Sol保存各组均置于4℃保存,分别于保存d1、3、5、7取样检测Plt、PDW、MPV、最大聚集度、CD62p阳性率和GLU及LAC浓度,并计算7 d内GLU及LAC浓度变化量。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Plt均下降,且同时间点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PDW、MPV均有升高,保存到d7时,以M-Sol+PRP+5 g/L海藻糖组的PDW 10.22±0.43(fL)、MPV 8.74±0.40(fL)最低,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 d内的GLU及LAC浓度变化量均以M-Sol+PRP+5 g/L海藻糖组最低,其7 d内的GLU浓度变化量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 d内的LAC浓度变化量与PR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期间,各组最大聚集度逐渐下降,保存d7时,除PRP组外,M-Sol+PRP+5 g/L海藻糖组最大聚集度最高(27.29±6.62),差异与22℃+PR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d7时,M-Sol+PRP+5 g/L海藻糖组的CD62p阳性率最低(15.46±2.46),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ol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海藻糖可抑制4℃血小板的活化,降低血小板的储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ol 海藻糖 CD62p阳性率 血小板储存损伤
下载PDF
间甲酚甲醛气凝胶炭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文翠 郭树才 朱玉东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以间甲酚为原料 ,经溶胶 -凝胶合成、酸洗老化、超临界干燥得到有机气凝胶 ,进一步炭化得炭气凝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重点考察了炭化工艺条件对炭气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炭化的工艺条件顺序为 :升温速率>炭化终温>... 以间甲酚为原料 ,经溶胶 -凝胶合成、酸洗老化、超临界干燥得到有机气凝胶 ,进一步炭化得炭气凝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重点考察了炭化工艺条件对炭气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炭化的工艺条件顺序为 :升温速率>炭化终温>恒温时间,最佳炭化条件下制得的炭气凝胶的密度为0.389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气凝胶 间甲酚 溶胶-凝胶法 干燥 炭化 甲醛
下载PDF
Cu^(2+)/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气相间二甲苯的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贤亲 张国亮 张凤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2+/T iO2-S iO2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间二甲苯为代表物,评价了Cu2+/T iO... 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2+/T iO2-S iO2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间二甲苯为代表物,评价了Cu2+/T iO2-S iO2催化剂对气相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并讨论了复合S iO2和掺杂Cu2+的Cu2+/T iO2-S iO2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间二甲苯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0℃煅烧后的Cu2+/T iO2-S iO2催化剂呈锐钛矿结构,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9nm,比表面积为285m2/g;掺杂Cu2+促进了Cu2+/T iO2-S iO2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显著提高了光量子效率。用Cu2+/T iO2-S 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质量浓度100m g/L的气相间二甲苯,反应240m in后,间二甲苯的降解率达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催化剂 光催化 间二甲苯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M型钡铁氧体制备及吸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延坤 冯玉杰 +1 位作者 武晓威 王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M型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以硝酸铁、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借助XRD、TG-DTA、SEM、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铁氧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凝胶热分解过程、表面形貌及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 为进一步研究M型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以硝酸铁、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借助XRD、TG-DTA、SEM、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铁氧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凝胶热分解过程、表面形貌及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传输线原理,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材料的最佳匹配厚度.研究表明:所制得的铁氧体为晶相单一的M型钡铁氧体,频率在6~18GHz,预测最佳匹配厚度为0.35cm,最小反射损耗达-13.5dB,反射损耗小于-10dB的带宽为0.7GHz,说明M型钡铁氧体具有电磁波吸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钡铁氧体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 电磁波吸收特性
下载PDF
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制备与结晶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昌 孙康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72-1176,共5页
以化学计量比的硝酸钡、硝酸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TEM等测试手段表征粉体的结晶特性及微观结构,并研究反应机理以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4... 以化学计量比的硝酸钡、硝酸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TEM等测试手段表征粉体的结晶特性及微观结构,并研究反应机理以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40-70 nm,烧结温度显著影响结晶过程、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烧结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形成的粉体颗粒呈棒状,棒的长度约为150-200 nm,直径约为30-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钡铁氧体 溶胶-凝胶工艺 结晶特性 烧结
