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OF脂肪乳与MCT/LCT脂肪乳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婷 裴艺芳 +5 位作者 张田 倪倩 罗太敏 那一凡 胡欣 谭玲 《中国医疗保险》 2021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对使用新型多种油(SMOF)脂肪乳与中/长链(MCT/LCT)脂肪乳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全国参保患者医疗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选取2016年~2017年使... 目的:对使用新型多种油(SMOF)脂肪乳与中/长链(MCT/LCT)脂肪乳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全国参保患者医疗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选取2016年~2017年使用过新型SMOF脂肪乳或MCT/LCT脂肪乳的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全部住院人次。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SMOF脂肪乳组与MCT/LCT脂肪乳组患者进行基线匹配,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总费用、药品费用、脂肪乳费用、诊疗费用、基金支付金额)和住院日情况。结果:老年住院患者使用SMOF脂肪乳与使用MCT/LCT脂肪乳相比,尽管脂肪乳费用显著增加,但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以及基金支付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油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住院费用 老年患者 住院日
下载PDF
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琼 丁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7期2035-2036,2038,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麻醉中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和L组(n=20),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4~0.06mg/kg、芬太尼2~3μg/kg、阿曲库胺0.4~0.6... 目的:比较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麻醉中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和L组(n=20),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4~0.06mg/kg、芬太尼2~3μg/kg、阿曲库胺0.4~0.6mg/kg和依托咪酯0.03~0.05mg/kg辅助下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两组患者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两种不同的丙泊酚赋形剂和瑞芬太尼,术中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肌肉松弛,观察麻醉前、插管即刻、手术前5min、手术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相应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均无差异;M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L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MAP、DBP均升高(P<0.05);均只有1例出现恶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说明丙泊酚MCT/LCT与传统丙泊酚LCT比较在麻醉过程中较安全,麻醉苏醒等效,也有较强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mct/lct 循环功能 苏醒
下载PDF
MCT/LCT对于烧伤病人肠道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颜洪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74-976,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烧伤病人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与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功能的不同影响,探讨MCT/LCT对烧伤后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0例TBSA>30%的烧伤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F... 目的 通过比较烧伤病人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与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功能的不同影响,探讨MCT/LCT对烧伤后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0例TBSA>30%的烧伤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Fresubin750MCT组(F组),即饲以含 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 Fresubin 750 MCT;另一组为 Nutrison组(N组),即饲以只含 LCT的肠内营养制剂 Nutrison。于伤后24 h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支持 10 d。在烧伤后第 1、4、7、10天分别观察了两组患者肠道损伤的情况(包括血浆 SOD、MDA、尿L/M及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 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明显,肠道通透性增加。两组相比F组患者血浆SOD及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MDA及尿L/M值明显下降。结论 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者,在减轻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流损伤,促进营养性胃肠激素的分泌,降低肠道通透性等方面有更佳的疗效,从而能更有效地保护烧伤后肠道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烧伤 中链脂肪 肠道 mct/lct
下载PDF
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
4
