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孔明慧 梁红茹 +5 位作者 李宁求 林强 牛银杰 罗霞 马宝福 付小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为建立快速、敏感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流行株Taq Man荧光定量PCR (qPCR)方法,本研究采用NCBI分析MSRV流行株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以构建的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 MD18-MSRV-N为模板,通... 为建立快速、敏感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RV)流行株Taq Man荧光定量PCR (qPCR)方法,本研究采用NCBI分析MSRV流行株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以构建的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 MD18-MSRV-N为模板,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MSRV的Taq Man q 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Taq Man q PCR方法标准曲线的R2为0.9906,质粒标准品在6.79×10^(8)拷贝/μL~6.79×10^(2)拷贝/μL范围内与Ct值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检测MSRV及相关病毒,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MSRV,而草鱼出血病病毒、神经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大口黑鲈双RNA病毒、鳜蛙虹彩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石斑鱼虹彩病毒、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等8种常见鱼类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6.79×10^(8)拷贝/μL~6.79×10^(1)拷贝/μL),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6.79×10^(2)拷贝/μL,比文献中的常规PCR方法敏感1 000倍;以不同批次或同一批次提取的不同浓度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分别利用该方法检测,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该方法和文献中的常规PCR同时检测71份临床发病的大口黑鲈、鳜鱼、鲮鱼组织样品,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6.9%(12/71),阴性率为83.1%(59/71),且阳性样品均是从发病大口黑鲈的组织样品中检测到,而发病的鳜鱼、鲮鱼组织样品中均未检测到该病毒;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率为9.9%(7/71),阴性率为90.1%(64/71),二者的总符合率为93.0%。本研究建立的MSRV Taq Man q 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好,可用于大口黑鲈临床样品的检测,为MSR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Taq Man荧光定量PCR N基因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发酵中草药的筛选及其效果评价
2
作者 曾荣博 刘爽 +5 位作者 张玉军 李陈 余艳枝 李元平 肖运才 刘学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7,共9页
为筛选出能够对MSRV具有抑制效果的发酵中草药,研究通过MTT法检测8种发酵中草药(L1、L2、L3、L4、L5、X1、X2和ZHS)对EPC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L1、L2、L3、X1、X2和ZHS未对EPC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和毒性,L4和L5在4 mg/mL时对细胞造成... 为筛选出能够对MSRV具有抑制效果的发酵中草药,研究通过MTT法检测8种发酵中草药(L1、L2、L3、L4、L5、X1、X2和ZHS)对EPC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L1、L2、L3、X1、X2和ZHS未对EPC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和毒性,L4和L5在4 mg/mL时对细胞造成损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RT-PCR)筛选出X1药物(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鱼腥草、南芪和杏仁)对MSRV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RT-PCR法发现X1药物能够抑制MSRV的感染;空斑实验结果表明X1药物可以降低约10倍MSRV的病毒滴度。在鱼体水平上设置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攻毒组、预防组和治疗组,评价X1药物对MSRV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经X1药物处理后,治疗组可以将大口黑鲈的存活率提高20%;通过qRT-PCR法检测大口黑鲈组织中病毒载量,结果表明X1药物显著抑制MSRV在肝脏、脾脏组织中的复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X1药物可以抑制MSRV引起的在肝脏、脾脏组织病变。研究为发酵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开发抗MSRV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发酵中草药 抗病毒 大口黑鲈
下载PDF
大口黑鲈幼鱼肝脏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应答的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乔娣 雷宁 +3 位作者 朱俊杰 张超楠 王艳超 周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6,共13页
为探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的抗病反应和代谢调控网络,揭示其抗病的免疫分子机制并为后续大口黑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 为探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的抗病反应和代谢调控网络,揭示其抗病的免疫分子机制并为后续大口黑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MSRV感染的大口黑鲈易感组、抗病组和对照组的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所得基因的功能注释发现,被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过程、细胞、结合和催化活性等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在MSRV感染下高表达的差异基因富集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的代谢作用、蛋白酶体、抗坏血酸和醛酸盐代谢、脂肪酸降解等代谢相关通路;进一步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发现,与抗MSRV免疫应答相关的通路主要为NOD样受体信号传导、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细胞溶质DNA传感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和RIG-I样受体信号传导等。最后,通过qRT-PCR验证了差异基因的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获得的差异基因和调控通路可为大口黑鲈抗MSRV免疫的分子机制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肝脏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分离培养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9
4
作者 袁雪梅 吕孙建 +3 位作者 施伟达 杭小英 刘莉 吴颖蕾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157,共7页