下载PDF
M型钡铁氧体的工艺优化与磁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荆洪阳 丁笑 +2 位作者 李敏 韩永典 徐连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1-646,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并对实验过程中影响产物组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煅烧温度和分散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有较大影响,分散剂浓度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粉末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有很大影响...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并对实验过程中影响产物组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煅烧温度和分散剂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有较大影响,分散剂浓度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粉末的晶粒尺寸和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对M型钡铁氧体进行磁性能分析,得到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加入质量浓度为20,g/L的聚乙二醇,同时在850,℃下煅烧3,h,不再进行450,℃预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凝胶法自蔓延法 M型钡铁氧体 工艺优化 磁性能
下载PDF
BaMn_(0.5)Co_(0.5)Zr_(1.0)Fe_(10)O_(19)软磁陶瓷的微观形貌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勇 吕世雅 徐光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56-11060,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o-Zr离子共掺BaFe12O19的前驱体,经过后期烧结得到BaMn0.5Co0.5Zr1.0Fe10O19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预烧温度、球磨时间等对陶瓷微观形貌和磁性的影响。通过XRD、SEM和VSM等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发现相比于纯M型...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o-Zr离子共掺BaFe12O19的前驱体,经过后期烧结得到BaMn0.5Co0.5Zr1.0Fe10O19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预烧温度、球磨时间等对陶瓷微观形貌和磁性的影响。通过XRD、SEM和VSM等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发现相比于纯M型钡铁氧体,掺杂M型钡铁氧体在相同烧结温度和预烧温度情况下,晶粒更细,而且饱和磁化强度更大。当预烧温度为1 000℃,球磨时间8 h,BaM铁氧体陶瓷的致密度、晶粒形貌和磁性能最佳,此时陶瓷饱和磁化强度为59 A·m2/kg,矫顽力5.01 kA/m,密度为4.73 g/cm3,满足在高频领域的应用。可见Mn-Co-Zr离子掺杂对M型钡铁氧体陶瓷的软磁化及其应用有决定性影响,同时掺杂使得产物颗粒粉体晶粒细化,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M型钡铁氧体 磁性能
下载PDF
纳米碱土金属钛酸盐对MnO_2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献明 姚海军 +1 位作者 张校刚 夏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97-1802,共6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得钙钛矿型MTiO3 (M =Mg ,Ca ,Sr,Ba)纳米粉体 ,并将所得纳米MTiO3 用于 40 %KOH电解液中MnO2 电极的物理改性 .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掺杂 5 %的纳米MTiO3 能部分抑制MnO2 电极第二步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惰性物质Mn3 O...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得钙钛矿型MTiO3 (M =Mg ,Ca ,Sr,Ba)纳米粉体 ,并将所得纳米MTiO3 用于 40 %KOH电解液中MnO2 电极的物理改性 .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掺杂 5 %的纳米MTiO3 能部分抑制MnO2 电极第二步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惰性物质Mn3 O4的生成 ,可使MnO2 电极放电提高 40 %以上 ;改性电极的可充性能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循环伏安测试表明 ,在充放电过程中 ,纳米MTiO3 只是填充到MnO2 空隙中 ,并未参与电极反应 ;纳米MTiO3 的掺入改善了电极的传质和传荷环境 ,增大了改性电极的氧化还原电流 ,提高了电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但经多次循环充放 ,纳米MTiO3 不能有效地阻止MnO2的结构崩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钛酸盐 MNO2 电极 电化学行为 纳米粉体 溶胶-凝胶法 放电容量 改性机理 电池
下载PDF
La^(3+)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华敏 李明玲 +2 位作者 邓玉新 邱士星 周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r1-xLaxFe12O19样品,用XRD、VSM和TEM研究了La3+取代量对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合适的La3+取代量能很明显提升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内禀矫顽力,在取代量x=0.15,于850℃空气中热处理时得到理想的磁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r1-xLaxFe12O19样品,用XRD、VSM和TEM研究了La3+取代量对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合适的La3+取代量能很明显提升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内禀矫顽力,在取代量x=0.15,于850℃空气中热处理时得到理想的磁性能σs=74.1Am2/kg,Hcj=498.4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M型铁氧体 La3+取代 磁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永前 郑昌琼 +1 位作者 胡英 谢长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膜。讨论了溶胶制备过程中HCl、HNO3和HAc等催化剂的作用,溶胶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莫来石 无机膜 制备 膜分离
