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W-VO_(2)物相结构及相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恒辉 雷心瑜 +3 位作者 袁新强 蒋鹏 张伟 张立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钨掺杂M相二氧化钒(W-VO_(2)(M))有效降低了VO_(2)金属相(低温单斜相,M)到绝缘体相(高温四方金红石相,R)的可逆相转变温度(T_(c)),显著提高了VO_(2)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价值。然而,W-VO_(2)(M)所表现出的较宽热滞回线宽度(ΔT_(c)>10... 钨掺杂M相二氧化钒(W-VO_(2)(M))有效降低了VO_(2)金属相(低温单斜相,M)到绝缘体相(高温四方金红石相,R)的可逆相转变温度(T_(c)),显著提高了VO_(2)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价值。然而,W-VO_(2)(M)所表现出的较宽热滞回线宽度(ΔT_(c)>10℃)对其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降低W-VO_(2)(M)的ΔT_(c)为目标,研究了W掺杂量与退火温度对W-VO_(2)物相结构及相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W-VO_(2)粉体的T_(c)降低,并且ΔT_(c)较窄;退火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W-VO_(2)粉体的结晶度和分散度,但温度过高,会加速VO_(2)晶体结构的破坏,使其在恢复到室温后无法从R相转变为M相;当W掺杂量为6.0 at%,退火温度为700℃时,采用水热-退火两步法制备得到的W-VO_(2)(M)粉体表现出接近室温使用的T_(c)(T_(c)=36.83℃),同时具有较窄的ΔT_(c)(ΔT_(c)=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掺杂 水热-退火两步法 W-VO_(2)(M) 智能窗 相变性能
下载PDF
W掺杂VO_(2)(M)粉体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恒辉 周汶燕 +3 位作者 王丹 袁新强 蒋鹏 张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21,共7页
W掺杂M相VO_(2)(W-VO_(2)(M))发生热致半导体-金属相变的温度可低至室温,在智能窗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在“双碳”背景下,继续开展W-VO_(2)(M)合成及其在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W单元素掺杂、含W共掺杂和核-壳结构含W掺杂3个... W掺杂M相VO_(2)(W-VO_(2)(M))发生热致半导体-金属相变的温度可低至室温,在智能窗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在“双碳”背景下,继续开展W-VO_(2)(M)合成及其在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W单元素掺杂、含W共掺杂和核-壳结构含W掺杂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W-VO_(2)(M)粉体的研究情况,分析了W、Ti共掺杂M相VO_(2)(W/Ti-VO_(2)(M))粉体研究的可行性。最后,提出W/Ti-VO_(2)(M)与SiO2复合形成核-壳结构(W/Ti-VO_(2)(M)@SiO2)粉体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掺杂 VO_(2)(M)粉体 热致相变 智能窗
下载PDF
P/M和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欣 赵友帅 +6 位作者 唐宇晗 李帅 张海霞 赵鑫 张晓平 辛自洁 岳雪涛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3期39-43,70,共6页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增强,P/M=1:4时其3 h强度超过30 MPa,而当掺量过高时,3 h强度低于20 MPa,其产物MgKPO_(4)·6H_(2)O(K-struvite)的生成量减少且试件存在开裂区域;W/C=0.25时,减少MgO的掺量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的强度,P/M=1:1.5时,3 h的抗压强度接近30 MPa,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K-struvite形貌结晶完好且排列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W/C 磷酸镁水泥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析的矩震级测定方法——以山西地震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斌 靳一丹 +2 位作者 李嘉丽 王振东 Nganaye Gomer De Dieu 《山西地震》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矩震级M_(W)是目前量度地震大小最理想的物理量,已成为国际地震学界开展研究的首选震级。对于中强地震事件,矩震级M_(W)通常可以利用长周期地震波,基于矩张量反演计算获得;对于约3级以下的地震事件,直接进行矩张量反演有时会产生较大误... 矩震级M_(W)是目前量度地震大小最理想的物理量,已成为国际地震学界开展研究的首选震级。对于中强地震事件,矩震级M_(W)通常可以利用长周期地震波,基于矩张量反演计算获得;对于约3级以下的地震事件,直接进行矩张量反演有时会产生较大误差。本文以山西地震带为例,利用山西地震台网数字波形资料,开展研究区Q值函数模型的分析评估与基于频谱分析的矩震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基于Q值函数Q(f)=299.4f^(0.563)计算的频谱M_(W)更接近矩张量反演的M_(W),与Q值模型参数Q_(0)、α和κ的优化组合结果存在较好吻合;对于3.6≤M_(L)≤5.1地震事件,基于频谱分析计算得到的矩震级与基于矩张量反演矩震级较接近。在已具有详细的区域非弹性衰减模型基础上,基于频谱分析快速测定中小地震的矩震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震级 频谱分析 中小地震 山西地震带
下载PDF
2021年阿拉斯加M W8.2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
5
作者 吴石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基于GPS近场形变和远场P波,利用有限断层方法反演2021-07-29阿拉斯加M_(W)8.2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持续时间约100 s,释放的地震矩约为1.59×10^(21) Nm。断层破裂滑移自震中沿断层向NEE延伸,震中东北侧的断层滑动... 基于GPS近场形变和远场P波,利用有限断层方法反演2021-07-29阿拉斯加M_(W)8.2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持续时间约100 s,释放的地震矩约为1.59×10^(21) Nm。断层破裂滑移自震中沿断层向NEE延伸,震中东北侧的断层滑动量较大。基于GPS数据和位错理论模型分析地震的地表形变,同震形变整体上符合海沟特大地震的逆冲断层弹性回跳理论模式。受到断层闭锁的影响,太平洋板块俯冲北美板块,使得上盘北美板块受到长时间持续挤压,地震发生瞬间北美板块转变为拉张松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加M W8.2地震 同震位移 断层滑动分布 GPS 远场地震波
