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泽泻汤基于PI3K/AKT通路调节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二稳 崔正浩 +6 位作者 高改 付中学 张效威 王辉 张振强 徐江雁 谢治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4-1691,I0001,共9页
目的:探讨泽泻汤(ZXT)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使用西式饮食(WD)诱导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体外通过LPS/IL-4诱导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ZXT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脂... 目的:探讨泽泻汤(ZXT)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使用西式饮食(WD)诱导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体外通过LPS/IL-4诱导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ZXT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和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COX-2蛋白水平;qPCR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mRNA水平;ELISA测定IL-1β、IL-10分泌量;Griess法检测NO含量;Docking分析泽泻、白术活性成分与PI3K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与WD组相比,ZXT组CD11c表达显著减少,CD206表达量显著上调;ZXT逆转了LPS诱导的CD80表达升高,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NOS等mRNA水平,降低COX-2蛋白表达,抑制IL-1β分泌;ZXT促进IL-4诱导的CD206表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等mRNA水平及IL-10的分泌;ZXT逆转了LPS引起的NO释放增加;ZXT给药后体内外p-AKT/AKT蛋白水平均上升;Docking结果显示泽泻、白术中多个活性成分可与PI3K蛋白形成氢键稳定结合。结论:泽泻汤调节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定喘颗粒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干预幼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赵航宇 张秀英 +3 位作者 王雪峰 王咏雪 魏晨浩 周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究定喘颗粒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干预幼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机制。方法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采用RSV滴鼻法复制RSV幼鼠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进行药物干预,于第7天进行取材。根据双腔... 目的探究定喘颗粒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干预幼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机制。方法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采用RSV滴鼻法复制RSV幼鼠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进行药物干预,于第7天进行取材。根据双腔体描记法检测幼龄大鼠气道阻力,肺湿干重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M1/M2表型极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结果气道阻力方面,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评分与肺湿干比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均增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均降低(P均<0.05)。M1表型极化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显著减少(P<0.05);M2表型极化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显著增多(P<0.05);细胞因子含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BALF中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IL-10、TGF-β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BALF中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IL-10、TGF-β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定喘颗粒可抑制RSV肺炎幼鼠肺泡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降低IL-6、TNF-α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升高IL-10、TGF-β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调控M1/M2极化平衡,减轻肺炎性组织损伤,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喘颗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史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8-1011,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激活免疫细胞启动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释放过量促炎因子,最终损伤肺实质细胞导致呼吸功能迅速衰减。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启动、放大、损伤和终结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M1/M2极化平衡...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激活免疫细胞启动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释放过量促炎因子,最终损伤肺实质细胞导致呼吸功能迅速衰减。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启动、放大、损伤和终结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M1/M2极化平衡控制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其极化失衡是导致炎症失控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ALI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血管活性肠肽可能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肺泡巨噬细胞 m1/m2极化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琦 孙慧娟 刘树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2-99,共8页
目的:阐明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中的作用,揭示穿山龙总皂苷治疗GA的抗炎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160 mg·kg^(-1)),塞来昔布组(43.... 目的:阐明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中的作用,揭示穿山龙总皂苷治疗GA的抗炎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160 mg·kg^(-1)),塞来昔布组(43.3 mg·kg^(-1)),每组18只。采用单尿酸钠晶体双侧注射大鼠踝关节方法建立大鼠GA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CD68,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后第3天炎症最为明显,疾病处于急性期。第5天炎症有所缓解,第8天仍有炎症表现但接近正常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和塞来昔布组均可改善滑膜组织病理表现,穿山龙总皂苷组效果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给药3 d,5 d和8 d时模型组CD68和iNOS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明显降低CD68和iNOS表达(P<0.05,P<0.01),给药5 d和8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D68和iNOS表达(P<0.01)。