作者 李传玉 巨长桥 李莲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312-313,共2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麻醉中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和L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依次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胺和依托咪酯,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 目的:比较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麻醉中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和L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依次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胺和依托咪酯,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M组患者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MCT/LCT和瑞芬太尼,L组泵注丙泊酚LCT和瑞芬太尼,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心率和血压来调节泵注药物的输注速度,术中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肌肉松弛,术毕停止输注药物。观察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相应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均无差异;M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L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MAP、DBP均升高(P<0.05);患者均只有一例出现恶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说明丙泊酚MCT/LCT与传统的丙泊酚LCT比较在麻醉过程中是较安全的,麻醉苏醒是等效的,也有较强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mct/lct 循环功能 苏醒
下载PDF
比较LCT和MCT溶液里环孢素的吸收作用
5
作者 方金瑞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1997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强力的免疫抑制药物,是器官移植时首选的免疫抑制药物.因其疏水性质,需要配用亲脂的溶剂.即使用长链的甘油三酯(LCT),如橄榄油作为口服剂的药物溶剂,CsA在肠道的吸收仍不完全.至今,也没有进行过溶在长... 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强力的免疫抑制药物,是器官移植时首选的免疫抑制药物.因其疏水性质,需要配用亲脂的溶剂.即使用长链的甘油三酯(LCT),如橄榄油作为口服剂的药物溶剂,CsA在肠道的吸收仍不完全.至今,也没有进行过溶在长链的甘油三酯或中等链的甘油三酯(MCT)里的CsA,在肠道吸收速度的比较研究.因为这两种类型的甘油三酯的吸收机制不相同,因此可以预期溶于这两类溶剂里的CsA的吸收作用也应有所不同.据此,作者以实验犬模型,测定门静脉的血药浓度,以比较在不同的溶液里CsA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lct mct 吸收 药物溶剂
下载PDF
MCT机能性油脂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国志 毕直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MCT(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易消化吸收的机能性油脂。研试产品在理化特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在医药品和食品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 机能性油脂 易消化性油脂 mct lct 医药品 食品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剂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脂肪酸代谢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云 武现生 +3 位作者 张大伟 卫勃 陈凛 李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剂(STG)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在人体内的脂肪酸代谢情况。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每组20例。分别于早晨6 h内匀速输注20%力文脂肪乳剂和20%力保肪宁脂肪乳剂1.0 g/(kg.次)。...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剂(STG)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在人体内的脂肪酸代谢情况。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每组20例。分别于早晨6 h内匀速输注20%力文脂肪乳剂和20%力保肪宁脂肪乳剂1.0 g/(kg.次)。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6和24 h留取血标本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链脂肪酸(C8∶0,C10∶0)和长链脂肪酸(C18∶2n-6,C18∶3n-3,C20∶4n-6)。结果:与MCT/LCT组比,STG组血清TG处于较低的平稳状态;血清中链脂肪酸(C8∶0+C10∶0)水平较低,水解速度较平稳;血清长链脂肪酸(C18∶2n-6、C18∶3n-3、C20∶4n-6)水平也较低,水解速度也较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G比MCT/LCT的脂肪酸代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剂 物理混合中/长链脂肪乳剂 脂肪酸 代谢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及长链脂肪乳对早产儿静脉营养性胆汁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瑞宏 杨长仪 +2 位作者 修文龙 蔡文红 林云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和长链脂肪乳对接受长期静脉营养早产儿胆汁淤积(PNAC)发生率的影响,为新生儿静脉营养脂肪乳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探讨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入...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和长链脂肪乳对接受长期静脉营养早产儿胆汁淤积(PNAC)发生率的影响,为新生儿静脉营养脂肪乳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探讨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静脉营养时间超过14 d、胎龄29~34周患儿相关数据,两个时间段采用不同类型脂肪乳,对比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的发生情况;收集2016年3月至9月相同条件患儿数据,根据长链脂肪乳日最大剂量分为≥3 g·kg^(-1)·d^(-1)组和≤2 g·kg^(-1)·d^(-1)组,对比二者胆汁淤积发生情况。结果:长链脂肪乳患儿PNAC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乳日最大剂量≥3 g·kg^(-1)·d^(-1)组PNAC发生率更高,且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更长,脂肪乳累积用量更高,住院时间更长。结论:长链脂肪乳更易导致胆汁淤积,减少脂肪乳的累积用量和日最大剂量,尽快实现全胃肠营养是静脉营养性胆汁淤积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 长链脂肪乳 静脉营养 性胆汁淤积 日最大剂量