下载PDF
面向超声导波检测的管道腐蚀建模及仿真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娟 杨帆 +2 位作者 王错 赵锴 郑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
超声导波技术被大量应用于管道腐蚀的检测与评估。腐蚀是实际管道中的主要缺陷形式,管道腐蚀缺陷形貌多样且复杂,针对管道腐蚀导波检测的很多研究是通过仿真手段开展的。常用的缺陷简化模型不能充分反映实际腐蚀缺陷的复杂程度,有可能... 超声导波技术被大量应用于管道腐蚀的检测与评估。腐蚀是实际管道中的主要缺陷形式,管道腐蚀缺陷形貌多样且复杂,针对管道腐蚀导波检测的很多研究是通过仿真手段开展的。常用的缺陷简化模型不能充分反映实际腐蚀缺陷的复杂程度,有可能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本文在分析腐蚀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M分形函数的腐蚀仿真模型,研究了管道腐蚀缺陷的有限元自动建模仿真方法,并通过分析讨论超声导波检测不同腐蚀缺陷的仿真结果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基于本文提出的腐蚀模型所得缺陷回波可提供更丰富的缺陷信息,有利于揭示管道腐蚀特征与导波信号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分析管道腐蚀缺陷的检测评估建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管道腐蚀 仿真建模 W-M分形函数
下载PDF
表面形貌对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徐洁 俞树荣 +2 位作者 杨小成 丁雪兴 蒋海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1-1352,共12页
为揭示密封副表面形貌对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一端固定式波箔片的织构化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W-M分形函数表征设计有三角形织构的粗糙平箔片表面,在考虑微通道尺度效应、流固界面台阶效应和弹性面变形... 为揭示密封副表面形貌对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一端固定式波箔片的织构化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W-M分形函数表征设计有三角形织构的粗糙平箔片表面,在考虑微通道尺度效应、流固界面台阶效应和弹性面变形问题的同时,建立了楔形气膜和运动转子同步旋转的压力控制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得到分形参数对流场润滑状态和密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单调的,而表面密集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不规则的;特征尺度系数G的增大和一定范围内分形维数D的减小,可在提高密封动压效应和降低泄漏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则有利于减小摩擦力和实现密封系统的稳定;摩擦副的真实表面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但随着气膜厚度的增大,影响程度会被逐渐削弱.本文中的研究使浮动式箔片气膜密封的理论研究更接近真实工况,可为弹性箔片的制造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函数 分形参数 弹性箔片 气体润滑 密封特性
下载PDF
2019-05-26秘鲁北部地震前低纬电离层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彬 钟慧鑫 +2 位作者 张亭 黄睿婧 冯建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针对2019-05-26秘鲁北部M W8.0地震,利用CODE-TEC数据和GPS-TEC实测数据,分析此次地震前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和电离层赤道异常变化。利用地震前2019-05-10~26总电子含量格网数据分析震前电离层赤道异常变化和电离层TEC随地理纬度的异... 针对2019-05-26秘鲁北部M W8.0地震,利用CODE-TEC数据和GPS-TEC实测数据,分析此次地震前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和电离层赤道异常变化。利用地震前2019-05-10~26总电子含量格网数据分析震前电离层赤道异常变化和电离层TEC随地理纬度的异常变化;然后利用RIOP和GLPS站的GPS-TEC数据,统计分析地震前电离层TEC日变化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前3 d,电离层赤道异常“双峰”消失,且电离层TEC含量显著减少,可达10 TECu左右。在地震发生前3 d 16:00~20:00 UT,电离层TEC随纬度变化呈现双峰曲线特征,震中附近存在低谷,且在该期间RIOP和GLPS站电离层TEC也出现显著减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TEC GPS-TEC 秘鲁北部M W8.0地震 电离层赤道异常
下载PDF
阿克陶MW6.6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滑动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孔华 万永革 吕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4-2742,共9页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发生了MW6.6地震。通常震中所处断层的破裂特性与周围区域应力场的动力学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发震构造断层的精确刻画以及区域地壳中应力释放细节的深入探究,可以加深对发震构造周围地震动力学特征的认...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发生了MW6.6地震。