与正常组比较,给药3 d时,模型组IL-4和TGF-β_(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给药5 d和8 d时,模型组IL-4表达显著降低(P<0.01),给药5 d时,模型组TGF-β_(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5 d和8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显著升高IL-4和TGF-β_(1)表达(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对GA发挥潜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痛风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CD68 白细胞介素-4(IL-4)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王爱军 周俊 夏常杰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ø)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DR患者(研究组)及同期10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Mø)M1/M2型极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DR患者(研究组)及同期10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ø表型检测的诊断价值,以及M1/M2型Mø与炎症因子、血糖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标志物、DR进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M1型、M1/M2型Mø占比均大于对照组,M2型Mø占比小于对照组(均P<0.05);M1/M2型Mø>7.275时诊断DM患者发生DR的灵敏度为83.51%,特异度为77.14%,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5(P<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M1/M2型Mø与IL-4、TGF-β、SOD水平均呈负相关,与TNF-α、iNOS、空腹血糖(FBP)、餐后2 h血糖(2 hBP)、MD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DR患者Mø由M2型向M1型极化过程中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加重,升高血糖水平,加速DR的恶性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m1/m2极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藏药十八味党参丸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Akt/p38MAPK信号通路及M1/M2极化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紫璐 吴金结 +1 位作者 智伟 韩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藏药十八味党参丸(TEP)的提取物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炎性反应及M1/M2极化分型的探究。方法 Alarmarblue法评价RAW 264.7活力;荧光酶标定量分析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Griess法... 目的探究藏药十八味党参丸(TEP)的提取物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炎性反应及M1/M2极化分型的探究。方法 Alarmarblue法评价RAW 264.7活力;荧光酶标定量分析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CD206和CCR7蛋白的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白介素(IL)-1β、IL-6、趋化因子2(CCL2)、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AR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EP调控细胞合成iNOS、蛋白激酶B(Akt)和p38丝裂原活化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EP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AW 264.7的细胞活性,同时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经过LPS刺激后,模型组NO表达量显著升高,在24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而TEP组NO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的CCR7表达升高,CD206表达下降,TEP干预后CCR7表达下降,CD206表达升高,且趋势呈现浓度依赖。与模型组相比,TEP组的IL-1β、IL-6、CCL2、iNOS、ARG和TNF-α基因表达以及iNOS、Akt和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TEP能够抑制细胞内ROS水平,降低NO分泌和炎性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的M1表型,促进M2表型,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iNOS、Akt和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十八味党参丸 巨噬细胞 炎性反应 m1/m2极化 Akt/p38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知母皂苷元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亚型M1/M2的极化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志友 胡雪琼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知母皂苷元(S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1向M2亚型的极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评价SAR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 本研究探讨了知母皂苷元(S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1向M2亚型的极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评价SAR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M1和M2亚型,检测p-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亚基65)、p-p38(磷酸化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38)和PPARγ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SAR 0.01~1μmol/L浓度时对正常状态和LPS 100 ng/mL诱导的炎症状态下BV2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10和25μmol/L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与正常组相比,LPS组NO释放量增加了22.64%,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上调了25.5%、13.28%和48.21%,而IL10的表达量下调了14.97%,Cox2阳性和Ym1/2阴性表达的M1亚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加,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分别是正常组的2.80倍和1.86倍,PPARγ的表达量降低了73.90%;与LPS模型组比较,SAR在0.1和1μmol/L浓度时能抑制NO的释放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0.1和1μmol/L SAR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亚型极化,显著降低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并上调PPARγ的表达。知母皂苷元的抗炎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PPARγ而抑制p65和p38的磷酸化,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亚型极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炎症效应分子NO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小胶质细胞 m1/m2极化 脂多糖 PPARΓ
下载PDF