下载PDF
不同配方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康焰 陶涛 罗传兴 《华西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PN支持对危重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 :2 0例收住ICU的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A、B两组 ,予PN支持 7天。A组用LCT ( 2 0 %intralipid)、B组用MCT/LCT ( 2 0 %Lipofundin)作脂肪乳剂。测定PN前 ,PN后 1、 3、 ...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PN支持对危重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 :2 0例收住ICU的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A、B两组 ,予PN支持 7天。A组用LCT ( 2 0 %intralipid)、B组用MCT/LCT ( 2 0 %Lipofundin)作脂肪乳剂。测定PN前 ,PN后 1、 3、 5、 7天血浆蛋白 (ALB、TF、PA)及尿氮 ,并计算出每日的氮平衡。结果 :1 血浆蛋白 :①ALB在PN支持前后变化不显著 ,组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②Tf、PA在PN支持前后呈逐日增高的趋势。Tf在A、B两组 ,在PN支持后第 7天与PN支持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PN支持前后 ,A、B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A在A、B两组PN支持后第 7天 ,分别与PN支持前、支持后 1天、 3天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但PN支持前后 ,A、B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氮平衡 :PN支持后 ,两组负氮平衡明显改善 ,至PN支持后 6~7天达到正氮平衡。PN支持后 6天、 7天 ,A、B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B组逐日氮平衡恢复优于A组。结论 :PN支持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蛋白质代谢 ,增加蛋白质储备 ,改善氮平衡。MCT/LCT比LCT能更好地改善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支持 危重病 lct ICU mct
下载PDF
生物工程在油脂化学工业中的应用(Ⅲ)——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在医药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常致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52,共3页
综述了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的开发历史、制备、物化性质及其来源。MCT能抑制肥胖和控制组织中的胆甾醇沉积物,还能降低血清胆甾醇。MCT作为快能量与高能量的来源无疑是长链脂肪酸甘油酯(LCT)的代替物,同时阐述了... 综述了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的开发历史、制备、物化性质及其来源。MCT能抑制肥胖和控制组织中的胆甾醇沉积物,还能降低血清胆甾醇。MCT作为快能量与高能量的来源无疑是长链脂肪酸甘油酯(LCT)的代替物,同时阐述了它在医学、营养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mct lct 脂肪酸甘油酯 医药 化妆品
下载PDF
静脉输注长链及中/长链脂肪乳剂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吴肇光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长链甘油三酯(LCT)及中长链甘油三酯(MCT/LCT)脂肪乳剂时血浆脂蛋白代谢。方法选择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连续输注MCT/LCT或LCT6h,测定输注前及输注中4、6、8、12及24h时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长链甘油三酯(LCT)及中长链甘油三酯(MCT/LCT)脂肪乳剂时血浆脂蛋白代谢。方法选择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连续输注MCT/LCT或LCT6h,测定输注前及输注中4、6、8、12及24h时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血磷酯(PL)、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含量以及血浆各脂蛋白成份。结果脂肪乳剂输注过程中,MCT/LCT组血清TG浓度明显低于LCT组,而血浆FFA浓度约为LCT组的3倍(P<0.001),MCT/LCT的半衰期(68±12)min明显短于LCT(116±18)min(P<0.05)。LCT组血浆FC浓度明显高于MCT/LCT组(P<0.05),而血浆胆固醇酯(CE)浓度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MCT/LCT的水解、代谢清除率明显高于LCT,MCT/LCT输注时TG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转换率较高,脂肪颗粒较少获取CE,其残余颗粒的清除也高于L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注 中/长链脂肪乳剂 脂蛋白代谢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彦波 刘鑫 +4 位作者 邵峰 辛福泽 米曰堂 郭震 杨道贵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25-227,238,共4页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STG)、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和长链脂肪乳(LCT)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11月间收治的64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肿瘤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STG组22例、MCT/LCT组22例和...