通常震中所处断层的破裂特性与周围区域应力场的动力学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发震构造断层的精确刻画以及区域地壳中应力释放细节的深入探究,可以加深对发震构造周围地震动力学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对判定当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地震活动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首先搜集整理了震源附近的26条余震震源机制,利用网格搜索法反演得到震中附近的应力场,发现该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为157.36°,倾伏角为1.15°,主张应力方向为66.56°,倾伏角为34.98°,与该地所处的帕米尔高原陆内俯冲形成近东西向断裂的右旋走滑兼有逆冲的背景相一致;然后利用389条余震精定位数据,结合高斯-牛顿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拟合得到发震断层面的走向为103.64°、倾角为65.65°,这与木吉右旋走滑断裂的几何特征基本重合;将所求应力场投影到断层上,得到滑动角为152.77°,该地震表现为右旋走滑断层;最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区域应力张量模拟得到的该状态下的各种形状断层面的相对应力分布,发现该地震发生的断层面的相对剪应力接近1,破裂方向与震源区的最优剪切力方向相同,表明该地震是在应力场作用下沿着最有利于背景应力释放的方向上发生的。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震源区及周围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应力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陶MW6.6地震 小震丛集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Superconductivity Modulated by Carbonization and Hydrogenation in Two-Dimensional MXenes M2N(M=Mo,W)
10
作者 尹新竹 王浩 +5 位作者 王秋皓 焦娜 倪美燕 郑萌萌 路洪艳 张平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3-100,共8页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To date,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T_(c))of 2D superconductors are still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To date,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s(T_(c))of 2D superconductors are still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Previously,2D MXene Mo_(2)N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Urbankowski et al.Nanoscale 917722,(2017)].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rbonization and further hydrogenation on the stability,electronic property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1T-and 2H-M_(2)N(M=Mo,W)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T-M_(2)N and 2H-M_(2)N(M=Mo,W)are all dynamically and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after carbonization and further hydrogenation.After carbonization,Tc’s of 1T-M_(2)NC_(2)(M=Mo,W)are all increased,while Tc’s of 2H-M_(2)NC_(2)(M=Mo,W)are all decreased.By further hydrogenation,the Tc’s of 1T-and 2H-M_(2)NC2H2are all increased.Among all of these structures,Tcof 1T-Mo_(2)NC_(2)H_(2)is the highest one,reaching 42.7 K,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strengthλis 2.27.Therefore,hydroge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modulate Tc’s of 2D M_(2)NC_(2)(M=Mo,W)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o W materials HYDROGENATION
下载PDF
真空加压气淬工艺对W2Mo9Cr4VCo8(M4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赵栋 孙朝海 +2 位作者 权纯逸 罗建 胡福常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W2Mo9Cr4VCo8(M42)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真空气淬压强(1、5和9 bar)对W2Mo9Cr4VCo8(M42)试验件的心部组织、硬度及淬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气淬压强下试验件的淬透性不同,1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10 mm以下;5 bar... 以W2Mo9Cr4VCo8(M42)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真空气淬压强(1、5和9 bar)对W2Mo9Cr4VCo8(M42)试验件的心部组织、硬度及淬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气淬压强下试验件的淬透性不同,1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10 mm以下;5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30 mm以下;9 bar气淬条件下,可以淬透的尺寸为90 mm以下。淬火+三次回火后试验件的金相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及残留奥氏体。并对W2Mo9Cr4VCo8(M42)铣刀进行加压气淬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2Mo9Cr4VCo8(M42)钢 真空热处理 加压气淬 淬透效果
下载PDF
非参数统计中W-M-W检验统计量的教学研究
12
作者 曹桃云 黎中彦 郭影玲 《高等数学研究》 2023年第3期99-101,110,共4页
Wilcoxon Mann-Whitney检验,简称为W-M-W检验,既可以看作是单样本位置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的推广,也可以看作是多样本位置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退化为两总体的特例,还可以应用在尺度检验如Siegel-Tukey检验和Fligner-Killeen检验中.