二妙散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何莲花 覃清霞 +2 位作者 王晗 何文成 王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索二妙散(EMS)对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诱导大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Macrophage)M1极化及白细胞介素(IL)-4+IL-13诱导M2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成巨噬细胞(F4/8... 目的:探索二妙散(EMS)对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诱导大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Macrophage)M1极化及白细胞介素(IL)-4+IL-13诱导M2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成巨噬细胞(F4/80标记),加入LPS+IFN-γ,诱导其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加入IL-4和IL-13,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加入不同浓度二妙散(0.2,0.4,0.8 g·L^-1)作用后,采用免疫荧光分别检测M1(CD68及iNOS标记)及M2(CD206及Arginase标记)表型,检测二妙散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IFN-γ能显著增加M1的极化(P<0.01),IL-4+IL-13能显著增加M2的极化(P<0.01);与LPS+IFN-γ/IL-4+IL-13组比较,二妙散(0.2,0.4,0.8 g·L^-1)作用24 h对LPS+IFN-γ诱导的M1极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IL-4+IL-13诱导的M2极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二妙散可抑制LPS+IFN-γ诱导的M1极化,而对IL-4+IL-13诱导的M2极化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散 类风湿关节炎 骨髓来源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急性肺损伤病理生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湘平 谭超超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危急重症,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死亡。巨噬细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包括渗出期、恢复期、纤维化期,其中M1巨噬细胞主导促炎作用,M2巨噬细胞主导抑炎反应和组织修复作用。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危急重症,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死亡。巨噬细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包括渗出期、恢复期、纤维化期,其中M1巨噬细胞主导促炎作用,M2巨噬细胞主导抑炎反应和组织修复作用。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向M1/M2极化参与了肺组织的损伤与恢复。本文将对急性肺损伤不同时期M1/M2极化方向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急性肺损伤的探索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m1/m2极化
原文传递
安石榴苷对小鼠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及M1/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丽米热·阿比来提 朱俊宇 +2 位作者 梁华平 严欢 顾政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33-1138,1142,共7页
目的探讨安石榴苷(punicalagin,PUN)对小鼠巨噬细胞中生长因子及M1/M2极化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或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脂多糖,10μg/mL)组、PUN(50μmol/L)组、LPS+PUN组。药物作用4、12h后,采用qRT-PC... 目的探讨安石榴苷(punicalagin,PUN)对小鼠巨噬细胞中生长因子及M1/M2极化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或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脂多糖,10μg/mL)组、PUN(50μmol/L)组、LPS+PUN组。药物作用4、12h后,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生长因子(VEGF、PDGFa、PDGFb等)mRNA的变化,以及M1/M2型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M1/M2标志物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L-10的含量。结果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PUN(50μmol/L)对上述生长因子并无正性调控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IL-6、IL-1β、TNF-α等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与LPS组比较,PUN干预组在RAW264.7细胞或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IL-6等的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和IL-10的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g-1的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UN对于炎性巨噬细胞中部分生长因子并无正性调控作用,但可促进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苷 生长因子 m1/m2极化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小鼠巨噬细胞M1/M2亚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亦明 胡泽平 +2 位作者 王邦宁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9-992,997,共5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小鼠巨噬细胞M1/M2亚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诱导小鼠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极化结果。在M1型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0.1、1、10μmol/L替米沙坦,同...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小鼠巨噬细胞M1/M2亚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诱导小鼠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极化结果。在M1型巨噬细胞中分别加入0.1、1、10μmol/L替米沙坦,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亚型标志物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 OS)和精氨酸酶Ⅰ(ArgⅠ)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IL-6、IL-10表达情况。结果在LPS+IFN-γ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 OS、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替米沙坦干预后,各干预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 OS、IL-6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随着替米沙坦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代表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ArgⅠ和IL-10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抑制LPS+IFN-γ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巨噬细胞m1/m2极化 炎症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并建立EAU模型,LXD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LXD灌胃处理12 d,EAU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液灌胃处理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免疫后12 d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iNOS和A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此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各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分析LXD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结果免疫后12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Arg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iNOS表达均降低,而Arg1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降低(均为P<0.05),呈现不均衡表达;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两者比例逐渐恢复均衡。