本研究从爆发性死亡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病样中分离培养1株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毒株,采用甲醛灭活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制备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MSRV卵黄抗体,测定其效... 本研究从爆发性死亡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病样中分离培养1株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毒株,采用甲醛灭活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制备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MSRV卵黄抗体,测定其效价、中和效果及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内凝集素基因(intele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利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卵巢细胞株CO细胞分离培养大口黑鲈鱼弹状病毒,并用于佐剂灭活疫苗的制备;MSRV佐剂灭活疫苗免疫蛋鸡,成功获得MRSV的卵黄抗体,效价为1∶256,稀释度为1∶64时的中和病毒的作用最为明显,中和作用率达38.29%以上,病毒核酸拷贝数明显降低。同时,还可上调细胞内凝集素的表达。研究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具有明显的中和效果,为后续卵黄抗体作为免疫制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弹状病毒 卵黄抗体 病毒中和
下载PDF
加州鲈弹状病毒三水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芳 张莉娟 +5 位作者 李宁求 梁红茹 林强 刘礼辉 牛银杰 付小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8,共9页
【目的】对加州鲈弹状病毒弱毒三水株(MSRV-SS-7)及其母源株(MSRV-SS)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分段扩增方法对MSRV-SS-7及MSRV-SS基因组核心序列进行PCR扩增,第1轮根据鳜鱼弹状病毒(SCRV)基因序列(NC_008514.1)设计10... 【目的】对加州鲈弹状病毒弱毒三水株(MSRV-SS-7)及其母源株(MSRV-SS)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分段扩增方法对MSRV-SS-7及MSRV-SS基因组核心序列进行PCR扩增,第1轮根据鳜鱼弹状病毒(SCRV)基因序列(NC_008514.1)设计10对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在第1轮扩增产物测序、拼接基础上,设计8对引物进行第2轮扩增,拼接后获得基因组核心序列。同时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3′和5′末端序列。采用Vector NTI 8.0对基因组核心序列和末端序列进行拼接,获得基因组全序列,使用Clone Manager 8.0对MSRV-SS-7和MSRV-SS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同时使用DNAMAN将基因组G基因序列转换为氨基酸序列,并通过MEGA 5.0与其他鱼类弹状病毒的G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MSRV-SS-7及其母源株MSRV-SS基因组全长均为11548 bp,包含N、P、M、G、L等5个结构基因,基因组结构为3′Leader-N-P-M-G-L-Trailer 5′;MSRV-SS-7与MSRV-SS全基因组中共有10处核苷酸不同。G蛋白进化分析表明,MSRV-SS-7及母源株MSRV-SS与SCRV亲缘关系最近,且与鲈鱼弹状病毒属(Perhabdovirus)聚为一支。【结论】克隆分析了MSRV-SS-7的全基因组序列,可以用于后续活疫苗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弹状病毒 弱毒株 加州鲈 全基因组序列 G蛋白
下载PDF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G蛋白胞外区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海翔 张佩佩 +2 位作者 邓思 秦英惠 姚伦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62-3770,共9页
【目的】获得能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 MSRV)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MSRV双抗夹心法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提供材料。【方法】根据GenBank上MSRV G蛋白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K272491.1)设... 【目的】获得能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 MSRV)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MSRV双抗夹心法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提供材料。【方法】根据GenBank上MSRV G蛋白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K272491.1)设计扩增其胞外区的特异性引物,以感染MSRV的GS细胞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序列,双酶切后连接至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ΔG,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5α感受态细胞。挑取测序正确的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表达质粒pET-28a-ΔG,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再次挑取阳性克隆,测序正确后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后免疫BALB/c雌性小鼠,4次免疫后眼眶采血获得抗MSRV 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最后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PCR结果显示,获得大小为1 323 bp的目的条带。SDS-PAGE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可高效表达目的蛋白,Ni柱纯化后获得单一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在48.5 ku左右,与预期相符,且纯度符合免疫原要求。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4 8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不同批次的MSRV G蛋白。IFA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天然状态下的G蛋白。【结论】本研究利用MSRV G蛋白的胞外区重组蛋白成功制备出能特异性识别MSRV 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MSRV的免疫检测和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G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章文言 张玉军 +2 位作者 李陈 石和荣 刘学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236,共7页