关键词 非参数统计 W-M-W检验统计量
下载PDF
机群并行伪随机数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兰蓉 吴潜蛟 郑守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628-5630,共3页
分析了不同并行伪随机数生成策略的优劣,结合线性同余(linear congruence generator LCG)算法内在属性及机群系统主从(m/w)计算模型,提出并行伪随机数生成器DLLCG(double level LCG)算法。利用具体Monte Carlo仿真应用,验证了该并行随... 分析了不同并行伪随机数生成策略的优劣,结合线性同余(linear congruence generator LCG)算法内在属性及机群系统主从(m/w)计算模型,提出并行伪随机数生成器DLLCG(double level LCG)算法。利用具体Monte Carlo仿真应用,验证了该并行随机数生成算法在各类机群系统上的可用性。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用于同构或异构机群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CG 机群m/w计算模型 MONTE Carlo仿真 SPMD并行编程
下载PDF
超低水胶比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冲 王勇威 +2 位作者 蒲心诚 叶建雄 白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测试了水胶比为0.10-0.16水泥净浆及水胶比为0.16-0.50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析了石灰石粉和龄期对超低水胶比水泥净浆自收缩的影响.结合水泥石孔结构与水化进程,探讨了超低水胶比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结果表明:当水胶比≤0.16时,水泥... 测试了水胶比为0.10-0.16水泥净浆及水胶比为0.16-0.50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析了石灰石粉和龄期对超低水胶比水泥净浆自收缩的影响.结合水泥石孔结构与水化进程,探讨了超低水胶比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结果表明:当水胶比≤0.16时,水泥净浆自收缩随水胶比的降低而降低;当水胶比低于0.25时,混凝土自收缩随水胶比的减小而降低;当水胶比高于0.25时,混凝土自收缩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加;当水胶比为0.25(临界水胶比)时,混凝土的自收缩最大;磨细石灰石粉可以很好抑制水泥净浆的自收缩;超低水胶比水泥净浆1 d龄期的自收缩可达到180 d龄期收缩值的50%以上;超低水胶比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与水泥石中孔结构以及水化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水胶比水泥混凝土 自收缩 特性 机理
下载PDF
M-Mn-W/SiO_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及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晶晶 季生福 +1 位作者 王开 李成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26,共6页
以Na2WO4、Mn、M(M=Ce,Bi,Sr,La)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XRD和T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 以Na2WO4、Mn、M(M=Ce,Bi,Sr,La)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XRD和T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较大的空速下,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其中活性最好的4%Ce-5%Na2WO4-2%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率为32.9%时,甲烷转化率和C2烃选择性之和可达82.9%。XRD结果显示,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除了堇青石的特征峰以外,存在α-方石英、Na2WO4、Mn2O3以及一些氧化物的物相。TPR结果显示,催化剂的各活性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n—W/SiO2 堇青石 整体式催化剂 甲烷氧化偶联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和改进MUGM(1,m,w)的导弹装备故障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建忠 徐廷学 +1 位作者 叶文 张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2-837,共6页
针对现代导弹装备系统组成复杂、结构关系模糊、特征参数获取不完整和不确定,造成其故障预测实现困难的问题,借鉴数据融合技术和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和改进多因素新陈代谢不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improved multi-vari... 针对现代导弹装备系统组成复杂、结构关系模糊、特征参数获取不完整和不确定,造成其故障预测实现困难的问题,借鉴数据融合技术和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和改进多因素新陈代谢不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improved multi-variables metabolism unequal interval weighted grey model,IMUGM(1,m,w))的导弹装备故障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加权因子w的方式建立多因素不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UGM(1,m,w)),再通过初始值改进、残差修正、新陈代谢思想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改进;然后以特定个体的历史监测数据为基准,计算同类产品和特定个体的相应预测值及其与特定个体性能退化数值的Euclid距离,并根据Euclid距离确定隶属度权值,基于加权思想建立特定个体的性能退化模型,最后结合实时监测数据依次更新性能退化数据、Euclid距离、隶属度权值和性能退化模型,实现导弹装备故障预测,实例仿真及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灰色预测模型(GM(1 1)) 多因素不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UGM(1 m w))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基于西医疾病辨证规范的潜在问题和思考 被引量:16