结论在EAU大鼠中,M1/M2巨噬细胞极化比例紊乱,LXD可明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iNOS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Arg1表达,从而发挥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INOS Arg1 m1/m2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MAFB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及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陈笑天 陈翀 罗云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65-973,共9页
目的探究MAFB转录因子对实体肿瘤中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Kaplan-Meier数据库的RNA-seq数据分析MAFB与乳腺癌和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原代人单核细胞中MAFB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 目的探究MAFB转录因子对实体肿瘤中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Kaplan-Meier数据库的RNA-seq数据分析MAFB与乳腺癌和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原代人单核细胞中MAFB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中敲低MAFB的表达水平;利用巨噬细胞体外极化、细胞共培养、RT-qPCR和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吞噬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体外杀伤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结果与MAFB低表达组相比,MAFB高表达乳腺癌或肺腺癌患者生存期降低(P<0.05);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显示MAFB蛋白与巨噬细胞极化蛋白有相关性;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细胞相比,人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高表达MAFB基因;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后MAFB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THP-1中敲低MAFB可以抑制M2相关基因表达(P<0.05);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敲低MAFB的巨噬细胞抑制其极化基因表达(P<0.05);敲低MAFB不影响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敲低MAFB增强巨噬细胞体外肿瘤杀伤能力(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在实体肿瘤中MAFB转录因子具有调控巨噬细胞的M2极化作用和抗肿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B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吞噬作用 肿瘤杀伤效应
下载PDF
香叶木素调节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对CVB3诱导的乳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晓文 范娜 +2 位作者 郭耀东 王学军 程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2-510,共9页
目的研究香叶木素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起保护作用。方法 BALB/c乳小鼠单次ip 0.1 mL CVB3 1×10^5pfu,记为D 0;24 h后(D1),ig给予香叶木素12.5,25和50 mg·kg^-1,连续7 d。... 目的研究香叶木素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起保护作用。方法 BALB/c乳小鼠单次ip 0.1 mL CVB3 1×10^5pfu,记为D 0;24 h后(D1),ig给予香叶木素12.5,25和50 mg·kg^-1,连续7 d。实验结束,检测乳小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左室收缩压(LVSP);血清中肌酸激酶(CK)、CK的MB型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分选外周血中巨噬细胞M1和M2极化情况;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蛋白表达水平。从乳小鼠脾组织分选巨噬细胞,分别用干扰素γ(IFN-γ)5 mg·L^-1、CVB3 1×10^5pfu、香叶木素20μmol·L^-1、CVB3 1×10^5pfu^+香叶木素20μmol·L^-1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素12.5,25和50 mg·kg^-1组乳小鼠的MAP,HR和LVSP均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小鼠血清中CK,CK-MB和Mb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素12.5,25和50mg·kg^-1组乳小鼠血清中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心肌组织中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小鼠外周血中F4/80^+iNOS^+,F4/80^+TLR4^+和F4/80^+CD40^+的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F4/80^+CD14^+,F4/80^+Arg-1^+和F4/80^+CD206^+的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叶木素12.5,25和50 mg·kg^-1组小鼠外周血中F4/80^+iNOS^+,F4/80^+TLR4^+和F4/80^+CD40^+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F4/80^+CD14^+,F4/80^+Arg-1^+和F4/80^+CD206^+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N-γ或CVB3单独处理均能上调脾巨噬细胞iNOS表达,抑制Arg-1的表达(P<0.05);香叶木素处理则能够抑制细胞iNOS的表达,上调Arg-1的表达(P<0.05);与CVB3单独处理组相比,CVB3+香叶木素处理后,iNOS表达降低,Arg-1表达升高(P<0.05)。结论香叶木素能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M1型巨噬细胞的活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发展,改善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M1/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美玲 赖奕宏 敖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的体外培养模型。在BMDM以及Raw264.7细胞中加入白藜芦醇,应用RT-q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分子...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的体外培养模型。在BMDM以及Raw264.7细胞中加入白藜芦醇,应用RT-q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分子。应用细胞外流量测试仪检测白藜芦醇M1、M2型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以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白藜芦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arginase1的表达,同时也会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LPS具有促进M1型巨噬细胞糖酵解的功能,而白藜芦醇可以抑制LPS引起的巨噬细胞糖酵解增加。