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STG)、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和长链脂肪乳(LCT)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11月间收治的64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肿瘤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STG组22例、MCT/LCT组22例和LCT组20例。术后1~5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PN支持。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6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率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3组患者CD3^+、CD4^+比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天,STG组和MCT/LCT组CD3^+、CD4^+比率及CD4^+/CD8^+比值上升,而LCT组上升不明显,且STG组与L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应用结构脂肪乳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长链脂肪乳 胃肠道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术后 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明炜 曹金铎 +8 位作者 王宇 陈佛来 王吉甫 钟南山 董恩钰 张忠涛 李洁 赵旭 蒋朱明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9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实验设计,符合研究方案、需要肠外营养的住院病人161例进入本研究。其中120例为有对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另设41例观察较长时间不良反... 目的研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实验设计,符合研究方案、需要肠外营养的住院病人161例进入本研究。其中120例为有对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另设41例观察较长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长链脂肪乳在氮平衡、前白蛋白和术后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等方面作用相似,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的中/长链脂肪乳是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 长链 脂肪乳注射液 肠外营养 消化功能 mct lct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临床副作用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俞亚红 杨继鑫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811-812,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结构脂肪乳(STG)和传统中/长链脂肪乳(MCT/LCT1:1)临床副作用,以减少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我科50例需要进行中等腹部手术且术前ALT和AST均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连续5d分别给于结构脂肪乳(力... 目的观察和比较结构脂肪乳(STG)和传统中/长链脂肪乳(MCT/LCT1:1)临床副作用,以减少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我科50例需要进行中等腹部手术且术前ALT和AST均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连续5d分别给于结构脂肪乳(力文@)和中/长链脂肪乳(力能@)进行肠外营养,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和肝功能指标(ALT、AST)。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4与72,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0与68,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6与64;实验组与对照组ALT及AST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ALT分别为(24±0.25)U/L与(28±0.35)U/L,AST分别为(20±0.19)U/L与(26±0.31)U/L。结论结构脂肪乳较传统中/长链脂肪乳的副作用小,两种脂肪乳制剂均不造成肝脏功能的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副作用
下载PDF
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靖会 赵惠茹 佐建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研究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对水相p H、油相水相混合温度及混合时间、均质条件、灭菌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相p H为9.5~10.5,在50~70℃下将油相水相高速混合15~20 min;在60 MPa下进行高压均质6次,均质温度... 研究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对水相p H、油相水相混合温度及混合时间、均质条件、灭菌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相p H为9.5~10.5,在50~70℃下将油相水相高速混合15~20 min;在60 MPa下进行高压均质6次,均质温度维持在45~50℃;于121℃灭菌12 min。该工艺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 工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新生儿肝功能障碍时不同脂肪乳剂对血脂和肝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平鹦 宋韶鸣 +1 位作者 王均乐 冯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比较中 /长链和长链脂肪乳剂对肝功能障碍新生儿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40例血清胆红素水平≥ 5 1.3μmol/L(3mg % )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应用中 /长链脂肪乳剂 (MCT/LCT组 ,2 0 %Lipo fundin)和长链脂肪乳剂 (LCT... 