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M2/GDP水平与趋势的国际比较、影响因素:1978~2002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昌利 任若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5,60,共6页
本文对1978~2002年期间我国M2/GDP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我国M2/GDP较高的原因在于:M2的货币乘数和准货币所占比重上升,经济货币化进程深入,融投资体制效率低下,金融体系不发达。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中国 m2/gdp比率 广义货币供应量 金融深化 货币需求 货币乘数 融资体制 投资体制
下载PDF
全球M2/GDP水平和趋势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都星汉 卢瑶 匡敏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27,共6页
本文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对全球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M2/GDP水平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M2/GDP>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 本文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对全球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M2/GDP水平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M2/GDP>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完整的"倒U"型,反而有更多的国家出现M2>GDP的现象,且差距会增大,即呈现喇叭口趋势。本文重点探讨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这是货币数量的绝对增长超越经济规模的根本原因。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必然导致数额庞大的货币资产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而现行的各国央行调控货币供求关系的工具最终会加速货币的繁衍,通胀和滞胀己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经济危机的形态也由生产过剩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基于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我们对在不改变信用货币制度前提下任何试图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新体系的努力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制度 内在规律 全球m2/gdp 倒“U”
下载PDF
中国的M2/GDP为何这么高 被引量:12
3
作者 尉高师 雷明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M2/GDP值已成了一个令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头疼的问题:自1992年该比值超过1之后一路攀升,2000年已达1.505 6,而同期英国的这一比值为1左右,美国为0.6左右,韩国不到0.5,日本也只有1.1左右.
关键词 中国 m2/gdp 储蓄行为模式 消费行为 国内生产总值 货币供应量
下载PDF
中国M2/GDP畸高之谜的再考察——兼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以货币沉淀为角度分析M2/GDP偏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通畅,造成银行系统货币存量偏大;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周转速度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受边际消费递减导致高收入阶层资金储藏量大;利... 以货币沉淀为角度分析M2/GDP偏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通畅,造成银行系统货币存量偏大;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周转速度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受边际消费递减导致高收入阶层资金储藏量大;利率、汇率机制缺乏有效弹性而导致中央银行被迫发行超额货币维系市场秩序;非组织金融规模增长,大量资金流通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可能导致市场内金融体系的"脱媒"现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货币沉淀到不动产领域,导致货币紧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货币沉淀 货币供应 商业银行
下载PDF
中国金融结构问题与M2/GDP偏高现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方方 沈骥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95,共5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金融结构 货币供给 实体经济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货币反替代视角下的M2/GDP畸高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这就与以往学者研究结论出现了矛盾。基于货币反替代视角对中国M2/GDP畸高进行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这就与以往学者研究结论出现了矛盾。基于货币反替代视角对中国M2/GDP畸高进行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外汇储备以及在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下,我国冲销机制不力是导致M2/GDP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加以改革,有效降低M2/GDP水平,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才能得以改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才能进一步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货币反替代 外汇占款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M2/GDP预测与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宇 李旭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1,共4页
本文计算了1993年至2005年我国M2/GDP,发现该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另外,本文运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出我国2006年的M2/GDP是1.6386左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m2/gdp BP神经网络 预测 对策
下载PDF
银行亦或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清显 朱铭来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93,共8页
在货币量化宽松背景下,世界平均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各国经济学家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被深入探讨其与经济运行态势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利用66个国家和地区1... 在货币量化宽松背景下,世界平均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各国经济学家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被深入探讨其与经济运行态势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利用66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在科学构建衡量金融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视角考察不同金融体系结构是否对M2/GDP比例产生影响差异。在运用金融结构活动、规模等不同金融体系测度方法,使用不同计量模型改变统计过程的条件下,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的影响:越趋向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越倾向于有高的M2/GDP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结构 m2/gdp比例 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中国M2/GDP的季度波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3,87,共8页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GDP季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波动的原因则包括自然的季节性因素和我国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基于Mehrling(2000)构建的货币自然等级,讨论了投资审批导致的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现有的投资审批制度增加了不同等级资产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上升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成本本身,还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从而造成远大于交易成本的效率损失。为降低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不必针对M2/GDP的季度波动做任何政策干预,而应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投资审批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投资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率 m2/gdp 货币需求 季度波动
下载PDF
M2/GDP比率对资产价格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建军 陈智君 刘凤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5期71-76,共6页
选取2001—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M2/GDP比率对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M2/GDP比率与股票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还存在着时延性,M2/GDP比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选取2001—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M2/GDP比率对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M2/GDP比率与股票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还存在着时延性,M2/GDP比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一结论为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提供了一个早期预警指标,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m2/gdp比率 资产价格
下载PDF