下载PDF
用快速胶凝法制备无机氧化铝膜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肖容 黄仲涛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用溶胶快速胶凝法制备了无龟裂的氧化铝膜. 勃姆石凝胶膜的厚度与喷雾距离、时间和溶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δ∝ct/ d2 . 适宜的溶胶( Al O O H) 浓度为0 .5 ~1 .4mol/ L,粘度应小于25 ×10 - 3 P... 用溶胶快速胶凝法制备了无龟裂的氧化铝膜. 勃姆石凝胶膜的厚度与喷雾距离、时间和溶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δ∝ct/ d2 . 适宜的溶胶( Al O O H) 浓度为0 .5 ~1 .4mol/ L,粘度应小于25 ×10 - 3 Pa·s.用此法可制备厚度为0 .05μm 的超薄负载氧化铝膜和厚度为0 .2m m 的无龟裂的无负载氧化铝膜. 利用 X 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温度时的物相和膜的截面、表面的形貌. γ Al2 O3 膜的晶粒大小均匀, 以长形晶粒为主, 形成了较均匀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快速胶凝 氧化铝膜 薄膜
下载PDF
MSnO_3(M=Ca,Sr,Ba)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东 龚本利 +2 位作者 卢周广 黄可龙 唐有根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4-305,共2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MSnO3(M=Ca,Sr,Ba)晶体。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aSnO3、SrSnO3和BaSnO3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894.3 mAh/g、703.8 mAh/g和673.6 mAh...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MSnO3(M=Ca,Sr,Ba)晶体。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aSnO3、SrSnO3和BaSnO3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894.3 mAh/g、703.8 mAh/g和673.6 mAh/g,首次充电容量分别为418.3 mAh/g、257.8 mAh/g和224.8 mAh/g,不可逆容量损失分别达53.2%、63.3%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nO3(M=Ca Sr Ba) 钙钛矿结构 溶胶-凝胶法 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间甲酚甲醛炭气凝胶
17
作者 李文翠 陆安慧 +1 位作者 朱盛维 郭树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2-335,共4页
以间甲酚为原料 ,与甲醛在NaOH催化作用下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新型块状纳米材料炭气凝胶 ,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凝胶时间和气凝胶特性的影响 ,用TG、FT -IR、TEM和低温N2 吸附等手段表征了气凝胶的微结构。
关键词 炭气凝胶 间甲酚 深胶--凝胶法 甲醛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制备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线及其可见光催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祥志 徐明霞 +1 位作者 李顺 张念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91-394,共4页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模板,通过模板法与溶胶-电泳沉积法结合的组装技术,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糖葫芦状M/TiO_2(M=La^(3+),Fe^(3+))纳米线阵列体系。采用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TiO_2纳米线阵...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模板,通过模板法与溶胶-电泳沉积法结合的组装技术,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糖葫芦状M/TiO_2(M=La^(3+),Fe^(3+))纳米线阵列体系。采用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TiO_2纳米线阵列保持了模板的有序性,直径分布均匀一致,为70 nm左右,长为15μm左右,取向性很好。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在可见光下考察该金属离子掺杂纳米线的催化活性,结果显示此纳米线阵列体系具有非常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性能,与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试样相比可见光催化活性可以提高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电泳沉积法 M/TiO2纳米线阵列体系 可见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及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广建 李佳佳 +1 位作者 吴春泽 王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8-1522,共5页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 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SG)、共沉淀法(CP)、表面沉淀法(PR)及混捏法(ME)制备TiO_2-Al_2O_3复合载体,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Co-Mo/TiO_2-Al_2O_3-X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性能。利用XRD、BET、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G法制备的复合载体粒径均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CP法制备复合载体时TiO_2以单层或亚单层的分散状态高度分散于γ-Al_2O_3中。在氢气压力3.0 MPa、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4 h、液时空速1.4 h-1和氢油比600的条件下,SG法制备的Co-Mo/Ti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噻吩转化率达到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载体 加氢脱硫 溶胶-凝胶法 Co-Mo催化剂
下载PDF
海藻酸(盐)的生产、应用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思明 于淑娟 +1 位作者 彭志英 徐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3年第6期61-65,共5页
本文概述了海藻酸 (盐 )的生产、应用和研究现状。介绍了海藻酸的生产方法 :化学法和发酵法。总结了海藻酸 (盐 )在各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海藻酸 生产方法 化学法 发酵法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