目的 :比较中 /长链和长链脂肪乳剂对肝功能障碍新生儿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40例血清胆红素水平≥ 5 1.3μmol/L(3mg % )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应用中 /长链脂肪乳剂 (MCT/LCT组 ,2 0 %Lipo fundin)和长链脂肪乳剂 (LCT组 ,2 0 %Intralipid) ,剂量均为 2 g/ (kg·d) ,持续 1周。在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定血脂和肝功能。 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无显著变化 ,甘油三酯在LCT组升高 ,在MCT/LCT组下降 ,与实验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组间比较MCT/LCT非常显著地低于LCT组。胆红素在两组均显著下降 ,但MCT/LCT组下降比LCT组更加显著。γ GT和ALP在LCT组无明显改变 ,但在MCT/LCT组却有显著降低 ,并显著低于LCT组。 结论 :在危重新生儿合并有肝功能障碍时 ,应用中 /长链脂肪乳剂显著优于长链脂肪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肝功能障碍 脂肪乳剂 血脂
下载PDF
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血中酮体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乃发 蒋朱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428,共5页
应用酶促法研究了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病人血中酮体的变化。其中第一组8例病人接受输入剂量为0.14g/kg.h的中链或长链脂肪乳剂的廓清实验,第二组的12例病人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接受输入剂量为0.06g/kg.h的... 应用酶促法研究了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病人血中酮体的变化。其中第一组8例病人接受输入剂量为0.14g/kg.h的中链或长链脂肪乳剂的廓清实验,第二组的12例病人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接受输入剂量为0.06g/kg.h的中链或长链的脂肪乳剂。而且还测定了30例正常人(男女各15例)血清β-羟丁酸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中链脂肪乳剂在廓清剂量时,血中酮体高于正常水平,而在常规胃肠外营养支持时,中链脂肪乳剂或长链脂肪乳剂均无血酮体升高现象,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胴体 血清 羟丁酸
下载PDF
长链脂肪乳剂及中/长链脂肪乳剂水解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国豪 Connie Jarstrand Jorgen Nordenstrom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比较长链脂肪乳剂、物理混合的中 /长链脂肪乳剂及结构脂肪乳剂的水解速率。 方法 :应用 1 1 4 C甘油棕榈酸标记的长链三酰甘油 (LCT)和 2 ,3 3 H甘油辛酸标记的中链三酰甘油 (MCT) ,分别标记Intralipid ,Lipo fundin及Structol... 目的 :比较长链脂肪乳剂、物理混合的中 /长链脂肪乳剂及结构脂肪乳剂的水解速率。 方法 :应用 1 1 4 C甘油棕榈酸标记的长链三酰甘油 (LCT)和 2 ,3 3 H甘油辛酸标记的中链三酰甘油 (MCT) ,分别标记Intralipid ,Lipo fundin及Structolipid ,在体外添加缓冲液、脂蛋白酯酶和肝酯酶后 ,置 37℃温箱中水浴、孵育。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核素标记的各种脂肪酸及三酰甘油浓度 ,游离脂肪酸浓度用放射性核素扫描计数测定 ,通过计算培养液中1 4 C标记的长链脂肪酸及3 H标记的中链脂肪酸分别在1 4 C标记LCT及3 H标记MCT中的比例 ,来计算三种脂肪乳剂的水解率。 结果 :物理混合的中 /长链脂肪乳剂及结构脂肪乳剂的水解程度明显高于长链脂肪乳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物理混合的中 /长链脂肪乳剂水解程度高于结构脂肪乳剂 ,但在水解程度及水解速度上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物理混合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剂 长链脂肪乳剂 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 水解率
下载PDF
肠外营养中脂肪乳剂抑制肝脂肪变性的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云 顾倬云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8年第3期107-109,共3页
210克左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在LCT组、MCT/LCT组、GS组中进行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PN)。总热量为300kcal·kg-1·d-1,非蛋白热能:氮=182:1,LCT组、MCT/LCT组分别由10%的Intralipid和10%的Lipofundin提供30... 210克左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在LCT组、MCT/LCT组、GS组中进行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PN)。总热量为300kcal·kg-1·d-1,非蛋白热能:氮=182:1,LCT组、MCT/LCT组分别由10%的Intralipid和10%的Lipofundin提供30%的非蛋白热卡,7天后,分别测定血脂和肝脂,测定血浆生化指标,并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GS组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弥漫的脂肪浸润,而LCT组、MCT/LCT组的肝细胞与对照组类似,无脂肪变性。探讨PN中脂肪乳剂抑制肝脂防变性的机理,是由于脂肪乳剂中必需脂肪酸(EFA)使肝脏内的脂肪合成减少,脂肪运出增加,通过代谢调节避免了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肠外营养 肝脂肪变性 机理 抑制 INTRALIPID mct/lct Wistar大鼠 mct/lct 肝脏病理检查 肝脏脂肪变性 必需脂肪酸 生化指标 脂肪浸润 代谢调节 脂肪合成 肝细胞 总热量 胞浆内 对照组 肝脏内 GS 蛋白 测定
下载PDF
中链及长链脂肪乳剂的代谢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肇汉 秦环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mct/l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