17
作者 梁茂新 王雪峰 高天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当前,基于西医疾病的辨证规范已经成为重要的学术导向,但由此引出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文章从1993、1995、1997年版及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对比看,分析了中西医疾病两种辨证规范结果之间、基于西医疾病两次大规模的辨证规... 当前,基于西医疾病的辨证规范已经成为重要的学术导向,但由此引出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文章从1993、1995、1997年版及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对比看,分析了中西医疾病两种辨证规范结果之间、基于西医疾病两次大规模的辨证规范之间、相关西医疾病辨证规范结果之间现实存在的逻辑矛盾;探讨了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依据的症状体征的来源和西医疾病辨证规范对中医脏腑病位属性的影响等。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疾病 辨证规范 中医脏腑 问题
下载PDF
Ta对低Cr高W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郑亮 谷臣清 张国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用金相显微镜、定量金相、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及 X 射线衍射(XRD)研究了 0%,4%,6%Ta(质量分数) 3 种成分的低 Cr 高 W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铸态及热暴露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a 是强 MC 碳化物形成元素,它形成 MC 碳化物的倾... 用金相显微镜、定量金相、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及 X 射线衍射(XRD)研究了 0%,4%,6%Ta(质量分数) 3 种成分的低 Cr 高 W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铸态及热暴露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a 是强 MC 碳化物形成元素,它形成 MC 碳化物的倾向低于 Nb、高于 Ti,当合金中 Ta 的原子百分含量超过 Nb 3 倍时,Ta 在 MC 碳化物中的原子百分含量超过 Nb。Ta 是强γ′形成元素,它促进共晶γ′的形成,在合金成分中以等量原子百分含量的 Ta 代替 Al 不会改变合金的共晶γ′数量。在高 W 铸造高温合金中 M6C 是比 MC 更加稳定的碳化物,Ta 的加入不能抑制 1 100℃,500 h 长时热暴露后 MC 完全转变为粒状或片状 M6C。MC 分解时释放的碳还促使α(W,Mo)+C→M6C 反应。对 Ni-1.5Cr-10Co-16W-2Mo-5Al-1Ti-1Nb 基础成分合金,其最佳的含 Ta 量为 4% (质量分数),而且含碳量应低于 0.07%(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MC碳化物 M6C碳化物 σ(W Mo)相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不等时距灰色模型的雷达故障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绍杰 谭贤四 +1 位作者 王晗中 张衡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8,共4页
故障预测对制定雷达精确维修保障计划,降低维修保障费用,提高战备完好率和任务成功率以及避免因故障造成巨大损失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代雷达装备系统组成复杂、结构关系模糊、特征参数获取不完整和不确定,造成故障预测实现困难... 故障预测对制定雷达精确维修保障计划,降低维修保障费用,提高战备完好率和任务成功率以及避免因故障造成巨大损失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代雷达装备系统组成复杂、结构关系模糊、特征参数获取不完整和不确定,造成故障预测实现困难的问题,采用灰色预测理论,从优化背景值构造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出发,采用背景值加权和新陈代谢思想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多因素的新陈代谢不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MUGM(1,m,w)),并通过雷达故障预测实例仿真及比较分析,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灰色预测模型 MUGM(1 m w)模型 新陈代谢
下载PDF
范德瓦尔登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益如 王远弟 +2 位作者 杨建生 王宝存 胡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对范德瓦尔登数作了一些结构性的探索和推广,给出了圆周上范德瓦尔登数的一个下界公式,且还把范德瓦尔登问题转化为线性不定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从而抛开传统的抽屉原理论证方法,由此可能获得很好的上下界.
关键词 广义范德瓦尔登数W(m n) E(m n) 线性不定方程组 正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