为探明广东省韶关市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的大口黑鲈幼鱼大量死亡的原因,对患病鱼进行临床观察,并从细菌学、寄生虫学、病毒学三方面进行检测,排除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后,通过RT-PCR检测、细胞分离培养、人工... 为探明广东省韶关市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的大口黑鲈幼鱼大量死亡的原因,对患病鱼进行临床观察,并从细菌学、寄生虫学、病毒学三方面进行检测,排除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后,通过RT-PCR检测、细胞分离培养、人工感染、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得到1株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命名为大口黑鲈弹状病毒韶关株(MSRV-SG01)。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鱼2 d内出现死亡,并伴随出血、烂尾、拖便等临床症状,7 d内死亡率达100%,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到病鱼的肝脏、脾脏均呈现大面积坏死,与自然患病鱼症状相符。根据G蛋白氨基酸序列,将分离到的MSRV-SG01毒株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其他的弹状病毒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比对,结果显示,MSRV-SG01毒株与MSRV-FJ985、MSRV-YH01、SCRV聚为一类,且与已报道的MSRV-FJ985毒株、MSRV-YH01毒株同源性高达97%以上。通过以上的试验分析,确定幼鱼大量死亡的原因为MSR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弹状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源头防控 水生动物疾病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train(YH01)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 and expression of its glycoprotein by the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被引量:9
8
作者 Sun-jian LYU Xue-mei YUAN +4 位作者 Hai-qi ZHANG Wei-da SHI Xiao-ying HANG Li LIU Ying-lei W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728-739,共12页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quatic fish,Micropterus salmoides suffers lethal and epidemic disease caused by rhabdovirus at the juvenile stage.In this study,a new strain of M.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was isolated f...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quatic fish,Micropterus salmoides suffers lethal and epidemic disease caused by rhabdovirus at the juvenile stage.In this study,a new strain of M.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was isolated from Yuhang,Zhejiang Province,China,and named MSRV-YH01.The virus infected the grass carp ovary(GCO)cell line and displayed virion particles with atypical bullet shape,300–500 nm in length and 100–200 nm in diameter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his isolate was determined to include 11 526 nucleotides and to encode five classical structural protein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hylogenetic tree indicated that this new isolate is clustered into the Vesiculovirus genus and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ni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a vaccine against MSRV,a glycoprotein(1–458 amino acid residues)of MSRV-YH01 was successfully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the plasmid pFastBac1.The high-purity recombinant bacmid-glycoprotein was obtained from DH10Bac through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Based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recombinant virus,including the MSRV-YH01 glycoprotein gene,was produced by transfection of SF9 cells using the pFastBac1-gE2,and then repeatedly amplified to express the glycoprotein protein.We anticipate that this recombinant bacmid system could be used to challenge the silkworm and develop a corresponding oral vaccine for 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 GLYCOPROTEIN Baculovirus system
原文传递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9
作者 陈雪兰 蔺凌云 +4 位作者 杨娜 王亿文 姚嘉赟 沈锦玉 潘晓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3-1046,共14页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是引起大口黑鲈幼苗暴发性死亡最严重的疾病,为满足大口黑鲈幼苗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的快速检测,建立大口黑鲈弹状病毒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根据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是引起大口黑鲈幼苗暴发性死亡最严重的疾病,为满足大口黑鲈幼苗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的快速检测,建立大口黑鲈弹状病毒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根据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qPCR引物,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制作标准曲线,并进行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测试,建立染料法qPCR检测方法,并在临床标本和人工感染鱼组织样品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标准曲线,模板量与Ct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测灵敏度达到4.5拷贝/μL,除MSRV、鳜弹状病毒(Sinipercachuatsirhabdovirus,SCRV)、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snakeheadrhabdovirus,HSHRV)和斑鳢弹状病毒(Channamaculatarhabdovirus,CMRV)外,对其他7种病毒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和黄颡鱼小RNA病毒(Yellow catfish picornavirus,YCPrV)都无扩增荧光信号;在对45份临床样品的检测中,建立的qPCR检出阳性率比套式PCR高11.11%;对人工感染MSRV的不同规格(1 g/ind、3 g/ind、8 g/ind)大口黑鲈各组织检测结果显示,脾脏中病毒载量最高,并且大规格鱼苗(8 g/ind)组织中病毒载量要低于小规格鱼苗(1 g/ind、3 g/ind),表明小规格鱼苗更易感。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是一种适合临床样品检测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MSRV定量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MSRV疾病检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弹状病毒 qPCR 病毒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