结论白藜芦醇作为天然产物之一,可通过抑制NO生成进而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m2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能量测试仪 白藜芦醇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萍 李帆 +1 位作者 周坤明 林斯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IRI组、SCFA组和SCFA+游离脂肪酸受体2型(FFAR2)阻滞...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IRI组、SCFA组和SCFA+游离脂肪酸受体2型(FFAR2)阻滞剂GLPG0974组(GLPG组),每组18只。SCFA组和GLPG组饮水中含有25.9 mmol/L乙酸钠、40.0 mmol/L丙酸钠和67.5 mmol/L丁酸钠,S组和IRI组饮水中含有133.4 mmol/L氯化钠;4周后IRI组、SCFA组和GLPG组建立脊髓IRI模型,S组实施假手术;GLPG组于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第1~6天时腹腔注射2 mg/kg GLPG0974,再灌注期持续供应相应饮水。再灌注1、3、5、7 d时行后肢行为学评分,再灌注7 d时检测血-脊髓屏障(BSCB)通透性、脊髓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化簇(CD)86、CD206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I组后肢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降低,BSCB通透性、CD86、TNF-α、IL-1β、p-NF-κB p65升高(P<0.01);与IRI组比较,SCFA组后肢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存活率,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升高,BSCB通透性、CD86、TNF-α、IL-1β、p-NF-κB p65降低,CD206、IL-4、p-STAT3升高(P<0.01);与SCFA组比较,GLPG组粪便和脑脊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FA可促进大鼠脊髓IRI时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脊髓 再灌注损伤 小胶质细胞 m1/m2极化
下载PDF
7-脱氢胆固醇对白细胞介素-4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17
作者 朱芮樟 王城 +2 位作者 高倩 刘佳齐 欧阳辰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7-脱氢胆固醇(7-DHC)对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M0组(RAW264.7巨噬细胞)、M2组(巨噬细胞M2型)。M2组以IL-4诱导极化,在诱导极化的同时分别予以0、5、10... 目的研究7-脱氢胆固醇(7-DHC)对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M0组(RAW264.7巨噬细胞)、M2组(巨噬细胞M2型)。M2组以IL-4诱导极化,在诱导极化的同时分别予以0、5、10、20μg/mL 7-DHC处理(即M2组、M2+5μg/mL 7-DHC组、M2+10μg/mL 7-DHC组、M2+20μg/mL 7-DHC组)。CCK-8法检测7-DHC对M2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志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及M2型标志分子甘露糖受体(MR)、Ⅰ型精氨酸酶(ArgⅠ)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7-DHC浓度分别为0、5、10、20μg/mL时,对巨噬细胞M2型均无增殖或抑制作用(P>0.05)。与M0组比较,M2组iNOS及CD86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MR、ArgⅠ的mRNA及IL-10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2组比较,7-DHC其他浓度干预组iNOS、CD86的mRNA及IL-6的表达明显增加,MR、ArgⅠ的mRNA及IL-10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5、10、20μg/mL 7-DHC处理组呈剂量依赖性。结论7-DHC能够调节IL-4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促进巨噬细胞M2型向巨噬细胞M1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脱氢胆固醇 白细胞介素-4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促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良成 袁保红 +2 位作者 罗晓春 黄萍 尹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94-497,50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黄芪甲苷体外作用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CD206、MHCII和CD80/86)表达,Real time-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征基因(i NOS、YM1和Arg1)的表达,ELISA测定炎症相关...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黄芪甲苷体外作用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CD206、MHCII和CD80/86)表达,Real time-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特征基因(i NOS、YM1和Arg1)的表达,ELISA测定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单独处理未能诱导M2型巨噬细胞生成,但其与IL-13联合处理可明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CD206、YM1和Arg1的表达,下调抗原提呈相关分子MHCII和CD80/86的表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TGF-β的分泌。结论黄芪甲苷通过协同作用方式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TGF-Β
下载PDF
丙泊酚调节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研究
19
作者 刘宗玉 周宇航 +2 位作者 李玲玉 姜贺 熊国强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处理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Bax/Bcl-2、iNOS和...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处理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Bax/Bcl-2、iNOS和Arg-1蛋白质水平,RT-PCR检测iNOS、IL-1β、Arg-1和IL-10 mRNA水平,ELISA检测IL-6、TNF-α、IL-4和IL-10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5和50μmol/L丙泊酚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P<0.05),JC-1红绿荧光比值显著升高(P<0.05),iNOS和IL-1βmRNA水平显著降低,Arg-1和IL-10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IL-4和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脂多糖 单核巨噬细胞 m1/m2极化
下载PDF
中介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艳红 田继华 +3 位作者 杨佳 薛媛 张婷婷 于培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IMD组、LPS+IMD+CC(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Real time-PCR法检测TNF-α、CD86、iNOS、Arg^(-1)、CD20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TNF-α、IL-6和IL^(-1)0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IL-6和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及LPS组比较,IMD处理可增加AMPK磷酸化水平,增加p-AMPK/AMPK比值;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可导致巨噬细胞发生M1极化,M1型标志分子CD86、TNF-α及iNOS mRNA表达升高,M2型标志分子CD206、Arg^(-1) mRNA表达降低,上调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使M1型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上清中TNF-α、IL-6分泌增加;而IMD处理可抑制LPS诱导的M1极化,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这一作用。结论IMD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脂多糖 中介素 AmPK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