产业结构、贸易开放与M2/GDP比例关系研究——基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清显 朱铭来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108,共8页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经济学家及各国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格外关注,并对其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加以深入探讨。本文利用69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资料,区别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别群体,通过面...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经济学家及各国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格外关注,并对其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加以深入探讨。本文利用69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资料,区别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别群体,通过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产业结构、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等因素变量与M2/GDP比例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因果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货币化政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贸易开放 m2/gdp比例 误差校正模型 货币政策 金融生态环境
下载PDF
金融结构、经济效率与M2/GDP的关系——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宏瑾 任羽菲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90,共12页
长期以来,中国M2/GDP持续偏高且呈上升态势,关于中国较高的M2/GDP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近年来并不多见。本文以41个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对M2/GD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率提升能够抑制M2/GDP过快上升,以间接融... 长期以来,中国M2/GDP持续偏高且呈上升态势,关于中国较高的M2/GDP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近年来并不多见。本文以41个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对M2/GD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率提升能够抑制M2/GDP过快上升,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税收负担以及价格水平则与M2/GDP显著正相关;金融发展水平与M2/GDP水平不具有可替代性。本文结论对理解M2/GDP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优化金融结构、减税降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金融结构 经济效率 金融发展 货币数量论
下载PDF
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剑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3-12,共10页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变动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超发
下载PDF
中国M2/GDP偏高的原因: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建军 孟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断上升的M2/GDP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M2/GDP偏高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解释。总的来看,早期的分析多从货币和金融层面着手。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朝着经济结构与体制层面不断深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断上升的M2/GDP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M2/GDP偏高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解释。总的来看,早期的分析多从货币和金融层面着手。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朝着经济结构与体制层面不断深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对各类研究优缺点的分析,希望能为今后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货币 金融 体制
下载PDF
关于M2/GDP问题的文献综述
15
作者 胡振飞 时卫干 《经济论坛》 2005年第10期61-63,共3页
M2/GDP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认为,一国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金融资产以快于非金融财富积累的速度而积累.
关键词 m2/gdp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业 经济增长率 金融深化理论 中国
下载PDF
M2/GDP比值变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协整分析
16
作者 陈燕娟 沈伟钦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分析得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M2/GDP比值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以M2/GDP比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VAR模型,在M2/GDP比值和我国房地产价格... 分析得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M2/GDP比值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以M2/GDP比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VAR模型,在M2/GDP比值和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得出M2/GDP比值上升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比值 房地产价格 协整检验
下载PDF
M2/GDP比值变化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
17
作者 陈燕娟 沈伟钦 《北方经贸》 201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直观表现是M2/GDP比值不断上升,各种投资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实体经济也深受其影响。截至目前为止,我国M2/GDP处于国际较高水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质疑。2017...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直观表现是M2/GDP比值不断上升,各种投资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实体经济也深受其影响。截至目前为止,我国M2/GDP处于国际较高水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质疑。2017年,我国M2/GDP为202.7%。基于VAR模型,对M2/GDP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协整检验,分析我国M2/GDP比值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理财产品收益率 协整检验
下载PDF
我国M2/GDP发展趋势判断
18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当代经济》 2015年第4期14-16,共3页
M2/GDP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本文分析了M2/GDP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M2的影响因素,并基于M2走势,结合GDP走势,对我国M2/GDP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关键词 m2/gdp 影响因素 走势
下载PDF
中国存在赤字率与M2/GDP的双重风险吗——基于三维非线性动态系统(D^3NLDS)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明明 赵果庆 罗亚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5,共12页
赤字率超过3%和M2/GDP超过2是否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双重风险?这是进入新常态后如何保持6.5%的经济增速所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研究发现:现行经济形势下,中国的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值分别为6.31%和2.16,两者都高于实际值:3.48%和2.... 赤字率超过3%和M2/GDP超过2是否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双重风险?这是进入新常态后如何保持6.5%的经济增速所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研究发现:现行经济形势下,中国的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值分别为6.31%和2.16,两者都高于实际值:3.48%和2.05,中国当前赤字率与M2/GDP不存在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实施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才会有效地持续降低中国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水平,短期政策作用甚微;中国要保住现阶段经济增长目标,就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紧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调控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字率 m2/gdp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非线性动态系统
下载PDF
M2/GDP比值变化对我国金融产品价格影响的协整分析
20
作者 陈燕娟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4期118-120,共3页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直观表现是M2/GDP比值不断上升,房价不断攀升,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也深受其影响。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GDP为82.71万亿元,同期M2为167.68万亿元,M2/GDP为202.7%,高于世界平均水...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直观表现是M2/GDP比值不断上升,房价不断攀升,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也深受其影响。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GDP为82.71万亿元,同期M2为167.68万亿元,M2/GDP为20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91个百分点。2017年M2增速为8.2%,全年GDP增速为6.9%,增速明显在放缓。因此基于VAR模型,对M2/GDP和我国金融产品价格进行协整检验,探讨M2/GDP比值变化对我国金融产品价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金融产品价格 协整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